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鄧朝露起先躲閃著,不肯說實話,任憑路波怎麼問,只說哪有這回事啊,路伯伯,我跟他之間啥也沒有,真的沒有。路波急了,抬高聲音說:“小露你別打斷我,伯伯就你這麼一個閨女,你的心思伯伯懂,伯伯所以不提這事,就是不想讓你難過。”

  “我沒難過。”鄧朝露忽然捂住鼻子,不爭氣的鼻子,居然就酸酸地發起了澀,後來又忍不住發出一片嗚咽。

  路波心疼地伸過手,攬過鄧朝露的肩說:“不難過,小露不難過。”可他自己的眼淚卻下來了,竟然哭得比鄧朝露還恓惶。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傷害比愛情帶來的傷害更深重呢,沒有,路波堅信沒有。愛情可以讓一個人幸福地活,活得奪目,活得燦爛,更可以讓一個人死。他算是死過好幾回了,如果不是心中還藏著一個結,怕是早就一頭扎進雜木河了……

  哭了一陣,路波抹掉淚說:“小露,告訴伯伯,還有辦法挽救不,只要有一線希望,伯伯就豁出去,為你赴湯蹈火。”

  鄧朝露感動地望著路波,這句話好溫暖哦,幾乎可以撫平她內心的傷。她堅定地搖搖頭,她不是那種企求別人施捨的人,更不是從別人手裡掠奪幸福的人。這點上她跟母親鄧家英是那麼得像,跟路波也是驚人的相同。他們三個,真是像一家人哦,可惜不是。

  “不,伯伯,您別枉費心機了,死去的東西再也不會復活,不會。”她咬住嘴唇,咬得嘴唇都已出血了。血從牙fèng里滲出來,滴在路波心上,路波的心銳利地疼了幾下,攬著她的手禁不住發抖。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又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孩子,路波還怕她挺不過來呢,更怕她做出什麼荒唐事。

  女人是為情生為情死的,這點路波非常堅信。路波幾乎就要欣慰了,可心的某個地方突然一動,柔柔軟軟地那麼動了一下,就又把他動得複雜,動得恍惚,仿佛心裡糾結著的那個結猛然要打開。他已經感覺到攬著鄧朝露的手跟剛才有些不同,傳遞出另外一種力量了,慌忙間他將自己制止住。

  不能啊,他聽到這麼一聲,手陡然一松,從鄧朝露肩上落下。

  路波捂住了臉,一股藏在心底很深處的淚噴出,差點將他淹沒,差點將他帶進另一股洪流中。半天,路波平靜下來,變得不那麼神經。他沖鄧朝露笑笑,儘管勉強,但溫暖是顯而易見的。

  “忘掉他吧,伯伯不忍心看你這樣子。小露這麼優秀,還怕沒男孩子追,將來一定找個白馬王子。”

  鄧朝露撲哧一聲笑了,路波這麼老舊一個人,居然也能說出白馬王子。她仰起脖子說:“伯伯你甭替我擔心,你的身體要緊,以後不許喝酒,跟那些人還是少來往。”

  路波淡淡地笑了笑,說:“他們是好人,伯伯信得過他們。”

  “可我信不過他們。”鄧朝露頂了一句嘴,轉而又甜甜地笑了。因為她看見明亮的笑已在路波臉上升騰起來。她這次來,不想給路伯伯心裡添堵,只要路伯伯開心,比什麼都重要。於是起身,高高興興替路波洗衣服去了。白天裡她還賭氣,路波髒衣服堆了一堆,本來想洗的,後來故意裝看不見。這陣就笑自己傻,有些氣你根本賭不出,也不該賭。路波痴痴地盯著鄧朝露的背影,盯著盯著,就又恍惚,不自禁地就又想起一些事來,後來他嘆一聲,回頭拿出相夾,一遍遍撫摸。

  鄧朝露本想在雜木河水文站多待些日子,她有個課題,需要石羊河近一年的水文觀測數據,她想借這個機會,把數字整理全。副站長已經答應,讓站里幾個年輕人幫她。誰知第二天,山下就出事了。當時鄧朝露正跟幾個工作人員翻觀測記錄,一項項往表上抄錄數據,忽聽得門外響起尖厲的聲音,是那個叫五羊的,進院就喊:“老路,老路站長,快出來!”鄧朝露抬頭往外看,就見路波急急地走出辦公室,跟五羊在院裡嘀咕幾句,然後坐上五羊的摩托車走了。鄧朝露感覺不大對勁,追出來,路波他們已沒了影。正生著氣,身後響起副站長的聲音:“走吧,今天一定有熱鬧看。”

  鄧朝露坐著站上的車,跟副站長他們一同到了離水文站十公里遠處的南營水庫。這是石羊河從源頭數起的第一座水庫,雜木河還有紫水河以及南部山區的幾條河流在南營前面的貢達梅嶺匯合,然後滾滾而下,要穿過雄險的野鹿谷時,突然被一座大壩攔住,這大壩就是南營水庫。

  這座水庫跟西邊另一條支流上的西營水庫、東邊黃羊河的黃羊水庫構成石羊河第一道防護體系,活生生地將奔騰的河水給攔斷。也正是憑了這三座大壩,上游谷川區才儼然成為河的主人,像是掐住了河脖子,總是顯得底氣比別人足。鄧朝露他們趕到的時候,下游龍山和沙湖的人剛剛跟南營這邊的群眾打完架。兩邊來的人都不少,尤其南營,近乎把半個鄉的人都發動了上來,黑壓壓地站滿了大壩,兩邊山坡上也是。而龍山和沙湖那邊自然就顯得力量單薄了些,他們來了三卡車人,是來搶水的。

  鄧朝露急著找路波,生怕路波攪進是非中。副站長讓她別急,一再說路所長不會的。可他顯得比鄧朝露還急,已經不停地跟別人打聽路波的下落。圍過來的人很多,七嘴八舌都在說剛才打架的事。有人說打得很兇,龍山那邊兩個人斷了胳膊,另一個被打斷了三根肋骨。也有人說屁事也沒,都在干吼卻不動手。說這話的人中就有於幹頭他們。他們看上去幸災樂禍,幾個人圍在一起抽菸。那煙肯定又是路波賞給他們的。鄧朝露心裡就想,這架跟路波有關,一定是他在背後教唆,讓於幹頭們挑弄是非。後來得到的消息果然如此,路波充當了幕後教唆和操縱者,於幹頭們不過是他的“干將”。往下游調水是谷水市早就做出的決定,鄧朝露他們在沙湖縣搞完那次科研,谷水市的決定就做出了。上游谷川區卻堅決不答應,幾次協調都沒成功。但下游旱情一天重過一天,不只是莊稼,樹也成片成片地渴死。沙湖縣幾度告急,孔縣長擺了好幾次酒宴,就為了讓谷川區的領導點個頭。可這個頭點起來實在困難,大家都盯著這點可憐的水,盯著這條可憐的河,僧多粥少,顧及不到啊。僵來僵去,市里發了火,強行要求上游谷川區開閘放水,解下游之困。誰知開閘第一天,就遇到了上游群眾的圍攻。

  南營鄉幾千號人站在大堤上,打著橫幅:人在水在,誓與河水共存亡。下游沙湖和龍山的群眾也打起了橫幅:一河所生,一河所養,有難同當,有福共享。有人甚至打出了“娘的奶頭你吃得我也吃得”這樣直白的標語。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區里和縣裡的領導都被叫去,谷川區長不講話,只是說只要群眾答應怎麼都行,我們沒意見,都是一河水養大的嘛。龍山縣長說這不是明擺著推責任嗎,群眾說了算還要領導幹什麼?谷川區長笑說,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這個傳統什麼時候都不能丟。龍山縣長明知人家是在搪塞,不想解決問題,但又在語言上占不了優勢,只能焦急地看沙湖縣長孔祥雲。反正沙湖旱情比龍山還重,只要沙湖能度過去,龍山就能度過去,好歹龍山還有幾座水庫呢。孔祥雲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以前在谷川做過常務副區長,去年才調到沙湖縣。上游情況要說他比龍山縣長更了解,三座水庫的水充其量也只能解決谷川自己的問題,但他現在是沙湖縣長,就不能這麼想問題。他站出來說:“聽群眾的沒錯,但這條河不是谷川區的吧,祁連山不是谷川區的吧,上游要豐收,總不能把下游餓死,怎麼著也得分一瓢給下游解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