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0章 時嫣離京出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時郁今個兒聽到阮氏這話,有些舍不下臉,他看了阮氏一眼,隨即起了身,只好走了。

  阮氏身邊的嬤嬤想要上前相勸,阮氏擺手,她現在不想說話,以後太子來了,且隨她的心情招待,她可以做一個嚴謹的主母,那的確是她的本份所在,但她與太子之間,以後也只能這般客客氣氣了。

  時郁從東院出來,正要去書房,妹妹來了。

  時嫣過來,卻是來向兄長討要令牌的,她雖為公主,卻是沒有什麼實權,上一次去了一趟嶺南,她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所以她向大哥討要一塊令牌。

  時郁很有些意外,「妹妹莫不是拿了令牌準備出京城?」

  時嫣臉色微變,卻是笑著說道:「哥,你說的什麼話,我就想要一塊令牌防身。」

  時郁的令牌,能調動地方軍三千相護,如若妹妹真的出門,那自是用得到,然而這樣的令牌,按理不能給,但時郁知道了今個兒這事,他對妹妹感覺到愧疚,有一種彌補的心態,於是二話不說的給了。

  今個兒因為太子妃的態度,以及西夏公主身邊人惹下的事,時郁正煩著,倒也沒有多問時嫣拿令牌的用處,只叮囑她,平素少用,只有到萬不得已時才用,畢竟能調動地方軍三千呢,容易引起地方動盪。

  時嫣應下了。

  從太子府出來,時嫣看了看東京城的天空,似有留戀又似有解脫。半晌後她上了馬車,卻是叫車夫直接往城門去了,她沒有回駙馬府。

  天黑了,繁華的東京城裡,家家戶戶亮著燈,似乎顯得一切都很和諧,只是誰也不知,駙馬府上卻是空空落落。

  這一夜平靜的過去,第二日清晨,上早朝的朝臣都坐馬車往宮門去,時燁帶著家中小子一起,各位朝中大臣看到小時菡與鄔三木那是早已經習慣了的。

  皇室就這麼一個孫子,當真是寶貝的緊,蘇氏當真好命啊,生了這麼一個兒子,在皇室中那可是地位顯赫。

  王府內,蘇宛平正要出門見喜客來千里迢迢而來的管事們,這一次正是九爺將人帶入京城的。

  只是蘇宛平才要出門,就見高文匆匆過來,一臉擔憂的稟報導:「娘娘,公主不見了。」

  「什麼?」

  蘇宛平嚇了一跳,立即上了馬車,很快馬車往駙馬府去。

  此時鳳棲宮裡,孔氏正要逗著小時菡玩,洪公公匆匆進來,在她耳邊低語了幾聲,孔氏臉色大變,手中的小玩具落地,她立即起身,叫鄔三木好好陪著菡兒,她卻是立即出了宮。

  蘇宛平沒有在孔府尋到公主,於是她去了太子府找太子妃。

  阮氏在府中自省三個月,不得進出府門,蘇宛平過來,兩人來到花廳,當蘇宛平說起公主不見了,阮氏嚇了一跳,隨後又似乎在常理之中。

  在蘇宛平的追問下,阮氏還是將昨日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蘇宛平聽著很震驚,她呆呆地看著阮氏,氣極敗壞的說道:「孔滇給妹妹帶了綠帽子,該死的,孔滇算什麼玩意兒。」

  阮氏卻有些驚於她的言詞,沒太聽明白。

  然而蘇宛平此時氣得不輕,心想著母后必定是向著孔家的,她明面上怕是不能為公主報仇,暗地裡卻是可以的。

  於是蘇宛平立即叫來高文,吩咐道:「去,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將孔滇弄出駙馬府,是打他一頓,還是羞辱他一頓皆不能解了我的恨意,你們知道我的性子,下去辦吧。」

  「宛平。」

  阮氏連忙制止。

  蘇宛平抬手,她看著阮氏說道:「太子妃從小貴女出身,大門不邁二門不出,你不知京城權貴子弟的壞處,他們私下裡不知道做了多少惡事,我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太子妃不必擔心,儘管放心,若是母后知道,我也不怕。」

  話鋒剛落,孔氏卻匆匆過來了,東宮的下人都來不及傳話,孔氏來到兩人面前,疑惑的問道:「什麼我知道了你們也不怕?」

  太子妃一聽到這話,嚇得臉都白了,與蘇宛平一同起身行禮。

  高文卻是行了一禮,悄悄地退下了。

  孔氏這會兒也沒有心情真的問下去,除了女兒,她對別的不感興趣,孔氏這麼快來了太子府,就是知道了蘇宛平在這兒的。

  此時孔氏盯著蘇宛平,沉聲問道:「公主離京出走,是不是你出的主意?」

  孔氏很是生氣。

  蘇宛平卻是不緊不慢地說道:「母后,我要是知道前因後果,不是教公主離京出走,而是教她將此事公之於眾,然後逼母后同意和離。」

  「你……」

  孔氏被她的話氣的想吐血。

  「母后,你知道我的脾氣的,駙馬這一次太過份了,母后還要姑息麼?」

  蘇宛平此時也認真的看向孔氏。

  阮氏也是看向母后,心也是向著妹妹的。

  孔氏只好嘆了口氣,她先坐下了,隨即叫兩兒媳婦都坐下。

  「你們不知道我的難處,有些事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我也曾年輕過,也曾像你們一樣是非黑白分明,可是現在我開始瞻前顧後,駙馬已經處置了,至於公主的婚姻,不能和離。」

  「母后,為什麼?」

  蘇宛平著實不解,哪有看著自己女兒受委屈而不管不顧的母親,怎麼說公主也是母后一手帶大的。

  「母后難道就能看著公主一直這麼難堪下去,頭頂的綠帽子都成草原了,她太委屈了。」

  孔氏古怪的看著蘇宛平,「公主真如你所說和離了,她以後要如何立足在京城,平民之間,便是和離的婦人,也會受街坊們指點,能安生活著的又有幾個,最後被迫之下再嫁,又有幾個善終的。」

  「這就是世道,對女子百般苛刻,對男子也是一樣,所以世人都認同男子三妻四妾,皆是如此。」

  孔氏盯著蘇宛平。

  蘇宛平卻不這麼認為,直接說道:「我母親當初鼓起了勇氣和離,的確有人說她,但她很堅強,如今她尋到了自己的幸福,她就是女子的楷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