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無人出手相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03章 無人出手相救

  蘇義拿著手裡頭的米粥,喝了一口,心裡暗暗發誓,以後他行事要更加的小心,是他以前沒有經驗,出了這一次大事,他悔不當初。

  寺廟裡百姓得了糧食,似乎又安定一些了,洪水又有了退去的意思,只是還不能下山。

  山上的船一直遊走在邊沿,蘇義派去的人打探回來的消息,朝中已經派了使臣過來,而江陵的知州劉解卻是病了,一直沒能處理江陵的公務,才導致他們一直得不到救濟。

  蘇義原本還對這個知州抱著尊敬的心思,如今卻沒有了半點恭敬之心,若是待他度過了這一次的劫難,他必定上書朝中,將劉知州之事告訴上頭。

  江陵一直以來都有水災的危險,劉解在知州位無所作為,蘇義來了,陵縣正是最容易受水災之地,他為了陵縣的百姓,夜以繼日,到頭來還是這麼一個下場。

  而此時來江陵振災的隊伍卻莫名在半路給停住了,去往江陵的官道塌方,隊伍無法通行,阮文善帶著人馬去前頭查看,心頭鬱郁,很是擔心陵縣的百姓,不知道有沒有餓死。

  而孔凡澤卻帶著人馬開始疏通,可是阮文善卻發現這些護衛似乎並不積極,做事有些散漫,可是軍隊上的事都由孔凡澤管束著,他無法指揮,而且他們二人本是平級,可是孔家在京城本就是新貴,阮文善根本無法提議。

  阮文善看著著急,卻是無計可施,於是私下裡聯絡當地的船運,或是可以走水路,阮文善確定好了方案時,沒成想孔凡澤根本不會接受,這一次振災銀兩和糧食眾多,他擔心此去走水路會有不測,見阮文善執意要行,便要求阮文善承擔一切的後果,左右他是不會去的。

  阮文善是文臣,他豈能承擔得起,看著孔凡澤一點兒也不著急,更是沒有半點要支持他的意思,他便不好再多說了。

  阮文善私下裡將此次振災前去的所有事全部記錄下來,又是跟著孔凡澤親自在前頭看守著護衛搬運,阮文善看著那新鮮的土壤,忽然生出一種想法,他下了馬,來到塌方的地方細看,隨後臉色微變。

  他來到孔凡澤的身邊,小聲說道:「孔大人,本官看著這一次塌方恐怕是人為所至,若是陰雨天氣,這些土壤本該粘稠不成形才是,你再看那新落下的土,明顯有挖動的痕跡,莫不是有山匪出沒?」

  阮文善一臉的擔憂,孔凡澤卻是雙眸精光一閃,面色淡淡地說道:「阮大人多慮了,本人曾行軍打仗,豈會看不出來,阮大人無須擔心便是,只管管著後方的帳目和糧銀,本官自有分寸。」

  孔凡澤說完,卻是派了身邊的親衛送阮文善回去休息。

  阮文善卻是氣得不輕,可是在外頭,所有的護衛只聽從孔家的指揮,他一介文官豈能是孔凡澤的對手,阮文善不得不先行退下。

  振災使臣無法及時趕到,陵縣百姓的糧食也慢慢地吃光了,又到了忍飢挨餓的時候,蘇義想了一夜,他打算下山,去往州府找劉解好好說說此事。

  蘇義只帶了青衣和白衣二人坐上了船,一路往首府去。

  過了水路,走了一段陸路,看到處處都是淹了的田地與官道,蘇義心頭都不是個滋味兒,原本他的法子能避開今年的災年,偏生會有人為了一己之私而不顧江陵的百姓。

  蘇義好不容易來到首府城外,卻是被守城軍攔住了,他出示了身份,對方也不在意,卻說是要入城稟報大人,免得有人冒充了去。

  蘇義壓下心頭的怒火,旁邊的青衣和白衣卻有些臉色不好看,若是天黑了,二人怕是想直接翻入城門了。

  而此時首府知州府內,劉解的病早已經好了,這會兒正在處理公務,有守城軍來報,說是蘇義來了,劉解很是意外,疑惑道:「他是如何出來的?」

  那守城軍便說道:「瞧著有船,但船小,帶的人不多,一路走來,人很狼狽,那蘇知縣似乎也瘦了不少。」

  劉解一聽,暗自沉思,隨後叫守城軍先退下,他卻在書房內來回踱步,是救還是不救?

  劉解看著書桌上的密信,那是京城來信,上頭幾個字,正是出自孔家之筆,孔家的要求,他是得罪了孔家救下蘇義,還是裝病不能相見,或者直接將他趕走,只道是人冒充。

  劉解頭痛了半晌,最後下了令,卻是叫守城軍將蘇義幾人趕走,說他們是冒充的。

  蘇義氣得不輕,他來江陵的時間不長,一直以來在陵縣打理,很是用心,卻不像其他幾處知縣那樣,會時不時來首府與劉知州見上一面,蘇義也不好拍馬屁,不會說好聽的,除了公文上的往來,他便不曾多話。

  眼下來了首府,更是對通判與各地方官員都不熟絡,當真是尋路無門,便是連城門都進不去,要不是身邊有青衣和白衣,他怕是還得被守城軍給抓起來關牢里去了。

  此去還不過是在江陵罷了,要是去了巴蜀,或者別的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瞧著一方知縣還會有生命危險呢,便是上司不滿,也是萬般艱難的。

  蘇義帶著幾人在城外五十里地紮營,正想著夜裡怎麼入城見劉知州。

  卻是在這日傍晚,杜儲來了,他走的水路,竟是將糧食拉了過來,與其同時還拉了一批布料,上了山,得知蘇知縣去府城,於是帶著人馬追了過來,生怕蘇知縣吃了虧。

  看著完好無損的蘇知縣,杜儲鬆了口氣,而後護著蘇義往回走。

  他們一行人到了山上的寺廟裡,那寺廟裡的百姓一片歡呼,這一下好了,他們有糧食吃了,還有衣裳穿了。

  那工部的兩位官員,也是一臉的笑容,明顯瘦了一圈的兩人,恐怕這一生都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苦來。

  傅氏與寧氏正招呼著差兵們一起給百姓施粥,寺里的和尚卻是上山採藥,給染了傷寒的病人冶病,一時間整個寺廟裡充滿了生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