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那天我們一起吃晚飯,再好好談談。誠誠懇懇的。好嗎?”
“好。”作答道。
然後兩人掛斷了電話。
那天夜裡,作做了個又長又怪的夢。他坐在鋼琴前彈著奏鳴曲。一架巨大嶄新的三角鋼琴,白鍵無比的白,黑鍵無比的黑。樂譜架上攤著大開本琴譜。一個女人身穿沒有光澤的緊身黑色禮服,站在他身旁,用雪白修長的手指敏捷地為他翻動樂譜,時機把握得準確之極。她頭髮漆黑,長及腰際。那個地方的一切東西似乎都是由不同層級的白與黑構成。不見其他色彩。
他不知道是准作的奏嗚曲。總之是一支宏大的曲子。琴譜厚得像電話號碼簿,上面密密麻麻填滿了音符,不折不扣地“黑壓壓一片”。這是一支結構複雜、需要高超演奏技巧的艱深曲目。而且作是第一次看到要求即席演奏的曲子,但還是看一眼譜面便理解了它表現的世界的形態,成功地轉換成樂音。就像立體地讀取錯綜複雜的設計圖。他有這種特別的天賦。訓練有素的十指像疾風般拂過琴鍵。那簡直是令人目眩的精彩體驗。他能比任何人都快地正確解讀那片渾矇混亂的暗號形成的茫茫大海,同時賦予它正確的形狀。
心無雜念地彈奏著音樂,他的身體似乎被夏日午後雷光乍現般的靈感鋭利地穿過。那音樂既有大師風範的結構,又非常美麗、富於內省。它無比坦率、纖細立體地表現了人類生存行為的狀態。只有音樂才能表現世界的那種重要面貌。他為親手演奏這樣的音樂而自豪。劇烈的喜悅令脊骨震顫。
遺憾的是,他面前的觀眾似乎不這麼想。他們忸怩地扭動著軀體,似乎既無聊又焦躁。搖動椅子和咳嗽的聲音傳人耳中。這是怎麼回事?人們根本不理解這音樂的價值。
他在一個像是宮廷大廳的地方演奏。地面由光滑的大理石鋪成,天花板很高,中央有扇採光用的美麗天窗。人們坐在優雅的椅子上聽音樂。大約有五十人,都是衣冠楚楚的文雅之士,似乎也很有教養。但很遺憾,他們不具備聽懂這音樂精髓的能力。
隨著時間過去,人們製造出的噪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刺耳,終於變得不可收拾,甚至蓋過了音樂的迴響。最終連他的耳朵也幾乎聽不到自己演奏的音樂下;只能聽到放大到荒誕不經地步的誇張的噪音、咳嗽和不滿的呻吟。儘管如此,他的眼睛仍然像舔舐般讀著樂譜,手指著魔似的疾速馳過琴鍵。
隨後在某一瞬間,作忽然發覺翻動樂譜的黑衣女子手上有著六根手指。那第六根手指跟小指差不多大。他倒抽一口涼氣,胸膛劇烈顫抖。很想抬眼看看身旁女子的臉。她是個怎樣的女子?是自己認識的女人嗎?然而樂章演奏完畢之前,作的眼睛一瞬也無法離開譜面。縱使聽音樂的人已經一個也不在了。
這時,作醒過來。枕邊電子鐘的綠色數字顯示著兩點三十五分。渾身大汗淋漓,心臟還在鐫刻冷冰冰的時間。爬下床脫掉睡衣,用毛巾擦拭身體,換上乾淨的T恤衫和短褲,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在黑暗中思念沙羅。方纔在電話里對她說的每一句話,他都深感後悔。不該提那種事。
他很想立刻給沙羅打電話,把自己的話一句不剩地收回。然而將近深夜三點,不能給任何人打電話,更不可能讓對方徹底忘卻已經說出口的話。我也許會就此失去她,作想。
然後他想起惠理。惠理黑野哈泰寧。兩個小姑娘的母親。想起白樺樹林背後延展開去的藍色湖泊,想起系在堤壩上的小艇的咔嗒聲。畫著美麗花紋的陶器,小鳥們的鳴囀,狗兒的叫聲。還有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彈奏的中規中矩的《巡禮之年》。惠理靜靜抵在他身上的豐腴辱房的觸感。溫暖的氣息和淚水濡濕的臉頰。已然喪失的許多可能和永逝不返的時間。
有時兩人隔桌相對,半晌無言,卻不用刻意搜索詞句,只是聆聽小鳥的嗚叫。那啼聲有獨特而奇妙的旋律。相同的旋律在林中反反覆覆。
“鳥爸爸鳥媽媽就是那樣教小鳥嗚叫的。”惠理說著,嫣然一笑,“來到這裡我才知道。鳥兒們還得一點點學習怎麼叫呢。”
人生就像複雜的樂譜,作想。寫滿了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以及許多奇妙的符號、意義不明的批註。很難正確地解讀。即便解讀出來,將它轉換成正確的樂音,也未必能正確理解和評價當中寄託的意義。它也來必能讓人幸福。人類的行為為什麼非得如此錯綜複雜呢?
“你一定要想辦法追到沙羅。你需要她。不管發生什麼,你都不能放開她。我相信。”惠理說,“你什麼都不缺。你要有自信,要有勇氣。你需要的就是這兩樣。”
而且,千萬別讓壞心眼的小矮人逮住了。
作想起沙羅,想到她可能正被某人赤裸的手臂摟在懷裡。不,不是某人。他親眼看見過那個人。那時沙羅滿臉幸福。笑臉上微微現出美麗的牙齒。他在黑暗中閉上雙眼,用指尖按住兩側太陽穴。不能懷著這種心情活下去,他想,哪怕只是三天。
作拿起聽筒,按下沙羅的電話號碼。時鐘的指針快要指向四點。電話鈴響了十二聲,然後沙羅拿起話筒。
“這種時候打電話實在抱歉。”作說,“不過,我很想跟你說句話。”
“這種時候?是什麼時候?”
“不到凌晨四點。”
“你看,我甚至都不知道世上真有這種時間。”沙羅說,聽聲音就知道她的意識似乎尚未清醒,“那麼,是誰去世了嗎?”
“沒有人死。”作答道,“還沒有人死掉。不過有句話,我一定要在今天夜裡告訴你。”
“什麼話?”
“我是真的喜歡你。打心底想得到你。”
電話那頭好像在找什麼東西,有塞寒率牢的聲響。然後她輕咳一下,發出嘆息般的聲音。
“現在說話方便嗎?”作問。
“當然。”沙羅管道,“現在不是不到凌晨四點嗎?不管說什麼都行。誰也不會偷聽。大家都深陷在黎明前的熟睡中呢。”
“我是真的喜歡你。打心底想得到你。”作重複道。
“這就是你在不到凌晨四點時,要打電話告訴我的話嗎?”
“是呀。”
“你喝酒了嗎?”
“沒有,滴酒未沾。”
“哦。”沙羅說,“一個學理科的人,倒很浪漫嘛。”
“這和造車站一樣呀。”
“怎麼一樣?”
“這很簡單。假如沒有車站,電車就不能在那裡停靠。我非做不可的,就是先在腦中構想那個車站,然後給它添上具體色彩和形狀。這是最開始要做的事。哪怕有什麼不完備的地方,等以後再修改就行。我對這種工作是得心應手。”
“因為你是優秀的工程師。”
“我希望如此。”
“而且你直到天快亮時,還在孜孜不倦地為我建造特製的車站嘍?”
“好。”作答道。
然後兩人掛斷了電話。
那天夜裡,作做了個又長又怪的夢。他坐在鋼琴前彈著奏鳴曲。一架巨大嶄新的三角鋼琴,白鍵無比的白,黑鍵無比的黑。樂譜架上攤著大開本琴譜。一個女人身穿沒有光澤的緊身黑色禮服,站在他身旁,用雪白修長的手指敏捷地為他翻動樂譜,時機把握得準確之極。她頭髮漆黑,長及腰際。那個地方的一切東西似乎都是由不同層級的白與黑構成。不見其他色彩。
他不知道是准作的奏嗚曲。總之是一支宏大的曲子。琴譜厚得像電話號碼簿,上面密密麻麻填滿了音符,不折不扣地“黑壓壓一片”。這是一支結構複雜、需要高超演奏技巧的艱深曲目。而且作是第一次看到要求即席演奏的曲子,但還是看一眼譜面便理解了它表現的世界的形態,成功地轉換成樂音。就像立體地讀取錯綜複雜的設計圖。他有這種特別的天賦。訓練有素的十指像疾風般拂過琴鍵。那簡直是令人目眩的精彩體驗。他能比任何人都快地正確解讀那片渾矇混亂的暗號形成的茫茫大海,同時賦予它正確的形狀。
心無雜念地彈奏著音樂,他的身體似乎被夏日午後雷光乍現般的靈感鋭利地穿過。那音樂既有大師風範的結構,又非常美麗、富於內省。它無比坦率、纖細立體地表現了人類生存行為的狀態。只有音樂才能表現世界的那種重要面貌。他為親手演奏這樣的音樂而自豪。劇烈的喜悅令脊骨震顫。
遺憾的是,他面前的觀眾似乎不這麼想。他們忸怩地扭動著軀體,似乎既無聊又焦躁。搖動椅子和咳嗽的聲音傳人耳中。這是怎麼回事?人們根本不理解這音樂的價值。
他在一個像是宮廷大廳的地方演奏。地面由光滑的大理石鋪成,天花板很高,中央有扇採光用的美麗天窗。人們坐在優雅的椅子上聽音樂。大約有五十人,都是衣冠楚楚的文雅之士,似乎也很有教養。但很遺憾,他們不具備聽懂這音樂精髓的能力。
隨著時間過去,人們製造出的噪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刺耳,終於變得不可收拾,甚至蓋過了音樂的迴響。最終連他的耳朵也幾乎聽不到自己演奏的音樂下;只能聽到放大到荒誕不經地步的誇張的噪音、咳嗽和不滿的呻吟。儘管如此,他的眼睛仍然像舔舐般讀著樂譜,手指著魔似的疾速馳過琴鍵。
隨後在某一瞬間,作忽然發覺翻動樂譜的黑衣女子手上有著六根手指。那第六根手指跟小指差不多大。他倒抽一口涼氣,胸膛劇烈顫抖。很想抬眼看看身旁女子的臉。她是個怎樣的女子?是自己認識的女人嗎?然而樂章演奏完畢之前,作的眼睛一瞬也無法離開譜面。縱使聽音樂的人已經一個也不在了。
這時,作醒過來。枕邊電子鐘的綠色數字顯示著兩點三十五分。渾身大汗淋漓,心臟還在鐫刻冷冰冰的時間。爬下床脫掉睡衣,用毛巾擦拭身體,換上乾淨的T恤衫和短褲,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在黑暗中思念沙羅。方纔在電話里對她說的每一句話,他都深感後悔。不該提那種事。
他很想立刻給沙羅打電話,把自己的話一句不剩地收回。然而將近深夜三點,不能給任何人打電話,更不可能讓對方徹底忘卻已經說出口的話。我也許會就此失去她,作想。
然後他想起惠理。惠理黑野哈泰寧。兩個小姑娘的母親。想起白樺樹林背後延展開去的藍色湖泊,想起系在堤壩上的小艇的咔嗒聲。畫著美麗花紋的陶器,小鳥們的鳴囀,狗兒的叫聲。還有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彈奏的中規中矩的《巡禮之年》。惠理靜靜抵在他身上的豐腴辱房的觸感。溫暖的氣息和淚水濡濕的臉頰。已然喪失的許多可能和永逝不返的時間。
有時兩人隔桌相對,半晌無言,卻不用刻意搜索詞句,只是聆聽小鳥的嗚叫。那啼聲有獨特而奇妙的旋律。相同的旋律在林中反反覆覆。
“鳥爸爸鳥媽媽就是那樣教小鳥嗚叫的。”惠理說著,嫣然一笑,“來到這裡我才知道。鳥兒們還得一點點學習怎麼叫呢。”
人生就像複雜的樂譜,作想。寫滿了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以及許多奇妙的符號、意義不明的批註。很難正確地解讀。即便解讀出來,將它轉換成正確的樂音,也未必能正確理解和評價當中寄託的意義。它也來必能讓人幸福。人類的行為為什麼非得如此錯綜複雜呢?
“你一定要想辦法追到沙羅。你需要她。不管發生什麼,你都不能放開她。我相信。”惠理說,“你什麼都不缺。你要有自信,要有勇氣。你需要的就是這兩樣。”
而且,千萬別讓壞心眼的小矮人逮住了。
作想起沙羅,想到她可能正被某人赤裸的手臂摟在懷裡。不,不是某人。他親眼看見過那個人。那時沙羅滿臉幸福。笑臉上微微現出美麗的牙齒。他在黑暗中閉上雙眼,用指尖按住兩側太陽穴。不能懷著這種心情活下去,他想,哪怕只是三天。
作拿起聽筒,按下沙羅的電話號碼。時鐘的指針快要指向四點。電話鈴響了十二聲,然後沙羅拿起話筒。
“這種時候打電話實在抱歉。”作說,“不過,我很想跟你說句話。”
“這種時候?是什麼時候?”
“不到凌晨四點。”
“你看,我甚至都不知道世上真有這種時間。”沙羅說,聽聲音就知道她的意識似乎尚未清醒,“那麼,是誰去世了嗎?”
“沒有人死。”作答道,“還沒有人死掉。不過有句話,我一定要在今天夜裡告訴你。”
“什麼話?”
“我是真的喜歡你。打心底想得到你。”
電話那頭好像在找什麼東西,有塞寒率牢的聲響。然後她輕咳一下,發出嘆息般的聲音。
“現在說話方便嗎?”作問。
“當然。”沙羅管道,“現在不是不到凌晨四點嗎?不管說什麼都行。誰也不會偷聽。大家都深陷在黎明前的熟睡中呢。”
“我是真的喜歡你。打心底想得到你。”作重複道。
“這就是你在不到凌晨四點時,要打電話告訴我的話嗎?”
“是呀。”
“你喝酒了嗎?”
“沒有,滴酒未沾。”
“哦。”沙羅說,“一個學理科的人,倒很浪漫嘛。”
“這和造車站一樣呀。”
“怎麼一樣?”
“這很簡單。假如沒有車站,電車就不能在那裡停靠。我非做不可的,就是先在腦中構想那個車站,然後給它添上具體色彩和形狀。這是最開始要做的事。哪怕有什麼不完備的地方,等以後再修改就行。我對這種工作是得心應手。”
“因為你是優秀的工程師。”
“我希望如此。”
“而且你直到天快亮時,還在孜孜不倦地為我建造特製的車站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