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派到企業去的幹部很快就到位了。這時,西州市委收到省委組織部文件,正式決定在西州試點,派黨政機關幹部下企業掛職鍛鍊。孟維周提筆在文件上籤道:已閱。此項工作省委非常重視,建議市委再認真研究一次,就幹部下企業掛職鍛鍊的目的、主要任務、考核辦法等等,制定一個詳細方案。送市委常委閱。
簽完意見,孟維周便打電話給萬明山,把省委組織部的意見說了個大概。萬明山聽著渾身發熱,很不舒服。他嘴上卻不停地嗯嗯著,還故意加上點笑聲,顯出很高興的樣子。心想這位孟公子太精了,事情都弄到省里去了,居然同他半字不吐。
可是有話說不出,還得沒事似的。
(五十六)
晚上,向天富突然跑到關隱達家來了。兩人在客廳里扯上幾句,向天富喊應了陶陶說:“小陶,我同隱達去書房說說話,你沒意見吧。”
陶陶笑道:“我還怕你們搞同性戀?你們只怕還沒那麼前衛。”
向天富道:“還前衛。我同隱達,都成了西州最落伍的幹部了。”
進了書房,向天富臉就青了,說: “隱達,他媽的萬明山開始整我了。你知道,他同我有夙怨。我有話沒人說,找你扯扯。” 關隱達問:“他如何整你?”
向天富說:“準備讓我去黨校學習。”
“多長時間?”
“半年。”
關隱達就摸著萬明山的用意了。西州各縣市和部門頭頭中間,就關隱達和向天富資格最老,年紀卻很輕。兩人都屬於陶凡時代的人物。如果說有人想在西州市班子問題上弄些手腳,只有他們倆能量最大。關隱達卻是淡泊出了名的,沒人會再防範他。但向天富還很牛氣,他們縣裡工作居然幹得很不錯。不論市里哪項工作評先進,總有他們縣的份兒。據說萬明山不想讓向天富太出風頭,有幾次都授意有關部門不要評他們縣裡。
向天富卻跑到市里拍桌子,把市裡的評比標準逐條背給市里領導聽。
關隱達不好多說,只問:“你找過孟維周嗎?”
向天富說:“找孟公子有屁用!我同他又不是兄弟!他倆現在是又打又拉,互相利用。用萬明山的話說,就是動態平衡。”
關隱達笑道:“萬明山的動態平衡算是出名了。”
向天富憤然道:“憑萬明山肚子裡那幾滴墨水,去黨校學習半年,能記住個動態平衡,就算不錯了。有人說黨校學習,不過就是學習學習,休息休息,密西密西,聯繫聯繫。黨校真是個好發明,既可以用來培養幹部,又可以用來拉幫結派,還可以用來整人。”
關隱達說:“我最近聽人說了個段子,很有意思。各級黨校的校訓都是實事求是,而且都把這幾個字立在進門處。我們省委黨校不正是這樣?一塊大石頭,就像個影壁。進門後,得繞過這個影壁。教學樓正好就在影壁後面。有人就說,領導幹部們是迎著實事求是走去,繞過實事求是而行,背著實事求是學習,離開實事求是工作。”
向天富本是很不高興的,卻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這個段子很經典,把我們幹部中間存在的問題講准講透了。”
關隱達問:“你打算怎麼辦?”
向天富搖頭道:“我是一籌莫展。”
關隱達說:“本來,孟維周那裡,我是可以去說說的。管他有用沒用。但我仔細一想,又說不得。他們說不定很忌諱我倆,我如果出面說話,他們就會把我們假想成一股勢力了。這樣一來,對你就更不利。再說,雞肚子不知鴨肚子事,天知道孟維周又是什麼想法呢?”向天富點頭說:
“隱達你說得有道理。好吧,萬明山如果硬要做絕了,我會讓他有好看的。我仍是人大代表,人大會總得讓我參加吧。”
關隱達勸道:“天富,你該忍就忍。”
向天富說: “我們不說這個,不說這個。你就沒什麼想法了?”
關隱達說:“我早就沒什麼想法了。正是俗話說的,命里有終須有,命里無莫強求。孟維周我是看著他參加工作的,他成天跟在我屁股後面叫關兄。當時他極不老成,說得說不得的亂說一氣。誰想到他會當上市委書記呢?現在你看,他見了我,先打個哈哈,叫聲老關,嘴巴就閉得天緊。”
向天富譏諷道:“市委又出台個英明決策,決定派些幹部去企業掛職鍛鍊。時間正好也是半年。不知是誰想出的高招?”
關隱達說:“地委辦那幫刁參謀想不出這麼高的點子。他們人沒到那份兒上,思路就上不到那麼高的層次。我想,這不是孟維周的點子,就是萬明山的點子。”
向天富討厭萬明山,就說:“萬明山沒這麼聰明。”
“那麼十有八九是孟維周的主意。不愧是張兆林的高足啊!”關隱達嘆道,“我正為難哩。我的一位副主任上了名單。
我們那裡都是一個釘子一個眼的,抽誰去都不合適。關鍵是誰都不想去。”
“我如果不是縣委一把手,他們只怕還會派我去企業掛職鍛鍊哩。”向天富冷冷地笑了聲。
關隱達說:“我看了看名單,去省外的就王洪亮一人,去省內其他地市企業的兩人,其他都在本市內企業。聽說王洪亮是真的想下海算了,證券公司是高薪請他去。”
“王洪亮什麼人才?不就是萬明山的把兄弟嗎?”向天富很是不屑。
關隱達說:“這事已傳得沸沸揚揚了,都說那家證券公司老總是王洪亮很要好的同學。現在哪裡都玩圈子,無非就是同學圈子、老鄉圈子、。戰友圈子、把兄弟圈子。政界、企業都一樣。奇怪的是王洪亮既然想走了,市委卻不免掉他的局長職務。”
向天富說:“這不是很明白的事?去企業畢竟有風險,他就先去干半年再說。而外界都知道王洪亮去意已決,必然要往大院裡走門子。空著這半年時間釣魚,有人會日進斗金。”
關隱達想想,說:“只怕是這個道理。王洪亮不用給誰送禮,人家就會把他位置給留著。半年之後,有戲看。”
向天富長嘆一聲,搖頭道:“他們講得那麼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想派些幹部出去,好騰出位置任用自己親信。具體到某個單位,就會成為整人手段。領導不滿意哪個人,就建議市委把他作為優秀中青年幹部派到企業去。有些人弄不清白,還會沾沾自喜,以為組織上終于慧眼識人了哩。”
關隱達說:“憑心而論,派幹部去企業見識一下,也有必要。問題是市里正好在一個特殊時段出台這個舉動,就耐人尋味了。如果動機本來就不純粹,嘴上說得再怎麼一本正經,實施起來就是兒戲了。”
向天富說:“本是兒戲,省里卻當真了。地委轉發了省委組織的文件,說是省里在西州試點,派幹部下企業掛職鍛鍊。
其實省里那些人,都是從下面上去的,未必就不知道下面的套路。只是上下之間心照不宣,大家一塊兒玩吧。”
簽完意見,孟維周便打電話給萬明山,把省委組織部的意見說了個大概。萬明山聽著渾身發熱,很不舒服。他嘴上卻不停地嗯嗯著,還故意加上點笑聲,顯出很高興的樣子。心想這位孟公子太精了,事情都弄到省里去了,居然同他半字不吐。
可是有話說不出,還得沒事似的。
(五十六)
晚上,向天富突然跑到關隱達家來了。兩人在客廳里扯上幾句,向天富喊應了陶陶說:“小陶,我同隱達去書房說說話,你沒意見吧。”
陶陶笑道:“我還怕你們搞同性戀?你們只怕還沒那麼前衛。”
向天富道:“還前衛。我同隱達,都成了西州最落伍的幹部了。”
進了書房,向天富臉就青了,說: “隱達,他媽的萬明山開始整我了。你知道,他同我有夙怨。我有話沒人說,找你扯扯。” 關隱達問:“他如何整你?”
向天富說:“準備讓我去黨校學習。”
“多長時間?”
“半年。”
關隱達就摸著萬明山的用意了。西州各縣市和部門頭頭中間,就關隱達和向天富資格最老,年紀卻很輕。兩人都屬於陶凡時代的人物。如果說有人想在西州市班子問題上弄些手腳,只有他們倆能量最大。關隱達卻是淡泊出了名的,沒人會再防範他。但向天富還很牛氣,他們縣裡工作居然幹得很不錯。不論市里哪項工作評先進,總有他們縣的份兒。據說萬明山不想讓向天富太出風頭,有幾次都授意有關部門不要評他們縣裡。
向天富卻跑到市里拍桌子,把市裡的評比標準逐條背給市里領導聽。
關隱達不好多說,只問:“你找過孟維周嗎?”
向天富說:“找孟公子有屁用!我同他又不是兄弟!他倆現在是又打又拉,互相利用。用萬明山的話說,就是動態平衡。”
關隱達笑道:“萬明山的動態平衡算是出名了。”
向天富憤然道:“憑萬明山肚子裡那幾滴墨水,去黨校學習半年,能記住個動態平衡,就算不錯了。有人說黨校學習,不過就是學習學習,休息休息,密西密西,聯繫聯繫。黨校真是個好發明,既可以用來培養幹部,又可以用來拉幫結派,還可以用來整人。”
關隱達說:“我最近聽人說了個段子,很有意思。各級黨校的校訓都是實事求是,而且都把這幾個字立在進門處。我們省委黨校不正是這樣?一塊大石頭,就像個影壁。進門後,得繞過這個影壁。教學樓正好就在影壁後面。有人就說,領導幹部們是迎著實事求是走去,繞過實事求是而行,背著實事求是學習,離開實事求是工作。”
向天富本是很不高興的,卻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這個段子很經典,把我們幹部中間存在的問題講准講透了。”
關隱達問:“你打算怎麼辦?”
向天富搖頭道:“我是一籌莫展。”
關隱達說:“本來,孟維周那裡,我是可以去說說的。管他有用沒用。但我仔細一想,又說不得。他們說不定很忌諱我倆,我如果出面說話,他們就會把我們假想成一股勢力了。這樣一來,對你就更不利。再說,雞肚子不知鴨肚子事,天知道孟維周又是什麼想法呢?”向天富點頭說:
“隱達你說得有道理。好吧,萬明山如果硬要做絕了,我會讓他有好看的。我仍是人大代表,人大會總得讓我參加吧。”
關隱達勸道:“天富,你該忍就忍。”
向天富說: “我們不說這個,不說這個。你就沒什麼想法了?”
關隱達說:“我早就沒什麼想法了。正是俗話說的,命里有終須有,命里無莫強求。孟維周我是看著他參加工作的,他成天跟在我屁股後面叫關兄。當時他極不老成,說得說不得的亂說一氣。誰想到他會當上市委書記呢?現在你看,他見了我,先打個哈哈,叫聲老關,嘴巴就閉得天緊。”
向天富譏諷道:“市委又出台個英明決策,決定派些幹部去企業掛職鍛鍊。時間正好也是半年。不知是誰想出的高招?”
關隱達說:“地委辦那幫刁參謀想不出這麼高的點子。他們人沒到那份兒上,思路就上不到那麼高的層次。我想,這不是孟維周的點子,就是萬明山的點子。”
向天富討厭萬明山,就說:“萬明山沒這麼聰明。”
“那麼十有八九是孟維周的主意。不愧是張兆林的高足啊!”關隱達嘆道,“我正為難哩。我的一位副主任上了名單。
我們那裡都是一個釘子一個眼的,抽誰去都不合適。關鍵是誰都不想去。”
“我如果不是縣委一把手,他們只怕還會派我去企業掛職鍛鍊哩。”向天富冷冷地笑了聲。
關隱達說:“我看了看名單,去省外的就王洪亮一人,去省內其他地市企業的兩人,其他都在本市內企業。聽說王洪亮是真的想下海算了,證券公司是高薪請他去。”
“王洪亮什麼人才?不就是萬明山的把兄弟嗎?”向天富很是不屑。
關隱達說:“這事已傳得沸沸揚揚了,都說那家證券公司老總是王洪亮很要好的同學。現在哪裡都玩圈子,無非就是同學圈子、老鄉圈子、。戰友圈子、把兄弟圈子。政界、企業都一樣。奇怪的是王洪亮既然想走了,市委卻不免掉他的局長職務。”
向天富說:“這不是很明白的事?去企業畢竟有風險,他就先去干半年再說。而外界都知道王洪亮去意已決,必然要往大院裡走門子。空著這半年時間釣魚,有人會日進斗金。”
關隱達想想,說:“只怕是這個道理。王洪亮不用給誰送禮,人家就會把他位置給留著。半年之後,有戲看。”
向天富長嘆一聲,搖頭道:“他們講得那麼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想派些幹部出去,好騰出位置任用自己親信。具體到某個單位,就會成為整人手段。領導不滿意哪個人,就建議市委把他作為優秀中青年幹部派到企業去。有些人弄不清白,還會沾沾自喜,以為組織上終于慧眼識人了哩。”
關隱達說:“憑心而論,派幹部去企業見識一下,也有必要。問題是市里正好在一個特殊時段出台這個舉動,就耐人尋味了。如果動機本來就不純粹,嘴上說得再怎麼一本正經,實施起來就是兒戲了。”
向天富說:“本是兒戲,省里卻當真了。地委轉發了省委組織的文件,說是省里在西州試點,派幹部下企業掛職鍛鍊。
其實省里那些人,都是從下面上去的,未必就不知道下面的套路。只是上下之間心照不宣,大家一塊兒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