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覲見皇帝的時候,我發現,宮內熱鬧無比。皇帝與那個漢人昭儀馮小憐,距離很近,坐在兩個胡床上,在殿庭觀看鬥雞。皇帝的頭上,戴著一頂鮮卑帽⑨,帽裙被風吹得飄飄蕩蕩。

  總算能有機會看到那隻被授予“開府”官職的大型鬥雞。這隻鬥雞,名為“烏雲蓋雪”,體呈半梭形,身軀長健,羽毛緊湊。細細看,鬥雞與常雞截然不同,鷹嘴鷂眼,鵝頸鶴腿。大如鵝般的鬥雞,腦袋卻非常小,雞臉狹長,眼大而深,耳葉短小。而鬥雞的全身羽毛,純青碧綠,在陽光下光澤如青黑錦緞。最特別的,是它金黃色的嘴殼與兩隻巨大的趾爪,威風赫赫。

  如此巨大的鬥雞,被皇帝抱在懷中。左右宦者不停遞上白酒,皇帝用白絹蘸著酒,不停地擦抹鬥雞的身體,為它按摩通絡,以使鬥雞的身體保持潤暢。

  鬥雞比演正式開始前,有宦者高聲朗誦詩歌助興:游目極妙伎,清聽厭宮商。主人寂無為,眾賓進樂方。長筵坐戲客,鬥雞觀閒房。群雄正翕赫,雙翹自飛揚。揮羽邀清風,悍目發朱光。嘴落輕毛散,嚴距往往傷。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願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場。⑩金雞,確有“五德”,因其頭冠、足距、鬥勇、時呼、唱曉。引申開來,恰恰符合“文、武、勇、仁、信”。可是,我覺得,我們大齊皇室的鬥雞,除了玩耍,沒有任何別的意義。

  風勢越來越大,皇帝沒有立刻下令鬥雞開始。

  忽然,他瞧見了我,派人喚我近前問話。

  “義寧王,斛律愛卿,有何事見朕?”皇帝用漢語問我。從前,皇室一直在朝堂或者後宮用鮮卑語。馮小憐受寵後,皇帝改用漢語,其周圍群臣近侍,也投其所好,紛紛改說漢語。

  “突厥使臣欲回行,再提新要求,向我們大齊每年索要五萬匹絹帛。”我趕忙施禮而答。

  “答應他們就是了。”皇帝漫不經心,“對了,西賊那邊,每年給他們多少東西啊?”

  “錦彩十萬匹。”

  “既然如此,我們也給突厥每年十萬匹嘛,不能讓西賊把我們比下去!”皇帝慨然道。

  從來只聽說過一國之君與別國交往中為己方爭權益,豈料皇帝自己倒大吐絹帛給別人。本來,突厥使者開口就要七萬匹,是我苦苦力爭,最終講成五萬匹。

  “陛下,突厥胡人,狼子野心,我們不能主動示弱,更不能隨便賞賜他們更多的錦帛,否則,他們的胃口會越來越大啊!”我苦勸。

  “……好了,就依愛卿所奏。……突厥人,還是餵飽他們,免得他們與西賊一起合擊我們北齊。至於財物,多少隨便,愛卿去辦就是。對了,你對突厥使者說,下次來國,多帶些突厥酒過來,酸酸甜甜,馮昭儀很愛飲用。”皇帝緊緊抱住懷裡的鬥雞。

  接著,他忽然問:“義寧王,聽說你會根據風角占卜吉凶,你為朕說說,今天這麼大風,怎麼回事呢?”

  我低頭想了想,覺得這是一個勸諫皇帝的好時機。於是,我扶了扶左肩的紫荷,回答道:“列宿不守,眾神亂行,八風橫起,怒氣電飛。山崩石裂,樹木摧頹,揚塵萬里。仰不見天,鳥獸藏躥。兆民駭驚,靈風可懼!”

  皇帝聚精會神地聽。

  “愛卿與朕言之,何以解之?”

  “臣聞,近有歌謠:‘大風蓬勃揚塵埃,八井三刀卒起來。四海鼎沸大山頹,惟有德人據三台。’謠讖表明,天下將有大事發生。希望陛下能修德克己,畏天順人!”

  皇帝沉吟。“朕與母后,多日不相見。孝道之情,庶幾可表!”言語間,他望向北宮。

  在那裡,軟禁著皇帝的生母胡太后。

  ①今山西壽陽縣西。

  ②指周國。

  ③公元574年。

  ④今河南靈寶北。

  ⑤汗血馬。

  ⑥金銀制的大型酒具。

  ⑦治療刀傷的藥物。

  ⑧馬奶酒。

  ⑨又稱“突騎帽”、“長帽”、“大頭垂裙帽”,南北朝時代,在魏朝前期、東西魏時期以及北齊、周國流行。

  ⑩曹植《鬥雞詩》。

  第三十七章 獨樓幽夢淒

  夜,已經深了。北宮隔壁,我的兒子,大齊皇帝所在的仙都苑附近,燈火通明。

  音樂聲,歌唱聲,經久不息。多麼熱鬧的夜晚啊!

  我枯坐在殿內的樓梯上,傾聽著。胡琵琶的聲音那麼獨特、悅耳,歡舞交融。讓人想起我夫君在世的時候我們分享的歡樂。

  久久地,懷中渴望,我聽著,諦聽著。突然,我發現自己的耳朵被回憶的聚精會神所混淆,我竭力想從混沌交融的音調中,分辨出我的兒子皇帝高緯的嗓音。

  由於距離太遠,我無法捕捉兒子的聲音。在被風聲逐漸變得模糊不清的音調中,歌詞的碎屑傾瀉在黑黑的夜裡。

  忽然,我的胸中充滿了惡意,無端發泄之餘,我只能詛咒這個國家!詛咒我不孝的兒子!我的兩個兒子,一死一不孝,引發了我永無休止的痛苦。

  聽宮人說,穆皇后已經失寵,我的兒子皇帝正在享受一個漢女馮小憐的美貌。

  年輕的女人,其實用不著使用美貌作為武器。她們天真純潔的容顏,就在無意識中讓男人墮入夢幻般的深谷。只是,等到她年長色衰的時候,才會徒勞地幻想往日重來,才會希望每一支she出的箭都擊中目標。一切都是命運啊!

  仙都苑,還是文宣帝高洋時代所修造。苑中,鑿地為池,堆土成山,規模宏大,號稱“五嶽”、“四瀆”。在我的記憶中,那裡遍布殿宇,輕雲樓、鴛鴦樓、鸚鵡樓、凌雲城、御宿堂、紫薇殿、游龍觀,那麼多的殿觀樓宇,皆流蘇帳帷,滿壁懸掛玉石、方鏡,錦褥作地衣,香囊遍堂梁,奢華壯麗。

  那麼美麗神奇的地方,如今,我這個皇太后,再無機會當那裡的主人。別說去享受,我連出北宮大門的機會都罕有。

  生出這樣的一個兒子,皇帝兒子,真讓人悔恨。

  每一個清晨,太陽呼嘯著升起。我的夢想,卻越來越褪色,越來越荒涼。

  夫君、和士開、我的二兒子琅玡王,他們都好像沒有真實地存在過,都煙消雲散。即使給我變出人世間最絢麗多彩的春天,即使鄴城郊外的糙地上遍開鮮花,我的心也回復不到春天的季節。

  悲傷、悔恨、屈辱、自責……似乎要把我吞噬掉。

  “母后,您一向安好?”

  不是夢境,我的寶貝兒子皇帝,終於來看望我了。

  其實,做母后的,做母親的,大可不必對自己的兒子慷慨賣笑,也不必裝腔作勢。

  我安安靜靜地坐在眠床上,看著我的兒子,好久說不出話來。

  我的兒子,皇帝,他已經長大了,真的長大了。他個子更高,身材更挺拔,臉上生出了黑黑的髭鬚。不過,我覺得,他的臉上有一種令人難以捉摸的表情——看不出到底是陰險還是憂傷——他的這種表情,不時從他多疑的目光中流露出來,未等別人窺視,它再次被浮起的笑容掩蓋起來。我的兒子,對我的這種神態,使我內心感到畏懼和退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