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敗,被殺一萬多人。遼軍乘勝攻陷蔚州、寰州等地。深知西路軍已經無望,宋太宗下詔指示潘美,讓他與楊業一起引兵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

  得知遼軍已攻陷寰州,楊業建議應避遼軍鋒銳,分兵應州以誘遼軍主力,然後以千名強弩手扼守石竭谷口(今山西朔州附近),以保全數州軍民安全。

  潘美沉吟,但時為監軍的蔚州刺史王侁大表異議,譏諷楊業:"領數萬精兵,而怯懦如此!"他認為宋軍應急趁雁門北川,"鼓行而往馬邑。"潘美不表態,宋將劉文裕

  等人卻附和。楊業百戰邊將,深悉敵情,力爭道:"這樣做絕對不行,一定會打敗仗!"

  王侁冷笑:"您一直號稱‘楊無敵’,現在敵軍在前,卻逗留不進,莫非楊公有什麼異志?"

  楊業性直氣剛,聞言嗔目大怒:"我楊業非畏死之人,只是現在非進攻時機,白白殺傷士卒,肯定不見成功。既然諸君怕我不死,我先帶兵殺敵表個態!"於是,楊業

  率兵從大石路直趨朔州。

  臨行,楊業向主師潘美泣訴:"此行肯定不利。我楊業本太原降將,主上施恩不殺,待以上將,我一直想立大功報恩。現諸君責我避敵怯懦,我楊業一定戰死沙場以

  自明!"楊業伸手,指著陳家谷口(今山西寧武)說:"希望諸君能在谷口兩邊埋伏下強弩手,等我率兵轉戰至此,諸位以強弩she敵,突出夾擊敵人,否則的話,我所率兵士

  肯定會被殺盡。"潘美覺得楊業很有道理,立即指揮諸將在谷口設伏。 耶律斜軫接到情報,得知楊業率宋軍前來搏戰,忙派副將在路邊埋伏精兵,他本人擁眾近前,假

  裝要與楊業接戰。兩軍甫交,耶律斜軫即假裝不支,掉轉馬頭就跑。此時,一心想殺敵求死的楊業早已置生死於度外,明知遼軍是圈套,硬著頭皮往上沖。果然,遼軍伏

  兵四起,宋軍被圍截在當地陷於苦戰,耶律斜軫掉轉馬頭,麾兵又殺個回馬槍。宋軍大敗,退至狼牙村。

  陳家谷口方面,宋將王侁乾等了幾個時辰也得不到楊業的軍訊,派人登高遠望,看不見任何遼軍足跡,他認定遼兵敗走,"欲爭其功,即引兵離谷口".潘美見王侁

  軍沒打招呼就走,無奈之餘,也領軍沿灰河往西南行進。不久,聽聞楊業軍敗,潘美為保存實力,馬上揮兵後撤。至此,陳家谷口已無宋軍一兵一卒把守,更甭提什麼弩

  手埋伏了。

  楊業一路力戰,自中午殺到傍晚,最終撤退到陳家谷口。看見谷口兩邊根本沒有人影,楊業"拊膺大慟。"當時,他見手下還剩士卒百餘人,便說:"汝等各有父母妻

  子,不要與我一起俱死!"但軍士們皆為楊業忠義所激,無一人逃走,誓與俱死。楊業兒子楊延玉與岳州刺史王貴俱戰鬥而死。王貴七十三歲老將,為遼兵重圍,援弓she

  殺數十人,矢盡,張空拳猶擊殺數名遼國壯漢,最終被亂槍捅死。很快,楊業坐騎因連中槍刀,不支繼續奔跑,老英雄再不能往來馳突數敵,便往密林中匿避,準備乘亂

  逃出,再伺機殺敵。不料,緊追不捨的遼將遠遠望見楊業袍影,張弓一箭,she中楊業。遼兵湧上,生擒了這位英雄。

  楊業長嘆:"皇上對我恩遇如山,本想捍賊立功,反為jian臣所嫉,逼令赴死,致使王師敗績,我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於是,被俘之後,楊業絕食三日,不屈而死。

  楊業對得起宋太宗,宋太宗其實也對得起楊業。平滅北漢後,宋太祖收到不少講楊業要反叛的"情報",皆密封后派人轉送楊業,以示不疑之心,把楊業感動得一塌

  糊塗。如此,不死也難。至於潘美,與楊業多年正副關係,似乎沒有特別的過節和隔閡,雁門之戰二人還配合得當,共立大功。如果說有"壞人",王侁倒真算一個。其實,

  王侁是後周功臣王朴(給周世宗出"先南後北"戰略的那位爺)的兒子,曾在宋初的對南唐征戰中立功不少,還曾率軍大破河西三族首領的叛亂,因軍功領蔚州刺史。

  楊業死訊傳至宋廷,宋太宗"痛惜",削潘美三級,把王侁除名流金州,劉文裕除名流登州。此時,潘美也是六十六歲的老將,轉年雖官復原職,仍舊悒悒不樂,數月

  而卒。雖然老潘生前沒有什麼特別對不起老楊的地方,陳家谷口也是王侁先離開而致使缺守,潘老日後被評書藝人醜化成jian邪嫉功的大壞蛋,也真是他始料不及。

  《宋史》傳中,潘美與曹彬同傳,處於列傳第十七的位置,不僅僅是這兩個人都生了個皇后女兒,更因為"二人皆諡武惠,皆與配饗,兩家子孫,皆能樹立,享富貴",

  但是,如無平嶺表、定江南、征太原、鎮北門的大功,潘美萬萬不能被編於如此重要的傳記位置。反觀楊業,其名僅在列傳三十一,排名差了許多。作為同時代的良將

  ,對於宋朝的功勞,楊業比潘美還真的差許多。但是,勞動人民的嘴太厲害,經過評書、戲劇渲染,現在很少有人知道潘美功績,只知道"楊家將"的事跡。

  楊業有七個兒子,除楊延玉戰死外,還有楊延昭(本名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斌。其中,楊延昭最知名,一直在邊地抵捍契丹。"在

  邊防二十年,契丹懼之,目為楊六郎。"至於契丹人為什麼稱楊業長子為楊六郎,殊不可解。(如果是大排行,也不見宋人如此稱呼他,遼人也不像漢人愛以大排行稱呼

  別人。現在有學者認為古代往往以天上的星宿比擬世間有本事的人。遼朝稱宋為南朝、南國,所以誇讚楊延昭為南斗。南斗六星在宋朝初期是習慣用語。這樣,久而久

  之,就直呼為六郎了,這種稱呼與遼人稱楊業被稱為楊無敵是同一意義。此外,《太平御覽》卷六引《大象列星圖》云:"北斗六星中的第六星主燕。"燕地當時是遼國

  所在之地,而楊延昭鎮守河北正是為了對付遼國,契丹人懼怕他,因而把他比喻為鎮懾本國的大星。以後楊延朗的"朗"字漸漸演化為"郎",於是就稱他為楊六郎了。種

  種說法,都有牽強之嫌)。楊延昭死年五十七。其子楊文廣也是將門出將,曾隨狄青南征,後又被委派至涇州、鎮州為將。但楊文廣三十歲左右即病死,英年早逝。至於

  評書、戲曲中所講的佘太君、穆桂英和諸位"楊門女將",史無所載,全屬文藝"創作".有一點值得一提,文藝作品中一直與楊家將為敵的蕭太后,正是楊業被殺時的

  遼國實際統治者蕭綽(小名燕燕)蕭太后。

  年底,耶律休哥又在望都大敗宋軍數萬人。雄州刺史賀令圖是力催宋太宗北伐的首謀之一,此人本性"貪功生事,輕而無謀".耶律休哥派人持秘信見賀令圖,騙他

  說:"我因功高震主,獲敵罪於上,願投附宋朝".如此伎倆,小孩子都騙不過,賀令圖偏偏相信,派人贈送耶律休哥貴重禮品。看見此魚上鉤,耶律休哥在軍中放方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