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深圳工作的第二年,由於不熟悉某些“潛規則”,得罪了單位幾個既得利益之人,當時我畢竟年輕氣盛,不顧後果憤而從某家銀行辭職。雖然“長安米貴,居大不易”,落魄失意之中,仍舊幾冊史書在手,品味六九大老的“黃梁公案”,揣度二八佳人的“白骨生涯”,竟也能塵心漸滅,道念自生。當然,在兩個多月的“失業”過程中,也多虧當時還有時任我女友的黃曉蓓女士的細心呵護照料。黃女士當時不到二十歲,她不顧許多“好心人”對她的勸誡,每天中午和晚上,一個人騎著單車,頭頂著南方灼人的烈日,身冒酷暑為我送飯送湯,使得當時我那麼一個窮困潦倒的“文人”還能有時間和心情在“最物質的南方”享受到一絲精神的歡愉。

  無論如何,我總是在內心深處感謝生活!感謝南方!感謝無數記載陳舊往事的歷史書籍對我寂寞生活的慰籍!我跌宕起伏的南方生活恰似蒸餾適宜的清冽美酒,盛裝著我幾乎全部青年時代的金色陽光。在對青春的南方和南方的青春回憶之中,在經歷了傷感、挫折、陰鬱、沮喪、失落、愁苦等等生活之後,我還學會了更加寬容地對待別人和安然化解所謂坎坷的境遇。

  我最早萌出寫歷史隨筆的想法,不過在幾年前。當時,我通讀了李德林的《北齊書》之後,覺得北齊末帝“無愁天子”高緯很好玩,就以“小憐玉體橫陳夜”為題目,信筆游思,一日成之。隨後,我以“赫連勃勃大王”的網名把文章轉貼到“天涯網”的“煮酒論英雄”欄目,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反響,不少文學歷史網站也相繼加以轉載,網友們回復、議論多多,大多是誇獎、鼓勵之語,不久,我又有些歷史散文陸續刊發於金融業內一份文化內刊上,竟也得到業內諸多高學歷“金領”的青睞,所有這些都激發起我不斷著墨於歷史隨筆的熱情。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當今市場經濟學成為“顯學”、營銷教員和MBA輔導員成為“大師”的年代,依舊又那麼多的人能不離不棄地對歷史和文學懷有濃厚的興趣,不能不令我這樣的喜於舞文弄墨者感到一絲由衷的驚喜,認識到那些即使是區別於“野狐禪”的正統信史裡面也能有那樣誘人的不可釋懷的魅力。

  尤為令我感到欣慰和興奮的是,陳德先生及―――公司同仁青眼有加,鼓勵我把近期所作編纂成集,使得這部穿梭往來於文學、歷史之間信筆游韁的書稿得以付梓。悠悠感念之意,盍可盡言!

  是為序。

  (全文完)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