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10點55分,林肯靠在平克頓的手臂上,走進車站,為了降低身材的高度,特意彎著身子,他的腦袋向前耷拉著,一條舊圍巾幾乎裹住了整個面孔。就這樣,林肯走進了這列火車臥廂的最後一段,平克頓的一位女助手用一塊厚布簾將它與前段隔開,她對人說是為自己的一個“生病的兄弟”而準備的。
有人威脅林肯不會讓他活著走進白宮,他還收到了幾十封恐嚇信。因此,很多人都為他擔憂,林肯是否會在就職演說上遭到槍殺,陸軍總司令溫菲
爾·史考特將軍也對此很擔心。
在華盛頓,相當一部分人不敢前去參加林肯的就職典禮。
為了安全起見,史考特將軍在林肯宣讀就職演講辭的國會廳東側安排了60名士兵,在國會廳的後面和觀眾的前面也有衛兵站崗。
就職典禮結束,總統乘坐一輛馬車,經過賓州大道返回白宮,街上列滿了一排排帶刺刀的士兵,周圍的房屋上面也安排有槍手。
就這樣,林肯平安地入主白宮。這令不少人感到驚訝,自然也有人深感失望。
在林肯入主白宮之前的幾個年頭,國家一直處於財政衰退的狀況之中,情況十分嚴重,以致於政府不得不派軍隊到紐約,防止饑民闖進國庫。
就在林肯宣誓就職的時候,在華盛頓就積聚著幾千個尋找工作的人。這些人相信共和黨初次上台,一定會把所有民主黨的公務員都解僱,連那些周薪只有十元的小職員也不會放過。可以說每一個可能的工作機會都有幾十位求職者在等待。林肯剛一跨進白宮,就被這些求職者包圍了。求職的人擠滿了走廊,在大廳跑來跑去,整個東室完全叫他們占據了,他們甚至毫無顧忌地侵入私人客廳。有一個人向林肯要一條舊短褲,乞丐們圍過來糾纏,希望能夠討得一頓午餐。
有一個寡婦也向林肯求助,因為只要她能夠替一個男子找到一份工作,他就願意和她結婚。
還有好幾百個人圍住林肯,要求他簽名留念。一位愛爾蘭女人衝進白宮,要求林肯支付一位政府雇員在她旅館的伙食費。只要打聽到有一個公務員身體不好,馬上就會跑來幾十個求職者,他們要求林肯,如果那個傢伙死了的話,把這個空缺派給他們。
活著進入白宮(2)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求職書,可是林肯連其中的十分之一也不可能看完。有一天,又有兩個人同時爭取一個職位,他們把大捆的證明材料塞到林肯的手裡,他拿起那兩個包裹,將它們放在天平上稱,讓那個包裹重一些的人到政府任職。
有幾十個人天天趕到白宮來見林肯,要求工作,這些人大多是無業游民,他們在遭到拒絕後就大罵不絕。甚至有一個女人來替她的丈夫要求工作,因為他喝得爛醉,無法自己來。
這些人的自私和貪婪令林肯吃驚。在林肯出來吃午餐的時候,他們上前攔截;林肯出行之時,他們衝上他的馬車,拿出學歷證明要求工作。直到林肯當總統一年以後,內戰已經打了10個月,這些無恥之徒仍然糾纏著他不放。
林肯無限感慨地說:“難道這些人永遠也不罷休嗎?”
正是這些瘋狂的求職者曾經將查恰瑞·泰勒總統逼死,當時他擔任總統的職務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哈里遜總統才上任四星期就憂鬱而死。林肯不但要應付這些求職的人,另一方面,還要領導一場內戰,就是鐵打的身體也經受不起。他累垮了,感染上了天花,他說道:
“讓那些求職的人都來吧,現在,我有一樣東西可以給他們。”
林肯進入白宮的第一天,就面臨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位於南卡羅萊那州查爾斯敦港的蘇姆特堡的給養斷絕了,這個軍事要塞處於南方聯盟包圍之中,如果不能立即提供支援,就會落入南軍之手。
林肯的軍事顧問警告說:“千萬不能送糧食過去,要是送去的話,南方肯定會開火的。”
林肯的七位內閣成員之中的六位也這麼說;但是,林肯十分清楚,要是他就這樣放棄蘇姆特堡,那就等於默認了南北分離的局面,這樣只會加速聯邦的瓦解。
他在自己的就職演說中鄭重地“向上帝發誓”一定要“保存和捍衛”聯邦,他將堅定地遵守自己的誓言。
於是,他命令“寶哈頓號”輪船前往蘇姆特堡,船上載著鹹肉和麵包。不過並沒有軍事人員和槍枝彈藥。
南方聯盟的總統得到這個消息,就向鮑里賈德將軍發了封電報,表示在他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進攻該堡。
蘇姆特堡的駐軍司令安德生少校給鮑里賈德將軍傳話,只要他能夠多等上四天,他的部隊就會因為缺少糧食而撤退,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
可是,這位鮑里賈德將軍並沒有等,這是為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他的顧問們覺得必須讓人民看到流血衝突,不然,今天退出聯邦的幾個州,說不定什麼時候還可能重新加入聯邦。
看來想要加強南方聯邦的團結,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幾個北方佬。
因此,鮑里賈德發布了一道悲劇性的命令。4月12日的凌晨4點鐘,一顆子彈在空中呼嘯著向要塞飛來,跌落在附近的海水裡。
南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持續34個小時之久。
這次軍事行動被南方聯盟當成一場社交盛事。青年身穿嶄新的制服,在要塞附近放she禮炮,交際花們都趕來喝彩,她們在碼頭和南軍的營地悠閒地漫步。
到這個星期天的下午,聯邦軍隊撤出城堡,在軍樂聲和“北佬大笨瓜”的嘲罵聲中,他們乘船向紐約撤退。
查爾斯敦堡舉行了為期一周的慶祝活動,排場很大。人們走進大教堂,高唱“讚美歌”,感謝上帝的恩典。群眾上街遊行狂歡。
雖然對蘇姆特堡進行的炮擊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這場戰鬥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揭開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序幕。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有人威脅林肯不會讓他活著走進白宮,他還收到了幾十封恐嚇信。因此,很多人都為他擔憂,林肯是否會在就職演說上遭到槍殺,陸軍總司令溫菲
爾·史考特將軍也對此很擔心。
在華盛頓,相當一部分人不敢前去參加林肯的就職典禮。
為了安全起見,史考特將軍在林肯宣讀就職演講辭的國會廳東側安排了60名士兵,在國會廳的後面和觀眾的前面也有衛兵站崗。
就職典禮結束,總統乘坐一輛馬車,經過賓州大道返回白宮,街上列滿了一排排帶刺刀的士兵,周圍的房屋上面也安排有槍手。
就這樣,林肯平安地入主白宮。這令不少人感到驚訝,自然也有人深感失望。
在林肯入主白宮之前的幾個年頭,國家一直處於財政衰退的狀況之中,情況十分嚴重,以致於政府不得不派軍隊到紐約,防止饑民闖進國庫。
就在林肯宣誓就職的時候,在華盛頓就積聚著幾千個尋找工作的人。這些人相信共和黨初次上台,一定會把所有民主黨的公務員都解僱,連那些周薪只有十元的小職員也不會放過。可以說每一個可能的工作機會都有幾十位求職者在等待。林肯剛一跨進白宮,就被這些求職者包圍了。求職的人擠滿了走廊,在大廳跑來跑去,整個東室完全叫他們占據了,他們甚至毫無顧忌地侵入私人客廳。有一個人向林肯要一條舊短褲,乞丐們圍過來糾纏,希望能夠討得一頓午餐。
有一個寡婦也向林肯求助,因為只要她能夠替一個男子找到一份工作,他就願意和她結婚。
還有好幾百個人圍住林肯,要求他簽名留念。一位愛爾蘭女人衝進白宮,要求林肯支付一位政府雇員在她旅館的伙食費。只要打聽到有一個公務員身體不好,馬上就會跑來幾十個求職者,他們要求林肯,如果那個傢伙死了的話,把這個空缺派給他們。
活著進入白宮(2)
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求職書,可是林肯連其中的十分之一也不可能看完。有一天,又有兩個人同時爭取一個職位,他們把大捆的證明材料塞到林肯的手裡,他拿起那兩個包裹,將它們放在天平上稱,讓那個包裹重一些的人到政府任職。
有幾十個人天天趕到白宮來見林肯,要求工作,這些人大多是無業游民,他們在遭到拒絕後就大罵不絕。甚至有一個女人來替她的丈夫要求工作,因為他喝得爛醉,無法自己來。
這些人的自私和貪婪令林肯吃驚。在林肯出來吃午餐的時候,他們上前攔截;林肯出行之時,他們衝上他的馬車,拿出學歷證明要求工作。直到林肯當總統一年以後,內戰已經打了10個月,這些無恥之徒仍然糾纏著他不放。
林肯無限感慨地說:“難道這些人永遠也不罷休嗎?”
正是這些瘋狂的求職者曾經將查恰瑞·泰勒總統逼死,當時他擔任總統的職務還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哈里遜總統才上任四星期就憂鬱而死。林肯不但要應付這些求職的人,另一方面,還要領導一場內戰,就是鐵打的身體也經受不起。他累垮了,感染上了天花,他說道:
“讓那些求職的人都來吧,現在,我有一樣東西可以給他們。”
林肯進入白宮的第一天,就面臨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位於南卡羅萊那州查爾斯敦港的蘇姆特堡的給養斷絕了,這個軍事要塞處於南方聯盟包圍之中,如果不能立即提供支援,就會落入南軍之手。
林肯的軍事顧問警告說:“千萬不能送糧食過去,要是送去的話,南方肯定會開火的。”
林肯的七位內閣成員之中的六位也這麼說;但是,林肯十分清楚,要是他就這樣放棄蘇姆特堡,那就等於默認了南北分離的局面,這樣只會加速聯邦的瓦解。
他在自己的就職演說中鄭重地“向上帝發誓”一定要“保存和捍衛”聯邦,他將堅定地遵守自己的誓言。
於是,他命令“寶哈頓號”輪船前往蘇姆特堡,船上載著鹹肉和麵包。不過並沒有軍事人員和槍枝彈藥。
南方聯盟的總統得到這個消息,就向鮑里賈德將軍發了封電報,表示在他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進攻該堡。
蘇姆特堡的駐軍司令安德生少校給鮑里賈德將軍傳話,只要他能夠多等上四天,他的部隊就會因為缺少糧食而撤退,因為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
可是,這位鮑里賈德將軍並沒有等,這是為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他的顧問們覺得必須讓人民看到流血衝突,不然,今天退出聯邦的幾個州,說不定什麼時候還可能重新加入聯邦。
看來想要加強南方聯邦的團結,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幾個北方佬。
因此,鮑里賈德發布了一道悲劇性的命令。4月12日的凌晨4點鐘,一顆子彈在空中呼嘯著向要塞飛來,跌落在附近的海水裡。
南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持續34個小時之久。
這次軍事行動被南方聯盟當成一場社交盛事。青年身穿嶄新的制服,在要塞附近放she禮炮,交際花們都趕來喝彩,她們在碼頭和南軍的營地悠閒地漫步。
到這個星期天的下午,聯邦軍隊撤出城堡,在軍樂聲和“北佬大笨瓜”的嘲罵聲中,他們乘船向紐約撤退。
查爾斯敦堡舉行了為期一周的慶祝活動,排場很大。人們走進大教堂,高唱“讚美歌”,感謝上帝的恩典。群眾上街遊行狂歡。
雖然對蘇姆特堡進行的炮擊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這場戰鬥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揭開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序幕。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