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肯有一次在芝加哥照相,攝影師要他“整頓一下尊容”,林肯回答說:“只怕整修以後,春田鎮上的人就會認不出那是林肯。”

  到了餐桌上,他更是縱橫馳騁,不拘一格。他常常握不好餐刀,用完餐刀後也不知道如何擺在盤子上。而用刀叉吃魚和麵包皮的技巧,他更完全不懂。有時,碟子弄歪了,豬排整塊地滑落到大盤上。而當他非得用自己的餐刀切奶油時,林肯太太就氣得七竅生煙,於是就免不了吵一架。有一次,當發現他竟把吃剩的雞骨頭放在擱萵苣的小碟子上時 ,瑪麗氣得差一點昏過去。

  當女士們走進房間時,林肯常常既不站起來,也不接她們的大衣;客人告辭的時候,他也不送客。瑪麗就為此牢騷滿腹,不時痛罵他。

  平時,從辦公室回家後,他就馬上脫掉大衣、鞋子、硬領,卸掉肩膀上的“吊帶”,然後將過道里的一張椅子翻個身,墊個枕頭在椅背上,腦袋和肩膀就靠著椅背。——他就喜歡這樣躺著看書。

  他通常一連數小時躺著閱讀,多數的時間是看報紙;有時,他會從《當阿拉巴馬臉紅的時候》這類書中挑出一個幽默的地震故事來念。他也愛讀詩歌。由於印第安那州的“高聲朗讀法”教育使他養成的習慣,所以無論讀什麼,他都要大聲朗誦出來。他覺得這樣可以在聽覺、視覺上都受到刺激,使記憶更深刻。

  在地板上躺著,他有時會合上雙眼,吟誦莎士比亞、拜倫或愛倫坡的詩句。比如:

  每逢月亮含笑,我就夢見,

  美麗的安娜貝兒·李,

  每當星辰升起,我就看見明眸閃爍,

  那是,

  美麗的安娜貝兒·李。

  有一位親戚在林肯家裡住了兩年。據他的回憶,有天傍晚林肯正躺在大廳里的地板上看書。這時客人來了,但他不等傭人去開門,就穿著一件襯衫,自己去把客人引進大廳,還說他就要這樣“捉弄一下女人”。

  家  庭(3)

  林肯太太當時正在隔壁房間,他看見女士們進來,丈夫卻在一邊胡言亂語,就馬上暴跳如雷,結果林肯被搞得十分尷尬。因此,林肯寧願離開家裡,待到夜深人靜時,才從後門偷偷溜回去。

  因為林肯太太懷疑林肯的好友約書亞·史匹德曾教他逃婚,所以她一直不喜歡史匹德。結婚前,當林肯寫信給史匹德時,總會在結尾時添上一句“代我問芬妮好”;而結婚後,林肯太太則做出規定,這句問候語必須改成:“問史匹德太太好”。

  林肯人品的特色之一,是他從不忘記別人對他的恩惠。他曾說,要將第一個兒子命名為約書亞·史匹德·林肯,這是為了表示對好友史匹德的感恩之情。但瑪麗·陶德知道後勃然大怒。她說這是她自己的孩子,怎麼可以允許用別人的姓氏來取名?不准取名為約書亞·史匹德·林肯!而是要用瑪麗的父親羅勃·陶德的姓來給孩子取名。這樣,那孩子最後就取名為羅勃。在林肯的四個孩子中,惟有羅勃長大成人。林肯另外三個孩子分別是——艾迪:1850年死於春田鎮,年僅四歲;威利:12歲時死於白宮;泰德:1871年死在芝加哥,活了18歲;而羅勃·陶德·林肯可謂長壽,他享年83歲,於1929年7月26日死於佛蒙特州的曼徹斯特。

  因為林肯家的院子一開始沒有種花糙樹木,林肯太太就抱怨說,家裡缺乏色彩,死氣沉沉。於是,林肯試著種了一些玫瑰花,但他對園藝沒多大興趣,因此花糙不久就枯萎而死;瑪麗又要林肯開闢一個花園出來。林肯也照太太的吩咐去做了。但最後花園竟是雜糙叢生。

  林肯不太喜歡體力勞動。但是,他也親自干自己喜歡的活。比如他餵養了一頭愛駒“老公鹿”,並常常為它梳理鬃毛。他還常常“親自餵母牛,擠牛奶,鋸木板”。他其實一直都這麼做,即使當選總統後也沒有停止,直到離開春田鎮。可是林肯的一位表親約

  翰·漢克斯卻說:“亞伯除了夢想,他什麼活都干不好”。 瑪麗很同意這一評語。

  林肯時常沉浸於一種冥思的狀態。這時,他就會對旁邊的事物心不在焉,仿佛塵世間的萬物都已消逝了似的。有時,到了星期天,他會拖著一輛嬰兒小車,在門前的人行道上散步、沉思。有時小孩子不小心滾下了車時,林肯卻還在繼續走,他的眼睛盯著地下,對娃娃的嚎叫竟充耳不聞。這時林肯太太從門口探出頭來,當她看到這一切,就對著林肯怒吼一聲,他這才如夢初醒。

  當林肯在辦公室里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裡,有時見到瑪麗也會沉默無語,或視若無睹。等瑪麗準備好晚餐後,她常常要費好大的勁才能讓他上桌。像得了夢遊症一般,他的目光常常凝視著遠方,而忘記了吃飯,一直要等太太再三提醒他,他才開始動手。

  用完餐以後,他有時候久久地凝視著爐火,始終不說一句話。當兒子們攀爬到他身上,扯他的頭髮與他說話時,他也沒有反應。而當他突然像從睡夢中清醒過來時,他才開始對孩子們講講笑話,或者給他們朗誦那首他十分喜愛的詩歌:

  人啊!你有何驕傲?

  如流星飛逝,流雲奔馳,

  一道閃電,一朵浪花,

  人生苦短,終歸青冢。

  林肯對孩子們很寵愛。林肯太太常抱怨他沒有花精力去教導孩子。林肯太太說:“他對孩子們的過失好像看不見。但是,當孩子們表現出色時,他倒是從不忘記稱讚他們,總是說:‘我願我的孩子們不受父母親的束縛,我希望他們自由而快樂。愛常常是一條鐵鏈,它會把小孩和父母拴得太緊。’”

  不過,老實說林肯對孩子們有時實在寵得太過分了。一次,林肯和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下棋,羅勃跑過來告訴父親,該吃晚飯了。林肯答應著:好,好。可是他正下得專心。羅勃第二次來催促時,林肯又是這樣答應,但還是沒走。

  當羅勃第三次來催時,看到林肯答應之後仍舊沒有起身的意思,他後退一步,一腳將棋盤踢得比林肯和客人的頭還高,棋子頓時撒得滿地都是。

  林肯一點也沒有發怒,他竟然微笑地說:“這下可好,法官,我想我們只能改天再下了。”

  林肯居然完全沒有想到要指出孩子的非禮之舉。

  一到黃昏時,林肯家頑皮的男孩常常在籬笆後邊躲藏著,並將一根木條伸在圍牆的外面, 當行人走過時,就將他們的帽子打翻在地上。一次,他們可巧擊落了林肯的帽子。林肯什麼責怪的話也沒有說,只是告訴他們小心點,也許有的人要生他們的氣呢。

  林肯不願意跟朋友們探討宗教信仰問題,他也不願意與教會發生太多的聯繫。但有一次他對荷恩敦說起:在印第安那州的教堂集會上,一位姓葛侖的老人在演講時說:“我的信仰就是:做好事的時候心裡舒坦,幹壞事的時候於心不安。”林肯覺得,他對宗教的觀點同這位老人大致相同。

  林肯在孩子們長大些以後,就常常在禮拜天上午攜他們去散步。有一次,林肯夫婦到第一長老會教堂去,將孩子託付在家裡。過了半小時,泰德因為在家裡不見了爸爸,就一路跑過大街,最後穿過牧師布道的房間,衝進了教堂。看到泰德鞋襪鬆散,臉上和手上全是泥土,頭髮一團糟,衣著優雅的林肯太太十分尷尬。但林肯仍向兒子伸出臂膀,輕輕地將他攜到自己身邊,並用胸膛溫暖他的小腦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