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穿木鞋跳踢踏舞也是他的拿手好戲,此外也擅長模仿、擺龍門陣。他的 記憶力相當強,腦子裡所裝的東西就像部百科全書一般,若有人問他英國中世紀的亨利八世有幾個妃子,或請他依序說出美國歷代總統的名字,他可以 順口就回答出來,而且絕對正確。

  吉米。渥塔和查理。卓別林曾有段時間住宿在哈斯特的牧場裡,有一次, 因為聖經用字的問題,二人起爭執,各人都堅稱自己的才正確,最後,哈斯特說出他的意見,才平息這次的爭論;聖經中的一句一語,哈斯特都記得一 清二楚的。

  哈斯特喜歡和年輕男女相處,而且絕不允許別人在他面前提到“死”這 個字。

  他父親留給他的遺產有 3000 萬元,他應該可以很悠閒地度過一生,但他 每天從早上 8 點開始,必須工作 15 小時左右,而 50年如一日從未例外過。 他曾公開說過:“在神要我退休之前,我絕不退休。”

  [補註——哈斯特的父親既是礦業巨子,同時也是參議院議員。威廉。藍 道夫。哈斯特 24 歲就接手經營舊金山的“Daily Examiner”報,一年期間發 行量就激增 5 倍,成為美國報界之王,同時在政界也異常活躍。被誘拐參加銀行搶劫而成為世界話題的派翠西亞。哈斯特即其孫女。Willi 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二十一、烏德洛。威爾遜 擁有可獲史無前例之世界和平的好機會,但他卻失敗了,原因是什麼呢? 烏德洛。威爾遜總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既被認為是個傑出的天才,卻又被認為是個大失敗者。 他以維護世界和平、設立國際聯盟為理想,為達成此理想,他盡一切的努力,但最後,卻因此理想所負荷的重擔而亡。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 1919 年,美國總統烏德洛。威爾遜前往歐洲簽 訂凡爾賽條約,在滿目瘡痍的歐洲,他被視為永遠的救世主,所到之處都受到極為熱烈的歡呼聲。各國的飢餓人民,在他的肖像前點上蠟燭,並向其祈 禱,完全把他當成聖者一般看待。

  當時,全世界幾乎都臣服於他的腳下,但 3 個月後,他卻是以絕望、失 敗的心情回到美國。他倡建的國際聯盟,遭到歐洲各國的反對,與他的理想相距甚遠。而美國國內的形勢也極不樂觀,他失去許多支持者,同時也樹立 了數千個敵人。

  根據記載,烏德洛。威爾遜是個抱持理想主義的學校老師,冷漠高傲, 幾乎無人情味可言。但事實正相反,他極具人情味,經常都在追求溫馨的人際關係,只因個性太內向,以致予人孤傲的感覺,這正是導致他一生陷於悲 劇的主要因素。他曾感嘆地說:“如果能夠改變這種生活的話,我願意做一切犧牲,但唯有自己的性格無法改變。”

  當然,他也有他輕鬆的一面,當他在美以美大學擔任教授的時候,曾從 觀眾席跳下來,指揮啦啦隊,也曾在百慕達和黑人水手聊了好幾個小時。

  在美國歷代總統中,幾乎沒有一人像威爾遜這麼具學者風範,但他開始 讀書卻是在 7 歲以後,而最喜歡看的則是偵探小說。

  他對美術絲毫不感興趣,他曾說:“和大畫家惠斯勒的蝕刻畫比較起來, 我還比較喜歡一張一毛錢的彩色石版畫哩!”

  雖是身為大學教授的知識分子,他卻坦白地說道:“我對音樂劇的興趣 更甚於莎士比亞劇。”認為觀賞戲劇乃是一種娛樂,並非去接受教育。在擔任總統住在白宮期間,他每周固定會去觀賞雜劇。

  他的經濟情況經常是困頓居多,因為教師的薪水並不高。因此,須靠太 太作畫出售,以補貼家用。

  當他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教授時,因為貧窮而買不起像樣的衣服,到 後來,就變成跟林肯一樣,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儀表。例如在總統任期內時,因為禮服已相當陳舊,服務人員告訴他,要拿去服裝店換緞子領,但他說:“不用了,應該還能再維持一年吧!” 他也和林肯一樣,對食物毫不挑剔,有什麼東西就吃什麼,甚至連吃的是什麼都未加注意哩! 在他的一生之中,僅僅抽過一支雪茄而已,甚至連這支雪茄也因感覺不適,而沒有完全抽完。 購買裝訂良好的書——這是他生活中唯一奢侈之處。 從外表看來,威爾遜似乎相當冷靜,但事實上,他的性子相當急,而且脾氣之剛烈比羅斯福總統更甚。但他衷心地愛他的首任妻子,他為她所做的 諸多事情,常會令人感動不已。例如剛登上總統寶座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太太買一件黑貂皮革。但一年後,他太太因病去世,有三天的期間,他不許人將遺體搬離白宮,自己則留在遺體旁,一步也未曾離開。 在學問方面,他的造詣相當高,但對外國語並不擅長,對於世界文學名著所知不多,科學及哲學也不感興趣。 他最先從事律師業,但幾乎完全失敗,因為他從未接過一個案件,而委託他管理財產的從始至終只有一人而已,那就是他的母親。 威爾遜性格上的最大缺陷是缺乏臨機應變的能力。他自幼就立志當個政治家,所以經常躲在自己的房間裡,練習演講好幾個小時,以磨練演講技巧;他把演講範本貼在牆壁上,不斷地嘗試做各種手勢及音調。他雖這麼努力地 做,但卻忽視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如何待人的方法。他晚年所以會遭逢悲劇下場,也是這個原因所導致,支持者及朋友接二連三地離開他,參議院 的領袖也一再和他發生衝突,連一向為其心腹的愛德華。孟代爾。霍斯上校也和他感情破裂,最後終於被大部分的國民遺棄,這是因為他堅持所有官員 都得出自民主黨。

  費盡心力所設立的國際聯盟,參議院卻拒絕讓美國參加,威爾遜想直接 訴諸全國國民,於是到全國各地做遊說旅行。他的身體並不好,醫生曾勸阻他不要做這種耗神費力的工作,但他完全不予理會。

  從前,他的隻字片語就可以動搖整個世界,但在白宮的最後一年,因為 遭致各界的攻訐,而變得身心俱瘁,衰弱到極點,連簽名時都需藉助他人的 幫忙。

  卸任後的他就住在首都華盛頓的 S 街,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就如巡禮 參拜般一波接一波地造訪他,臨終時,無數的人跪在人行道上為他祈禱,他的靈魂就在祈禱聲中,安然地升天了。

  [補註——美國第 28 任總統烏德洛。威爾遜,出生於維吉尼亞州,最早 是以優秀的法律學家而聞名,曾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校長,最後終於登上總統寶座(1913—1921)。他在任內首開婦女參政權及其他的偉大成果,但加入 國際聯盟與否的問題卻使他焦頭爛額,最後終因到各地遊說過度疲勞而不支病倒。Woodrow Wilson(1856—1924)]二十二、塞歐達。德列沙 他是《美國的悲劇》的傑出作家,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夠掌握偶然的機會。

  塞歐達。德列沙是美國現代作家中最具震憾性的人物,而且是一流中的一流人物。到今天為止的三分之一世紀期間,他在美國文壇引起的風暴,就 像即將暴動的牛一般,大聲地咆哮、前腳用力地抓著地面,隨時準備展開攻 勢。

  他對美國文學的影響是不可計量的,如果沒有塞歐達。德列沙,美國文 學的現狀可能就是另一種風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