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 14 歲之齡就認識美國一流名人的兒童。

  有一天,一個剛從學校放學回家的少年,因為肚子餓而在麵包店前佇留, 目不轉睛地盯視著櫥窗內剛烤好的麵包和奶油派。

  麵包店主人看到這種情況,就走出來對他說:“怎麼樣?看起來很不錯吧!”

  “嗯,好像很好吃哩!”這位荷蘭裔的少年回答道:“但是櫥窗太髒了。”

  “的確有點髒,你願不願意幫我弄乾淨呢?” 愛德華。波克就這樣獲得了有生以來的第一份工作,周薪雖然只有 5 角,但對波克而言,卻是一筆大收入。因為他們家實在太窮了,每天必須帶著籃 子到街上,撿拾送煤車經過時所掉下的煤炭屑。

  愛德華。波克一家人是從荷蘭移民到美國,因此剛開始時完全不懂英語, 對老師所問的問題都無法作答。他一生只受過 6 年的學校教育,但後來卻成為美國出版史上的一流編輯。

  他自稱根本不了解美國女性喜歡看什麼書,但他所編的婦女雜誌卻是全 世界發行量最高者,而且份數不斷地增加。當他退休時,銷售量已達 200 萬份,GG收入每期就有 100 萬元。

  他擔任“家庭婦女雜誌”的主筆前後約有 30 年,退休後就著手寫自傳, 書名為《變成美國人的愛德華。波克》。

  從清潔麵包店的櫥窗開始,波克曾從事過各種工作,而不論從事什麼工 作,都會專心投入,就像小孩子集郵票一般熱心。他在禮拜六上午為報社送報;禮拜六下午及禮拜天,則向當時特有的鐵路馬車的乘客推銷冰水和檸檬 水。後來,他又在晚上為當地的報社,採訪有關生日宴會及以女性為中心的茶會新聞,平均每周有 16 元至 20 元的收入。當然這些工作都是利用上學的 餘暇時間,而當時他只有 12 歲而已,到美國還沒 6 年哩!

  13 歲時,他就輟學到西方聯合電信公司當小弟,但仍以自修的方式努力 地充實自己。他將電車費、午餐費節省下來,當錢存夠了之後,就到書店購買《美國名流人士傳記集成》,並開始做一件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事,也就是 看完這些名人的傳記之後,就直接寫信給那些名人,詢問他們有關書上未曾提及的幼年時代之事。例如,他曾寫信問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吉姆斯。A.格菲 爾德將軍,傳說他以前曾拉過運河船是否屬實;也寫信給葛蘭將軍,問他有關南北戰爭的事情。結果,葛蘭將軍畫了一張他家的地圖,約他某天晚上到 自己家裡共餐,並和他聊一個晚上。

  以周薪 6 元 2 角 5 分在電信公司上班的波克,就借著這種方法和各界的 一流人士交往,其中包括大思想家愛默生、名宗教家菲立浦。布魯克斯、詩人兼散文家同時也是生理學家的奧立佛。汪德爾。赫姆茲、大詩人朗菲羅、 林肯總統的遺孀、《小婦人》的著者露易莎。梅。亞寇德、夏曼將軍及名演員約瑟夫。傑弗森等人。

  認識這些名人之後,少年波克的心中開始萌生信心,而且也具有自己的 理想,及促使理想實現的大志。對一個年輕人而言,有什麼事比信心、理想 及大志更珍貴呢?

  有一天,他走在路上時,看到一個男人打開剛買的煙盒,把附在煙盒內 的照片丟在路邊。那時的煙盒內,除香菸之外,經常會附一張照片以供欣賞。

  當時愛德華。波克正熱衷於尋找寫信對象的名人,所以馬上撿起那張照片, 原來是某位名政治家的照片,但照片後面是一片空白,波克突然靈機一動:“如果照片後面簡單地寫上這些人物的經歷,應該就不會立刻被丟在地上 吧!”

  於是,第二天的中午休息時間,他查出發行此附帶照片的公司,直接到 那家公司見他們的經營者,向他建議道:“照片後應該寫該人的簡單傳記。”

  一方面因為這個建議的確有理,再方面波克的熱情實在太感人了,那位經營 者乃答應,以每篇 10 元的代價,請波克寫 100 位名人的略傳,波克等於找到寫一字差不多一角的工作。過不多久,他所接到的訂單已無法僅靠一人之力 完成,於是雇用五六位助手,每篇付他們 5 元的稿費。

  後來他辭去電信公司的工作,開始專心從事出版業。 他到費城接受“家庭婦女雜誌”主筆的工作,是 26 歲時的事;而認為已可做個結束,因而辭去主筆工作,則是 56 歲時——這個年齡其實還正精力充沛哩!

  在這 30 年間,他確立自己在美國出版界的地位,也積蓄一筆財富,但人 的價值並非取決於財產的多寡,讓我們來看看愛德華。波克如何將他的財產用諸於社會吧!

  首先,我們現在所吃的食品大抵是衛生而合乎健康的,這乃是愛德華。波 克努力要求制定清淨食品法的結果;我們所住的都市之所以能夠這麼清潔衛生,也是因愛德華。波克注意到各都市的骯髒、醜陋,而勇敢、毫不留情地 展開反對運動之故;我們現在所住的房子,不論是建築、家具、設備都可說相當高級,這是因為愛德華。波克反對維多利亞時代末期那種不良品味,而 大加撻伐之故。當時的房屋設計裝飾過多,不但顯得複雜而且花費浩大,因此愛德華。波克動員許多美國一流的建築師,設計任何人都付得起建築費的 房屋設計書,以低廉的價格出售。此舉果然建功良多,羅斯福總統就曾說過:“提及對美國全國建築之改善最有貢獻的人,除了愛德華。波克之外,我還 不曾聽過有其他的人。”

  自他由出版界退休到去世的 10 年間,他曾極力推展環境綠化運動。他並 由故鄉荷蘭輸進好幾萬株球根,將之植於路邊供大家欣賞,也在鄉下的小車站附近種植玫瑰,形成玫瑰花壇。

  他所留下的最有名且屬不朽之紀念物,可能就是在佛羅里達州所建的“歌 聲之塔”。此塔位於佛羅里達州的最高高地,那兒原是一片不毛之地,經過愛德華。波克的妙手回春,已變成樹木繁茂的綠林,處處皆可聞到鳥鳴聲, 而在林中矗立有一個以粉紅色大理石製造而成,高 200 尺的鐘塔——它的影子就映在如鏡般的清澈湖中。〔補註——波克所建造的“歌聲之塔”位於隔 開大西洋與墨西哥灣的佛羅里達半島中央,它由 71 個不同大小、重量分別從11 磅到 2.3 萬磅的合鳴鐘所構成,從 200 尺高的空中將音樂傳播到充滿飛鳥 與植物的繁茂綠林中。 Edward Bok(1863-1930)〕十六、F.W.渥華斯 曾因被認為過於笨拙而領不到薪水,後來卻建築世界最高的大廈。 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在紐約州華特頓附近,有一個非常貧窮的佃農,一年之中約有一半的時間是打著赤腳生活,即使在最寒冷的嚴冬,也 沒有一件禦寒的大衣,因為他根本沒錢買大衣。

  但,貧窮對他而言卻是福而非禍,因為貧窮,使他產生總有一天要出人 頭地的強烈意願。他不喜歡做農事,想成為一名商人,於是在他 21 歲時,坐上老馬所拉的拖車,前往紐約州的卡塞鎮商店應徵工作,但沒有一家願意雇 用他,因為他給人的感覺是個笨拙未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在當時,他還沒有將自己的頭髮理乾淨,在白色領子上系條領帶去應徵的智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