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伊莉莎白。凱克萊在書中記載著:1864 年夏天,林肯競選連任,“林肯 太太擔憂焦慮得幾近瘋狂的程度。”
因為紐約有一位債主揚言要告她,林肯的政敵也風聞了她欠債的消息, 企圖在激烈的選戰中利用這些醜聞來攻擊林肯,她恐懼不安,差一點發神經。
她哭著說:“如果他當選連任,我的事還可以繼續隱瞞著他;否則,到時候帳單一送進來,紙就包不住火了。” 她對林肯說:“我可以為你跪下來哀求拉票。” 而林肯則規勸她:“瑪麗,別把得失看得太重。我若當選還好;否則你豈不是要失望了嗎!” 凱克萊太太曾經問過瑪麗:“林肯先生知道你欠了多少錢嗎?” 林肯太太的答覆記錄在《幕後》一書第 150 頁:“老天,不!”這是林肯太太慣用的辭句,“我不能讓他起疑心。如果 知道妻子欠下這麼多債,他會發瘋的。”
凱克萊太太說:“令人欣慰的是,林肯直到死前還不知道妻子債台高築。” 林肯入土還不滿一星期,林肯太太就把印有他姓名縮寫的襯衫拿到賓夕法尼亞大道的一家店鋪去推銷。 西華知道以後,懷著沉重的心情買下這些襯衫。
林肯太太離開白宮時,帶走了 20 個皮箱和 50 個貨箱。這又掀起很多醜 陋的傳聞。
已經有人多次公開指控她虛報宴請拿破崙親王的費用,詐領美國國庫的 錢,仇人們更毫不客氣地詰問她當初只帶幾個皮箱到總統官邸,為什麼現在卻帶著整車東西離開?她是不是把白宮裡面拿得走的東西全部拿走了?
1867 年 10 月 7 日的《克里夫蘭先驅報》談到林肯太太時,還說:“我們要通告全國,白宮被掠奪了將近十萬元的財物,有關當局該查一 查禍首是誰。”
不錯,白宮裡掉了很多東西,但是錯不在她。當然她也有過失:她一來 就辭退茶房總管和許多雇員,說要親自監督一切,節儉持家。
她也努力作過了,結果除了門把和火爐以外,傭人幾乎什麼都偷。
1861 年 3 月 9 日“華盛頓明星報”寫道:很多首次參加白宮接待會的客 人,遺失了大衣和披風。不久,連白宮的家具都被人運走。
50 個貨箱和 20 個皮箱!裡面裝些什麼?大抵是廢物:一些無用的禮物、 雕像、一文不值的圖片和書本、蠟制花環、鹿頭,一大堆多年前她在春田鎮穿戴的舊衣服和舊帽子。
凱克萊太太說:“林肯太太喜歡保存舊東西。” 她在收拾行李的時候,剛從哈佛畢業的兒子羅勃曾勸她燒掉其中沒有用的舊東西。她不肯聽從,羅勃說:“我祈求上蒼,但願載這些箱子去芝加哥的火車失火。” 凱克萊太太在書中記錄著:林肯太太坐車離開白宮的那天早上,“幾乎沒有朋友向她道別,場面十分冷清。” 連新總統安德魯。強生都未向她道別。事實上,自從暗殺發生以後,他就沒表示過半點慰問之意。他知道林肯太太瞧不起他,所以他也以同樣的態 度來回報。
現在聽來可能會覺得很荒謬,然而當時林肯太太卻堅信安德魯。強生是 暗殺事件的主使者。
林肯的遺孀帶著兩個兒子——泰德和羅勃前往芝加哥,她覺得特里蒙賓 館太貴,只逗留了一星期,又遷往避暑勝地海德園的幾個“裝璜簡陋的小房 間。”
她因為住不起好房子而啜泣,不肯接見任何舊友和親戚,也不跟人通信, 閉戶教泰德學拼音。
泰德本名湯瑪士,曾是父親的寵兒,由於他嬰兒時代腦袋奇大,因此林 肯暱稱他為“泰德”或“泰波”(蝌蚪之意)。
泰德通常跟父親睡在一起。小傢伙常躺在白宮的辦公室附近,睡著後再 由總統背著他上床。泰德說話一向有點輕微的障礙,他生性機靈,遂用這項缺陷當擋箭牌,不肯上學。已經 12 歲了,還不會讀書寫字。
凱克萊太太記錄著:泰德上拼音課時,硬說“猿”和“猴”兩字拼法一 樣,足足狡辯了 10 分鐘。經過三個人苦勸,他才肯承認自己錯了。
林肯太太用各種辦法,要求國會把林肯任滿第二屆任期所能領到的 10 萬元薪資發給她。國會不肯,她就痛罵那些“用下流詭計”阻撓她計劃的惡 魔。
她說:“等這些老頭子下了地獄,閻王爺也饒不過他們。” 最後國會發給她 2.2 萬元——差不多等於林肯任滿一年該領的薪水。她用這筆錢在芝加哥買了一棟正面鑲大理石的房子,並加以裝璜。 可是過了兩年林肯太太的地產糾紛還沒處理好,她的支出增加,債主們怒吼了。她只得先收些房客;接著又讓人搭夥;最後,不得不放棄華廈,自 己也搬進了供人搭夥的公寓。
她的財源漸漸枯竭,照她自己的說法,1867 年 9 月,她已陷入可怕的處 境。
她收拾一些舊衣服、蕾絲和首飾,用厚厚的縐紗面具遮住面孔,化名為“克拉克太太”前往紐約,見過凱克萊太太,選了一堆舊衣服,坐上馬車, 駛到第 7 街的二手估衣店,想出售舊衣服,可惜對方出的價格低得令人失望。
接著,她找到百老匯 609 號的鑽石掮客“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他們訝然聽完她的陳述,說:“別擔心,你的事交給我們來辦,再過幾星期就替你籌集 10 萬元。”於 是她應要求寫了兩三封信,敘述赤貧的慘境。
基耶斯把這些信拿給共和黨領袖看,並揚言如果拿不到現金就要發表信 函。但是他們分文未付,只說出了他們對林肯太太的看法。
然後,她慫恿“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寄出 15 萬份傳單,打算利用人民 的善心募款;結果卻找不到名人肯簽名聯署。
瑪麗對共和黨員反應非常憤慨,遂轉而向林肯的政敵求援。紐約的《世 界報》是民主黨的黨報,它曾因猛烈攻擊林肯而被勒令停刊,主編也被判入獄。林肯太太透過報上的專欄叫窮,坦承她不但想賣舊衣服,連“陽傘套” 和“兩個時裝樣本”等小東西都要出售。
選舉快到了;《世界報》登出瑪麗所寫的一封信,猛烈指責棱羅。韋德、 威廉。H.西華和《紐約時報》的亨利。J.雷蒙等共和黨人。
《世界報》以嘲弄的口吻發起樂捐,接濟第一位共和黨總統的落難遺孀。 但是捐款的人依舊很少。
後來,她又試圖叫黑人為她籌錢,催凱克萊太太認真去辦這件事,保證 若能籌得 2.5 萬元,凱克萊太太在林肯太太生前,每年可分得 300 元,林肯太太死後,則可盡得 2.5 萬元。
接著,“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又宣布要拍賣她的衣服和首飾。群眾擠 進店裡,摸摸弄弄,品頭論足,一會兒說東西都過時了,一會兒又說價錢高得離譜,還嫌“衣服的腋下和裙邊參差不齊”,“襯裡有污斑”。店裡同時 敞開著一本捐款簿,希望看熱鬧的人,肯捐點錢給林肯太太。結果連最後這一線希望也斷絕了,又想把她的衣服和首飾拿到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市展 覽,每張門票 2 角 5 分錢。奈何市政當局不答應。
因為紐約有一位債主揚言要告她,林肯的政敵也風聞了她欠債的消息, 企圖在激烈的選戰中利用這些醜聞來攻擊林肯,她恐懼不安,差一點發神經。
她哭著說:“如果他當選連任,我的事還可以繼續隱瞞著他;否則,到時候帳單一送進來,紙就包不住火了。” 她對林肯說:“我可以為你跪下來哀求拉票。” 而林肯則規勸她:“瑪麗,別把得失看得太重。我若當選還好;否則你豈不是要失望了嗎!” 凱克萊太太曾經問過瑪麗:“林肯先生知道你欠了多少錢嗎?” 林肯太太的答覆記錄在《幕後》一書第 150 頁:“老天,不!”這是林肯太太慣用的辭句,“我不能讓他起疑心。如果 知道妻子欠下這麼多債,他會發瘋的。”
凱克萊太太說:“令人欣慰的是,林肯直到死前還不知道妻子債台高築。” 林肯入土還不滿一星期,林肯太太就把印有他姓名縮寫的襯衫拿到賓夕法尼亞大道的一家店鋪去推銷。 西華知道以後,懷著沉重的心情買下這些襯衫。
林肯太太離開白宮時,帶走了 20 個皮箱和 50 個貨箱。這又掀起很多醜 陋的傳聞。
已經有人多次公開指控她虛報宴請拿破崙親王的費用,詐領美國國庫的 錢,仇人們更毫不客氣地詰問她當初只帶幾個皮箱到總統官邸,為什麼現在卻帶著整車東西離開?她是不是把白宮裡面拿得走的東西全部拿走了?
1867 年 10 月 7 日的《克里夫蘭先驅報》談到林肯太太時,還說:“我們要通告全國,白宮被掠奪了將近十萬元的財物,有關當局該查一 查禍首是誰。”
不錯,白宮裡掉了很多東西,但是錯不在她。當然她也有過失:她一來 就辭退茶房總管和許多雇員,說要親自監督一切,節儉持家。
她也努力作過了,結果除了門把和火爐以外,傭人幾乎什麼都偷。
1861 年 3 月 9 日“華盛頓明星報”寫道:很多首次參加白宮接待會的客 人,遺失了大衣和披風。不久,連白宮的家具都被人運走。
50 個貨箱和 20 個皮箱!裡面裝些什麼?大抵是廢物:一些無用的禮物、 雕像、一文不值的圖片和書本、蠟制花環、鹿頭,一大堆多年前她在春田鎮穿戴的舊衣服和舊帽子。
凱克萊太太說:“林肯太太喜歡保存舊東西。” 她在收拾行李的時候,剛從哈佛畢業的兒子羅勃曾勸她燒掉其中沒有用的舊東西。她不肯聽從,羅勃說:“我祈求上蒼,但願載這些箱子去芝加哥的火車失火。” 凱克萊太太在書中記錄著:林肯太太坐車離開白宮的那天早上,“幾乎沒有朋友向她道別,場面十分冷清。” 連新總統安德魯。強生都未向她道別。事實上,自從暗殺發生以後,他就沒表示過半點慰問之意。他知道林肯太太瞧不起他,所以他也以同樣的態 度來回報。
現在聽來可能會覺得很荒謬,然而當時林肯太太卻堅信安德魯。強生是 暗殺事件的主使者。
林肯的遺孀帶著兩個兒子——泰德和羅勃前往芝加哥,她覺得特里蒙賓 館太貴,只逗留了一星期,又遷往避暑勝地海德園的幾個“裝璜簡陋的小房 間。”
她因為住不起好房子而啜泣,不肯接見任何舊友和親戚,也不跟人通信, 閉戶教泰德學拼音。
泰德本名湯瑪士,曾是父親的寵兒,由於他嬰兒時代腦袋奇大,因此林 肯暱稱他為“泰德”或“泰波”(蝌蚪之意)。
泰德通常跟父親睡在一起。小傢伙常躺在白宮的辦公室附近,睡著後再 由總統背著他上床。泰德說話一向有點輕微的障礙,他生性機靈,遂用這項缺陷當擋箭牌,不肯上學。已經 12 歲了,還不會讀書寫字。
凱克萊太太記錄著:泰德上拼音課時,硬說“猿”和“猴”兩字拼法一 樣,足足狡辯了 10 分鐘。經過三個人苦勸,他才肯承認自己錯了。
林肯太太用各種辦法,要求國會把林肯任滿第二屆任期所能領到的 10 萬元薪資發給她。國會不肯,她就痛罵那些“用下流詭計”阻撓她計劃的惡 魔。
她說:“等這些老頭子下了地獄,閻王爺也饒不過他們。” 最後國會發給她 2.2 萬元——差不多等於林肯任滿一年該領的薪水。她用這筆錢在芝加哥買了一棟正面鑲大理石的房子,並加以裝璜。 可是過了兩年林肯太太的地產糾紛還沒處理好,她的支出增加,債主們怒吼了。她只得先收些房客;接著又讓人搭夥;最後,不得不放棄華廈,自 己也搬進了供人搭夥的公寓。
她的財源漸漸枯竭,照她自己的說法,1867 年 9 月,她已陷入可怕的處 境。
她收拾一些舊衣服、蕾絲和首飾,用厚厚的縐紗面具遮住面孔,化名為“克拉克太太”前往紐約,見過凱克萊太太,選了一堆舊衣服,坐上馬車, 駛到第 7 街的二手估衣店,想出售舊衣服,可惜對方出的價格低得令人失望。
接著,她找到百老匯 609 號的鑽石掮客“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他們訝然聽完她的陳述,說:“別擔心,你的事交給我們來辦,再過幾星期就替你籌集 10 萬元。”於 是她應要求寫了兩三封信,敘述赤貧的慘境。
基耶斯把這些信拿給共和黨領袖看,並揚言如果拿不到現金就要發表信 函。但是他們分文未付,只說出了他們對林肯太太的看法。
然後,她慫恿“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寄出 15 萬份傳單,打算利用人民 的善心募款;結果卻找不到名人肯簽名聯署。
瑪麗對共和黨員反應非常憤慨,遂轉而向林肯的政敵求援。紐約的《世 界報》是民主黨的黨報,它曾因猛烈攻擊林肯而被勒令停刊,主編也被判入獄。林肯太太透過報上的專欄叫窮,坦承她不但想賣舊衣服,連“陽傘套” 和“兩個時裝樣本”等小東西都要出售。
選舉快到了;《世界報》登出瑪麗所寫的一封信,猛烈指責棱羅。韋德、 威廉。H.西華和《紐約時報》的亨利。J.雷蒙等共和黨人。
《世界報》以嘲弄的口吻發起樂捐,接濟第一位共和黨總統的落難遺孀。 但是捐款的人依舊很少。
後來,她又試圖叫黑人為她籌錢,催凱克萊太太認真去辦這件事,保證 若能籌得 2.5 萬元,凱克萊太太在林肯太太生前,每年可分得 300 元,林肯太太死後,則可盡得 2.5 萬元。
接著,“布拉迪和基耶斯”商行又宣布要拍賣她的衣服和首飾。群眾擠 進店裡,摸摸弄弄,品頭論足,一會兒說東西都過時了,一會兒又說價錢高得離譜,還嫌“衣服的腋下和裙邊參差不齊”,“襯裡有污斑”。店裡同時 敞開著一本捐款簿,希望看熱鬧的人,肯捐點錢給林肯太太。結果連最後這一線希望也斷絕了,又想把她的衣服和首飾拿到羅德島的普羅維登斯市展 覽,每張門票 2 角 5 分錢。奈何市政當局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