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第二章
[1]請參看顧准所譯(英)林恩·懷德《中世紀的技術和社會變革》,原文題為《〈馬鐙和封建主義——技術造就歷史嗎?〉譯文及評註》,該文收入《顧准文集》。
[2]1965年,遼寧省北票市馮素弗石槨墓中出土的雙馬鐙,是現存世界最早的雙馬鐙實物,比歐洲出土的早三百年以上。馮素弗是十六國時期北燕鮮卑化的漢人貴族,死於公元415年。1977年,呼和浩特市大學路北魏中期墓葬出土的陶馬俑上繪有一對馬鐙,亦為拓跋鮮卑人使用馬鐙的實物見證。
[3]以上據《魏書·序紀》,《北史·魏本紀》,《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叛)·民族卷》,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范文瀾《中國通史》,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樊樹志《國史概要》,周時奮《中國歷史十一講》。
[4]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5]蘇維匯王國建立於公元409年,比西哥特王國早,但西哥特是第一個得到羅馬帝國承認的蠻族王國(請參看劉明翰主編《世界史·中世紀史》),因此這裡不將蘇維匯王國和公元568年才建立的倫巴德王國計算在內。
[6]請參看(英)韋爾斯《世界史綱》、(英)戴維斯《歐洲史》。
[7]請參看劉明翰主編《世界史·中世紀史》。
[8]請參看(英)韋爾斯《世界史綱》、劉明翰主編《世界通史·中世紀卷》。
[9]以上請參看《魏書·太祖紀》、《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范文瀾《中國通史》。
[10]請參看范文瀾《中國通史》、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11]見《魏書·太祖紀》。
[12]見《魏書》之《清河王傳》、《太祖紀》。
[13]見《魏書·太祖紀》、范文瀾《中國通史》。
[14]見《魏書·崔玄伯傳》。
[15]次於拓跋燾的有兩個: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歲;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歲。
[16]見《魏書》之《世祖紀下》、《南安王傳》、《宗愛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
[17]見《魏書·宗愛傳》。
[18]見《魏書·宗愛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
[19]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之《考異》。
[20]以上論述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21]崔浩對拓跋晃的態度惡劣,見《魏書·高允傳》;拓跋晃與崔浩關係緊張,見《南齊書·魏虜傳》。
[22]見《魏書·崔浩傳》。
[23]以上見《魏書》之《崔浩傳》、《高允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
[24]陳寅恪先生即認為,崔浩之死既不是因為夷夏之辨的民族問題,也不是因為佛道之爭的宗教問題,而是因為社會階級問題。見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25]見《魏書·高允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
[26]見《魏書·高允傳》。
[27]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同時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
[28]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29]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30]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一。按:馮太后政變是在北魏天安元年(466)二月二十五日(庚申),拓跋宏出生則在皇興元年(467)八月十四日(戊申)。因此即便拓跋宏系馮太后之子,政變時也不會懷孕。
[31]以上見《魏書》之《任城王雲傳》、《李沖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八。
[32]見《魏書》之《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李沖傳》,同時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
[33]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九。
[34]見《魏書·高祖紀》、《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九。
[35]以上見《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
[36]見《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並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37]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
第三章
[1]在位時間只有一年的是南齊海陵王蕭昭文,兩年的是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南齊鬱林王蕭昭業、南齊和帝蕭寶融,三年的是宋武帝劉裕、宋少帝劉義符、宋順帝劉准、梁簡文帝蕭綱、梁敬帝蕭方智、陳武帝陳霸先、陳廢帝陳伯宗,四年的是齊高帝蕭道成、齊東昏侯蕭寶卷、梁元帝蕭繹,五年的是齊明帝蕭鸞,六年的是劉宋後廢帝劉昱,八年的是宋明帝劉彧、陳文帝陳蒨、陳後主陳叔寶,十二年的是宋孝武帝劉駿、齊武帝蕭賾,十五年的是陳孝宣帝陳頊,三十年的是宋文帝劉義隆,四十八年的是梁武帝蕭衍。以上數據根據杜建民《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
[2]十三個死於非命的皇帝是:宋少帝劉義符,被權臣所殺;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所殺;宋前廢帝劉子業,被侍衛所殺;宋後廢帝劉昱,被權臣所殺;宋順帝劉准,被新皇帝所殺;齊鬱林王蕭昭業,被宗室所殺;齊海陵王蕭昭文,被宗室所殺;齊東昏侯蕭寶卷,被禁衛軍所殺;齊和帝蕭寶融,被新皇帝所殺;梁武帝蕭衍,被叛兵軟禁而死;梁簡文帝蕭綱,被叛兵所殺;梁元帝蕭繹,被外敵所殺;梁敬帝蕭方智,被新皇帝所殺。
[3]這六個小皇帝是:宋前廢帝劉子業,十七歲;宋後廢帝劉昱,十五歲;宋順帝劉准,十三歲;齊恭王蕭昭文,十五歲;齊和帝蕭寶融,十五歲;梁敬帝蕭方智,十六歲。
[4]見《陳書》之《後主紀》、《廢帝紀》。
[5]請參看周時奮《中國歷史十一講》。
[6]見《魏書》目錄。
[7]見顏之推《顏氏家訓》。另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8]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9]見《晉書·孫恩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當時,孫恩軍中婦女溺殺嬰兒時會說:祝賀你早登仙堂,我隨後就來找你。可見孫恩軍實為邪教組織和恐怖組織。
[10]見《晉書·王凝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
[11]見《晉書·列女傳》、《世說新語·賢媛》。
[12]以上事見《宋書·武帝紀》,《晉書》之《桓玄傳》、《劉牢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觀點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
[13]見《宋書·武帝紀》、《晉書·劉牢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
[14]關於京口的戰略地位以及北府從廣陵移鎮京口的意義,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
[1]請參看顧准所譯(英)林恩·懷德《中世紀的技術和社會變革》,原文題為《〈馬鐙和封建主義——技術造就歷史嗎?〉譯文及評註》,該文收入《顧准文集》。
[2]1965年,遼寧省北票市馮素弗石槨墓中出土的雙馬鐙,是現存世界最早的雙馬鐙實物,比歐洲出土的早三百年以上。馮素弗是十六國時期北燕鮮卑化的漢人貴族,死於公元415年。1977年,呼和浩特市大學路北魏中期墓葬出土的陶馬俑上繪有一對馬鐙,亦為拓跋鮮卑人使用馬鐙的實物見證。
[3]以上據《魏書·序紀》,《北史·魏本紀》,《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叛)·民族卷》,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范文瀾《中國通史》,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樊樹志《國史概要》,周時奮《中國歷史十一講》。
[4]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5]蘇維匯王國建立於公元409年,比西哥特王國早,但西哥特是第一個得到羅馬帝國承認的蠻族王國(請參看劉明翰主編《世界史·中世紀史》),因此這裡不將蘇維匯王國和公元568年才建立的倫巴德王國計算在內。
[6]請參看(英)韋爾斯《世界史綱》、(英)戴維斯《歐洲史》。
[7]請參看劉明翰主編《世界史·中世紀史》。
[8]請參看(英)韋爾斯《世界史綱》、劉明翰主編《世界通史·中世紀卷》。
[9]以上請參看《魏書·太祖紀》、《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范文瀾《中國通史》。
[10]請參看范文瀾《中國通史》、翦伯贊《中國史綱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11]見《魏書·太祖紀》。
[12]見《魏書》之《清河王傳》、《太祖紀》。
[13]見《魏書·太祖紀》、范文瀾《中國通史》。
[14]見《魏書·崔玄伯傳》。
[15]次於拓跋燾的有兩個:拓跋珪在位二十四年,享年三十九歲;拓跋宏在位二十八年,享年三十三歲。
[16]見《魏書》之《世祖紀下》、《南安王傳》、《宗愛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
[17]見《魏書·宗愛傳》。
[18]見《魏書·宗愛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
[19]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六之《考異》。
[20]以上論述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21]崔浩對拓跋晃的態度惡劣,見《魏書·高允傳》;拓跋晃與崔浩關係緊張,見《南齊書·魏虜傳》。
[22]見《魏書·崔浩傳》。
[23]以上見《魏書》之《崔浩傳》、《高允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
[24]陳寅恪先生即認為,崔浩之死既不是因為夷夏之辨的民族問題,也不是因為佛道之爭的宗教問題,而是因為社會階級問題。見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25]見《魏書·高允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五。
[26]見《魏書·高允傳》。
[27]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同時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
[28]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
[29]請參看(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30]見《魏書·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一。按:馮太后政變是在北魏天安元年(466)二月二十五日(庚申),拓跋宏出生則在皇興元年(467)八月十四日(戊申)。因此即便拓跋宏系馮太后之子,政變時也不會懷孕。
[31]以上見《魏書》之《任城王雲傳》、《李沖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八。
[32]見《魏書》之《文成文明皇后馮氏傳》、《李沖傳》,同時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
[33]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九。
[34]見《魏書·高祖紀》、《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十九。
[35]以上見《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
[36]見《資治通鑑》卷一百四十,並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37]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
第三章
[1]在位時間只有一年的是南齊海陵王蕭昭文,兩年的是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南齊鬱林王蕭昭業、南齊和帝蕭寶融,三年的是宋武帝劉裕、宋少帝劉義符、宋順帝劉准、梁簡文帝蕭綱、梁敬帝蕭方智、陳武帝陳霸先、陳廢帝陳伯宗,四年的是齊高帝蕭道成、齊東昏侯蕭寶卷、梁元帝蕭繹,五年的是齊明帝蕭鸞,六年的是劉宋後廢帝劉昱,八年的是宋明帝劉彧、陳文帝陳蒨、陳後主陳叔寶,十二年的是宋孝武帝劉駿、齊武帝蕭賾,十五年的是陳孝宣帝陳頊,三十年的是宋文帝劉義隆,四十八年的是梁武帝蕭衍。以上數據根據杜建民《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年表》。
[2]十三個死於非命的皇帝是:宋少帝劉義符,被權臣所殺;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所殺;宋前廢帝劉子業,被侍衛所殺;宋後廢帝劉昱,被權臣所殺;宋順帝劉准,被新皇帝所殺;齊鬱林王蕭昭業,被宗室所殺;齊海陵王蕭昭文,被宗室所殺;齊東昏侯蕭寶卷,被禁衛軍所殺;齊和帝蕭寶融,被新皇帝所殺;梁武帝蕭衍,被叛兵軟禁而死;梁簡文帝蕭綱,被叛兵所殺;梁元帝蕭繹,被外敵所殺;梁敬帝蕭方智,被新皇帝所殺。
[3]這六個小皇帝是:宋前廢帝劉子業,十七歲;宋後廢帝劉昱,十五歲;宋順帝劉准,十三歲;齊恭王蕭昭文,十五歲;齊和帝蕭寶融,十五歲;梁敬帝蕭方智,十六歲。
[4]見《陳書》之《後主紀》、《廢帝紀》。
[5]請參看周時奮《中國歷史十一講》。
[6]見《魏書》目錄。
[7]見顏之推《顏氏家訓》。另請參看樊樹志《國史概要》、(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8]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日)川本芳昭《中華的崩潰與擴大·魏晉南北朝》。
[9]見《晉書·孫恩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當時,孫恩軍中婦女溺殺嬰兒時會說:祝賀你早登仙堂,我隨後就來找你。可見孫恩軍實為邪教組織和恐怖組織。
[10]見《晉書·王凝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一。
[11]見《晉書·列女傳》、《世說新語·賢媛》。
[12]以上事見《宋書·武帝紀》,《晉書》之《桓玄傳》、《劉牢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觀點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
[13]見《宋書·武帝紀》、《晉書·劉牢之傳》、《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二。
[14]關於京口的戰略地位以及北府從廣陵移鎮京口的意義,請參看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府兵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