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燕雲十六州卻是收不回來了。

  歷史上的所謂“燕雲十六州”,包括今天北京和天津的全境,以及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區。看看地圖就知道,那裡不但是富饒肥沃的農耕地帶,戰馬和騎兵的生產基地,更是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障,堪稱中華帝國的黃金地段和門戶地區。然而如此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卻被石敬瑭大筆一揮就拱手相讓。為了當那個兒皇帝,他在披上耶律德光皇袍的那一天,便將這片土地白白送給了契丹。[15]

  可惜我們只能稱石敬瑭為賣國賊,沒法罵他漢jian,因為這傢伙雖然有個像模像樣的漢式姓名,卻其實是沙陀。包括之前的後唐李存勖,之後的後漢劉知遠,也是。洛陽和開封的城頭一再豎起沙陀王旗,不怪石敬瑭吧?

  契丹卻從此以“北朝”自居,燕雲十六州則成為中原王朝的心頭之痛。事實上,這片土地直到公元1368年,才由朱元璋手下的大將徐達收回。此前,則只有後周世宗柴榮收復部分,史稱“關南之地”。但正是這一小塊地方,成為遼宋之間的爭端,也成為契丹多次入侵的口實。

  戰爭,已不可避免。

  [1]契丹和遼國號更改的次數和時間,學術界沒有定論,也有學者認為他們實行的是雙國號制。本書為方便讀者,稱其民族和政權則為契丹,稱其君主則為遼,比如遼某宗。

  [2]見《遼史·義宗倍傳》。

  [3]司馬光即持這種觀點,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五天成元年九月條。

  [4]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五天成元年九月條,《遼史·太宗本紀上》。

  [5]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五天成元年七月條。

  [6]阿保機去世是在天成元年七月辛巳,述律皇后殺人是在當日,而耶律德光和耶律倍趕來已是八月。這一時間差據《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五天成元年七月條,《遼史·太祖本紀下》。

  [7]阿保機和述律皇后的基本情況,見《遼史》之太祖本紀上、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

  [8]此事《資治通鑑》繫於阿保機去世兩個月後,恐誤。今據《遼史》太宗本紀上、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義宗倍傳改。

  [9]見《遼史·義宗倍傳》。

  [10]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天福元年十一月條,《遼史·太宗本紀上》。

  [11]事實上耶律德光要到公元947年才換上中華皇帝的衣冠,事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六天福十二年二月條。因此《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天福元年十一月條胡三省注即稱:石敬瑭蓋以北服即位。石敬瑭自稱兒皇帝,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一天福三年八月條。

  [12]阿保機與李克用結為兄弟是在公元905年,事見《新五代史·唐本紀·莊宗上》;後唐明宗李嗣源系李克用養子,見《新五代史·唐本紀·明宗》;石敬瑭系明宗女婿,見《新五代史·晉本紀·高祖》。

  [13]見《遼史·義宗倍傳》。

  [14]以上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六天福十二年四月條,《遼史·太宗本紀下》。

  [15]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天福元年十一月條。

  國界線及各州位置參考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蕭太后

  雍熙三年(986)正月,宋太宗下令北伐。[16]

  這是第二次北伐戰爭,而且很不應該,因為太祖皇帝當年定下的對遼政策是防守。趙匡胤甚至在國庫之外另設“封樁庫”一所,準備攢夠了錢再把燕雲十六州買回來。即便買不回,也要到大宋富國強兵之後再考慮武力解決。[17]

  事實證明,趙匡胤的謹慎是對的。七年前,也就是太平興國四年(979),太宗不顧群臣反對,毅然發動第一次北伐戰爭,結果遭到迎頭痛擊。陛下身中兩箭,靠著偷來的驢車落荒而逃。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太宗與本部失聯,混亂中群臣差一點就要立他的侄子德昭為帝。這件事讓太宗叔侄相互猜疑,最後導致德昭因恐懼而自殺,堪稱血的教訓。[18]

  教訓如此慘痛,為什麼又盲動起來?

  因為誤認為有機可乘。

  機會來自契丹。第一次北伐三年後,遼景宗去世,長子耶律隆緒繼位,是為聖宗。當時聖宗只有十二歲,因此由他的母親蕭綽臨朝稱制。孤兒寡母,主幼國疑,在北宋的一幫漢族大臣看來,是很可以趁火打劫,欺負一把的。

  可惜他們錯了。

  實際上主持朝政的這位蕭綽,正是楊家將故事和戲曲中盡人皆知的蕭太后。我們知道,契丹只有兩個姓,皇族耶律後族蕭,其他雜姓都是外族。由於同姓不婚,所以契丹皇后便統統都姓蕭,只有娶自後唐的甄皇后例外。[19]

  既然如此,蕭皇后或蕭太后就不會只有一個人。然而提起蕭太后,如果不加說明,所有人都默認是指蕭綽。這說明什麼呢?說明蕭綽這位太后非比尋常。

  那就來看她的故事。

  小名燕燕的蕭綽,是在宮廷鬥爭的血雨腥風中登上政治舞台的。宋太祖開寶二年(969)二月,契丹第四任皇帝穆宗在行宮被殺,時年三十九歲。次日,穆宗的侄兒和養子耶律賢在靈柩前即位,是為景宗。五月,作為景宗之妃的蕭綽被立為皇后。一年後,她的父親蕭思溫莫名其妙地被所謂盜賊謀殺,地點在距離今天遼寧省遼陽市不遠的盤道嶺。[20]

  這一年,她虛齡十八。

  十八歲的蕭綽馬上意識到,她的路不好走。

  事實上這個女孩能夠成為皇后,不僅因為年輕貌美儀態萬方,更因為她的父親是蕭思溫。蕭思溫是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婿,所娶為太宗長女燕國公主。有此背景,再加上工於心計八面玲瓏,他便成為太宗、世宗、穆宗和景宗四朝元老。景宗娶他的三女兒為妻,並不奇怪。[21]

  然而蕭思溫在穆宗被殺一案中的作用和表現,卻又很可懷疑。表面上看,那個皇帝死於非命不但事出有因,而且罪有應得。此人實在太暴戾了,動不動就濫殺無辜,稍不如意就濫施酷刑,手段也極為殘忍。伴君如伴虎,何況是精神失常的老虎?他最後死在身邊人手裡,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蕭思溫。穆宗被害那天,他可是整天都在皇帝身邊的。當時,酷愛打獵的皇帝she死了一頭熊。這其實不過尋常之事,蕭思溫卻歌功頌德,山呼萬歲,不斷敬酒。穆宗喝得酩酊大醉,回到行宮就被殺了。殺他的人,是名叫小哥的貼身侍衛,名叫花哥的服務生,名叫辛古的廚子。

  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蕭思溫敬酒是不是故意的。可惜死無對證,後世的史學家也只能進行道德譴責。畢竟,作為皇帝親信和朝廷重臣,他該做的不是灌酒,而是對穆宗的荒唐進行勸諫和阻止,然而此人卻從來沒有這樣做過。[22]

  後面的事情就更可疑。

  穆宗被殺的當晚,耶律賢就聞訊趕來,並且在黎明時分到達行宮,宣誓就任契丹皇帝。行宮在懷州,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耶律賢在上京,即巴林左旗。那麼請問,他怎樣得到的消息?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即位又為什麼這麼匆忙?誰給他通風報信?誰為他出謀劃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