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它們要她像帶那花狗一樣把它們帶走呢。帶回到耙耬山脈的受活去。它們又老又殘,知曉自個兒該往那兒去。它們像住在這滿是圓全人的城裡等了許多年,終於就把茅枝婆給等來了。它們不能不跟著她回到受活那兒了。
茅枝婆就怔怔地望著那一群老殘的狗。
雨是終於的停絕了,天上地上都有白光了。那一群十幾條老殘的狗,跪在雨水中,喉嚨里發出泥黃可憐的叫,像一片泥黃的雨水汪在她的周圍呢。不知該咋兒,茅枝婆又把她懷裡的花狗放在地上了。她想她不把花狗抱回到劇院的後場地,不餵它,不給它的後腿裹上包傷的布,也許這一群狗就不會這樣圍著求它了。可是呢,那放下的花狗竟用前蹄爬在她的腳上嗚嗚嗚地哭起來,淚像旺泉樣從它的紅眼眶裡流出來,順著它的瓜似的臉面流到嘴裡了。
茅枝婆有些不知所措了。
原來出演團里那幾個縣乾的圓全人,都沒有回到劇院裡,竟一直都在劇院的門口等著她。也許人家是回去以後換了衣裳又走了出來了。茅枝婆發現人家都穿著干慡的衣裳了。茅枝婆不知所措時,人家從台階上走下來,怪奇奇地望望一老滿地的狗,又望望被狗們圍著的茅枝婆。
人家說:“想好了吧?我們已經通知後台做今夜轉場的準備啦。”
人家說:“破天破地吧,我們想好啦,凡是出演的人演一場我們可以給五把椅子錢。五把椅子就是三四千塊錢哩。”
人家說:“你演一場可以給你十把椅子錢。十把椅子就是七千塊錢哩。”說:“當然呢,頂天重要的不是十把椅子錢,而是只要我們給縣裡通個電話,給縣長匯報說,受活的人都想退社哩,都想離開雙槐的轄管哩,回到家你們就可以拿到那份受活退社的文件啦,就可以永生永世不歸雙槐和柏樹子鄉管了哩,這世上就再也沒人能管了你們受活啦,再出演那錢就百分之百地歸你們受活啦。”
人家說:“說吧你,茅枝婆,退不退社就候你一句話兒了。”
人家說:“你說吧,好歹你總得有個聲音兒。”
茅枝婆瞟著這面前的圓全人,那些出門組領出演團的幹部們,末了把目光落在那說話最多的縣乾的身子上。
她說:“你們去給柳縣長說去吧,就說受活莊沒有一人不想退社哩。”
圓全人便都鬆了一口氣。
“這就好了嘛。”
她說:
“還有一樁兒事,受活人每演一場不是五把椅子錢,是每演一場十把椅子錢。可我茅枝婆一把椅子錢也不要,一分也不要。這幾場的出演,剩下的錢全都歸你們,可你們得騰出一輛車,今兒天就拉上這些狗,都把它們送回到受活莊。”
人家便都迷怔一會兒,全都笑著答應了,分頭開始做著事情了。有人去和出演一團打電話,讓那邊也給縣裡匯報說,他們那邊的受活人和這邊一樣都百分百地想退社;有人去租賃往耙耬送這十幾條殘狗的汽車去;有人去組織連夜轉場到溫州出演的戲箱和汽車;有人忙不迭兒上街去購買茅枝婆上台出演的戲裝和道具。因為茅枝婆要出演一個已經是真的活到二百四十一歲的人,她的戶口簿、身份證是都要換了的,那些做戶口簿和身份證的人,也是需要一些工夫的。做她的戲服就更是需要整天整夜的工夫了。二百四十一年前,是清高宗的弘曆時候哩,是乾隆二十一年間那當兒,到今天是歷經了清時的鼎盛、衰敗、八國聯軍、袁大頭執政、辛亥革命、民國時期和抗日與解放後的新政府。一個人能從乾隆時候活下來,當然是有些特殊的方法哩。茅枝婆能活到二百四十一歲,她的方法就不僅僅是吃素食,每天下地幹活兒,頂天重要的,是她在道光十七年八十一歲時得了病,穿上壽衣了,可又活了過來了。活了過來的人,也是死過一回的人,便從此再也不怕死了呢,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白日穿著常人的衣裳吃飯、幹活兒,夜裡穿著死人的壽衣睡,總是準備著睡了就不再醒了的,可又每天一早就醒了過來了。就在光緒三年一百二十一歲時,又有了一場大病了,然人死了三天卻又活了過來了。再活過來她就隨時隨地準備死了的,白日黑夜都穿著壽衣了。吃飯時穿壽衣吃飯,下地時穿壽衣下地,黑夜兒睡覺更是在床上不脫壽衣哩。
年年、月月、天天地穿著壽衣,每一會兒一刻都準備著死,她就活到了二百四十一歲,從乾隆時候活到今天了。活到今天她是經了多少世事啊,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二百四十一年,她經過了九個朝代哩,九個朝代,道光十七年開始穿壽衣,光緒三年開始日日夜夜都不脫壽衣哩,這一百多年間,她得穿破多少壽衣啊,所以讓她出演一個二百四十一歲的人,最少得給她準備十套、八套的壽衣給人看,那十套八套還必須都是又舊又爛哩,讓台下的人一看她是果真因了這一百六十一多年間穿了壽衣才活到了今天哩。
這樣兒,圓全人們就都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忙將起來了。到了這一日的下半夜,也就終於轉場離開這個城市,到下一處地進行浩浩盛盛的出演了。
第九卷 葉列寧紀念堂落成了,大典的出演開始了(1)
柳縣長這幾日要到地區和省里開一個緊急緊的會。
茅枝婆和絕術團的殘人們,火車、汽車地從東南的世界裡趕回來,未及回到受活莊裡落住一夜兒,同孩娃們,房舍們、樹木們,大街、小巷們,還有各家那原來稔熟、眼下已經生陌了的雞、豬、狗、鴨、羊、牛等牲畜們溫習一下兒,就被柳縣長忙急忙急地安排到魂魄山上,去做最後的慶典出演了。
列寧紀念堂已經圓圓全全地建了起來了,連通往山頂紀念堂路上的茅廁也立蓋起來了。茅廁門口寫著的男字、女字的紅漆,都幹了多日了。萬事俱備了,只欠了東風呢。
置辦列寧遺體的購買團也都離開雙槐七天八日啦,說到俄羅斯國去的手續也都齊畢圓全了呢。在京城再耽留上一日半天,就要搭乘飛機,去往正北和俄羅斯國進行買賣談判了。所謂談判,也就是討價和還價,你說我買列寧遺體最少給你一個億的錢,人家說給十個億我們也不賣。你說一個半億就夠了;人家說少了十個億你就別提這碴兒事。你說兩億咋樣哩?人家說你要百分之百地實心買,就說一個實實在在、實實在在的價錢吧。
這時候,我們這邊的代表團長就皺著天眉①了,光潔的頂門③上有了一團兒、一團兒的麻皺了,像遇到了天大、天大的難事了。說實在,難也確實是頂天大的難事哩。一張口價錢說小了,怕人家一惱兒就決絕地不賣列寧遺體了,價錢額兒說大了,也許一下子就多給了人家幾百萬、幾千萬,甚著一個億的錢。實在說,絕術一團、二團的半年出演,確確是給縣上弄回了天大天大的一筆錢,地區上也是給了了不得的一筆扶貧款,可這錢畢竟都不是活水哩。都是一潭兒死水呢。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上邊的扶貧款是三年內決然不會再像分菜樣分給雙槐一份了;絕術團和雙槐的出演契約也都完結了,這七日列寧紀念堂的落成慶典出演,也都是柳縣長向茅枝婆半是要挾、半是許諾,她才應承下來的。七日之後,不光他們不會為雙槐縣的財收再出演,就連人也不再是雙槐縣的人了呢。雙槐縣的地圖上,再也不能有受活這個長條兒莊落了。
茅枝婆就怔怔地望著那一群老殘的狗。
雨是終於的停絕了,天上地上都有白光了。那一群十幾條老殘的狗,跪在雨水中,喉嚨里發出泥黃可憐的叫,像一片泥黃的雨水汪在她的周圍呢。不知該咋兒,茅枝婆又把她懷裡的花狗放在地上了。她想她不把花狗抱回到劇院的後場地,不餵它,不給它的後腿裹上包傷的布,也許這一群狗就不會這樣圍著求它了。可是呢,那放下的花狗竟用前蹄爬在她的腳上嗚嗚嗚地哭起來,淚像旺泉樣從它的紅眼眶裡流出來,順著它的瓜似的臉面流到嘴裡了。
茅枝婆有些不知所措了。
原來出演團里那幾個縣乾的圓全人,都沒有回到劇院裡,竟一直都在劇院的門口等著她。也許人家是回去以後換了衣裳又走了出來了。茅枝婆發現人家都穿著干慡的衣裳了。茅枝婆不知所措時,人家從台階上走下來,怪奇奇地望望一老滿地的狗,又望望被狗們圍著的茅枝婆。
人家說:“想好了吧?我們已經通知後台做今夜轉場的準備啦。”
人家說:“破天破地吧,我們想好啦,凡是出演的人演一場我們可以給五把椅子錢。五把椅子就是三四千塊錢哩。”
人家說:“你演一場可以給你十把椅子錢。十把椅子就是七千塊錢哩。”說:“當然呢,頂天重要的不是十把椅子錢,而是只要我們給縣裡通個電話,給縣長匯報說,受活的人都想退社哩,都想離開雙槐的轄管哩,回到家你們就可以拿到那份受活退社的文件啦,就可以永生永世不歸雙槐和柏樹子鄉管了哩,這世上就再也沒人能管了你們受活啦,再出演那錢就百分之百地歸你們受活啦。”
人家說:“說吧你,茅枝婆,退不退社就候你一句話兒了。”
人家說:“你說吧,好歹你總得有個聲音兒。”
茅枝婆瞟著這面前的圓全人,那些出門組領出演團的幹部們,末了把目光落在那說話最多的縣乾的身子上。
她說:“你們去給柳縣長說去吧,就說受活莊沒有一人不想退社哩。”
圓全人便都鬆了一口氣。
“這就好了嘛。”
她說:
“還有一樁兒事,受活人每演一場不是五把椅子錢,是每演一場十把椅子錢。可我茅枝婆一把椅子錢也不要,一分也不要。這幾場的出演,剩下的錢全都歸你們,可你們得騰出一輛車,今兒天就拉上這些狗,都把它們送回到受活莊。”
人家便都迷怔一會兒,全都笑著答應了,分頭開始做著事情了。有人去和出演一團打電話,讓那邊也給縣裡匯報說,他們那邊的受活人和這邊一樣都百分百地想退社;有人去租賃往耙耬送這十幾條殘狗的汽車去;有人去組織連夜轉場到溫州出演的戲箱和汽車;有人忙不迭兒上街去購買茅枝婆上台出演的戲裝和道具。因為茅枝婆要出演一個已經是真的活到二百四十一歲的人,她的戶口簿、身份證是都要換了的,那些做戶口簿和身份證的人,也是需要一些工夫的。做她的戲服就更是需要整天整夜的工夫了。二百四十一年前,是清高宗的弘曆時候哩,是乾隆二十一年間那當兒,到今天是歷經了清時的鼎盛、衰敗、八國聯軍、袁大頭執政、辛亥革命、民國時期和抗日與解放後的新政府。一個人能從乾隆時候活下來,當然是有些特殊的方法哩。茅枝婆能活到二百四十一歲,她的方法就不僅僅是吃素食,每天下地幹活兒,頂天重要的,是她在道光十七年八十一歲時得了病,穿上壽衣了,可又活了過來了。活了過來的人,也是死過一回的人,便從此再也不怕死了呢,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白日穿著常人的衣裳吃飯、幹活兒,夜裡穿著死人的壽衣睡,總是準備著睡了就不再醒了的,可又每天一早就醒了過來了。就在光緒三年一百二十一歲時,又有了一場大病了,然人死了三天卻又活了過來了。再活過來她就隨時隨地準備死了的,白日黑夜都穿著壽衣了。吃飯時穿壽衣吃飯,下地時穿壽衣下地,黑夜兒睡覺更是在床上不脫壽衣哩。
年年、月月、天天地穿著壽衣,每一會兒一刻都準備著死,她就活到了二百四十一歲,從乾隆時候活到今天了。活到今天她是經了多少世事啊,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民國,二百四十一年,她經過了九個朝代哩,九個朝代,道光十七年開始穿壽衣,光緒三年開始日日夜夜都不脫壽衣哩,這一百多年間,她得穿破多少壽衣啊,所以讓她出演一個二百四十一歲的人,最少得給她準備十套、八套的壽衣給人看,那十套八套還必須都是又舊又爛哩,讓台下的人一看她是果真因了這一百六十一多年間穿了壽衣才活到了今天哩。
這樣兒,圓全人們就都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忙將起來了。到了這一日的下半夜,也就終於轉場離開這個城市,到下一處地進行浩浩盛盛的出演了。
第九卷 葉列寧紀念堂落成了,大典的出演開始了(1)
柳縣長這幾日要到地區和省里開一個緊急緊的會。
茅枝婆和絕術團的殘人們,火車、汽車地從東南的世界裡趕回來,未及回到受活莊裡落住一夜兒,同孩娃們,房舍們、樹木們,大街、小巷們,還有各家那原來稔熟、眼下已經生陌了的雞、豬、狗、鴨、羊、牛等牲畜們溫習一下兒,就被柳縣長忙急忙急地安排到魂魄山上,去做最後的慶典出演了。
列寧紀念堂已經圓圓全全地建了起來了,連通往山頂紀念堂路上的茅廁也立蓋起來了。茅廁門口寫著的男字、女字的紅漆,都幹了多日了。萬事俱備了,只欠了東風呢。
置辦列寧遺體的購買團也都離開雙槐七天八日啦,說到俄羅斯國去的手續也都齊畢圓全了呢。在京城再耽留上一日半天,就要搭乘飛機,去往正北和俄羅斯國進行買賣談判了。所謂談判,也就是討價和還價,你說我買列寧遺體最少給你一個億的錢,人家說給十個億我們也不賣。你說一個半億就夠了;人家說少了十個億你就別提這碴兒事。你說兩億咋樣哩?人家說你要百分之百地實心買,就說一個實實在在、實實在在的價錢吧。
這時候,我們這邊的代表團長就皺著天眉①了,光潔的頂門③上有了一團兒、一團兒的麻皺了,像遇到了天大、天大的難事了。說實在,難也確實是頂天大的難事哩。一張口價錢說小了,怕人家一惱兒就決絕地不賣列寧遺體了,價錢額兒說大了,也許一下子就多給了人家幾百萬、幾千萬,甚著一個億的錢。實在說,絕術一團、二團的半年出演,確確是給縣上弄回了天大天大的一筆錢,地區上也是給了了不得的一筆扶貧款,可這錢畢竟都不是活水哩。都是一潭兒死水呢。用完了也就用完了。上邊的扶貧款是三年內決然不會再像分菜樣分給雙槐一份了;絕術團和雙槐的出演契約也都完結了,這七日列寧紀念堂的落成慶典出演,也都是柳縣長向茅枝婆半是要挾、半是許諾,她才應承下來的。七日之後,不光他們不會為雙槐縣的財收再出演,就連人也不再是雙槐縣的人了呢。雙槐縣的地圖上,再也不能有受活這個長條兒莊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