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肖開元這是真急了,用上了“最多通過六個人,就可以認識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甚至包括美國總統”這個所謂的“六圈法則”。這個法則應用在職場中,可能也就是個“四圈法則”,通過四個人,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該找的人了。但通常無法運用到四圈,親近的朋友可以用到兩圈或者三圈,普通的朋友或許也只能用到一圈。

  這方法是個人就懂,但是卻沒幾個人應用到工作中,因為這需要動用自己身邊太多的人脈資源。肖開元是真拼了,不但自己拼了,而且還帶領著手下一起拼。他不怎麼考慮這個方法如果再行不通這項目該如何收場,他只考慮如何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眾人又開始抄起電話忙了起來。這一天下來,李月打的電話數量依然最多,幾乎是其它幾個人的總和,但是李月認識的人相對來說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都一般,效果似乎並不是十分明顯。馮然雖然電話打的不多,但是跟每個朋友都耐心詳細的說這件事兒,雖然一天之內還沒有明顯的效果,但是還是有些好消息傳來。張青像是個沒頭的蒼蠅一樣,拿起電話就打,跟朋友打著打著電話就聊起了家常。何華華一整天也就是打了不到10個電話,邊打邊抱怨。

  “本周六還有一場座談會,你來主持吧,今天打完電話,明天你就留在辦公室準備吧。”肖開元看出來了,何華華這樣的肯定是成事不足,而且還會動搖軍心,乾脆,讓她回去吧。

  “好啊!不過,Eric,我們這麼打電話可能會有效果嗎?茫茫人海中去想辦法聯繫競爭對手公司的那有限的幾個負責人,可能會找到嗎?別說只有這麼短的時間,就算是半年,也未必能找到啊!”

  “呵呵,找了才知道能不能找到啊!如果我們連找都不找,那怎麼知道是否能找到呢?”肖開元的脾氣真是不錯,面對何華華這樣的員工,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呵呵。”何華華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學會了Ada那標籤式的冷笑。

  在訪問部打電話這整整一天的時間裡,肖開元發現潘東子手下那“洋癟三”來了這邊好幾次,但每次都是找張青說話而不是找何華華說話。顯然這“洋癟三”喜歡和自己年齡接近而且明顯更“辣”的張青,而不是喜歡何華華。看得出來,何華華心裡有氣,又不淡定了。但肖開元真是希望這“洋癟三”能成功的泡上張青,這樣張青就不會再來糾纏自己了。

  晚上下班前,大家匯報了一下。果然不出肖開元所料,有效果的就是馮然和李月。馮然通過同學約上了一個明天訪問,李月約上了兩個,一個是明天訪問,另一個是後天訪問,但李月約上的這兩個,顯然級別都不夠,只能是湊合事兒。不過,這“六圈法則”顯然還是多少有點效果。不過,軍事應用領域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Ada下班前還給肖開元發簡訊:今天晚上我回家,周末再去你家。還有,你那競爭對手的訪問做得怎麼樣了?

  Ada還是把愛情放在了第一位,把工作放在第二位。肖開元挺欣慰,回了條:好的,周末等你。我在努力約訪呢,今天效果還可以。

  周四一整天,除了馮然和李月各出去做了一個訪問以外,肖開元這邊兒基本沒什麼進展。可馮然和李月的訪問做得效果也不夠好。因為雖然馮然的訪問對象級別足夠了,但是不願意說出本公司的一些重要的市場計劃,而李月的訪問對象顯然級別都還不夠,雖然在盡力回答李月的問題,但是他們對於一些公司的決策還是知之甚少。

  做競爭對手的訪問就這樣,經常是即使找對了人,人家也不願意說更多自己公司的信息。

  到了現在,十幾家競爭對手僅僅做成功了3、4家。

  更大的噩耗在周五上午傳來,肖開元接到了Ada的電話。

  “Eric。”

  “啊……”肖開元忽然被Ada叫了英文名,有點兒不習慣。

  “我們的老闆看過你們的中期報告了,都很滿意。”

  “啊,是嗎?”

  “但是有件事啊,我們全球的大老闆改了行程,本來不是說好了6月初來麼,現在提前了5月19號,只在中國逗留兩天。他的秘書在給我們的郵件中特別關照了說希望能屆時看到你們的最終報告。”

  “啊?又要提前啊,可是我們合同上的最終交付日期比這個要晚好幾個工作日呢。”

  “沒辦法啊,誰讓你們的中期報告做得那麼讓他期待呢。你們到時候要是能把最終報告做好那就最好了。當然了,這不是硬性指標,畢竟我們的合同上約定的時間比這要晚好幾天。但是呢,畢竟能和我們全球大老闆直接面對面溝通和交流的機會不多。”

  “……這個,我們爭取吧!”肖開元連按時交報告心裡都沒譜,更何況還要提前。

  “恩,你也和駱總說一下吧,再見。”

  “再見。”

  一對平日親密無間的戀人,現在在辦公室中還都得裝作是工作關係,想裝好了的確挺難。

  肖開元掛下電話沒多久,就收到了Ada的簡訊:寶貝辛苦了,加油,晚上請你吃好吃的,好好犒勞你。

  肖開元只能苦笑:自己已經在拼命了,但是的確是執行起來有難度啊!就算請自己吃大還丹,也未必能讓這個項目提前完成啊。

  肖開元把Ada的話轉告給了駱三郎,駱三郎表示:下午開會時一起討論。

  第三十七章 Loser

  下午快下班時,駱三郎把肖開元部門的全體人員都叫進了辦公室,讓每個人都談一下自己的進展。

  李月先發言:“我做了兩份競爭對手深訪,但是找到的人都不太合適,他們大概只能回答整份問卷三分之一的內容,而且回答的那三分之一還都是些很淺顯的問題,即使不直接訪問,我們也都有所了解。就目前來看,訪問效果一般。”

  馮然也發言:“我只做了一份競爭對手深訪,雖然找的人比較合適,但是他不太願意透露本公司的一些營銷計劃和發展規劃,訪問中一直和我搗漿糊。最後他說:這些東西我的確不能跟你說,你們應該是做了不少類似的訪問吧,那這樣吧,咱們乾脆交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我從你們那了解一部分有用的信息,然後我也告訴你你想了解的信息,怎麼樣?”

  “那你怎麼回答?”駱三郎插了一句。

  “我說,這事兒我也做不了主。呵呵。”馮然說。

  張青又跟著發言:“我聯繫了一些同學和朋友,但是一直沒能真正聯繫到真正合適的人。我覺得,再這樣下去,我這邊應該也沒什麼效果了。”張青這孩子單純,總是實話實說。

  沒等張青說完,何華華就搭腔了:“張青說的對,我自始至終認為Eric這樣的做法就很難收到效果。茫茫人海中去哪兒找合適的受訪對象啊,我看再這樣下去,那這個項目也不會有進展。再說,約訪和訪問都是訪問部該做的事兒,不應該是我們該做的事兒。我們把訪問部的工作都做了,訪問部幹嘛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