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劉嫖的沒想到自己一張熱臉竟然貼到了栗姬的冷屁股,怒不可遏,馬上去跟王夫人聯絡,說想結個兒女親家。王夫人受寵若驚,劉嫖是自己老公的姐姐,她的女兒肯嫁自己的兒子,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尤其劉嫖的地位有目共睹,和她結親,算是占多大的便宜啊!於是滿口答應。劉嫖還曾經親自把女兒帶給劉徹去相親,劉徹這孩子很性早熟,這時候就表現出了一個天才政治家和極品色鬼的潛質,當場拍板許諾:“如果能娶到陳阿嬌做老婆,我一定要鑄造一個金屋子來讓她住。”劉嫖大為高興,更加下定了要幫劉徹奪取帝位的決心。
其實劉徹這時不過四歲,哪需要什麼妃子?而且從後來看,劉嫖把自己女兒嫁給劉徹,是個大大的失策。劉徹如願當了皇帝,而陳阿嬌卻一直生不出兒子,搞得劉徹非常不高興,在泡上大美女衛子夫之後,乾脆找了個藉口,將和陳阿嬌來往密切的人全部處死,總共有三百多個,理由是怨恨皇帝,想搞巫術詛咒皇帝,又把陳阿嬌也廢黜到長門宮,陳阿嬌非常難過,還特意花費千金,懇請大作家司馬相如寫了一篇《長門賦》,述說自己的憂愁,希望能引起劉徹的憐憫,重新接納自己,但劉徹無動於衷,陳阿嬌只好憂愁而死。為此劉嫖曾經後悔地說:“劉徹那傢伙要不是我,根本就當不上皇帝,現在卻翻臉不認人了。”可是說歸說,劉徹全當耳旁風,劉嫖算是親手把自己的女兒送上了絕路。
現在要回到景帝這來,話說薄太后一死,原先的皇后薄氏就被廢了。皇后位置空缺,栗姬以為那位置是自己的囊中物。可是沒想到劉嫖這時天天在弟弟面前說她的壞話,極盡誹謗之能事。栗姬的位置岌岌可危,而這時她又做錯了一件事,徹底把自己送進了深淵。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劉啟問她:“有朝一日我死了,我的其他幾個兒子,就委託你幫忙照顧了,你看好不好?”
老公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已經準備讓自己的兒子當接班人了,換任何一個正常的女人,這時都會立刻拍著自己的大胸脯表態:“陛下,有妾身鍋里的,就有那些可憐的孩子碗裡的,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罷。”這才是母儀天下的風範,可是這個腦子進水的女人竟然這樣說:“那些該死的野種,關我什麼事,我不讓兒子殺他們,就算對得起他們了。”
我承認,上面的這句回答是我編造的,但是史書上寫的是“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可見是她是當場說了一些惡言惡語的,基本上我沒有冤枉她。顯然她有些高估自己,也許她真的很美貌,認為皇帝離不開她,可是她總會老,新鮮的女人一茬一茬地長出來,就算漢朝的技術發達,可以拉皮、整容、注射肉毒素,也改變不了生理衰老的事實,人的新陳代謝進行了多少輪,就像樹的年輪,那是沒法作偽的。
景帝這次也沒有發作,但是心裡非常憤怒,到了一定時間,他就會轟然爆發,那時栗姬就會吃不了兜著走了。
長公主劉嫖一刻也沒閒著,在劉啟面前罵完了栗姬,就開始讚美劉徹。劉徹這傢伙小名叫“彘”,也就是野豬,大概長得很帥,劉啟也很喜歡他,又想起當年他老媽懷孕時夢日入懷的事,更加覺得這小傢伙才是自己的接班人。在這裡我們要多說一句,劉徹的老媽王夫人絕對是個人精,很可能在懷孩子的時候,她就開始在為自己的兒子造聲勢,夢日入懷就是她編造的鬼話,目的當然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鋪上一層神話色彩,關鍵時候就會影響皇帝的決斷。
王夫人這時還使出了更加陰損的招數,她知道劉啟對栗姬已經有了看法,於是在這年的十一月,故意指使大臣去上書,請求立栗姬為皇后。這封奏疏首先遞送到大行(官名,主管外交兼禮儀)那裡,大行就奏報劉啟,劉啟見上面寫著:“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希望陛下儘快把皇太子的母親立為皇后。”
劉啟勃然大怒:“這是你這個狗奴才所該管的嗎?”他說的也對,在專制皇權下,任何大臣不過都是皇帝的奴才,奴才看見主子給了他一點好臉色,就以為自己不可或缺,應該“鐵肩擔道義”,殊不知主子雖然給了你一個官職,在平常時候你確實應該盡職做好,但不該你做好的時候,你做好了反而有罪。像立皇后這種事,按理說大行向皇帝轉奏大臣的意見,本來是分內之事,可是劉啟這時因為討厭栗姬,偏偏最不願意想這件事,你偏偏去惹他,豈不是自找麻煩。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那個王夫人手段陰毒狠辣,確實不是等閒之輩。
劉啟當即下令:“將大行立刻處死,以儆效尤。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貶處冷宮。”那個可憐的大行,就這樣白白冤枉地丟了腦袋。由於他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名字,我只能在此默默憑弔一下這個死於非命的可憐蟲。
栗姬被廢黜冷宮,她的性子本來倔犟,突然遭到這樣的打擊,心裡這口怒氣怎麼也咽不下去,可是有什麼辦法,不久就憂愁而死。據說世間有一種鳥叫麻雀,關在籠子裡是養不活的,因為它倔犟,被抓住了寧願餓死,也不肯吃周粟。栗姬大概就是這種麻雀鳥變的。
小章:第四集
劉榮這個人,史書上記載不多,但能帶給人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命實在太苦了。要是知道當皇太子也這麼苦,還不如當個普通老百姓的好,雖然普通老百姓有時會缺吃少喝,但只要不碰上特大天災尤其是人禍,一般還能湊合著活下去。可是劉榮卻沒有湊合活命的機會。
劉榮在景帝四年立為皇太子,三年後被廢,又過了兩年,他因為占用了文帝劉恆的宗廟外牆附近的土地建造宮殿,被徵召到長安中尉府接受訊問,死在時任中尉的著名酷吏郅都手裡。
所謂酷吏,是漢朝非常有名的一種官吏,以不畏豪強,敢於殺伐而著稱。專制皇帝一般喜歡這種人,因為他們就是皇帝豢養的惡狗,通過他們去對付那些自以為是的列侯功臣,比較方便,究竟有些事情自己不好親自出面嘛,身份在那裡嘛。可是酷吏就不同了,他們一般出身較低,都是從小吏起家(西漢的酷吏沒有一個出身列侯的),精通各種律令,引起法律條文來頭頭是道,而且可以根據主子的意圖和自己好惡增減,基本上可以說他如果想要你死,他就能找到相關法律條文或者案例支持自己的判決;他想讓你活,哪怕你十惡不赦,他也能找到相關的赦免條例為你開脫,武帝時候的酷吏張湯就有這樣的本事。總之,任用酷吏加強自己的專制統治,是西漢王朝進一步走向專制的需要。這種出身低微的人對皇帝一般死忠,用起來比擦屁股紙還方便。
呂后時就有酷吏叫侯封,幫呂后幹了很多壞事,但呂氏族滅之後,侯封一家也被殺得乾乾淨淨。文帝比較仁厚,雖然也有意識地任用文法吏,比如吳公、張釋之這樣的人,但總得來說還沒有出現著名的酷吏。景帝時就不同了,晁錯就被視為典型的酷吏,其他著名的還有兩個,一個叫寧成,還有一個就是害死劉榮的郅都。
郅都是河東大陽(今山西芮城東)人,出身郎官,景帝時為中郎將,敢於直諫,當廷面折大臣,是劉啟的忠實走狗。有一次他侍候劉啟去上林苑遊玩,劉啟的寵妃賈姬上廁所,突然一頭野豬也衝進廁所去了,劉啟就用眼睛示意郅都,要他進去救人。按理說主子既然示意,這是個表忠心的好機會,郅都應該奮不顧身地衝進去才是,可是這廝竟然無動於衷。劉啟當時可能身邊沒帶別的侍衛,急了,拔出劍就想自己衝進廁所。郅都趕忙伏在地下,對劉啟說:“死了一個姬妾,還會有另外一個姬妾獻上,這天下所少的難道是這些姬妾嗎?現在陛下竟想親自冒險去救一個姬妾,就算陛下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又怎麼對得起宗廟和太后呢?”
其實劉徹這時不過四歲,哪需要什麼妃子?而且從後來看,劉嫖把自己女兒嫁給劉徹,是個大大的失策。劉徹如願當了皇帝,而陳阿嬌卻一直生不出兒子,搞得劉徹非常不高興,在泡上大美女衛子夫之後,乾脆找了個藉口,將和陳阿嬌來往密切的人全部處死,總共有三百多個,理由是怨恨皇帝,想搞巫術詛咒皇帝,又把陳阿嬌也廢黜到長門宮,陳阿嬌非常難過,還特意花費千金,懇請大作家司馬相如寫了一篇《長門賦》,述說自己的憂愁,希望能引起劉徹的憐憫,重新接納自己,但劉徹無動於衷,陳阿嬌只好憂愁而死。為此劉嫖曾經後悔地說:“劉徹那傢伙要不是我,根本就當不上皇帝,現在卻翻臉不認人了。”可是說歸說,劉徹全當耳旁風,劉嫖算是親手把自己的女兒送上了絕路。
現在要回到景帝這來,話說薄太后一死,原先的皇后薄氏就被廢了。皇后位置空缺,栗姬以為那位置是自己的囊中物。可是沒想到劉嫖這時天天在弟弟面前說她的壞話,極盡誹謗之能事。栗姬的位置岌岌可危,而這時她又做錯了一件事,徹底把自己送進了深淵。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劉啟問她:“有朝一日我死了,我的其他幾個兒子,就委託你幫忙照顧了,你看好不好?”
老公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已經準備讓自己的兒子當接班人了,換任何一個正常的女人,這時都會立刻拍著自己的大胸脯表態:“陛下,有妾身鍋里的,就有那些可憐的孩子碗裡的,您就放一百二十個心罷。”這才是母儀天下的風範,可是這個腦子進水的女人竟然這樣說:“那些該死的野種,關我什麼事,我不讓兒子殺他們,就算對得起他們了。”
我承認,上面的這句回答是我編造的,但是史書上寫的是“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可見是她是當場說了一些惡言惡語的,基本上我沒有冤枉她。顯然她有些高估自己,也許她真的很美貌,認為皇帝離不開她,可是她總會老,新鮮的女人一茬一茬地長出來,就算漢朝的技術發達,可以拉皮、整容、注射肉毒素,也改變不了生理衰老的事實,人的新陳代謝進行了多少輪,就像樹的年輪,那是沒法作偽的。
景帝這次也沒有發作,但是心裡非常憤怒,到了一定時間,他就會轟然爆發,那時栗姬就會吃不了兜著走了。
長公主劉嫖一刻也沒閒著,在劉啟面前罵完了栗姬,就開始讚美劉徹。劉徹這傢伙小名叫“彘”,也就是野豬,大概長得很帥,劉啟也很喜歡他,又想起當年他老媽懷孕時夢日入懷的事,更加覺得這小傢伙才是自己的接班人。在這裡我們要多說一句,劉徹的老媽王夫人絕對是個人精,很可能在懷孩子的時候,她就開始在為自己的兒子造聲勢,夢日入懷就是她編造的鬼話,目的當然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鋪上一層神話色彩,關鍵時候就會影響皇帝的決斷。
王夫人這時還使出了更加陰損的招數,她知道劉啟對栗姬已經有了看法,於是在這年的十一月,故意指使大臣去上書,請求立栗姬為皇后。這封奏疏首先遞送到大行(官名,主管外交兼禮儀)那裡,大行就奏報劉啟,劉啟見上面寫著:“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希望陛下儘快把皇太子的母親立為皇后。”
劉啟勃然大怒:“這是你這個狗奴才所該管的嗎?”他說的也對,在專制皇權下,任何大臣不過都是皇帝的奴才,奴才看見主子給了他一點好臉色,就以為自己不可或缺,應該“鐵肩擔道義”,殊不知主子雖然給了你一個官職,在平常時候你確實應該盡職做好,但不該你做好的時候,你做好了反而有罪。像立皇后這種事,按理說大行向皇帝轉奏大臣的意見,本來是分內之事,可是劉啟這時因為討厭栗姬,偏偏最不願意想這件事,你偏偏去惹他,豈不是自找麻煩。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那個王夫人手段陰毒狠辣,確實不是等閒之輩。
劉啟當即下令:“將大行立刻處死,以儆效尤。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貶處冷宮。”那個可憐的大行,就這樣白白冤枉地丟了腦袋。由於他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名字,我只能在此默默憑弔一下這個死於非命的可憐蟲。
栗姬被廢黜冷宮,她的性子本來倔犟,突然遭到這樣的打擊,心裡這口怒氣怎麼也咽不下去,可是有什麼辦法,不久就憂愁而死。據說世間有一種鳥叫麻雀,關在籠子裡是養不活的,因為它倔犟,被抓住了寧願餓死,也不肯吃周粟。栗姬大概就是這種麻雀鳥變的。
小章:第四集
劉榮這個人,史書上記載不多,但能帶給人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命實在太苦了。要是知道當皇太子也這麼苦,還不如當個普通老百姓的好,雖然普通老百姓有時會缺吃少喝,但只要不碰上特大天災尤其是人禍,一般還能湊合著活下去。可是劉榮卻沒有湊合活命的機會。
劉榮在景帝四年立為皇太子,三年後被廢,又過了兩年,他因為占用了文帝劉恆的宗廟外牆附近的土地建造宮殿,被徵召到長安中尉府接受訊問,死在時任中尉的著名酷吏郅都手裡。
所謂酷吏,是漢朝非常有名的一種官吏,以不畏豪強,敢於殺伐而著稱。專制皇帝一般喜歡這種人,因為他們就是皇帝豢養的惡狗,通過他們去對付那些自以為是的列侯功臣,比較方便,究竟有些事情自己不好親自出面嘛,身份在那裡嘛。可是酷吏就不同了,他們一般出身較低,都是從小吏起家(西漢的酷吏沒有一個出身列侯的),精通各種律令,引起法律條文來頭頭是道,而且可以根據主子的意圖和自己好惡增減,基本上可以說他如果想要你死,他就能找到相關法律條文或者案例支持自己的判決;他想讓你活,哪怕你十惡不赦,他也能找到相關的赦免條例為你開脫,武帝時候的酷吏張湯就有這樣的本事。總之,任用酷吏加強自己的專制統治,是西漢王朝進一步走向專制的需要。這種出身低微的人對皇帝一般死忠,用起來比擦屁股紙還方便。
呂后時就有酷吏叫侯封,幫呂后幹了很多壞事,但呂氏族滅之後,侯封一家也被殺得乾乾淨淨。文帝比較仁厚,雖然也有意識地任用文法吏,比如吳公、張釋之這樣的人,但總得來說還沒有出現著名的酷吏。景帝時就不同了,晁錯就被視為典型的酷吏,其他著名的還有兩個,一個叫寧成,還有一個就是害死劉榮的郅都。
郅都是河東大陽(今山西芮城東)人,出身郎官,景帝時為中郎將,敢於直諫,當廷面折大臣,是劉啟的忠實走狗。有一次他侍候劉啟去上林苑遊玩,劉啟的寵妃賈姬上廁所,突然一頭野豬也衝進廁所去了,劉啟就用眼睛示意郅都,要他進去救人。按理說主子既然示意,這是個表忠心的好機會,郅都應該奮不顧身地衝進去才是,可是這廝竟然無動於衷。劉啟當時可能身邊沒帶別的侍衛,急了,拔出劍就想自己衝進廁所。郅都趕忙伏在地下,對劉啟說:“死了一個姬妾,還會有另外一個姬妾獻上,這天下所少的難道是這些姬妾嗎?現在陛下竟想親自冒險去救一個姬妾,就算陛下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又怎麼對得起宗廟和太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