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劉卬被說動了,點點頭:“確實不錯。”
應高馬上回吳國告訴劉濞。劉濞大喜,擔心劉卬只是隨口說說,又偷偷親自跑到膠西國,面見劉卬簽定條約,這才放心。
膠西國的群臣有的聽說了這件密謀,勸諫劉卬道:“諸侯國的土地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漢朝的十分之二,反叛能有什麼勝算?為此還會牽連太后,恐怕不大好罷。況且我們現在侍奉一個皇帝,都已經深感不易,就算大事成功,將來面對吳王,我們還得互相打仗,實在比現在還麻煩啊。”
劉卬不聽,派使者聯繫齊、菑川、膠東、濟南數國,一起舉事。因為都是當年齊王的子孫,他們都答應聯盟。
小章:第五集
而在漢朝這邊,晁錯的父親聽說自己的兒子這麼胡搞,嚇壞了,特意星夜兼程,從家鄉潁川郡趕到長安,對晁錯道:“皇上剛剛即位,公當政管事,就侵削諸侯的領地,離間皇室骨肉,讓天下諸侯對公切齒怨恨,公到底想幹什麼?”
晁錯的父親把晁錯稱為“公”,不知道是諷刺,還是對這個冷血的兒子也很畏懼,總之頗為耐人尋味。晁錯回答道:“我做得一點沒錯,不這麼辦的話,天子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尊敬,宗廟也不會安定。”
父親絕望了:“劉氏是安定了,可是我們晁氏算完蛋了,我不想再見到公,還是回老家去罷。”於是飲藥自殺,臨死前悲傷道:“我不忍見到禍患找上門來。”
晁錯的父親可真夠剛硬的,竟然為了可以預見的災難,先恐懼自殺。表面上看的確有些莫名其妙,但認真回味,也覺得情有可原。我們看恐怖片的時候,不是經常看見片中的主人公,在看不見的鬼魂恐嚇下,終於神經崩潰,首先自殺的故事嗎?晁錯的父親就是這種情況,他被嚇得神經錯亂,已經承受不住了。
按理說,只要稍微還有一點人性,看到父親為自己自殺,也應該有所警醒了。但晁錯毫不在乎,在他的堅持下,漢廷順利通過了削奪吳王會稽郡、故鄣郡的提議,詔書當即由駟馬郵傳下達給吳國,十多天後,吳王接到這封詔書,立刻斬了使者,把漢朝派到吳國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全部殺光,在景帝三年的正月甲子這一天,正式起兵。大概甲子是他親自挑的日子,為的是討個好彩。當年周武王伐紂,就是在甲子這一天起兵的,而且在一天之內就擊破了商朝。劉濞是不是幻想自己的事業也像周武王伐紂那麼順利呢,不得而知。
非常遺憾,雖然吳王在國內經營了四十年,但能徵發的軍隊實在不多,究竟那時候吳越地區還不夠繁華。他在國內號令道:“寡人今年六十二歲,親自率軍出征;小兒子今年十四歲,也要為士卒先。諸位年齡上和寡人相同,下和寡人小兒子相同的,全部出征。”就這樣,總共也才二十多萬人,又派出使者聯絡閩、東越,閩、東越也一起發兵,跟隨劉濞出征。
聽到吳國起兵的消息,很快,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也相繼起兵,只有齊王臨時變卦,不肯履行盟約,反而發兵固守城池。濟北王本來也要響應,但是被他的郎中令劫持了,無法發兵。膠西王和膠東王為主帥,率領菑川、濟南兩國,一起圍攻齊國都城臨淄,趙王劉遂燒死了自己的國相和內史,發兵響應,因為有位於邊境的優勢,他還派人聯絡匈奴,準備一起進攻漢朝。
劉濞的兵馬到了淮河流域,立刻把楚國的軍隊也接管了,看來楚國真是挺信任劉濞的,也許因為楚國的始祖劉交和劉濞都不是劉邦的血統,因而更惺惺相惜的緣故罷。
吳王在這個地方,又給諸侯王們寫了一封板檄,文章寫得很有氣勢,充分訴說了自己的委屈,以及自己不得不發兵的苦衷:
吳王劉濞敬問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趙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故長沙王子:有幸給大家說說話!因為漢朝現在有賊臣晁錯,身無尺寸之功,卻恣意侮辱諸侯,侵奪諸侯之地,好像家常便飯一樣,我們劉氏諸侯王本來是天生貴胄,現在卻像勞改犯,天下因此弄得一團糟,大漢社稷岌岌可危。皇帝陛下現在又體弱多病,喜歡享樂,沒有發覺晁錯的奸臣本質,所以我想舉兵將晁錯誅殺,希望大家也都發表一點看法。敝國地域狹窄,地方才三千里,百姓很少,精兵搜羅起來不過五十萬。寡人一向和南越王交好,南越王願意派遣精兵三十萬交給寡人指揮,寡人資質魯鈍,願意跟隨諸侯王一起打仗。南越王還派遣了他的王子親自率兵攻擊長沙,然後西擊蜀、漢中,越王、楚王和淮南王可以跟從寡人向西攻擊,齊國所在地諸位國王則和趙王一起攻擊河間、河內,一部分軍隊可以進入臨晉關,一部分軍隊可以和寡人一起在洛陽會師。燕王和趙王曾經和匈奴單于有過和約,燕王可以舉兵北向,擊定代郡和雲中郡,然後率領胡兵入蕭關,進攻長安,這樣就可以匡定天下,使劉氏社稷永保,希望和諸王共勉。楚元王的兒子(指楚夷王劉郢客,劉戊之父)、淮南三王(指淮南王劉長的三個兒子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廬江王劉賜)十多年來,心情悒鬱,連洗澡的心情都沒有,一直想找個地方發泄,寡人當時沒有得到諸王的同意,不敢幫他們出氣。現在諸王如果能夠伐暴救弱,使劉氏江山安穩,那是莫大的功德。我吳國雖然貧窮,寡人節衣縮食了三十多年,也算有點積蓄,就是為了今天可以用作軍費,希望諸王奮發圖強,凡是能夠斬捕漢朝大將者,都賜金五千斤,封萬戶侯;斬得漢朝列將者,賜金三千金,封五千戶侯;斬得裨將者,賜金二千斤,封二千戶侯;斬得二千石官者,賜金千斤,封千戶侯。敵方如果有率領軍隊或者城池投降者,如果投降的有一萬軍隊,城池內有萬戶居民,就等同斬了敵方一員大將,其餘各以此類推,總之封賞比《軍法》上的規定都要高一倍。封賞前已經有爵位者,在原有基礎上加封,希望諸王能夠明白無誤地告訴自己麾下的士大夫們,寡人不會欺騙你們。寡人的金錢藏在天下各地,多得根本數不清,只要需要賞賜,隨時隨地都可以當場兌現,不一定要從吳國遠道運來,諸王日夜消費都花不完。只要有應當賞賜的,都告訴寡人,寡人將親自前去兌現,特此聲明。
小章:第六集
吳王為首的七國部隊起兵反抗的消息傳到長安,劉啟立刻拜太尉條侯周亞夫為將軍,率領三十六將軍東征迎擊吳楚;又派遣曲周侯酈寄率兵迎擊趙國,將軍欒布率兵迎擊齊國,大將軍竇嬰率兵屯據滎陽監視齊國和趙國軍隊的動靜。
而此時,晁錯的死期到了。
我們知道,晁錯自恃其才,性格高傲,行事專斷,手段殘忍,所以在朝的大臣大多不喜歡他,只是礙於皇帝對他寵幸,還不敢怎麼表露。竇嬰當過吳國的國相,和劉濞關係肯定不錯,一直就是堅決反對削藩的大臣,和晁錯本來就有過節。所以七國起兵反叛的消息一到,竇嬰也有點慌張,因為既然他在吳國當過國相,卻沒有及時揭發吳王,如果皇帝要責問他,他是沒有理由洗刷的,所以他覺得自己得想辦法過這一關,正在考慮的時候,袁盎上門拜訪來了。
應高馬上回吳國告訴劉濞。劉濞大喜,擔心劉卬只是隨口說說,又偷偷親自跑到膠西國,面見劉卬簽定條約,這才放心。
膠西國的群臣有的聽說了這件密謀,勸諫劉卬道:“諸侯國的土地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漢朝的十分之二,反叛能有什麼勝算?為此還會牽連太后,恐怕不大好罷。況且我們現在侍奉一個皇帝,都已經深感不易,就算大事成功,將來面對吳王,我們還得互相打仗,實在比現在還麻煩啊。”
劉卬不聽,派使者聯繫齊、菑川、膠東、濟南數國,一起舉事。因為都是當年齊王的子孫,他們都答應聯盟。
小章:第五集
而在漢朝這邊,晁錯的父親聽說自己的兒子這麼胡搞,嚇壞了,特意星夜兼程,從家鄉潁川郡趕到長安,對晁錯道:“皇上剛剛即位,公當政管事,就侵削諸侯的領地,離間皇室骨肉,讓天下諸侯對公切齒怨恨,公到底想幹什麼?”
晁錯的父親把晁錯稱為“公”,不知道是諷刺,還是對這個冷血的兒子也很畏懼,總之頗為耐人尋味。晁錯回答道:“我做得一點沒錯,不這麼辦的話,天子不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尊敬,宗廟也不會安定。”
父親絕望了:“劉氏是安定了,可是我們晁氏算完蛋了,我不想再見到公,還是回老家去罷。”於是飲藥自殺,臨死前悲傷道:“我不忍見到禍患找上門來。”
晁錯的父親可真夠剛硬的,竟然為了可以預見的災難,先恐懼自殺。表面上看的確有些莫名其妙,但認真回味,也覺得情有可原。我們看恐怖片的時候,不是經常看見片中的主人公,在看不見的鬼魂恐嚇下,終於神經崩潰,首先自殺的故事嗎?晁錯的父親就是這種情況,他被嚇得神經錯亂,已經承受不住了。
按理說,只要稍微還有一點人性,看到父親為自己自殺,也應該有所警醒了。但晁錯毫不在乎,在他的堅持下,漢廷順利通過了削奪吳王會稽郡、故鄣郡的提議,詔書當即由駟馬郵傳下達給吳國,十多天後,吳王接到這封詔書,立刻斬了使者,把漢朝派到吳國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全部殺光,在景帝三年的正月甲子這一天,正式起兵。大概甲子是他親自挑的日子,為的是討個好彩。當年周武王伐紂,就是在甲子這一天起兵的,而且在一天之內就擊破了商朝。劉濞是不是幻想自己的事業也像周武王伐紂那麼順利呢,不得而知。
非常遺憾,雖然吳王在國內經營了四十年,但能徵發的軍隊實在不多,究竟那時候吳越地區還不夠繁華。他在國內號令道:“寡人今年六十二歲,親自率軍出征;小兒子今年十四歲,也要為士卒先。諸位年齡上和寡人相同,下和寡人小兒子相同的,全部出征。”就這樣,總共也才二十多萬人,又派出使者聯絡閩、東越,閩、東越也一起發兵,跟隨劉濞出征。
聽到吳國起兵的消息,很快,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也相繼起兵,只有齊王臨時變卦,不肯履行盟約,反而發兵固守城池。濟北王本來也要響應,但是被他的郎中令劫持了,無法發兵。膠西王和膠東王為主帥,率領菑川、濟南兩國,一起圍攻齊國都城臨淄,趙王劉遂燒死了自己的國相和內史,發兵響應,因為有位於邊境的優勢,他還派人聯絡匈奴,準備一起進攻漢朝。
劉濞的兵馬到了淮河流域,立刻把楚國的軍隊也接管了,看來楚國真是挺信任劉濞的,也許因為楚國的始祖劉交和劉濞都不是劉邦的血統,因而更惺惺相惜的緣故罷。
吳王在這個地方,又給諸侯王們寫了一封板檄,文章寫得很有氣勢,充分訴說了自己的委屈,以及自己不得不發兵的苦衷:
吳王劉濞敬問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趙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故長沙王子:有幸給大家說說話!因為漢朝現在有賊臣晁錯,身無尺寸之功,卻恣意侮辱諸侯,侵奪諸侯之地,好像家常便飯一樣,我們劉氏諸侯王本來是天生貴胄,現在卻像勞改犯,天下因此弄得一團糟,大漢社稷岌岌可危。皇帝陛下現在又體弱多病,喜歡享樂,沒有發覺晁錯的奸臣本質,所以我想舉兵將晁錯誅殺,希望大家也都發表一點看法。敝國地域狹窄,地方才三千里,百姓很少,精兵搜羅起來不過五十萬。寡人一向和南越王交好,南越王願意派遣精兵三十萬交給寡人指揮,寡人資質魯鈍,願意跟隨諸侯王一起打仗。南越王還派遣了他的王子親自率兵攻擊長沙,然後西擊蜀、漢中,越王、楚王和淮南王可以跟從寡人向西攻擊,齊國所在地諸位國王則和趙王一起攻擊河間、河內,一部分軍隊可以進入臨晉關,一部分軍隊可以和寡人一起在洛陽會師。燕王和趙王曾經和匈奴單于有過和約,燕王可以舉兵北向,擊定代郡和雲中郡,然後率領胡兵入蕭關,進攻長安,這樣就可以匡定天下,使劉氏社稷永保,希望和諸王共勉。楚元王的兒子(指楚夷王劉郢客,劉戊之父)、淮南三王(指淮南王劉長的三個兒子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勃、廬江王劉賜)十多年來,心情悒鬱,連洗澡的心情都沒有,一直想找個地方發泄,寡人當時沒有得到諸王的同意,不敢幫他們出氣。現在諸王如果能夠伐暴救弱,使劉氏江山安穩,那是莫大的功德。我吳國雖然貧窮,寡人節衣縮食了三十多年,也算有點積蓄,就是為了今天可以用作軍費,希望諸王奮發圖強,凡是能夠斬捕漢朝大將者,都賜金五千斤,封萬戶侯;斬得漢朝列將者,賜金三千金,封五千戶侯;斬得裨將者,賜金二千斤,封二千戶侯;斬得二千石官者,賜金千斤,封千戶侯。敵方如果有率領軍隊或者城池投降者,如果投降的有一萬軍隊,城池內有萬戶居民,就等同斬了敵方一員大將,其餘各以此類推,總之封賞比《軍法》上的規定都要高一倍。封賞前已經有爵位者,在原有基礎上加封,希望諸王能夠明白無誤地告訴自己麾下的士大夫們,寡人不會欺騙你們。寡人的金錢藏在天下各地,多得根本數不清,只要需要賞賜,隨時隨地都可以當場兌現,不一定要從吳國遠道運來,諸王日夜消費都花不完。只要有應當賞賜的,都告訴寡人,寡人將親自前去兌現,特此聲明。
小章:第六集
吳王為首的七國部隊起兵反抗的消息傳到長安,劉啟立刻拜太尉條侯周亞夫為將軍,率領三十六將軍東征迎擊吳楚;又派遣曲周侯酈寄率兵迎擊趙國,將軍欒布率兵迎擊齊國,大將軍竇嬰率兵屯據滎陽監視齊國和趙國軍隊的動靜。
而此時,晁錯的死期到了。
我們知道,晁錯自恃其才,性格高傲,行事專斷,手段殘忍,所以在朝的大臣大多不喜歡他,只是礙於皇帝對他寵幸,還不敢怎麼表露。竇嬰當過吳國的國相,和劉濞關係肯定不錯,一直就是堅決反對削藩的大臣,和晁錯本來就有過節。所以七國起兵反叛的消息一到,竇嬰也有點慌張,因為既然他在吳國當過國相,卻沒有及時揭發吳王,如果皇帝要責問他,他是沒有理由洗刷的,所以他覺得自己得想辦法過這一關,正在考慮的時候,袁盎上門拜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