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魏、趙的失去,標誌著項羽開始轉為劣勢,楚國北方已經成為敵人的天下,與此同時劉邦拉攏南方的策略也開始取得成功,也就是說,英布轉眼間就要投入劉邦的懷抱,項羽的後院已經開始起火了。

  話說隨何等一行二十人好不容易來到了九江國國都六縣,英布卻沒有用國賓禮來接待他,只派了一個太宰(廚師長)給隨何供應吃的喝的,顯然他沒想去得罪劉邦,但也沒有投靠劉邦的決心,畢竟曾經是項羽的愛將啊。

  在賓館住了三天,好吃好喝,隨何有點著急了,問廚師長:“大王不肯見我,又不殺我。為什麼?”

  廚師長聳聳肩:“無可奉告。”

  隨何道:“其實不說我也猜得到。”

  廚師長說:“哦。”

  隨何道:“不想見我,無非是覺得楚強漢弱;不殺我,無非是覺得得罪漢王也沒必要。可是請你去告訴大王,在中國生存,有可能兩面都討好嗎?我告訴你,在中國生存,必須選擇站隊。要是項王知道我在這好吃好喝,能饒得了你們大王嗎?不如為我傳話大王,當面剖析其中的利害,如果認為我是胡說,把我們二十個人全殺了就得了。”

  廚師長覺得有理,當即去報告英布。英布下令召見隨何,隨何逮著機會,哪肯放過,當即滔滔不絕道:“臣很不明白,大王和楚國有什麼親密關係?”

  這傢伙簡直是明知故問,但縱橫家首先都得學會發問,問題問得好,對方就會墮入你的話語圈,然後你就可以發揮口才優長,慢慢把他繞暈。不擅長發問的縱橫家,一定不是好的縱橫家。英布當即應道:“怎麼不親,寡人是項王提拔的,按理當北面事之。”

  “提拔是一回事,可現在你們都是諸侯王啊?怎麼你就自甘墮落,侍奉他呢?”隨何還是假裝奇怪。

  英布粗魯的頭腦當即亂成了一鍋粥,是啊,我怎麼就必須侍奉他呢?就爵位來說,他項羽不是皇帝,和我一樣是諸侯王,憑什麼我要聽他的?於理不合啊。可是,不聽他的似乎也不對,我一想起他,怎麼就心驚肉跳呢?英布怎麼也想不清楚,於是搖搖頭,還是來個保險的:“不能忘記舊日的恩情啊。”他對自己的回答很滿意。

  隨何大笑:“利益交關而已,世界上哪有什麼真正的恩情,傻瓜才講恩情呢。臣以為,大王之所以怕項王,是因為項王的兵比大王多。但是項王去年攻打齊國的時候,親冒矢石,身先士卒,那麼艱苦,大王按理應該舉全國之兵,親自趕赴前線幫助項王。但大王只派別將帶了四千兵去,自己依舊躲在家享福,這像是北面事之的做法嗎?漢王攻入彭城,項王還遠在齊地,大王應該立刻率領全國兵馬,日夜兼程,趕到彭城幫助項王,但大王這次做得更絕,稱病不往,一兵未發,坐觀項王和漢王會戰,這像是北面事之的做法嗎?項王能容忍大王這麼做嗎?大王到現在還不肯背棄項王,不過是因為他現在還比較強,漢王比較弱,然而天下之事,強弱本無一定。項王雖強,但兇狠殘暴,失去民心,殺義帝,背盟約,天下人都覺得他做得不對。漢王聯合諸侯,死死守住成皋、滎陽,楚兵不能越此而西。漢王有巴蜀之粟順流而下以為補給,而項王深入敵國近千里,運輸路線漫長,一個不慎,糧草就接濟不上。楚現在進不得,退不可。如果楚國戰勝,天下諸侯都將害怕,互相救助。因為項王太囂張了,諸侯們都巴不得他滅亡。所以楚終將滅,漢終將勝。大王至今還不肯把楚國拋棄,投奔漢王,實在有點不夠明智啊。臣今天來這裡勸大王,並非因為大王的力量足以亡楚,只希望大王舉起義旗,讓項王腹心有患,不得不在楚地逗留數月,漢就一定可以獲勝。臣希望現在就和大王一起通電起義,漢王一定會割地加封大王,加上大王現在的九江國,大王的疆域就更廣闊了。”

  英布被隨何說得蠢蠢欲動,點頭道:“好,我聽你的。”

  他把隨何送回賓館,回頭想了想,有些玄,覺得還是暫時不公布消息為好,究竟這事關係自己一輩子,不能輕舉妄動。他這麼一拖,隨何也有些著急,而正在這時,項羽的使者又到了。

  使者當然是來請英布發兵的,他到了賓館,就著急對英布說:“項王那邊兵事危急,大王還是趕快發兵去幫忙罷。”

  如果英布正常的話,這時發兵幫助項羽還來得及,雖然以往兩次有嫌隙,但有了這次的表白,項羽應該會原諒他。關鍵是英布不了解項羽和劉邦的差別,項羽雖然暴躁,但他遵循的還是諸侯貴族制,又愛才(識才不識才是另外一回事),消滅劉邦後,英布的九江國肯定可以保全。劉邦這個流氓卻不同,他才不在乎什麼貴族不貴族,諸侯不諸侯,得勢後是一定要一網打盡的。當然,這個形勢當時人幾乎都不會明白。因為劉邦嘴巴上說得很好聽,打項羽是弔民伐罪,凡幫助他的都可以裂土封疆,像英布這樣的傻瓜被他騙,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其實英布稍微聰明一點就能發現,韓信如今已經占領了魏、代,卻都將它們除為郡縣,沒有分封給任何人。他的司馬昭之心,不是路人皆知嗎?

  英布還沒來得及應答使者,隨何就聽到了消息,沖開大門就闖進去,一屁股坐在使者的前面,虎著臉說:“發什麼兵?九江王已經歸附了我們漢王,你們楚國有什麼資格下令。”

  英布愕然,隨何這一招讓他確實措手不及。殺了隨何罷,屁股也是洗不乾淨的,任何時候,和主子一旦有了嫌隙,事情就不好辦。自從貴族分封制消滅之後,這個世界就只剩下了叢林原則,弱的必須要聽強的,否則就是想反叛,沒有道理好講。而陰謀家也就因此茁壯成長,在各國間互相遊說,挑撥離間以取利益,人間許多悲劇就因此而起。如果大家都遵循禮樂文明,雖然相互不滿到互相討伐的地步,卻也不會滅人社稷,略人妻女,占人疆土,當然,縱橫家、陰謀家們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楚國使者一聽,嚇得站起來就跑。隨何馬上勸告英布:“事已至此,大王還猶豫什麼?趕快殺了他們,立刻投奔漢王。”英布傻乎乎地說:“說得對。”當即下令:“給我追,提人頭來見。”同時通電起義,發兵攻擊楚國。

  項羽大怒,派將軍項聲、龍且回擊英布,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最後龍且大破英布軍,英布想率領殘餘的部隊長征,北上抗楚。但又覺得目標太大,保不准走到路上會遇見楚軍,被楚軍幹掉。於是拋棄軍隊,只和隨何等人從小道跑回滎陽。這時滎陽已經是寒冬凌厲了。

  劉邦正在家裡洗腳,這傢伙似乎很喜歡洗腳,上次見了酈食其也是這樣,可能是他的中醫秘方。聽到英布來了,當即召見。英布興沖沖跑進去,老遠就聽見裡面傳來快活的呻吟。英布止住了腳步,對隨何會說:“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大王正……”

  隨何道:“沒事,我們大王不是胡亥,他老人家可是始終把革命放在第一位的,他常說,革命如果不成功,就什麼的都沒有了,因此常常告誡我們,天大地大,不如革命兩字的意義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