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再沒有一個人發現。
一輛四十七路公共汽車駛過後,它不見了。大概被壓散,吸入下水道了……
回了家,就接兒子,就打開水,就買饅頭……
妻子回來,見了床單那樣子,從床上換下,泡在盆里,說:“你呀,盡給我找活兒干!你要學畫國畫,不好在紙上練習嗎?”
晚飯後,望著妻子疲憊地端起盆到公用水房洗床單,我的內疚無法形容。鄰居家的錄音機播放著流行歌曲,正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覺得“外面的世界”,對我來說,也就是北影大門以外的“世界”,也就是我的“三點式”生活範圍以外的“世界”。
一點兒也談不上精彩,無奈倒是真的。
請讀者們不要以為我因了白天的事,會倍感文學的失落,進而倍感小說家的失落。不,作為小說家,我沒那麼嬌氣,也自認為從來沒有過什麼嬌氣。何況,關於所謂“文學的失落”之說,於今深入調查認真思考,恐怕未必。文學某一時期相對的沉寂,以“失落”二字形容似欠準確。文學是人類精神的維生素之一種。正如在意自己健康情況的人缺少了某種維他命無須乎別人建議就會進藥鋪一樣,在意自己精神內容的人也無須乎別人建議就會去尋找文學。其次文學並不僅只等於小說,常見一些書攤,上面擺的是色情加兇殺,正經書反而是放在攤床下的。要看出對方是位讀正經書的人才推薦。好比古時候的兵器鋪子,利刀寶劍是另有置處的,不展覽。
但我因了白天的事,又確實感到失落。我想今後的社會,人逢難處,誰還肯真心實意地幫誰呢?我後悔根本不該問那些司機誰當過知青!記得我剛結婚時,買了一個三開門的大衣櫃,雇了一輛平板車,蹬車的恰恰是一位北大荒返城知青。路上我見他出汗,替他蹬了一段。運到家後,他堅持少收10元錢,我非塞給他那10元錢不可。糾纏半天,他說了一句話:“都是知青,何必認真?咱們交個朋友吧!”於是我便從此多了一個蹬板車的朋友。他現在不蹬板車了。他現在改行維修家用電器了,很有點兒錢。朋友交得也廣,但我依然是他的朋友,常常打電話來,問:“冰箱壞了沒有?洗衣機壞了沒有?我的電話號碼忘了沒有?咱們是專門幹這行的,壞了千萬別花錢去修。公家的私家的,那錢要的都黑著哪!”
而今天,我一向虔誠編織虔誠信仰的“知青情結”,遭到了第二次破壞。仿佛一個蜘蛛在自己身體周圍織成的網,被接連兩次撞了個大窟窿。倘是鳥兒撞的,還則罷了,若是別的蜘蛛撞的呢?總會多少覺著有點兒感傷吧?
6. 現實給了我兩次嘲諷
第一次破壞,是在天津。忘了我去找蔣子龍有什麼事兒。沒有他家的地址,也沒有他的電話號碼。出了站,想搭輛出租汽車先到天津作協去。兩個人主動上前問要不要車?心想天津比北京強多了,不是乘客找車,而是車找乘客!兩個人便引我走到一輛舊破不堪的吉普車前——連車門玻璃都沒有。好在是夏天,倒涼快。問我去哪兒?我說去作協。問我找誰?我說找蔣子龍。他們說——哎呀,蔣子龍!那我們可熟!不算哥們兒吧也算忘年交!說蔣子龍原先和他們住同一幢樓。說蔣子龍沒當作協主席時,有什麼急事兒,坐的便是他們這車。他們說蔣子龍人好,真是太好了。工人脾氣,工人性格,又爽快又沒架子。蔣子龍坐他們的車,給錢也不要!硬給也不要!忘年交嘛,能要錢嘛!說蔣子龍從來不嫌他們的車破。說蔣子龍可不是那種擺身份的人……他們說他們知道蔣子龍搬到哪兒去了,乾脆送我直接到蔣子龍家豈不更好?
當然更好。
於是他們請我坐在車上等會兒。一個陪著我說話——其實是怕我等煩了,不坐他們的車了,另一個說是去辦點兒事。
陪著我說話的,喋喋不休盡說蔣子龍。說得我對於他們是蔣子龍的“忘年交”這一點,根本就不可能產生絲毫懷疑。知道我曾是北大荒知青後,又言他們也曾是北大荒知青。他們確曾是北大荒知青,不是北大荒知青,談論起當年的北大荒知青生活,絕不會如數家珍。天津人那股子親熱勁兒啊,哄得我一陣陣覺得不好意思。
這一等可就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鐘。還不好意思太明顯地表示出心裡著急。
終於等來了擺弄方向盤的那一個——又拉回了兩個客。兩個想乘車的,一見那破舊吉普的尊容,一詢問還是個體的,老大的不信任模樣,掉頭便走,並且嘟嘟囔囔地說了些受騙的話。哄也哄不轉,扯也扯不回。我替他們訕的謊。
陪我說話的那一個卻罵了句:“狗眼看人低!”
擺弄方向盤的那一個倒好性格,半點兒沒生氣,也沒多麼沮喪,沖我笑笑,親昵地說:“你再等會兒啊!”還等?
可人家是那麼親昵地說的……
我委婉地回答:“走吧!別正趕上人家吃晚飯。順路也許有招手的。”
“不就是蔣子龍嗎,不就是子龍家嗎?正趕上吃晚飯怕什嗎?趕上就吃唄!您是他朋友,我們是他忘年交,吃他一頓晚飯還不是吃得有理嗎?實話跟您講,咱們這車,得躲著交通警察開,給瞅見了,不是罰款,就是扣車,哪兒敢路上攬客呀!”對方卻也坦率得可愛!
兩位是蔣子龍的忘年交,能不等嗎?蔣子龍好,蔣子龍沒架子,蔣子龍不嫌他們的車破。蔣子龍不是那種擺身份的人,梁曉聲若不肯等下去,不就不是好人了嗎?不就太架子哄哄的了嗎?不就分明是嫌他們的車破了嗎?不就成了那種臭擺身份的人了嗎?都說跑堂的腿,開車的嘴,倘他們四處傳播,再有子龍那麼優秀的“樣板”比著,我不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嗎?
何況已經等了很久。何況沒有子龍那一層面子礙著,還有北大荒知青這一層面子礙著哪!等唄!反正沾他們的光,蔣子龍必管飯。就又等了一個小時。
陪我說話的那位,業已山窮水盡,沒得什麼話題了。而我,急勁兒過去,等得也困,聽得也困。
幸而擺弄方向盤的那位回來了——還是沒攬到客,可便滿臉的不高興。也不道聲歉,上了車就開。那車,專揀小街小巷交通警察不涉足的市旮旯開。天傍黑,總算是到了一幢樓的背陰面。
“到了。”
“到了?”
“嗯,他就住這幢樓。”
“多少錢?”
“按程計價的話,您給五十吧!要是念點兒當年都是知青的情分,您就多給十塊!”
沒有計程器,說得好像有計程器似的,好像它在他們心裡。
“有子龍這層關係,咱們怎麼都好說,是不?”
另一個不失時機地、一語雙關地墊上這麼句話。
能不多給十塊嗎?誰叫我找的是蔣子龍呢?誰叫我碰上的偏偏是他們這麼兩位蔣子龍的忘年交呢?
一輛四十七路公共汽車駛過後,它不見了。大概被壓散,吸入下水道了……
回了家,就接兒子,就打開水,就買饅頭……
妻子回來,見了床單那樣子,從床上換下,泡在盆里,說:“你呀,盡給我找活兒干!你要學畫國畫,不好在紙上練習嗎?”
晚飯後,望著妻子疲憊地端起盆到公用水房洗床單,我的內疚無法形容。鄰居家的錄音機播放著流行歌曲,正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覺得“外面的世界”,對我來說,也就是北影大門以外的“世界”,也就是我的“三點式”生活範圍以外的“世界”。
一點兒也談不上精彩,無奈倒是真的。
請讀者們不要以為我因了白天的事,會倍感文學的失落,進而倍感小說家的失落。不,作為小說家,我沒那麼嬌氣,也自認為從來沒有過什麼嬌氣。何況,關於所謂“文學的失落”之說,於今深入調查認真思考,恐怕未必。文學某一時期相對的沉寂,以“失落”二字形容似欠準確。文學是人類精神的維生素之一種。正如在意自己健康情況的人缺少了某種維他命無須乎別人建議就會進藥鋪一樣,在意自己精神內容的人也無須乎別人建議就會去尋找文學。其次文學並不僅只等於小說,常見一些書攤,上面擺的是色情加兇殺,正經書反而是放在攤床下的。要看出對方是位讀正經書的人才推薦。好比古時候的兵器鋪子,利刀寶劍是另有置處的,不展覽。
但我因了白天的事,又確實感到失落。我想今後的社會,人逢難處,誰還肯真心實意地幫誰呢?我後悔根本不該問那些司機誰當過知青!記得我剛結婚時,買了一個三開門的大衣櫃,雇了一輛平板車,蹬車的恰恰是一位北大荒返城知青。路上我見他出汗,替他蹬了一段。運到家後,他堅持少收10元錢,我非塞給他那10元錢不可。糾纏半天,他說了一句話:“都是知青,何必認真?咱們交個朋友吧!”於是我便從此多了一個蹬板車的朋友。他現在不蹬板車了。他現在改行維修家用電器了,很有點兒錢。朋友交得也廣,但我依然是他的朋友,常常打電話來,問:“冰箱壞了沒有?洗衣機壞了沒有?我的電話號碼忘了沒有?咱們是專門幹這行的,壞了千萬別花錢去修。公家的私家的,那錢要的都黑著哪!”
而今天,我一向虔誠編織虔誠信仰的“知青情結”,遭到了第二次破壞。仿佛一個蜘蛛在自己身體周圍織成的網,被接連兩次撞了個大窟窿。倘是鳥兒撞的,還則罷了,若是別的蜘蛛撞的呢?總會多少覺著有點兒感傷吧?
6. 現實給了我兩次嘲諷
第一次破壞,是在天津。忘了我去找蔣子龍有什麼事兒。沒有他家的地址,也沒有他的電話號碼。出了站,想搭輛出租汽車先到天津作協去。兩個人主動上前問要不要車?心想天津比北京強多了,不是乘客找車,而是車找乘客!兩個人便引我走到一輛舊破不堪的吉普車前——連車門玻璃都沒有。好在是夏天,倒涼快。問我去哪兒?我說去作協。問我找誰?我說找蔣子龍。他們說——哎呀,蔣子龍!那我們可熟!不算哥們兒吧也算忘年交!說蔣子龍原先和他們住同一幢樓。說蔣子龍沒當作協主席時,有什麼急事兒,坐的便是他們這車。他們說蔣子龍人好,真是太好了。工人脾氣,工人性格,又爽快又沒架子。蔣子龍坐他們的車,給錢也不要!硬給也不要!忘年交嘛,能要錢嘛!說蔣子龍從來不嫌他們的車破。說蔣子龍可不是那種擺身份的人……他們說他們知道蔣子龍搬到哪兒去了,乾脆送我直接到蔣子龍家豈不更好?
當然更好。
於是他們請我坐在車上等會兒。一個陪著我說話——其實是怕我等煩了,不坐他們的車了,另一個說是去辦點兒事。
陪著我說話的,喋喋不休盡說蔣子龍。說得我對於他們是蔣子龍的“忘年交”這一點,根本就不可能產生絲毫懷疑。知道我曾是北大荒知青後,又言他們也曾是北大荒知青。他們確曾是北大荒知青,不是北大荒知青,談論起當年的北大荒知青生活,絕不會如數家珍。天津人那股子親熱勁兒啊,哄得我一陣陣覺得不好意思。
這一等可就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鐘。還不好意思太明顯地表示出心裡著急。
終於等來了擺弄方向盤的那一個——又拉回了兩個客。兩個想乘車的,一見那破舊吉普的尊容,一詢問還是個體的,老大的不信任模樣,掉頭便走,並且嘟嘟囔囔地說了些受騙的話。哄也哄不轉,扯也扯不回。我替他們訕的謊。
陪我說話的那一個卻罵了句:“狗眼看人低!”
擺弄方向盤的那一個倒好性格,半點兒沒生氣,也沒多麼沮喪,沖我笑笑,親昵地說:“你再等會兒啊!”還等?
可人家是那麼親昵地說的……
我委婉地回答:“走吧!別正趕上人家吃晚飯。順路也許有招手的。”
“不就是蔣子龍嗎,不就是子龍家嗎?正趕上吃晚飯怕什嗎?趕上就吃唄!您是他朋友,我們是他忘年交,吃他一頓晚飯還不是吃得有理嗎?實話跟您講,咱們這車,得躲著交通警察開,給瞅見了,不是罰款,就是扣車,哪兒敢路上攬客呀!”對方卻也坦率得可愛!
兩位是蔣子龍的忘年交,能不等嗎?蔣子龍好,蔣子龍沒架子,蔣子龍不嫌他們的車破。蔣子龍不是那種擺身份的人,梁曉聲若不肯等下去,不就不是好人了嗎?不就太架子哄哄的了嗎?不就分明是嫌他們的車破了嗎?不就成了那種臭擺身份的人了嗎?都說跑堂的腿,開車的嘴,倘他們四處傳播,再有子龍那麼優秀的“樣板”比著,我不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嗎?
何況已經等了很久。何況沒有子龍那一層面子礙著,還有北大荒知青這一層面子礙著哪!等唄!反正沾他們的光,蔣子龍必管飯。就又等了一個小時。
陪我說話的那位,業已山窮水盡,沒得什麼話題了。而我,急勁兒過去,等得也困,聽得也困。
幸而擺弄方向盤的那位回來了——還是沒攬到客,可便滿臉的不高興。也不道聲歉,上了車就開。那車,專揀小街小巷交通警察不涉足的市旮旯開。天傍黑,總算是到了一幢樓的背陰面。
“到了。”
“到了?”
“嗯,他就住這幢樓。”
“多少錢?”
“按程計價的話,您給五十吧!要是念點兒當年都是知青的情分,您就多給十塊!”
沒有計程器,說得好像有計程器似的,好像它在他們心裡。
“有子龍這層關係,咱們怎麼都好說,是不?”
另一個不失時機地、一語雙關地墊上這麼句話。
能不多給十塊嗎?誰叫我找的是蔣子龍呢?誰叫我碰上的偏偏是他們這麼兩位蔣子龍的忘年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