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否確乎如此呢?

  正打算“走向美國”的中國人,不妨要知道一些“走向美國”的常識性問題;美國有某些像絲綢一樣美好的方面,也有某些不怎麼美好的方面——在這些方面美國不但不像絲綢,反而像“玻璃纖維”。“玻璃纖維”——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人十之八九都知道那是什麼——剛剛經過第一道工序的化纖團。它閃亮,但是絕不柔軟。它潔白,但是對皮膚有嚴重的傷害性。惡少年對他人進行報復的一種方式,就是暗包一團,趁人不備,往人皮膚最細嫩的地方一搓。那麼結果就會有無數肉眼幾乎看不到的纖刺扎入皮膚,頓時紅腫一片。輕則須用放大鏡照著鑷子一根根拔出,重則須住院……

  對於正打算“走向美國”的中國人,了解這些方面顯然也是必要的。

  對於並不急著“走向美國”的中國人,對於僅僅對美國發生興趣(目前,又有哪一個中國人對美國毫無興趣呢!)只想隔岸觀火霧裡看花地了解美國的中國人,美國也值得看看。它將對你以後是否打算“走向美國”發生影響。

  中國人,包括世界上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的人,紛紛“走向美國”去幹什麼呢?如果說“絲綢之路”是一條商路,那麼,“走向美國”的路,顯然也是一條商路——“走向美國”的中國人,銷售的已不再是絲綢,而首先是自己。這說起來有些尷尬,但幾乎接近著事實。走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中國人,其艱辛(還往往一路險象環生)是在走著的時候;今天“走向美國”的中國人,其艱辛卻主要是在走到了以後。航空事業避免了走的艱辛。飛機使古代漫長的路途壓縮為十幾個小時。不僅毫不艱辛,而且會一路受到漂亮空姐周到熱情的照顧。

  從前是——到了之後就一切順利了;

  現在是——到了之後,一切的不順利和立足的艱辛才撲面而來。

  從前是——到了就趕快開始吆喝著賣東西;

  現在是——到了就趕快開始推銷自己,證明自己,而非別種中國貨。

  從前是——一個中國人怎麼樣美國人並不會太在意,主要看你的商品;

  現在是——你到美國去既然推銷的不是商品而是自己,那麼人家便首先看你是一個怎樣的中國人。你在國內是一個優秀的中國人,人家可能並不認帳。人家另有衡量你優秀不優秀的標準。你在國內證明你自己優秀的那一職業那一專業,很可能在美國得不到公認。

  幾乎有點兒是喋喋不休地三娘教子般地告誡我們這一點。我們應當感謝此種告誡——因為它分明是誠心誠意的,也是善意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散見於全國各報刊。旨在向中國人介紹美國,幫助中國人了解美國的文章,也屢見不鮮。電視中的有關節目、報刊欄目、網際網路,早已使美國具體化了、細節化了,對於中國人一點兒也不神秘了。想要知道的,幾乎都已經知道了。還不了解的,想要作進一步的了解,也極其簡單容易了。

  但,最終的忠告是:“在美國千萬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

  二、比醜聞更丑的是圍觀者的幸災樂禍

  那個美國總統的緋聞,實際上已全無了半點兒所謂“桃色”,而被徹底塗上了“黃色”。當一個當代男人和一個當代女人的緋聞內容,被電台、電視台、報刊以及網絡,在長達近一年的時間裡反反覆覆地、連篇累牘地向全世界報導的情況之下;當這內容涉及該男人和該女人十餘次性關係的細節,並附有插圖的情況之下;當這內容像三級片一樣被貼上“少兒不宜”的標籤的情況之下——緋聞毫無疑問已經徹底變成了“黃色”。

  緋聞一旦變成“黃色”的,並被傳播向全世界,也就毫無疑問徹底變成了醜聞。據我想來,古今中外的一切緋聞,十之八九總是包含有性的內容的。若將這一部分內容的細節一一道來,難免都是會帶有“黃色”的意味的。

  緋聞變成醜聞,是比綿白糖變成糖水還簡單容易的事。一勺水可使一罐糖化稀,一瓢水可使一罐糖化水。只要十分之一定量的性內容,往往便足以將一樁緋聞中的其他內容——諸如男女情感的前提、政治集團較量的背景、雙方個人及家庭心理承受力的極限、公眾對公眾人物的性隱私的病態興趣排開到仿佛不存在的程度,似乎視而不見最好。

  就像一本《金瓶梅》,直接露骨的性的描寫,僅占二十分之一還不到的文字。幾乎所有此書的推崇者張口首先都要談它的社會認識價值,但又幾乎所有的愛書人,並不愛內容上刪除了那並不重要的二十分之一不到的文字的《金瓶梅》。儘管刪節本的社會認識價值肯定不至於受任何影響……

  黛安娜的緋聞竟沒有被塗上“黃色”,也就幾乎始終是緋聞,不太算是醜聞。我真替黛安娜感到萬分的幸運。於是便不免相當替一九九八年的柯林頓總統感到悲哀。我從最初就不視他的緋聞是醜聞。

  現在也不。

  現在,說實話,我非常非常同情他,並且,作為一個和他差不多同齡的中國男人,非常非常羨佩他的心理承受力。我很難想像在他目前所處的這一個“悲哀、艱難”(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語)的境況中,換了是我也會有同樣的心理承受力。

  我能感受到美國的相當多一部分公眾,乃至全世界相當多一部分公眾,對柯林頓陷入的狼狽之境所抱的幸災樂禍的快感。據我想來,這快感絕不僅僅發生在相當一部分公眾內心裡。肯定也發生在他的政敵們的內心裡。

  也許(恐怕不是也許)還發生在另外許多國家的元首們的內心裡。

  因為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第一強國的總統歷來是世界政壇的中心。

  現在,他終於不再是這樣一種政治中心人物了,而變成了一樁“性醜聞”事件的中心人物。似乎連醉鬼都有資格輕蔑他。

  柯林頓——一個二十世紀尾聲中陷入“性醜聞”事件無法擺脫的男人;一個幾乎將人的尊嚴喪失盡淨的男人;一個二十世紀尾聲中最孤立無援的男人。我因此而同情他。

  在他之前,似乎沒有哪一位國家元首的漫畫像,被“釘”在女人的真絲內褲GG上。而那女人的身體伸展為十字架形;而那GG登在美國某畫刊的插頁和封底;而那畫刊全世界發行,幾乎在全世界各大飯店的書刊架上以及書刊亭里都不難發現……

  總統也是人。

  美國的總統也是人。

  一想到在我們這個世界文明到了目前這一種程度以後,一個具體的活人的起碼的人格尊嚴被褻瀆到如此程度,一想到商人通過此種方式合法地大謀其利,我不禁不寒而慄。

  據我想來,部分人類那一種病態的幸災樂禍的快感,以及商業行為的唯利是圖不擇手段,是遠比一位當總統的丈夫的婚外性關係更醜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