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排出名單來,曾任首相的重臣,總共7個人;除了每月 聚會一次的四重臣以外,另有廣田弘毅、阿部信行、東條英 機等3人。阿部正繼小磯國昭為朝鮮總督;此外6人自2月 7日至26日,逐次召見完畢。

  6個人的意見分為三派,最多的一派意見,不脫鄉愿的論 調,不分是非,只說應加強當面戰爭的指導,否則或將戰敗。 不過多表示應在適當時機結束戰爭——這個說法等於支持軍 部的立場;軍部一直有個一廂情願的想法;集結一切力量,好 好打個勝仗,以便爭取談和較好的條件。

  只有東條與近衛的主張,截然不同;成為尖銳的對立。東 條認為戰爭勝負是五十對五十,雖難樂觀,亦決無悲觀的必 要;尤其是進入”本土決戰”後,”發揮本土的特質,將國土 之萬物萬象,均予以戰力化。當敵軍來攻之際,發揮一億國 民的特攻精神,決心不使敵軍一兵一卒得能生還。”

  這些形同夢囈的陳奏,昭和可說無動於衷;因為就在前 一天的2月25日,東京在美機輪番攻擊之下,有一萬家人家 被燒毀;三萬五千人被焚。這個殘酷悲慘的事實,使得再富 於想像力的人,也無法說得出”國土之萬物萬象”如何得能 予以”戰力化”?

  10天以前的2月15日,大雪粉飛;130架B29,聯翩到 東京上空來賞雪,在神田區投下6000枚燒夷彈;許多人都知 道,皇宮亦被炸中,受災的是女官室、近衛兵宿舍、倉庫;卻 不知道文庫亦為燒夷彈直接命中——所謂”文庫”,實際上是 一座御用的雙層防壕;從上年11月24日,B29白晝飛臨東京 之日期,昭和夫婦就遷居於文庫了。

  在被炸的前一天,近衛即在文庫謁見天皇。他率直奏稱: “現已面臨最惡劣的態勢,有儘速結束戰爭之必要。”照他的 分析,現在結束戰爭,對於”國體之護持”,亦即維持天皇制 度,尚有可能。否則,即令不亡於美國,內部亦有發生”共 產革命”的可能。

  最危險的一個跡象是,陸軍少壯派軍人倡導”國體與共 產主義並存論”;認為一方面實行共產主義專政,一方面又可 保全天皇制度。這是絕對荒謬的理論。”國體”與共產主義決 不能並存,換句話說,實行共產主義,即將改變”國體”;如 果要維持”國”必須消滅共產主義。

  儘管為了禮節及緩和語氣,近衛以”國體”作為”天 皇”的代名詞;而昭和已深感刺激,當即問道:”照你看,結 束戰爭的障礙是什麼?”

  “就是主張’國體與共產主義並存論’的陸軍少壯軍人; 非實行消滅此輩黨徒的方策,不足以出現新的機運。”

  “具體的方策如何?”

  近衛想了一下答說:”以起用宇垣、香月、真畸、小畑及 石原等人為最理想。如不得已,亦可起用阿南惟幾,山下奉 文兩大將。”

  聽近衛指名提出這些陸軍中的”名人”,昭和深為注意, 但也有一時想不通的地方。首先提到宇垣,或是可以理解的; 宇垣是日本軍人中真正杰出的人物,超然於”皇道”、”統 制”兩派以外,他的同僚及後輩對他既敬且恨,他做過四任 陸相,第二任正當加藤內閣;那時日本由於經濟不景氣。加 上關東大地震,因而不得不照歐戰結束以後,華府軍縮會議 的決定,實施裁軍,前後3次,以第三次的規模較大,亦最 成功,即由宇垣所主持。

  第三次裁兵始於大正14年5月,宇垣一舉撤消了4個師 團的番號,裁減官兵六萬名,馬一萬三千匹、大炮300門。但 另外創設了一般學校實施軍訓的制度,並以裁兵所節省的軍 費,從事軍備科學化的計劃。因此,兵員雖減,戰力反而提 高;但許多將校解甲歸田,或者派到文學校去當軍訓軍官,委 委屈屈地大嘆髀肉復生;自然恨死了宇垣。

  但真正引起陸軍兩派一致反感的是,宇垣支持政黨政治, 因而被垢罵之為”國賊宇垣”。在蘆溝橋事變以後,近衛第二 次內閣垮台,每次組閣的人選,都提到宇垣;但每次都以軍 部的反對,始終被投閒置散。

  如今復用宇垣,是否可能呢?昭和問說:”宇垣比較超然, 他能組閣,確可以發揮裁抑少壯軍人的作用;但陸海軍是否 會同意呢?”   ”此全在聖斷。軍部既無力完成戰爭目標,則在收拾殘局 的大責任下,宇垣確為理想的人選。”近衛又說:”陛下聖明, 說宇垣超然,正是最要緊的條件。”

  由於近衛的提醒,昭和對他提出這張名單,充分理解了。 原來日本向來有”長州陸軍;薩摩海軍”之說。從明治維新 以來,長州藩閥系統的由山縣有明、經桂多郎、寺內正毅,以 至田中義一,陸軍要職,全為長州閥所把持;其後因人材不 濟,於是聯絡大分閥的南次郎、金谷范三,成為陸軍中的 “主流派”。

  與長州閥對立的便是薩摩閥,以荒木貞夫為中心,結合 佐賀閥的真崎甚三郎、武藤信義;土佐閥的小畑敏四郎等。佐 賀系的領袖,本是曾任朝鮮總督的宇都宮太郎,曾組織”佐 賀左肩黨”,對抗長州閥;此黨重要人物除真崎甚三郎、武藤 信義以外,還有秦真次、荒木貞夫、福田雅太郎、山岡重厚、 山下奉文等。荒木雖是薩摩人,但為宇都的得意弟子,所以 亦加入”佐賀左肩黨”,且受宇都遺命為主要領導人。

  不過”佐賀左肩黨”,雖為反長州閥的中堅勢力,但以地 位關係,名義上的領袖,另外有人,當田中義一領導長州閥 時,他的對手是來自九州的上原勇作元帥。清浦奎吾在大正 13年1月組閣時,首先請求上原推薦陸相人選;上原所推薦 的,就是”左肩黨”的福田雅太郎。

  那知田中手段巧妙,引進籍隸岡山的宇垣一成代替福田 雅太郎;同時他參加了政黨,以政友會總裁的身分,曾一度 掌握政權,在表面上仍舊維持了政黨政治的型態。

  及至”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朝野對於佐尉級的少壯 軍人,跋扈橫行,對內陰謀暗殺要人,涉嫌叛亂,對外擅自 製造出可以引起兩國戰爭的糾紛;而領導軍部的”昭和軍 閥”,既不如田中義一、宇垣一成等”大正軍閥”之握有實權; 更不如大山嶺,兒玉源太郎等”明治軍閥”的具有絕對統治 力,無不憂心忡忡,認為有”肅軍”的必要。因此,”九一八 事變”以後,繼若槻禮次郎組閣的犬養毅,尋求上原元帥的 支持,預備將躁進不法的陸軍青年將校,整肅換掉30個左右。

  那知內閣書記官長、政友會的政客森恪,自田中時代便 勾結少壯軍人,挾以自重;所以犬養的企圖,很快地便為軍 部少壯派所知,於是昭和7年——1932年5月15日白晝,一 名現役海軍中尉,穿著制服,帶領4名海軍軍官,與5名陸 軍軍官候補生,闖入首相官邸,不由分說,槍殺了現任內閣 總理犬養毅,這就是震驚三島的”五一五事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