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哪裡就會哭瞎了?”羅四姐顧而言他地問:“七姐,你從哪裡來?”

  “從家裡來。”七姑奶奶喊小大姐:“你去倒盆熱水,拿條新手中來,最好是新的絨布。”

  這是為了替羅四姐熱敷消腫。七姑奶奶一面動手,一面說話,說胡雪岩要回杭州去過節,就在這兩三天要為他餞行,約羅四姐一起來吃飯。

  “哪一天?”

  “總要等你眼睛消了腫,能夠出門的時候。”

  “這也不過一兩天事。”

  “那麼,就定在大後天好了。”七姑奶奶又說:“你早點來!早點吃完了,我請你會看戲。”

  “我曉得了。”剛說得這一句,自鳴鐘響了,羅四姐默數著是十二下,“我的鐘慢,中午已經過了。”接著便叫小大姐:“你到館子裡去催一催,菜應該送來了。”

  “已經送來了。”

  “那你怎麼不開口,菜冷了,還好吃?”

  羅四姐接著便罵小大姐。七姑奶奶在一旁解勸,說生了氣虛火上升,對眼睛不好。羅四姐方始住口。

  “你把飯開到樓上來。”七姑奶奶關照,“我陪你們奶奶一起吃。”

  等把飯開了上來,羅四姐也起來了,不過仍舊背光而坐,始終不讓七姑奶奶看到她的那雙眼睛。“

  “你到底是為啥傷心?”七姑奶奶說:“我看你也是蠻爽快的人,想不到也會這樣想不開。”

  “不是想不開,是怨自己命苦。”

  “你這樣的八字,還說命苦?”

  “怎麼不苦。七姐,你倒想,不是守寡,就要做小。我越想越不服氣!

  我倒偏要跟命強一強。“

  “你的氣好象還沒有消,算了,算了。後天我請你看戲消消氣。”

  “戲我倒不想看,不過,我一定會早去。”

  “只要你早來就好。看不看戲到時候再說。”七姑奶奶問道:“小爺叔回杭州,你要不要帶信帶東西?”

  “方便不方便?”

  “當然方便。他又有人,又有船。”七姑奶奶答說:“船是他們局子裡的差船,用小火輪拖的,又快,又穩當。”

  羅四姐點點頭,不提她是否帶信帶物,卻問到胡雪岩的“局子”。七姑奶奶便為她細談“西征”的“上海轉運局”。

  “克復你們杭州的左大人,你總曉得羅?”

  “曉得。”

  “左大人現在陝西、甘肅當總督,帶了好幾萬軍隊在那裡打仗,那裡地方苦得很,都靠後路糧台接濟,小爺叔管了頂要緊的一個,就是‘上海轉運局’。”

  “運點啥呢?”

  “啥都運。頂要緊的是槍炮,左大人打勝仗,全靠小爺叔替他在上海買西洋的槍炮。”

  “還有呢?”

  “多哩!”七姑奶奶屈著手指說:“軍裝、糧食、藥……”

  “藥也要運了去?”羅四姐打岔問說。

  “怎麼不要?尤其是夏天,藿香正氣丸、辟瘟丹,一運就是幾百上千箱。”

  “怪不得。”羅四姐恍然有悟。

  “怎麼?”

  “那天他同我談,說要開藥店。原來‘肥水不落外人田’。”

  “肥水不落外人田的生意還多。不過,他也不敢放手去做。”

  “為啥?”羅四姐問。

  “要幫手。沒有幫手怎麼做?”

  “七姐夫不是一等一的幫手?”

  “那是外頭的。內里還要個好幫手。”七姑奶奶舉例以明,“譬如說,端午節到了,光是送節禮,就要花多少心思,上到京里的王公大老棺,下到窮親戚,這一張單子開出來嚇壞人。漏了一個得罪人,送得輕了也得罪。”

  “送得重了也要得罪人。”羅四姐說,“而且得罪的怕還不止一個。”

  “一點不錯。”七姑奶奶沒有再說下去。

  到了為胡雪岩餞行的那一天,七姑奶奶剛吃過午飯,羅四姐就到了。一到便問:“七姐,你有沒有工夫?”

  “啥事情?”

  “有工夫,我想請七姐陪我去買帶到杭州的東西。還有,我想請人替我寫封家信。”

  七站奶奶心想,現成有老馬在,家信為什麼要另外請人來寫?顯見得其中另有道理。當時便不提購物,只淡寫信。

  “你要尋怎樣的人替你寫信?”

  “頂好是……”羅四姐說:“象七姐你這樣的人。”

  “我肚子裡這點墨水,不見得比你多,你寫不來信,我也寫不來。”七姑奶奶想了一下說:“這樣,買東西就不必你親自去了,要買啥你說了我叫人去辦。寫信,應春就要回來了,我來抓他的差。”

  “這樣也好。”

  於是,七姑奶奶把她的管家阿福叫了來,由羅四姐關照,吃的、用的,凡是上海的洋廣雜貨,在內地都算難得的珍貴之物,以至於阿福不能不找紙筆來開單子。

  “多謝管家。”羅四姐取出一張五十兩的銀票,剛要遞過去,便讓七姑奶奶攔住了。“不必,我有摺子。”羅四姐說。

  阿福不肯接,要看主婦的意思。七姑奶奶已猜到她所說的那個取貨的摺子,必是胡雪岩所送。既然她不肯用,又不願要別人送,那就不必勉強了。

  “好了,隨你。”

  有她這句話,阿福才接了銀票去採辦。

  恰好古應春亦已回家,稍微休息一下,便讓七姑奶奶“抓差”,為羅四姐寫家信。

  “這樁差使不大好辦。”古應春笑道:“是象測字先生替人寫家信,你說一句我寫一句呢?還是你把大意告訴我,我寫好了給你看,不對再改。”

  “哪種方便?”

  “當然是說一句寫一句來得方便。”

  “那麼,我們照方便的做。”

  “好!你請過來。”

  到得書房裡,古應春鋪紙吮筆,先寫下一句:“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然後抬眼看著坐在書桌對面的羅四姐。

  “七姐夫,請你告訴我娘,我在上海身子很好,請她不要記掛。她的肝氣病好一點沒有?藥不可以斷。我寄五十兩銀子給她,吃藥的錢不可以省。”

  “嗯,嗯。”古應春寫完了問:“還有。”

  “還有,托人帶去洋廣雜物一網籃,親戚家要分送的,請老人家斟酌。

  糖食等等,千萬不可讓阿巧多吃……“

  “阿巧是什麼人?”古應春問。

  “是我女兒。”

  “托什麼人帶去要不要寫?”

  “不要。”

  “好。還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