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濂亦知道,難不倒胡雪岩,要刁難他,只有在光緒七年所借的那一筆上。 這筆款子實收於光緒七年四月,年息九厘九毫五,前兩年只付息,不
還本,第三年起每年拔本一百萬兩,分兩期給付;光緒九年四月付第一期、 十月付第二期,每期各五十萬兩。
以前各次洋債,雖由胡雪岩經手,但如何償還,不用他來操心,因為 各省督撫加了印的“關票”,匯集於江海關後,稅務司還要籤押負連帶責任,
如果各省的“關票”不能兌現,稅務司可以截留稅款,代為抵付。可是這最 後一次的四百萬兩,在借款時為了替劉錦棠解除後顧之憂,左宗棠近乎獨斷
獨行,只以為未來數年協餉尚多,不愁無法償還,所以大包大攬地說:本銀
“如期由上海轉運局經手交還;如上海無銀,應准其向戶部如期兌取。” 這一惟恐總理衙門及李鴻章策動棘德陰撓,但求成功不惜遷就的承諾,
無形之中便將全部風險都加了在胡雪岩的肩頭上,因為各省如果不解,滙豐 銀行一定找胡雪岩,他們不必多費周折,請英國公使出面跟戶部打交道;以
胡雪岩的財力、信用與擔當,每期五十萬兩銀子的本銀,亦一定挑得起來。
話雖如此,五十萬兩銀子到底不是一個小數目。邵友濂與盛宣懷秘密 商定,到時候,“擠他一擠”,雖未必能擠倒,至少可以打擊打擊他的信用。
其時——光緒九年春天,中法的關係復又惡化了。本來前一年十一月 間,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在上海談判,已經達成了和平解決在越南的糾紛的三
點協議。但法國海軍部及殖民部,分別向他們的外交部表示,不滿寶海與李
鴻章的協議,海軍方面且已增兵越南北部的海防。 而又恰好法國發生政潮,新內閣的外交部長沙美拉庫支持軍部的主張,
推翻前議,而且將寶海撤任,另派特使德理固專程來華談判。 妙的是法國公使寶海,特為自上海到天津去看李鴻章,他勸李鴻章堅
持前議,不防指責法國政府違約;有了這種反對他們政府的法國公使,李鴻 章覺得談和又有把握了,所以仍舊照原定計劃,奏請准予給假回籍葬親。李
還不肯回任,但為了開始建設旅順軍港,北洋大臣的差使是接下來了,既然 請假,北洋大臣自然由張樹聲暫署。
但就在二月里李鴻章在合肥原籍時,法軍在越南復又動武,不但攻占 越南南定,而且直接侵犯中國在越南權益,招商局運米的船,在海防為法軍
扣押;設在海防及順安的兩處倉庫,為法軍占領,其中的存糧及其他物品, 當然也被沒收了。加以越南政府除行文禮部乞援外,並特派“刑部尚書”范
慎來華,效“申包胥哭秦庭”,因此,朝中震動,清議昂揚,都主張採取強 硬的對策;甚至駐英兼駐法公使一等毅勇侯曾紀澤,亦打電報回來,建議派
軍援越,不可對法國讓步。當時疆臣亦多主戰,雲貴總督岑毓英,備戰已有 多時,但署理兩廣總督的曾國荃,卻不願輕啟戰端,清議深為不滿,因而主
持總署的恭王,一面循外交途徑向法國抗議;一面奏准命李鴻章迅回直隸總 督本任,接著降諭,派李鴻章以直隸總督的身分迅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所
有廣東、廣西、雲南防軍,均歸節制。同時命左宗棠籌劃江南防軍待命南調 援越。這時胡雪岩恰好在江寧,便跟左宗棠說:“好象應該還有張制軍回兩
廣本任的上諭;不然,李合肥一到天津,不就是有了兩位直隸總署?”
“妙就妙在沒有張振軒回本任的上諭。”左宗棠答說,“總署也知道李少 荃決不會到廣東,恐怕也不會回天津。”
“這,大人倒多指點指點,讓我們也開開茅塞。”“李少荃看在曾文正分 上,對曾老九一向是很客氣的。當年江寧之圍,師老無功,李少荃已經克復
了常州,朝命赴援江寧,他按兵不動,為的是不願分曾老九的功。你想,如 今他如果一到廣東,曾老九怎麼辦?”
“是,是。”胡雪岩想了一下說:“大人說李合肥也不會到天津,是怕一 到了,張制軍就得回廣東,那一來不是又要把曾九帥擠走的嗎?”
“正是如此。”
“照此說來,京里只說叫李某某回任,對於張曾兩位沒不交代,意思也 就是要李合能只領虛銜,暫時不必回任。”“不錯,舉一反三,你明白了。”
“那末,李合肥怎麼辦呢?” 左宗棠沉吟了好了一會‘問說:“你看呢?”
“我看,他仍舊會到上海。” 左宗棠點點頭,“我想他也只能先駐上海。”他說:“而且他也不能忘情
上海。” 胡雪岩當即說道:“我本來想跟大人辭了行,回杭州,以後再到上海;
照現在看,似乎應該直接到上海的好。”
原來各省關應解陝甘,以便還本的協款,都交由江海關代轉;所以各 省解繳的情況如何,非要胡雪岩到上海去查了才知道。
“好,你到上海首先辦這件事,看情形如何趕緊寫信來。看哪裡還沒有 解到,好及早去催。”
胡雪岩的估計很正確,李鴻章果然奏請暫駐上海,統籌全局,察酌南 北軍情,再取進止。意思是江南防軍如果力量不足,無法南調,那就不一定
用武,以求和為宜。恭王懂他的用意,奏請准如所請;於是李鴻章在三月底 專輪到了上海,駐節天后宮行轅。
第五章
一見古應春的面,胡雪岩一嚇跳,他人都瘦得落形了。“應春,你,你 怎麼弄成這個樣子?”
“唉!”古應春長長地嘆口氣,“小爺叔,我的運氣太壞!也怪我自己大 意。”
“你出了什麼事?快告訴我。”
“我要傾家蕩產了。”古應春說:“都是聽信了徐雨之的話。” 這徐雨之是廣東籍的富商,胡雪岩跟他也很熟。此人單名一個潤字,
人很能幹,運氣也很好,在上海一家洋行學生意,深得洋人的器重,從廿二 歲開始與人合夥開錢莊,開絲號,開茶棧,無不大發利市。同治二年廿六歲,
已經積貲十來萬,在江南糧台報捐員外郎,加捐花翎,儼然上海洋場上有名 的紳士了。
因此,同治十年得了個差使。那時兩江總督南洋大臣曾國藩決定挑選 幼童出洋留學;事先研究,這批幼童以在廣東挑選為宜,因為美國的華僑絕
大部分是廣東人,廣東風氣開通,作父兄的固不以幼年子弟在萬里重洋之外 而不放心;而此輩幼童在美國常有鄉音親切的長輩去看他們,亦可以稍慰思 鄉之苦。
由於徐潤是上海“廣東幫”商人的領袖,所以曾國藩把這個差使交了 給他。徐潤策劃得很周到,挑選了一百二十個資質很不錯的幼童,分四批出
洋,每批三十人;第一批在同治十一年七月初上船,由容閎帶隊,大部分是 廣東籍,廣東籍中又以香山為最多,因為徐潤就是香山人。
還本,第三年起每年拔本一百萬兩,分兩期給付;光緒九年四月付第一期、 十月付第二期,每期各五十萬兩。
以前各次洋債,雖由胡雪岩經手,但如何償還,不用他來操心,因為 各省督撫加了印的“關票”,匯集於江海關後,稅務司還要籤押負連帶責任,
如果各省的“關票”不能兌現,稅務司可以截留稅款,代為抵付。可是這最 後一次的四百萬兩,在借款時為了替劉錦棠解除後顧之憂,左宗棠近乎獨斷
獨行,只以為未來數年協餉尚多,不愁無法償還,所以大包大攬地說:本銀
“如期由上海轉運局經手交還;如上海無銀,應准其向戶部如期兌取。” 這一惟恐總理衙門及李鴻章策動棘德陰撓,但求成功不惜遷就的承諾,
無形之中便將全部風險都加了在胡雪岩的肩頭上,因為各省如果不解,滙豐 銀行一定找胡雪岩,他們不必多費周折,請英國公使出面跟戶部打交道;以
胡雪岩的財力、信用與擔當,每期五十萬兩銀子的本銀,亦一定挑得起來。
話雖如此,五十萬兩銀子到底不是一個小數目。邵友濂與盛宣懷秘密 商定,到時候,“擠他一擠”,雖未必能擠倒,至少可以打擊打擊他的信用。
其時——光緒九年春天,中法的關係復又惡化了。本來前一年十一月 間,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在上海談判,已經達成了和平解決在越南的糾紛的三
點協議。但法國海軍部及殖民部,分別向他們的外交部表示,不滿寶海與李
鴻章的協議,海軍方面且已增兵越南北部的海防。 而又恰好法國發生政潮,新內閣的外交部長沙美拉庫支持軍部的主張,
推翻前議,而且將寶海撤任,另派特使德理固專程來華談判。 妙的是法國公使寶海,特為自上海到天津去看李鴻章,他勸李鴻章堅
持前議,不防指責法國政府違約;有了這種反對他們政府的法國公使,李鴻 章覺得談和又有把握了,所以仍舊照原定計劃,奏請准予給假回籍葬親。李
還不肯回任,但為了開始建設旅順軍港,北洋大臣的差使是接下來了,既然 請假,北洋大臣自然由張樹聲暫署。
但就在二月里李鴻章在合肥原籍時,法軍在越南復又動武,不但攻占 越南南定,而且直接侵犯中國在越南權益,招商局運米的船,在海防為法軍
扣押;設在海防及順安的兩處倉庫,為法軍占領,其中的存糧及其他物品, 當然也被沒收了。加以越南政府除行文禮部乞援外,並特派“刑部尚書”范
慎來華,效“申包胥哭秦庭”,因此,朝中震動,清議昂揚,都主張採取強 硬的對策;甚至駐英兼駐法公使一等毅勇侯曾紀澤,亦打電報回來,建議派
軍援越,不可對法國讓步。當時疆臣亦多主戰,雲貴總督岑毓英,備戰已有 多時,但署理兩廣總督的曾國荃,卻不願輕啟戰端,清議深為不滿,因而主
持總署的恭王,一面循外交途徑向法國抗議;一面奏准命李鴻章迅回直隸總 督本任,接著降諭,派李鴻章以直隸總督的身分迅往廣東督辦越南事宜,所
有廣東、廣西、雲南防軍,均歸節制。同時命左宗棠籌劃江南防軍待命南調 援越。這時胡雪岩恰好在江寧,便跟左宗棠說:“好象應該還有張制軍回兩
廣本任的上諭;不然,李合肥一到天津,不就是有了兩位直隸總署?”
“妙就妙在沒有張振軒回本任的上諭。”左宗棠答說,“總署也知道李少 荃決不會到廣東,恐怕也不會回天津。”
“這,大人倒多指點指點,讓我們也開開茅塞。”“李少荃看在曾文正分 上,對曾老九一向是很客氣的。當年江寧之圍,師老無功,李少荃已經克復
了常州,朝命赴援江寧,他按兵不動,為的是不願分曾老九的功。你想,如 今他如果一到廣東,曾老九怎麼辦?”
“是,是。”胡雪岩想了一下說:“大人說李合肥也不會到天津,是怕一 到了,張制軍就得回廣東,那一來不是又要把曾九帥擠走的嗎?”
“正是如此。”
“照此說來,京里只說叫李某某回任,對於張曾兩位沒不交代,意思也 就是要李合能只領虛銜,暫時不必回任。”“不錯,舉一反三,你明白了。”
“那末,李合肥怎麼辦呢?” 左宗棠沉吟了好了一會‘問說:“你看呢?”
“我看,他仍舊會到上海。” 左宗棠點點頭,“我想他也只能先駐上海。”他說:“而且他也不能忘情
上海。” 胡雪岩當即說道:“我本來想跟大人辭了行,回杭州,以後再到上海;
照現在看,似乎應該直接到上海的好。”
原來各省關應解陝甘,以便還本的協款,都交由江海關代轉;所以各 省解繳的情況如何,非要胡雪岩到上海去查了才知道。
“好,你到上海首先辦這件事,看情形如何趕緊寫信來。看哪裡還沒有 解到,好及早去催。”
胡雪岩的估計很正確,李鴻章果然奏請暫駐上海,統籌全局,察酌南 北軍情,再取進止。意思是江南防軍如果力量不足,無法南調,那就不一定
用武,以求和為宜。恭王懂他的用意,奏請准如所請;於是李鴻章在三月底 專輪到了上海,駐節天后宮行轅。
第五章
一見古應春的面,胡雪岩一嚇跳,他人都瘦得落形了。“應春,你,你 怎麼弄成這個樣子?”
“唉!”古應春長長地嘆口氣,“小爺叔,我的運氣太壞!也怪我自己大 意。”
“你出了什麼事?快告訴我。”
“我要傾家蕩產了。”古應春說:“都是聽信了徐雨之的話。” 這徐雨之是廣東籍的富商,胡雪岩跟他也很熟。此人單名一個潤字,
人很能幹,運氣也很好,在上海一家洋行學生意,深得洋人的器重,從廿二 歲開始與人合夥開錢莊,開絲號,開茶棧,無不大發利市。同治二年廿六歲,
已經積貲十來萬,在江南糧台報捐員外郎,加捐花翎,儼然上海洋場上有名 的紳士了。
因此,同治十年得了個差使。那時兩江總督南洋大臣曾國藩決定挑選 幼童出洋留學;事先研究,這批幼童以在廣東挑選為宜,因為美國的華僑絕
大部分是廣東人,廣東風氣開通,作父兄的固不以幼年子弟在萬里重洋之外 而不放心;而此輩幼童在美國常有鄉音親切的長輩去看他們,亦可以稍慰思 鄉之苦。
由於徐潤是上海“廣東幫”商人的領袖,所以曾國藩把這個差使交了 給他。徐潤策劃得很周到,挑選了一百二十個資質很不錯的幼童,分四批出
洋,每批三十人;第一批在同治十一年七月初上船,由容閎帶隊,大部分是 廣東籍,廣東籍中又以香山為最多,因為徐潤就是香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