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正說到這裡,芝芯亦來到,聽了方才所說的話,便說:“華如兄,你不要說白去了心思的話,這論雖然未見有人行得來,日後看了這論的未必不動心。我有個朋友,別號綠意軒主人,他喜歡著書,可將此書交付他,便將你我這十數年中所閱歷之事演成一部小說來,豈不世上人見了驚心動魄,或者便自已能戒了。”華如道:“這便妙絕,何不就到綠意軒中與那主人說說看。”芝芯道:“不必慌,現在學堂中各子弟學業如何?”便一齊同到學堂來。兩個先生坐論了半日,見兩個先生議論均皆奧衍精深,靈通微妙,泄苞符之秘,酌今古芝宜,不僅闡發機緘,推求器數。
華如聽到這裡,便更如大夢初醒,就對眾人道:“我從前以為時文是件必不可少之物,如今看來一定不久便要廢的。適才兩個先生所說的,這文是天地中至文,萬古不磨滅的,若人人盡識得此文,再加以我們中國所重的三綱五常的至理,一體一用,兼權並行,何怕我們中國不富強?我們快去尋綠意軒主人演小說去。”
欲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 綠意軒追書往事 春申浦夢逐邪魔
卻說華如要尋綠意軒主人演小說,芝芯便說:“不用尋,我明日見著他,與他說便了。“
過數月,芝芯方見這軒主人,便將魏家祖孫三代的事並孔先生一家、及自己半生閱歷皆被這三件事所害說了三日。這主人當時聽了原不在意,又過了六、七年,軒主人索筆蘇台,見了英國儒士傅蘭雅先生《求著時新小說啟》方記得當年這樁事來。於是從頭至尾,想一人書一事,想數人書數事,就將這幾個人有犯著這三件的一一寫出,其旁見側出尚有數人,因與三件事並無妨礙,皆系一概不犯,所以從略削稿。於光緒乙未重五日開,九日而演成小說三十二回。
是時,軒主人館於擷英主人家。擷英主人這日取稿披閱,便驚訝曰:“此系我浙東事,原來,這西溪村一帶地方家家富足,是戒了這三件事去學洋務的。聞得這魏家當年亦是好人家,實因此三件事送他性命四、五條,真真這三件事統天下都戒去方好。這個孔先生其為人實系是個正直拘泥的一個人,從前在左大人營盤中鬧出事來,皆由讀了時文,不知是軍機火速,還當是時文要揣摩的。故隔夜方將這請兵的文書做好了才發出去。”
軒主人道:“不但如此,隔夜才發故是有誤軍機,聞得他文書上皆寫了無數的‘之乎者也’的虛字,看文書的看了不懂,所以誤事。今日此人卻出了貢,捐了個本班。先家中全家種田,光景頗好,自已吃豆腐去了。”擷英主人道:“魏家兄弟今日如何?”
軒主人道:“四兄弟至今一齊尚在。他家吃怕了小腳的苦,至今生了女兒皆不纏腳,一概大腳。這華如自加了道銜後一直至今未到蘇州,只除講求西學外在家享福。前數年,聞得他一妻一妾均生子女,那妾雪花生的兒子叫榕生的。他家老四月如已帶得外洋學生意,叔侄兩人聞說已發了十萬餘財。他老大鏡如鴉片已戒去,與他正妻月娥所生的那個兒子杏生在家整頓舊園,督率女工,終年紡織亦發了七、八萬的家私。他老三水如亦不比從前專愛小腳,已死了這個心,亦用心在洋務上。他妻潘賽金腳亦放大,頗能操作。聞因賽金不能生育,前年已納了一個大腳丫頭,其餘我亦記不清。”擷英問:“他妹子阿蓮現在何處?”
軒主人聽了說:“不錯,忘了這個人,不料此人早已做了個財主婆。她兒子碩泉亦跟了那個廣東礦師到廣東學軍械製造去了。”擷英問:“鄭芝芯這人呢?我卻不知我們漸東有這個人,又與月如造了這許多機器,此恐是你捏造的。”軒主人笑說:“並不捏造,他曾中了個副榜,這個科名我豈能別造得來。”
擷英主人於是將這才做的小說書翻了又翻,說道:“這部小說話雖拖沓,卻不如此便不能傳出各人情景來。中間長毛一段卻天然是助了做書的波瀾,其實卻是真事。我聞得人說:‘我們浙東有一個山中,自從長毛來時,有避難的三、四家逃在此,後便成了一個大村坊。’其中水法機器皆極精究,卻一時忘記了此山的地名。”
軒主人便說:“就是我書所說孔先生住的山了,難怪你亦聽見人說過嗎?可見這事是真的,可惜此山名目我亦忘記,那魏家兄弟們一家故事,是那個朋友芝芯兄說與我聽的。叫我與他傳傳。我耽擱至今,無暇執筆,魏家那個知府加道銜的如今又懶於出門,所以外人亦不知他們當年有這件事。故世人無一人不沉迷在這三件事中,如竟醉夢的一般。”
話未說完,擷英主人便說:“你這書可有書名了,就叫《醒世新編》可好麼?”軒主人笑說:“書名卻取得好,只可惜世上人無一個肯醒。卻有了此書亦是不看,即看了此書亦仍不醒,這便無法要得他。”
擷英主人便說:“你不管他,你總去了。我想他是外國人尚具此救世婆心,可知這人抱負不凡。你何不將這小說帶至上海,親見傅蘭雅先生,與他講論,講論,結個文字緣何如?”又說:“你若要去,我與你同去。”軒主人道:“我亦多年想到上海走走。”
不意,軒主人是夜便夢至上海,思欲見了蘭雅先生,將這小說就正,就正。不料被一??拉至一個酒館內,見數人已坐在席上,軒主人看坐上並無一人認得,只見席上一齊說道:“你這人好不達時務,我們知道你做了一部書;將些時文、鴉片、小腳的害處,故意捏造起幾個人來荒唐敷衍,雜湊成文。我試問你,現在中國考舉人、考進士、考差使、考翰林多少官員由此出將入相,豈不是由時文出身的?又試問鴉片一宗,自道光年間起朝廷所得厘稅為萬萬萬萬數。方今日本遣反,無故要我們賠兵費多少,官員籌兵餉尚屬不敷,借洋債又不能多,現蒞各省辦息借,你是中國人曉得的,去年至今,各省紳民共現借出多少。譬如禁了鴉片,一則鴉片的厘稅不用說是要掉去了一大宗,一則現在餉項何從開支,軍食虧欠勢必兵變。你這個人可謂不知緩急輕重之分,你這個書就是個害千人,害萬人,破家誤國的禍根。滿口胡柴,何不繳出來燒了。”
有一個人:“如今官府尚不禁鴉片。你是何人?造這一部書,將吃鴉片的說得一錢不值?我便是吃鴉片的,必不容你將這書傳世,是比官府更大了。快把書搶來燒去,將字紙灰丟入黃浦江去。”
軒主人聽了,已是發狠,欲趕上去與這班人拼命,不料,店門口跑進一班小腳妓女來,一個個妖狐鬼魅的一般,圍了軒主人罵道:“你這未曾開過眼界的,我們小腳與你何干?你編造些小說書糟蹋我們。據你說:‘小腳不好。’為何你們男人見我們小腳便要死去?又據你說:‘女人腳放大了好種田。’哪知種了一年的田,還不能抵我們小腳一夜的出息。你還未曾見過小腳面呢,諒你這蛀書蟲無福消受。你說:‘早就有心想到上海。’今朝來了,哪知我們小腳多聚在上海。上海便是小腳的世界,若無小腳,上海便不成世界。快把這人手上拿的書搶了丟在茅廁里,還了我們世界。”說罷便一齊搶上來。
華如聽到這裡,便更如大夢初醒,就對眾人道:“我從前以為時文是件必不可少之物,如今看來一定不久便要廢的。適才兩個先生所說的,這文是天地中至文,萬古不磨滅的,若人人盡識得此文,再加以我們中國所重的三綱五常的至理,一體一用,兼權並行,何怕我們中國不富強?我們快去尋綠意軒主人演小說去。”
欲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十二回 綠意軒追書往事 春申浦夢逐邪魔
卻說華如要尋綠意軒主人演小說,芝芯便說:“不用尋,我明日見著他,與他說便了。“
過數月,芝芯方見這軒主人,便將魏家祖孫三代的事並孔先生一家、及自己半生閱歷皆被這三件事所害說了三日。這主人當時聽了原不在意,又過了六、七年,軒主人索筆蘇台,見了英國儒士傅蘭雅先生《求著時新小說啟》方記得當年這樁事來。於是從頭至尾,想一人書一事,想數人書數事,就將這幾個人有犯著這三件的一一寫出,其旁見側出尚有數人,因與三件事並無妨礙,皆系一概不犯,所以從略削稿。於光緒乙未重五日開,九日而演成小說三十二回。
是時,軒主人館於擷英主人家。擷英主人這日取稿披閱,便驚訝曰:“此系我浙東事,原來,這西溪村一帶地方家家富足,是戒了這三件事去學洋務的。聞得這魏家當年亦是好人家,實因此三件事送他性命四、五條,真真這三件事統天下都戒去方好。這個孔先生其為人實系是個正直拘泥的一個人,從前在左大人營盤中鬧出事來,皆由讀了時文,不知是軍機火速,還當是時文要揣摩的。故隔夜方將這請兵的文書做好了才發出去。”
軒主人道:“不但如此,隔夜才發故是有誤軍機,聞得他文書上皆寫了無數的‘之乎者也’的虛字,看文書的看了不懂,所以誤事。今日此人卻出了貢,捐了個本班。先家中全家種田,光景頗好,自已吃豆腐去了。”擷英主人道:“魏家兄弟今日如何?”
軒主人道:“四兄弟至今一齊尚在。他家吃怕了小腳的苦,至今生了女兒皆不纏腳,一概大腳。這華如自加了道銜後一直至今未到蘇州,只除講求西學外在家享福。前數年,聞得他一妻一妾均生子女,那妾雪花生的兒子叫榕生的。他家老四月如已帶得外洋學生意,叔侄兩人聞說已發了十萬餘財。他老大鏡如鴉片已戒去,與他正妻月娥所生的那個兒子杏生在家整頓舊園,督率女工,終年紡織亦發了七、八萬的家私。他老三水如亦不比從前專愛小腳,已死了這個心,亦用心在洋務上。他妻潘賽金腳亦放大,頗能操作。聞因賽金不能生育,前年已納了一個大腳丫頭,其餘我亦記不清。”擷英問:“他妹子阿蓮現在何處?”
軒主人聽了說:“不錯,忘了這個人,不料此人早已做了個財主婆。她兒子碩泉亦跟了那個廣東礦師到廣東學軍械製造去了。”擷英問:“鄭芝芯這人呢?我卻不知我們漸東有這個人,又與月如造了這許多機器,此恐是你捏造的。”軒主人笑說:“並不捏造,他曾中了個副榜,這個科名我豈能別造得來。”
擷英主人於是將這才做的小說書翻了又翻,說道:“這部小說話雖拖沓,卻不如此便不能傳出各人情景來。中間長毛一段卻天然是助了做書的波瀾,其實卻是真事。我聞得人說:‘我們浙東有一個山中,自從長毛來時,有避難的三、四家逃在此,後便成了一個大村坊。’其中水法機器皆極精究,卻一時忘記了此山的地名。”
軒主人便說:“就是我書所說孔先生住的山了,難怪你亦聽見人說過嗎?可見這事是真的,可惜此山名目我亦忘記,那魏家兄弟們一家故事,是那個朋友芝芯兄說與我聽的。叫我與他傳傳。我耽擱至今,無暇執筆,魏家那個知府加道銜的如今又懶於出門,所以外人亦不知他們當年有這件事。故世人無一人不沉迷在這三件事中,如竟醉夢的一般。”
話未說完,擷英主人便說:“你這書可有書名了,就叫《醒世新編》可好麼?”軒主人笑說:“書名卻取得好,只可惜世上人無一個肯醒。卻有了此書亦是不看,即看了此書亦仍不醒,這便無法要得他。”
擷英主人便說:“你不管他,你總去了。我想他是外國人尚具此救世婆心,可知這人抱負不凡。你何不將這小說帶至上海,親見傅蘭雅先生,與他講論,講論,結個文字緣何如?”又說:“你若要去,我與你同去。”軒主人道:“我亦多年想到上海走走。”
不意,軒主人是夜便夢至上海,思欲見了蘭雅先生,將這小說就正,就正。不料被一??拉至一個酒館內,見數人已坐在席上,軒主人看坐上並無一人認得,只見席上一齊說道:“你這人好不達時務,我們知道你做了一部書;將些時文、鴉片、小腳的害處,故意捏造起幾個人來荒唐敷衍,雜湊成文。我試問你,現在中國考舉人、考進士、考差使、考翰林多少官員由此出將入相,豈不是由時文出身的?又試問鴉片一宗,自道光年間起朝廷所得厘稅為萬萬萬萬數。方今日本遣反,無故要我們賠兵費多少,官員籌兵餉尚屬不敷,借洋債又不能多,現蒞各省辦息借,你是中國人曉得的,去年至今,各省紳民共現借出多少。譬如禁了鴉片,一則鴉片的厘稅不用說是要掉去了一大宗,一則現在餉項何從開支,軍食虧欠勢必兵變。你這個人可謂不知緩急輕重之分,你這個書就是個害千人,害萬人,破家誤國的禍根。滿口胡柴,何不繳出來燒了。”
有一個人:“如今官府尚不禁鴉片。你是何人?造這一部書,將吃鴉片的說得一錢不值?我便是吃鴉片的,必不容你將這書傳世,是比官府更大了。快把書搶來燒去,將字紙灰丟入黃浦江去。”
軒主人聽了,已是發狠,欲趕上去與這班人拼命,不料,店門口跑進一班小腳妓女來,一個個妖狐鬼魅的一般,圍了軒主人罵道:“你這未曾開過眼界的,我們小腳與你何干?你編造些小說書糟蹋我們。據你說:‘小腳不好。’為何你們男人見我們小腳便要死去?又據你說:‘女人腳放大了好種田。’哪知種了一年的田,還不能抵我們小腳一夜的出息。你還未曾見過小腳面呢,諒你這蛀書蟲無福消受。你說:‘早就有心想到上海。’今朝來了,哪知我們小腳多聚在上海。上海便是小腳的世界,若無小腳,上海便不成世界。快把這人手上拿的書搶了丟在茅廁里,還了我們世界。”說罷便一齊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