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墮入情網我不想掙扎。對於我,她不是情人眼裡的西施,她真的很美,是美女之中的美女。用閉月羞花,一笑生百媚來形容她很俗很淺薄。她身材姣好,一顰一笑,舉手投足有一種難以言狀的對異性的征服力。說真話,我甘願被她征服。
光陰荏苒,歲月在平平淡淡充滿期待中快速流淌。高中畢業後,我參加了工作。教育體制改革,讓她提前一年畢業。在打工待業的半年,有一個和她一起打工的男孩走進了她的生活。她家條件不錯,爸爸是國家幹部。而這個男孩家境殷實,她媽很喜歡他。
我記得,是鄰家女孩向她媽實話實說,說我們家很窮,我本人連一件毛衣都沒有,跟著我以後會受窮。我媽很生氣,專程下漢口找我姨媽,讓表姐給我織了一件在當時針法款式都非常時髦的毛衣。這件毛衣,我十分珍惜,穿了很多年。當然,跟毛衣沒有什麼關係,她也從沒有嫌棄我出生貧寒。
但她父母在意。
當幾次聽說她與那個男孩來往後,我意識到她應該給我個說法了,但她否認與那個男孩相好,還說他很醜。我說,我不能勉強你,喜歡誰完全是你的自由,你只需說真話。她不置可否,我們開始疏遠。
就這樣過去了一段時間。一天上午,她和一個女同學來到我上班的地方,說有事找我。下班後我們選擇了一條僻靜的回家的路,她的同學迴避了。這是我人生中一段漫長而又寂寞的路,我們默默的前行,沒說一句話。慢慢地,看看到了人多的地方,她說,路都走完了?我說,走完了。彼此再也沒有言語。
其實,我知道她此行想談什麼,但經過了解,我更知道她屈從於母親的壓力,和那男孩交往,她心有不甘。經過痛苦的思考,我以為,愛情是專一的,我不能接受她的情感在我和那個男孩之間搖擺,雖然我那麼愛她,我無奈選擇了退出。我想,與其糾纏不休,不如痛下決心,讓她早做了斷。
那時候,我有一點點怨她母親,怪她棒打鴛鴦,但現在我一點也不怪。其實她母親沒有一點錯,父母是過來人,天下父母沒有不為自己子女謀劃幸福生活的。居家過日子是一輩子的方方面面的事,而感情只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有智者說,女孩要富著養,否則誰給一塊糖就跟人家跑了。而男孩則要窮著養,讓他知道生活的艱辛,才會努力,打拼出一塊屬於自己的人生天地。
失去她,我很落寞,也十分痛苦,但我沒有消沉。我努力工作,雖然挫折不斷,我也從未氣餒。
感恩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我們告別了貧窮,過上了溫飽向小康邁進的生活。雖不算富有,與從前相比,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只是,愛不能忘記,不時有她的訊息。她嫁給那個男孩後,感情生活有矛盾,一次兩人吵架,她精神受到刺激,回娘家指責她父母說,我說黑伢子我渾名好,你們都不聽!怕加重她的病情,他爸爸只好附和她說,他好,他好。
再後來,聽說她離了婚,改嫁後的日子過得也不舒坦,後夫的前妻住她隔壁,對她有奪夫之怨,儘管這不是她的錯。三年前,她罹患中風,去年,香消玉殞。
生命的脆弱常常讓人不勝唏噓。一個人的七情六慾,苦樂酸甜,隨著生命的終結,須臾間灰飛煙滅,留給親人和朋友的是不盡的緬懷和感念。
縱覽人生,有時我想,如果人們在激情與理智,幼稚與成熟之間找到一種溫和緩衝,理解包容的方法。也許我們的人生會少很多遺憾。問題是,少不更事,導致了我們的青春我們不能做主,所以人生的種種悲歡離合還會綿延不斷,代代相傳。
好在,我們還擁有而立之後不惑的未來。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教育好下一代是人生永恆的主旨。年輕人應該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我現在覺得,把我們人生的體驗與感受與他們共勉,讓下一代不走我們走過的彎路,擇善而行,即使犯錯也能從容面對。那麼我們的生命也就沒有什麼遺憾。
祈福生命,大家都健健康康地活著。祈福年輕人,讓他們會活得更好。
第108章 張賢亮:隨風而去
現在當成經典電影的好萊塢影片《亂世佳人》,是根據一本中文譯為《飄》的美國小說改編的。我也不去查那英文原名了,只說這部影片是我大約十歲時跟父母在重慶看的,在電影院,我父親對母親用英語說了它的原名,解釋道:“它的意思是‘隨風而去’。”不知為何,“隨風而去”四個字從此深深印入我腦中,直至今天,直到將來,隨我一生。
今年是我見我母親最後一面的三十周年。1968年我第二次勞改釋放到農場就業,世道很亂,也不知向誰請假,自己偷跑回北京看望母親。母子倆相見淚灑衣襟,但還沒互相敘述完離別十年中各自的遭遇感慨,沒幾天,說是西單商場發生了爆炸,我就被“小腳偵緝隊”抓走,又押送回寧夏。第二年我母親便在孤獨中去世,屍骨無存。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我按民間風俗備了些紙錢到我創辦的華夏西部影視城的城牆上祭奠父母,因為華夏西部影視城展廳里有我母親的照片。我雖不迷信,但可表達心意,也就是毛澤東說的,“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寄託我們的哀思”的意思。
光陰荏苒,歲月在平平淡淡充滿期待中快速流淌。高中畢業後,我參加了工作。教育體制改革,讓她提前一年畢業。在打工待業的半年,有一個和她一起打工的男孩走進了她的生活。她家條件不錯,爸爸是國家幹部。而這個男孩家境殷實,她媽很喜歡他。
我記得,是鄰家女孩向她媽實話實說,說我們家很窮,我本人連一件毛衣都沒有,跟著我以後會受窮。我媽很生氣,專程下漢口找我姨媽,讓表姐給我織了一件在當時針法款式都非常時髦的毛衣。這件毛衣,我十分珍惜,穿了很多年。當然,跟毛衣沒有什麼關係,她也從沒有嫌棄我出生貧寒。
但她父母在意。
當幾次聽說她與那個男孩來往後,我意識到她應該給我個說法了,但她否認與那個男孩相好,還說他很醜。我說,我不能勉強你,喜歡誰完全是你的自由,你只需說真話。她不置可否,我們開始疏遠。
就這樣過去了一段時間。一天上午,她和一個女同學來到我上班的地方,說有事找我。下班後我們選擇了一條僻靜的回家的路,她的同學迴避了。這是我人生中一段漫長而又寂寞的路,我們默默的前行,沒說一句話。慢慢地,看看到了人多的地方,她說,路都走完了?我說,走完了。彼此再也沒有言語。
其實,我知道她此行想談什麼,但經過了解,我更知道她屈從於母親的壓力,和那男孩交往,她心有不甘。經過痛苦的思考,我以為,愛情是專一的,我不能接受她的情感在我和那個男孩之間搖擺,雖然我那麼愛她,我無奈選擇了退出。我想,與其糾纏不休,不如痛下決心,讓她早做了斷。
那時候,我有一點點怨她母親,怪她棒打鴛鴦,但現在我一點也不怪。其實她母親沒有一點錯,父母是過來人,天下父母沒有不為自己子女謀劃幸福生活的。居家過日子是一輩子的方方面面的事,而感情只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有智者說,女孩要富著養,否則誰給一塊糖就跟人家跑了。而男孩則要窮著養,讓他知道生活的艱辛,才會努力,打拼出一塊屬於自己的人生天地。
失去她,我很落寞,也十分痛苦,但我沒有消沉。我努力工作,雖然挫折不斷,我也從未氣餒。
感恩於國家的改革開放,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我們告別了貧窮,過上了溫飽向小康邁進的生活。雖不算富有,與從前相比,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只是,愛不能忘記,不時有她的訊息。她嫁給那個男孩後,感情生活有矛盾,一次兩人吵架,她精神受到刺激,回娘家指責她父母說,我說黑伢子我渾名好,你們都不聽!怕加重她的病情,他爸爸只好附和她說,他好,他好。
再後來,聽說她離了婚,改嫁後的日子過得也不舒坦,後夫的前妻住她隔壁,對她有奪夫之怨,儘管這不是她的錯。三年前,她罹患中風,去年,香消玉殞。
生命的脆弱常常讓人不勝唏噓。一個人的七情六慾,苦樂酸甜,隨著生命的終結,須臾間灰飛煙滅,留給親人和朋友的是不盡的緬懷和感念。
縱覽人生,有時我想,如果人們在激情與理智,幼稚與成熟之間找到一種溫和緩衝,理解包容的方法。也許我們的人生會少很多遺憾。問題是,少不更事,導致了我們的青春我們不能做主,所以人生的種種悲歡離合還會綿延不斷,代代相傳。
好在,我們還擁有而立之後不惑的未來。孝敬父母,尊重師長,教育好下一代是人生永恆的主旨。年輕人應該經受各種各樣的考驗。我現在覺得,把我們人生的體驗與感受與他們共勉,讓下一代不走我們走過的彎路,擇善而行,即使犯錯也能從容面對。那麼我們的生命也就沒有什麼遺憾。
祈福生命,大家都健健康康地活著。祈福年輕人,讓他們會活得更好。
第108章 張賢亮:隨風而去
現在當成經典電影的好萊塢影片《亂世佳人》,是根據一本中文譯為《飄》的美國小說改編的。我也不去查那英文原名了,只說這部影片是我大約十歲時跟父母在重慶看的,在電影院,我父親對母親用英語說了它的原名,解釋道:“它的意思是‘隨風而去’。”不知為何,“隨風而去”四個字從此深深印入我腦中,直至今天,直到將來,隨我一生。
今年是我見我母親最後一面的三十周年。1968年我第二次勞改釋放到農場就業,世道很亂,也不知向誰請假,自己偷跑回北京看望母親。母子倆相見淚灑衣襟,但還沒互相敘述完離別十年中各自的遭遇感慨,沒幾天,說是西單商場發生了爆炸,我就被“小腳偵緝隊”抓走,又押送回寧夏。第二年我母親便在孤獨中去世,屍骨無存。所以今年的清明節我按民間風俗備了些紙錢到我創辦的華夏西部影視城的城牆上祭奠父母,因為華夏西部影視城展廳里有我母親的照片。我雖不迷信,但可表達心意,也就是毛澤東說的,“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寄託我們的哀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