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敦刻爾克大撤退

  德國進攻比利時的時候,英法軍隊進入比利時增援,幾十萬軍隊剛一進去,比利時宣布投降了,聯軍趕緊往回撤。撤到英吉利海峽邊上的敦刻爾克,大軍陷入了絕境,前邊是白浪滔天的英吉利海峽,後面是窮凶極惡的納粹裝甲師,眼看幾十萬人就要全軍覆沒,這時上演了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幕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被包圍在敦刻爾克的盟軍,以英國遠征軍為主。英國是歐洲唯一不實行義務兵制的國家,軍人都是志願兵、職業軍人,儘是二三十歲的老兵。如果這些人在敦刻爾克全軍覆沒,就意味著英國沒有人會打仗了。邱吉爾當時已經做了首相,剛一上台,就趕上這麼一件噁心事兒。邱吉爾說,如果這支部隊全完了的話,我們就得靠童子軍來保衛英國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要把部隊從海那邊接回來。英國海軍制訂了“發電機行動計劃”,由拉姆齊海軍上將指揮,動用了800多艘船舶,包括博物館裡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明輪船都調動起來,沿海的私人遊艇也去,九天九夜,33萬多聯軍士兵被搶救回了英國,其中英軍20.6萬人,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下了有生力量。這20.6萬職業軍人,回到祖國,如果擴軍,人人都是當班長、排長的料,久經沙場的老兵,比丟失的武器裝備重要得多。

  敦刻爾克撤退時,英國人雖然面臨著死亡威脅,但無一例外地在排隊,輪到我撤我就撤,齊腰的海水,冰冷刺骨,在這樣的海水中站了幾天幾夜毫無怨言。一到下午四點,紳士們在海灘上燒茶喝。這時候,德國飛機來轟炸,一顆炸彈,崩起沙子,濺到茶杯里,英國人第一個反應是,德國佬真討厭,潑了,再燒一杯。這叫“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英國人特有的紳士風度在戰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家都這麼從容地排隊,最後都能跑。

  每一支部隊撤退的時候,師長是最後一個走,當時蒙哥馬利將軍就是師長,他最後一個走,確保全師每一個官兵都已經上船了,師長才上船。不是說敵人打過來了,當官的先坐飛機跑了,當兵的扔那兒不管。

  值得一提的是,蘇格蘭的一位公爵,駕駛著自己的私人遊艇,到海峽對岸,接那些農民、礦工、漁民、售貨員出身的素不相識的大兵,公爵父子倆,九天九夜,用自己的遊艇,救回了300名英國兵,爺兒倆救回來一個營。遊艇一次能帶幾個人?所以要連續九天九夜。這就是英國稱霸世界300年的原因所在。

  英倫三島被德國封鎖了,只要船一出海,就會被潛艇擊沉,所以英國急需水手,而英國恰恰是一個產水手的國家,從國王到老百姓,都是合格的水手。於是政府設個招募站貼出布告,國家現在需要水手,請大家去報名。每一個招募點,都排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隊,隊伍當中,經常有祖孫三代的身影。誰都知道出海是九死一生,一出海船就會被德國潛艇打沉,就回不來了,但是,大家都在那兒排隊,因為國家需要我們去奉獻,無所謂給不給錢,甚至可能會看不到下個月發工資,但大家毫無怨言。

  功成不居戴高樂

  敦刻爾克大撤退,英軍跑了,法國就完蛋了。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在二戰中抵抗了6個禮拜,就被德國人占領了。德國人在西線,取得了這麼輝煌的成就,只付出了不到4萬名士兵的代價,就占領了幾乎整個歐洲。法國總理、“一戰”的凡爾登英雄貝當元帥,受命向德國投降,整個大西洋沿岸占法國面積3/5的領土被德國占領;每年70億法郎的占領軍軍費,由法國負擔;剩下2/5的殘山剩水,以貝當為首,在南部小鎮維希,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被稱為“維希法國”。貝當元帥建立這個偽政權時,內定了他的愛徒、法國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戴高樂為偽政權的國防部長。但是,在法國宣布投降的當天晚上,戴高樂將軍到機場送一個英國將軍回國,兩個人握手、擁抱完了,英國將軍上飛機了,飛機開始滑行的時候,戴高樂突然拔腿開始追飛機,那會兒飛機也小,不像今天的波音747,你追也追不上。飛機上還有跑道上所有送行的人都傻了——將軍瘋了,幹嗎呢這是?戴高樂將軍身高1.98米,外號大公雞,兩腿也長,幾步就追上了。飛機上的英國將軍,醒過味來,探出身子抓住戴高樂將軍的胳膊,一把就把他給提上來了,飛機已經起飛了,將軍兩腿還在空中蹬呢。當天晚上戴高樂將軍飛到了倫敦,立刻發表了演說,宣布成立自由法國政府,號召所有法國內地不願意屈服的人們,組成軍隊抵抗;號召法國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法國軍人,服從自由法國政府。

  戴高樂將軍當時只是一名准將,准將是將軍中級別最低的。以至於邱吉爾首相笑著說:“你能代表法國嗎?”不過後來很多比他軍銜高得多的人,都站到他的旗幟下,維護國家的尊嚴。1944年巴黎光復,將軍回到巴黎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去巴黎聖母院做彌撒,感謝上帝,拯救了法國。當他進入巴黎聖母院的時候,鐘樓裡面藏著德國的狙擊手,那名狙擊手已經把戴高樂將軍的頭部,套在了瞄準鏡的十字線上。如果這個狙擊手扣動扳機,那法國的歷史肯定要改寫。但是,狙擊手在瞄準之後,被戴高樂將軍偉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沒有開槍,相反熱淚盈眶,泣不成聲,從塔樓上下來投降了。

  接下來,戴高樂將軍就開始主持戰後法國的政務。他組織自由法國,貝當元帥兩次開庭審判,判處他死刑。而戴高樂在國家光復之後,功成身退了,臨下台之前,他簽署的最後一道命令,就是特赦自己的老師貝當元帥(由死刑改判終身監禁),貝噹噹時已經89歲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經無所謂了。6年後,95歲高齡的貝當元帥去世。戴高樂將軍回到家中,待了13年,直到1958年,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在風雨飄搖之中,他又出來領導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國。今天的法國就是第五共和國,戴高樂是開國總統,任滿之後辭職,不再謀求連任,臨走的時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帶走愛麗舍宮裡他用了多年的舊書櫃。他問管理人員,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員泣不成聲,整個法國都是你拯救的,拿倆書櫃算什麼,你拿吧。戴高樂將軍讓秘書按新書櫃的價格付了款,把這兩個舊書櫃帶走。將軍拒絕領總統的退休金,他說要用這個錢去撫恤陣亡將士的家屬。

  法國光復的時候,國會想授予戴高樂元帥軍銜,被他拒絕了,他認為,勝利應該屬於光榮的將士們,我就是准將,將官最低一級。我們看世界上的獨裁者,大多恬不知恥地封自己為元帥、大元帥,而他們不過是業餘軍事愛好者而已。戴高樂將軍只領一個退休准將的薪金,極其微薄,歐洲上流社會,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兒安娜是在他夫人遭遇一次車禍後誕生的,因為醫療事故,出生時就是智障,得靠他養活著。他的薪金要養活這麼多人,不夠用,怎麼辦呢?老爺子就寫回憶錄,靠這個來謀生,差倆禮拜不到80歲走的,實際上是活活累死的。

  一般這麼大的幹部寫回憶錄,用不著自個兒寫,都是搖椅上一躺,香檳酒、雪茄菸,秘書在那兒給敲字……他哪兒成啊,菸酒都戒了,因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機。所以,世界近代歷史上,三位政治家最值得崇拜:華盛頓將軍、孫中山先生和戴高樂將軍。功成不居,非常偉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