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當然不會贊成這樣的工作態度,但羅馬人的看法就不一樣。他們說,工作與休假,很難說哪個更重要。這個負責人由於某個非個人的原因失落了移交工作的時間,既已如此,如果要他犧牲休假時間去辦移交,等於把一件事的不完滿變成了兩件事的不完滿,兩敗俱傷。休假使一個人失去一種身份,轉換一種身份,這種失去和轉換是那樣的無可指摘,就像無可指摘於突然死亡。那個人自從來到休假地、換上寬鬆服之後,他作為公務員的身份已經暫時地埋葬於山水間,你怎麼能對一個死亡了的身份有額外的指望?工作的延續,只能靠接替者,或者,等他休假期滿身份"復活"。

  對於這樣一條思路可以不作評論,但我至少由此知道了平日自己周圍的好些朋友為什麼老是休息不好。

  我們很多企業家和官員其實也有假期,而且也能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風景勝地,然而可惜的是,他們可以放下工作和家人,卻放不下身份。於是,一到休假地只想擺脫放下身份後的虛空和慌張,立即用電話疏通全部公私網絡,甚至還要與當地的相關機構一一接上關係。結果可想而知,電話之頻、訪客之多、宴請之盛,往往超過未曾休假之時,沒過幾天已在心裡盤算,什麼時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休息,成了一個永遠閃動在彼岸的夢影。

  顯而易見,此間的一個重要區別在於,人家的休假是轉換身份,我們的休假是疊加身份。疊加在遠離辦公室的地方,疊加在山光水色之間,那是多麼不自然,多麼矯情。矯情在別處尚能閉眼放過,矯情在私人假期,實在是糟踐了人生的最後一個秘角,讓人憐憫。

  四

  那麼多羅馬人到國外休假,我想主要是去了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南部。義大利人的經濟狀況在整體上比法國、德國差得多,比西班牙好一點,他們在外應該是比較節儉的一群。歐洲人出國旅遊一般不喜歡擺闊,多數人還願意選擇艱苦方式來測試自己的心力和體力,這與我們一路上常見的那些腰包鼓鼓、成群結隊、不斷購物的亞洲旅行者很不一樣。

  但是即便如此,歐洲畢竟也有很多人負擔不起長途旅遊的經濟壓力,也有一些老人則受到體力的限制不能出遠門了,他們往往只到鄉鎮別墅中度假,沒有別墅就租借一個臨時住所。其實這是歐洲人最尋常的度假方式,只不過這次假期長,很多人就去走長路了。

  我們遇見過一個在小鎮別墅里度假的老人,很能代表這種方式,因此歷久難忘,不妨記述一下。

  那天我們去東海岸的聖喬治港,經過一個小鎮,見到有一位白髮老者阻攔我們,硬要請我們到附近一家海味小館吃飯。理由是他曾多次到過中國,現在正在這個小鎮的別墅里度假。

  跟著他,我們也就順便逛了一下小鎮。小鎮確實很小,沒有一棟豪華建築,全是一排排由白石、水泥、木板建造的普通住房,也沒有特別的風景和古蹟,整個兒是一派灰白色的樸素。與中國南方的小鎮相比,它甚至顯得有點寒磣,但是單純的色調和乾淨的街道卻讓人分外安靜。在我們以往的經驗中,單純的色調只屬於高雅社區,越是鄉野世俗便越加艷麗紛呈。這個特點,不僅是中國大陸,連台灣、香港也概莫能外。歐洲這種小鎮為什麼如此單純和諧呢?只是做色彩的減法,就增加了多少等級。

  大概走了十分鐘路,我們就見到了那家海味小館。老人不說別的,先讓我們坐下,一人上一碗海鮮麵條。

  那碗麵條有什麼奧妙?我們帶著懸念開始下口。麵條居然是中國式的,不是義大利麵食,大湯,很清,上面覆蓋著厚厚一層小貝殼的肉,近似於中國沿海常吃的"海瓜子"。這種小貝殼的肉吃到嘴裡,酥軟而又韌性,鮮美無比,和著麵條、湯汁一起咽下,真是一大享受。老人看著我們的表情放心地一笑,開始講話。

  他的第一句話是:"現在我已向你們說清我在這個小鎮買別墅的原因,這麵條,全義大利數這裡做得最好。"說完,他才舉起酒杯,正式表示對我們的歡迎。

  原來,這碗麵條是他的見面名片。

  然而很快發現這個判斷是錯的,他的名片複雜得多。他剛才在路口說自己多次去過中國,那麼,為什麼去呢?

  他的回答使我們大吃一驚,他去中國的身份是義大利的外貿部長、郵電部長和參議員!這就是說,坐在我們對面的白髮老人是真正的大人物。

  今天他非常不願意在自己擔任過的職務上說太多的話,因為他在休假。他努力要把攔住我們的原因縮小為個人原因和臨時原因。他說,妻子是一個詩人,現在正在別墅里寫詩,但別墅太小,他怕干擾妻子,便出來溜達,遇到了我們的車隊。

  聽他這麼說,我們就關切地問,妻子整天寫詩嗎?這豈不讓他整天在外面溜達?他說不,妻子上午睡覺,下午才寫詩,因此只須出來溜達半天。

  於是,我們祝賀他的妻子能在這個假期寫出一批好詩。他表示感謝,然後又誠懇地說:"她的詩確實寫得不錯,真的。"那眼神,像一個靦腆的老農。

  告別老人後,我們又行走在小鎮灰白的街道上了。我想,這樣的小鎮,對所有被公務所累的人都有吸引力和消解力。它有能力藏龍臥虎,更有能力使他們忘記自己是龍是虎。這種忘記,讓許多漸漸走向非我的人物走向自我,讓這個世界多一些赤誠的真人。因此,小鎮的偉力就像休假的偉力,不可低估。

  那麼羅馬,你的每一次空城,必然都會帶來一次人格人性上的重大增補。

  /* 36 */

  死前細妝 余秋雨

  連載:出走十五年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余秋雨   在很長一個時期,西班牙人成批地到一個廢棄的宮苑門口久久排隊。好不容易放進去一批,便在荒草、瓦礫中艱難行走,去尋找一座座神秘的庭院。後來,歐洲人也來排隊了,美國人也來排隊了,有些著名作家還想方設法在裡邊住一陣,全然不怕無月的黑夜野貓和碎瓦一起墮落在荒草間,而手邊又摸不到燭台。

  一年年下來,有關當局終於下決心,投入漫長的時間和大筆的經費來清理這個宮苑。一旦清理立即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流名勝,當年康有為先生旅行歐洲,特地辛辛苦苦到西班牙南部來看它,看完寫詩驚嘆它的土木建築水平,我們中國很難比得上。

  這便是阿汗拉布拉宮。

  今天我們一行來到這裡,首先驚詫它的巨大。一層層進去,對於能否在一天之內走完它已失去信心。我一次次找崗樓邊的牆根坐著休息片刻,先看宮牆外山岩絕壁之下霧灰色的城市,再轉過身來看樹叢中迷了路的各國旅行者。幾百年過去,密如蜘蛛網的現代城市街道卻不會迷失,仍然迷失在這山頂老宮的頹廢中,真是奇怪。

  其實,它更加巨大的是精神背景。伊斯蘭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在這裡對峙了幾百年,這是人類兩大文明的傷心地。

  伊斯蘭文明從公元八世紀從北非進入歐洲,在這裡建立了著名的摩爾王朝。當時他們無疑是先進文明的代表者,不僅帶來了新的農業技術,而且發展了數學、醫學、地理學,連古希臘文獻也在這裡獲得了良好的保存和譯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