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心愛這樣的美少女做女朋友是一件很拉風的事。因為可以借她的價值來肯定和提升他的價值,卻並不妨礙他追求別的女生。
遇到攻不下的山頭時,他會言若有憾地說:“心愛對我真的很好,但是我願意為了你而放棄她。”往往收得奇效。
盧克凡的女朋友起碼要有兩位數。
然而這些心愛是不知道的。她一心一意地等著克凡回來,並真心祈禱他會早些成功,早些走紅,早些成為更多人直到全世界的偶像明星。
有時李遠征來看她,聽她“克凡”“克凡”地說個沒完,幾次忍不住要提醒她盧克凡並非好情人,卻總是不忍心開口。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無法讓自己說出對朋友不利的話,便只得沉默。
心愛笑:“現在我同你剛好反過來了,總是我說你聽。”
遠征苦笑,說句老實話,有時他還真是懷念從前心愛不說話的日子,那時的她比較溫柔安靜,不會這麼沒完沒了地叫著別人的名字。不過也許從前她是在心裡叫,而他聽不到,便只讀到自己願意相信的話。誰知道呢?
人生不過是自己騙自己高興。他至少還可以享受這些日子與心愛相見的快樂。
“你現在交際這麼多,有沒有放棄作畫?”
“當然不會,可是畫畫的時間的確比從前少了許多。”心愛遺憾地說,“張老師的交際才真正多,又要同人合資辦學又要到處辦講座,已經決定不再教我了。”
“張佩岑像商人多過像畫家。”李遠征評價。
心愛有些詫異,老好人也會說出刻薄的話來,但是倒也一針見血。張佩岑曾經親口說過:“心愛,你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的投資。”口氣的足那些盯住一盤數研究“牛市”“熊市”買進賣出的股海難民。
他們也時時相約出遊,釣魚或是看電影,出雙入對。然而感覺同和克凡在一起完全不一樣。她面對他時,不會臉紅心跳;他失約或遲到,她也不會焦急到坐立不安,胡思亂想。他們的遊戲多半很悶,但並非無聊,因為兩人喜歡看的片子屬於同類,褒貶一致,興趣相投。
到這時,李遠征又慶幸心愛可以開口說話,使他享受到交流的快樂。他在學校里算得上一表人才,品學兼優,也並不是沒有女孩子青睞於她,可是沒有一個比心愛有味道。他有他的驕傲與堅持,寧缺勿濫,對心愛遷就,不代表他可以對別的女生馬虎。
況且真愛的留學手續層層辦妥,成行在即,便是這樣的相對也不可以久長。李遠征十分珍惜美好時光,不願意讓狹隘和嫉妒浪擲時間,明知自己在心愛的世界裡只占居次位,每到克凡假期,便會自動消失一些日子。
人人都會追求自己認為最好的,不到絕望來臨,都不會懂得轉彎或是退而求其次。要麼執著,要麼花心,少有人真正知足。
李遠征和真心愛,各有自己的一份執著。
越年冬天,盧克凡有機會出演一部電視電影的重要配角。播映那天,盧甄兩家一早約好,不到八點已經齊齊坐在電視機前屏息等待。
盧媽媽做了水果沙拉招待客人,盧教授則開一瓶紅酒與甄先生對飲,他一直不贊成兒子進影視圈,然而木已成舟,況且眾人都是這般積極,他便也只得隨波逐流,融入大眾。
最緊張的還要屬心愛,她還從沒看過克凡哥哥在螢屏上的形象,不知道那和真實的克凡可有距離,他是不是有開麥拉麵孔,會不會有觀眾緣,會不會一夕成名……她只覺得比自己開畫展更加緊張,更加在乎成績。
終於GG結束,正片上映,盧克凡出現在畫面時,屋中人忍不住一陣歡呼,接著便沉靜下來——少年盧克凡其實離巨星風範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屏幕上明明白白是個乳臭未乾卻自以為是的扮酷少年,他的舉止言談中帶有那麼濃重的模仿味道,仿佛在話劇舞台上,又似乎在上表演課,表情生澀,動作誇張,與角色完全脫節。
故事講的是三四十年代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乘著電視連續劇《上海灘》的熱潮,摘幾朵浪花便當成溪流罷了。克凡扮演的,相當於丁力那樣一個角色,同一班手足來到上海打天下,初出茅廬而好勇鬥狠,跟老大愛上同一個女人,最終為了救那個女人而死於亂槍之下。
男生不同於女生,女孩子演技差點,只要形象年輕漂亮,還會收到嬌花未開更惹憐的意外效果;男演員卻不能光靠形象出位,年輕也並不是資本,半大小子的扮相其實尷尬,表演稍失分寸就會變形。換作是其他演員,盧媽媽甄媽媽一定會脫口問出“都不知道導演怎麼會選他來演”;然而當事人是自家子弟,兩位媽媽不禁護短,只有勉強地笑著說:“這孩子,還真有點表演天賦。”
到這時眾人約摸都已明白,盧克凡所以會有機會參與演出,無非是因為劇組缺錢,電視電影是小成本製作,一切從簡,不僅是盧克凡的角色,看情形,片中大部分年輕配角都應該是同學,大概製片方或是導演與學校有些瓜葛,這部片子幾乎可以說是學員的一次匯報演出,或是實習成績。
然而盧克凡本人顯然不是這樣想,他興沖沖地打電話回來,聲音高亢地說:“你們看了嗎?我的表演怎麼樣?拔槍的動作帥不帥?就是戲份少了點。不過導演說以後再有機會合作,一定用我當主角。我們班同學也都說我演得不錯,打算等下出去搓一頓慶祝呢。好了,他們在叫我,不多說了。”
他並沒有要求與心愛單獨通話。
雖然真心愛無疑是盧克凡最忠實的終身影迷。
而心愛從頭至尾死死地盯著螢屏,卻根本沒有看清楚影片講的是什麼故事,也根本不在意盧克凡表演得有多誇張生澀。她全身心投入的,只是那一個熟悉得刻骨銘心的英俊形象。
影片中的盧克凡,像前世多過今生。尤其有個站在百貨公司電梯裡向下望的鏡頭,活脫脫就是從記憶中翻檢出來再穿過半個世紀的風雨直接拷貝到螢屏上。
真心愛,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那個瞬間,那個影像,那一個期盼良久如煙花綻放的定格。
那是在1947年的深秋,國民黨偽“國大”召開,南京政府發布了“妨害風化,提倡節約,實行禁舞”的命令。一時市面大亂,娼業蕭條,各大舞廳紛紛成立舞女組織,金大班做了這組織的頭兒,天天到處去開會、呼籲、甚至組織遊行。“百樂門”開幾日又停幾日,沒個准信兒。
“百樂門”幾十號小姐,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上班時胭脂綾羅,回到家仍然蓬頭垢面灑掃洗涮;碧桃只有一個人,自己吃飽全家不餓,壓力輕,身份反而重,因為不必那麼急著掙錢,態度上便先有了幾分從容。隨別人怎麼鬧,她只是不急,樂得利用這幾天休假到處玩樂觀光去。
這日中午醒來,她照常畫了妝,換了旗袍,媚行狐步地往百貨公司里來。太陽的光在法國梧桐的葉子上跳躍著,跳到柏油路面上來,像灑金子,她簡直要不捨得踩下去。原來白天的上海也是可以這樣美的。來上海一年多了,她還沒有好好在白天裡逛過玩過呢。
遇到攻不下的山頭時,他會言若有憾地說:“心愛對我真的很好,但是我願意為了你而放棄她。”往往收得奇效。
盧克凡的女朋友起碼要有兩位數。
然而這些心愛是不知道的。她一心一意地等著克凡回來,並真心祈禱他會早些成功,早些走紅,早些成為更多人直到全世界的偶像明星。
有時李遠征來看她,聽她“克凡”“克凡”地說個沒完,幾次忍不住要提醒她盧克凡並非好情人,卻總是不忍心開口。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他無法讓自己說出對朋友不利的話,便只得沉默。
心愛笑:“現在我同你剛好反過來了,總是我說你聽。”
遠征苦笑,說句老實話,有時他還真是懷念從前心愛不說話的日子,那時的她比較溫柔安靜,不會這麼沒完沒了地叫著別人的名字。不過也許從前她是在心裡叫,而他聽不到,便只讀到自己願意相信的話。誰知道呢?
人生不過是自己騙自己高興。他至少還可以享受這些日子與心愛相見的快樂。
“你現在交際這麼多,有沒有放棄作畫?”
“當然不會,可是畫畫的時間的確比從前少了許多。”心愛遺憾地說,“張老師的交際才真正多,又要同人合資辦學又要到處辦講座,已經決定不再教我了。”
“張佩岑像商人多過像畫家。”李遠征評價。
心愛有些詫異,老好人也會說出刻薄的話來,但是倒也一針見血。張佩岑曾經親口說過:“心愛,你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的投資。”口氣的足那些盯住一盤數研究“牛市”“熊市”買進賣出的股海難民。
他們也時時相約出遊,釣魚或是看電影,出雙入對。然而感覺同和克凡在一起完全不一樣。她面對他時,不會臉紅心跳;他失約或遲到,她也不會焦急到坐立不安,胡思亂想。他們的遊戲多半很悶,但並非無聊,因為兩人喜歡看的片子屬於同類,褒貶一致,興趣相投。
到這時,李遠征又慶幸心愛可以開口說話,使他享受到交流的快樂。他在學校里算得上一表人才,品學兼優,也並不是沒有女孩子青睞於她,可是沒有一個比心愛有味道。他有他的驕傲與堅持,寧缺勿濫,對心愛遷就,不代表他可以對別的女生馬虎。
況且真愛的留學手續層層辦妥,成行在即,便是這樣的相對也不可以久長。李遠征十分珍惜美好時光,不願意讓狹隘和嫉妒浪擲時間,明知自己在心愛的世界裡只占居次位,每到克凡假期,便會自動消失一些日子。
人人都會追求自己認為最好的,不到絕望來臨,都不會懂得轉彎或是退而求其次。要麼執著,要麼花心,少有人真正知足。
李遠征和真心愛,各有自己的一份執著。
越年冬天,盧克凡有機會出演一部電視電影的重要配角。播映那天,盧甄兩家一早約好,不到八點已經齊齊坐在電視機前屏息等待。
盧媽媽做了水果沙拉招待客人,盧教授則開一瓶紅酒與甄先生對飲,他一直不贊成兒子進影視圈,然而木已成舟,況且眾人都是這般積極,他便也只得隨波逐流,融入大眾。
最緊張的還要屬心愛,她還從沒看過克凡哥哥在螢屏上的形象,不知道那和真實的克凡可有距離,他是不是有開麥拉麵孔,會不會有觀眾緣,會不會一夕成名……她只覺得比自己開畫展更加緊張,更加在乎成績。
終於GG結束,正片上映,盧克凡出現在畫面時,屋中人忍不住一陣歡呼,接著便沉靜下來——少年盧克凡其實離巨星風範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屏幕上明明白白是個乳臭未乾卻自以為是的扮酷少年,他的舉止言談中帶有那麼濃重的模仿味道,仿佛在話劇舞台上,又似乎在上表演課,表情生澀,動作誇張,與角色完全脫節。
故事講的是三四十年代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乘著電視連續劇《上海灘》的熱潮,摘幾朵浪花便當成溪流罷了。克凡扮演的,相當於丁力那樣一個角色,同一班手足來到上海打天下,初出茅廬而好勇鬥狠,跟老大愛上同一個女人,最終為了救那個女人而死於亂槍之下。
男生不同於女生,女孩子演技差點,只要形象年輕漂亮,還會收到嬌花未開更惹憐的意外效果;男演員卻不能光靠形象出位,年輕也並不是資本,半大小子的扮相其實尷尬,表演稍失分寸就會變形。換作是其他演員,盧媽媽甄媽媽一定會脫口問出“都不知道導演怎麼會選他來演”;然而當事人是自家子弟,兩位媽媽不禁護短,只有勉強地笑著說:“這孩子,還真有點表演天賦。”
到這時眾人約摸都已明白,盧克凡所以會有機會參與演出,無非是因為劇組缺錢,電視電影是小成本製作,一切從簡,不僅是盧克凡的角色,看情形,片中大部分年輕配角都應該是同學,大概製片方或是導演與學校有些瓜葛,這部片子幾乎可以說是學員的一次匯報演出,或是實習成績。
然而盧克凡本人顯然不是這樣想,他興沖沖地打電話回來,聲音高亢地說:“你們看了嗎?我的表演怎麼樣?拔槍的動作帥不帥?就是戲份少了點。不過導演說以後再有機會合作,一定用我當主角。我們班同學也都說我演得不錯,打算等下出去搓一頓慶祝呢。好了,他們在叫我,不多說了。”
他並沒有要求與心愛單獨通話。
雖然真心愛無疑是盧克凡最忠實的終身影迷。
而心愛從頭至尾死死地盯著螢屏,卻根本沒有看清楚影片講的是什麼故事,也根本不在意盧克凡表演得有多誇張生澀。她全身心投入的,只是那一個熟悉得刻骨銘心的英俊形象。
影片中的盧克凡,像前世多過今生。尤其有個站在百貨公司電梯裡向下望的鏡頭,活脫脫就是從記憶中翻檢出來再穿過半個世紀的風雨直接拷貝到螢屏上。
真心愛,永生永世都不會忘記那個瞬間,那個影像,那一個期盼良久如煙花綻放的定格。
那是在1947年的深秋,國民黨偽“國大”召開,南京政府發布了“妨害風化,提倡節約,實行禁舞”的命令。一時市面大亂,娼業蕭條,各大舞廳紛紛成立舞女組織,金大班做了這組織的頭兒,天天到處去開會、呼籲、甚至組織遊行。“百樂門”開幾日又停幾日,沒個准信兒。
“百樂門”幾十號小姐,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上班時胭脂綾羅,回到家仍然蓬頭垢面灑掃洗涮;碧桃只有一個人,自己吃飽全家不餓,壓力輕,身份反而重,因為不必那麼急著掙錢,態度上便先有了幾分從容。隨別人怎麼鬧,她只是不急,樂得利用這幾天休假到處玩樂觀光去。
這日中午醒來,她照常畫了妝,換了旗袍,媚行狐步地往百貨公司里來。太陽的光在法國梧桐的葉子上跳躍著,跳到柏油路面上來,像灑金子,她簡直要不捨得踩下去。原來白天的上海也是可以這樣美的。來上海一年多了,她還沒有好好在白天裡逛過玩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