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我震盪得半晌不知反應,直到扶那老巫婆——哦不老外婆的少年將我一拍我才鎮定下來,這才注意到老外婆身邊還陪著個頭髮局成紅色的時髦少年。這才是真實世界裡的可愛太保!
我驚魂卜定,展開笑容:“請問找哪位?”
少年解釋:“這是我太婆,以前在你祖父家做過事,說是看過你們一家三代人出生的。老人家念舊,非要來看看第三代陳家大小姐。”
黛兒這時已經聞聲走出來,笑著說:“認錯人了,我才是陳家大小姐,這位是我的客人。”
老外婆推著曾孫:“叫姑姑。”
黛兒立刻拒絕:“叫姐姐,叫姐姐可以了。”
老外婆搖頭:“輩份不對。”
黛兒堅持:“沒事兒,你們算你們的,我們算我們的。”
我失笑,黛兒是生怕被叫得老了。才不過二十幾歲,已經這樣怕老,以後十幾二十年更不知怕成什麼樣子。
不過黛兒自有答案,早已立下宏偉志願說:“我才不要活那麼久。孔子云:老而不死謂之賊。我一定要做一個年輕的艷鬼,讓生命結束在最美麗的一刻。”
那少年極為乖巧,立刻說:“其實叫姐姐也勉強,看你樣子,比我還小呢。不如我們彼此喚名字可好?”
我更加好笑,這小馬屁精看人眼色的功夫竟還在我之上,以後有機會不妨切磋一下。
黛兒嘻笑:“好個弟弟,來,我教你打電游可好?”
少年立刻雀躍:“你教我?說不定我可以做你師父。”
我知道黛兒是不耐煩招呼老人,只得反客為主,沏茶讓座,然後坐下來陪老人家閒話當年。
老人家口齒聽力俱已不濟,可是記憶力偏偏好得驚人,連當年陳家大堂里的家具擺設也還一一記得清楚。我突然腦中一亮,想起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忙問:“外婆可知道黛兒祖父與兩位祖母的故事?”
老外婆一愣,眯細了眼睛打量我。
我忽然渾身燥熱,呼吸急促,喉間乾渴,要知道這一刻我是多麼緊張,生怕她會告訴我:“那個麼,我不清楚。”但她終於開口說:“是,我知道,知道得比誰都清楚。”
我差點歡呼起來,大叫黛兒:“快來!外婆說知道陳大小姐的事呢!”
“真的?”黛兒一躍而起,“您快說。哦不,您慢慢說,外婆,您要不要喝水?”
我斜睨她一眼,有這時候忙的,剛才幹嘛又躲到裡屋去呢?
老外婆眯起眼睛,又細細打量起黛兒來,半晌,喃喃說:“像,真像!”
我知道她是說黛兒像陳大小姐,可是不敢打斷。黛兒卻已等不及,急著問:“我爺爺到底是怎麼同我大奶奶分手的?又怎麼同我小奶奶結婚的?您到底知道多少?”
“知道,我全知道。”老外婆張開沒牙的嘴,一字一句如同聲討:“你爺爺不是好人,他誘姦大小姐使她懷孕,出了事便拋開她跑掉。大小姐偷偷找人打胎,結果死在鄉下,一屍兩命!”
我只覺腦子裡“嗡”地一聲,人被抽空一般,原來我心目中那梁祝般悽美的愛情經典竟是這樣的血腥而殘忍!
朦朧中聽到老外婆繼續說:“小姐死後,老爺覺得丟人,只對外說是女兒暴病。你爺爺看到報紙,便跑回來奔喪,演了一場哭靈的好戲。”
我聽出破綻,幾乎是氣急敗壞地反問:“既然黛兒祖父已經拋棄陳大小姐跑開,為什麼後來又會回來哭靈?”
“那是為了謀財!”老外婆有些激動,聲調卻依然沉靜——看破了生死真偽的老人,80年的經歷抵得過萬卷書的智慧——“他浪蕩成性,勾引大小姐原沒什麼誠意,只把她當尋常農家女孩兒。直到出了事,他才從報紙上知道原來大小姐的出身那樣了得,後悔自己錯過了金礦,便又跑回來哭靈,故意撞破頭好賴在陳家養傷。”
我越聽越怕,只覺得渾身發冷。我寧願這一切不是真的,我寧願這個巫婆般的老人沒有來過,我寧願自己沒問過這個問題,我甚至恨不得立刻把這不速之客的老外婆推出門去,以免聽到更可怕的真實。可是一切已經來不及,我聽到黛兒的聲音在問:“那為什麼太爺肯把小奶奶再嫁給他,小奶奶又自願答應這門親事呢?”
“他住進陳家的目的根本就是為了二小姐。二小姐也不是省油的燈,她和大小姐完全兩個性子,一心要和男人爭高低的。她最不服氣的就是老爺把大部分家產都記在兒子名下,一心要找個人和她打伙兒搶她哥哥的家產。她其實早就看穿了你爺爺的心思,卻滿佩服他的心機手段,他們兩口兒狼狽為奸,二小姐尋死覓活地要替她姐姐出嫁,你爺爺又拿大小姐失貞的事要挾老爺,說要是不答應就把這件事揚得天下皆知,老爺愛面子,沒辦法只好答應了這門親事,但不久就給了他們少少一份家產讓他們自立門戶去了。”
屋外天光漸漸暗下來,無休止的雨聲卻依然清晰地淅瀝於窗上。屋裡沒有開燈,老外婆念咒般的敘述徊響於屋中,仿佛一隻只振翅撲飛的蛾子,撲得人心頭陣陣悚然。老人說了這麼久的話,卻絲毫不知疲憊,講起別人的往事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她越說越精神。可憐我卻愈來愈萎縮,恨不能堵上耳朵,卻又忍不住聽她說下去。
“他生氣二小姐沒手段,不能讓他大富大貴,所以就以懷念大小姐為名,故意讓二小姐做續弦來羞辱她。老爺死後,二小姐找到關係遷往香港,臨走騙哥哥說先幫他帶錢財過去,然後再把哥哥弄過去,誰知一走就沒了動靜。要知道,那時候去香港的船票很難搞的,連少爺不也留下來了?”
黛兒插嘴:“少爺?”
“就是你爸了。”
黛兒苦笑,仿佛聽到有人叫自己老爸做少爺頗不習慣。“可是爺爺與小奶奶還是一起過了五十年,前不久還慶祝金婚呢,他們,總歸是有一點真感情的吧?”
“真感情?”那老人不屑地一笑,“你爺爺那種人會有什麼真情?就是二小姐也是一個無情的人哪。他們合夥兒騙了大爺,也就是你舅公的錢,發了家。可是一點兒不念著舊情,‘文革’那會兒,大爺一家人窮得只差沒去要飯,好容易託了關係送信到香港求二小姐接濟點兒,二小姐可是理也不理,還推脫是你爺爺不許。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得跟明鏡兒似的,那時候雖然主事的都是男人,但是二小姐可是個有心機的,不論做什麼事,都堅持要兩個人簽字,在內地是這樣,想來到香港後也是這般吧。他們兩口子一直互相提防厭恨,卻始終不能分手,就是這個道理了……”
我整個的心神被她的敘述吸過去,吸過去,吸進不知底的過去。而這時身後有奇異的聲音響起,鏗鏘刺耳,強行將我從罪孽的輪迴中掙脫出來。我好久才弄明白,是那個時髦少年,正坐在電腦前自個兒打電游呢。我定一定神,抓住一個疑點不甘地問:“可是這一切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主人家的事,你怎麼會了解得這樣細?”
我驚魂卜定,展開笑容:“請問找哪位?”
少年解釋:“這是我太婆,以前在你祖父家做過事,說是看過你們一家三代人出生的。老人家念舊,非要來看看第三代陳家大小姐。”
黛兒這時已經聞聲走出來,笑著說:“認錯人了,我才是陳家大小姐,這位是我的客人。”
老外婆推著曾孫:“叫姑姑。”
黛兒立刻拒絕:“叫姐姐,叫姐姐可以了。”
老外婆搖頭:“輩份不對。”
黛兒堅持:“沒事兒,你們算你們的,我們算我們的。”
我失笑,黛兒是生怕被叫得老了。才不過二十幾歲,已經這樣怕老,以後十幾二十年更不知怕成什麼樣子。
不過黛兒自有答案,早已立下宏偉志願說:“我才不要活那麼久。孔子云:老而不死謂之賊。我一定要做一個年輕的艷鬼,讓生命結束在最美麗的一刻。”
那少年極為乖巧,立刻說:“其實叫姐姐也勉強,看你樣子,比我還小呢。不如我們彼此喚名字可好?”
我更加好笑,這小馬屁精看人眼色的功夫竟還在我之上,以後有機會不妨切磋一下。
黛兒嘻笑:“好個弟弟,來,我教你打電游可好?”
少年立刻雀躍:“你教我?說不定我可以做你師父。”
我知道黛兒是不耐煩招呼老人,只得反客為主,沏茶讓座,然後坐下來陪老人家閒話當年。
老人家口齒聽力俱已不濟,可是記憶力偏偏好得驚人,連當年陳家大堂里的家具擺設也還一一記得清楚。我突然腦中一亮,想起一個極重要的問題,忙問:“外婆可知道黛兒祖父與兩位祖母的故事?”
老外婆一愣,眯細了眼睛打量我。
我忽然渾身燥熱,呼吸急促,喉間乾渴,要知道這一刻我是多麼緊張,生怕她會告訴我:“那個麼,我不清楚。”但她終於開口說:“是,我知道,知道得比誰都清楚。”
我差點歡呼起來,大叫黛兒:“快來!外婆說知道陳大小姐的事呢!”
“真的?”黛兒一躍而起,“您快說。哦不,您慢慢說,外婆,您要不要喝水?”
我斜睨她一眼,有這時候忙的,剛才幹嘛又躲到裡屋去呢?
老外婆眯起眼睛,又細細打量起黛兒來,半晌,喃喃說:“像,真像!”
我知道她是說黛兒像陳大小姐,可是不敢打斷。黛兒卻已等不及,急著問:“我爺爺到底是怎麼同我大奶奶分手的?又怎麼同我小奶奶結婚的?您到底知道多少?”
“知道,我全知道。”老外婆張開沒牙的嘴,一字一句如同聲討:“你爺爺不是好人,他誘姦大小姐使她懷孕,出了事便拋開她跑掉。大小姐偷偷找人打胎,結果死在鄉下,一屍兩命!”
我只覺腦子裡“嗡”地一聲,人被抽空一般,原來我心目中那梁祝般悽美的愛情經典竟是這樣的血腥而殘忍!
朦朧中聽到老外婆繼續說:“小姐死後,老爺覺得丟人,只對外說是女兒暴病。你爺爺看到報紙,便跑回來奔喪,演了一場哭靈的好戲。”
我聽出破綻,幾乎是氣急敗壞地反問:“既然黛兒祖父已經拋棄陳大小姐跑開,為什麼後來又會回來哭靈?”
“那是為了謀財!”老外婆有些激動,聲調卻依然沉靜——看破了生死真偽的老人,80年的經歷抵得過萬卷書的智慧——“他浪蕩成性,勾引大小姐原沒什麼誠意,只把她當尋常農家女孩兒。直到出了事,他才從報紙上知道原來大小姐的出身那樣了得,後悔自己錯過了金礦,便又跑回來哭靈,故意撞破頭好賴在陳家養傷。”
我越聽越怕,只覺得渾身發冷。我寧願這一切不是真的,我寧願這個巫婆般的老人沒有來過,我寧願自己沒問過這個問題,我甚至恨不得立刻把這不速之客的老外婆推出門去,以免聽到更可怕的真實。可是一切已經來不及,我聽到黛兒的聲音在問:“那為什麼太爺肯把小奶奶再嫁給他,小奶奶又自願答應這門親事呢?”
“他住進陳家的目的根本就是為了二小姐。二小姐也不是省油的燈,她和大小姐完全兩個性子,一心要和男人爭高低的。她最不服氣的就是老爺把大部分家產都記在兒子名下,一心要找個人和她打伙兒搶她哥哥的家產。她其實早就看穿了你爺爺的心思,卻滿佩服他的心機手段,他們兩口兒狼狽為奸,二小姐尋死覓活地要替她姐姐出嫁,你爺爺又拿大小姐失貞的事要挾老爺,說要是不答應就把這件事揚得天下皆知,老爺愛面子,沒辦法只好答應了這門親事,但不久就給了他們少少一份家產讓他們自立門戶去了。”
屋外天光漸漸暗下來,無休止的雨聲卻依然清晰地淅瀝於窗上。屋裡沒有開燈,老外婆念咒般的敘述徊響於屋中,仿佛一隻只振翅撲飛的蛾子,撲得人心頭陣陣悚然。老人說了這麼久的話,卻絲毫不知疲憊,講起別人的往事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使她越說越精神。可憐我卻愈來愈萎縮,恨不能堵上耳朵,卻又忍不住聽她說下去。
“他生氣二小姐沒手段,不能讓他大富大貴,所以就以懷念大小姐為名,故意讓二小姐做續弦來羞辱她。老爺死後,二小姐找到關係遷往香港,臨走騙哥哥說先幫他帶錢財過去,然後再把哥哥弄過去,誰知一走就沒了動靜。要知道,那時候去香港的船票很難搞的,連少爺不也留下來了?”
黛兒插嘴:“少爺?”
“就是你爸了。”
黛兒苦笑,仿佛聽到有人叫自己老爸做少爺頗不習慣。“可是爺爺與小奶奶還是一起過了五十年,前不久還慶祝金婚呢,他們,總歸是有一點真感情的吧?”
“真感情?”那老人不屑地一笑,“你爺爺那種人會有什麼真情?就是二小姐也是一個無情的人哪。他們合夥兒騙了大爺,也就是你舅公的錢,發了家。可是一點兒不念著舊情,‘文革’那會兒,大爺一家人窮得只差沒去要飯,好容易託了關係送信到香港求二小姐接濟點兒,二小姐可是理也不理,還推脫是你爺爺不許。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得跟明鏡兒似的,那時候雖然主事的都是男人,但是二小姐可是個有心機的,不論做什麼事,都堅持要兩個人簽字,在內地是這樣,想來到香港後也是這般吧。他們兩口子一直互相提防厭恨,卻始終不能分手,就是這個道理了……”
我整個的心神被她的敘述吸過去,吸過去,吸進不知底的過去。而這時身後有奇異的聲音響起,鏗鏘刺耳,強行將我從罪孽的輪迴中掙脫出來。我好久才弄明白,是那個時髦少年,正坐在電腦前自個兒打電游呢。我定一定神,抓住一個疑點不甘地問:“可是這一切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主人家的事,你怎麼會了解得這樣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