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在你面前,我變得渺小,渺小而無助。所以才要和你對著幹,才不肯被你的氣勢壓倒。可是抗拒的同時,又不能不對你好奇,而且,你的樣子一次次浮現在記憶中,並不因年月日久而褪色,反因為太多次回想打磨只會更清晰。
那記憶,憂傷而濕潤,帶著夏日黃昏特有的蒼茫。
一直都記得,一直一直,忘不了。
摘自阮丹冰《天鵝寄羽》〗
夜風如剪,阿彤在月光下彈琴。
這首《致愛麗絲》已經練了幾百幾千遍了,可是老師始終說她的琴聲里缺乏感情。下個月就要舉行全國鋼琴大賽,她的練習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停滯不前了。
教授苦口婆心地啟發她:“你要用心來彈,要彈出那種愛的情緒,花紅柳綠,鳥語鶯飛,要有一種纏綿的感覺。這不僅是一首曲子,還同時是一封信,是一封情書,他表現出了作曲家對情人那濃郁的思念,更表現出他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美好描繪,那是一個色彩繽紛的美麗新世界……”
說到“色彩繽紛”的時候,老師停住了,代以兩聲咳嗽。阿彤知道,那是老師在內疚,覺得自己的話刺傷了她。其實,她哪裡會在意呢?從小她就是盲的,被人“瞎子瞎子”地叫慣了,早已不會因為一兩個敏感字眼而刺傷。她的苦惱,只在於自己的琴藝不能提高。
已經兩年了,兩年前她已經是出名的才女琴師,可是這兩年來,她的技藝一直停滯不前,再也沒有進步過。老師說,這是因為她的彈奏缺乏感情的緣故。看不見不要緊,如果她有了愛的經驗愛的感覺,並且悟透愛的真諦,那就等於為她開了一雙天眼,會令琴藝突飛猛進的。可是,她又從何處去理解愛的感覺呢?
老師堆砌了一大堆的形容詞,說什麼“愛是美好的,像春天一樣美麗,陽光一樣燦爛,白雲一樣輕盈,花的容顏一樣稍縱即逝……”然而,她並不知道春天除了比夏天涼爽比冬天溫和之外,還有什麼美麗之處,而陽光又是如何燦爛,白雲是何般輕盈,更不要提什麼花朵的容顏了。她的世界,只是一片黑暗,沒有色彩,也沒有光。
她並不是不懂得感情,孤兒院院長的恩情,老師和同學的友情,以及她對鋼琴音樂的熱愛之情,都是她的寶藏。可是,至於愛情,她就無從推測了。她沒有戀愛過,也沒有太多與男人打交道的經驗,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什麼是“纏綿”,什麼是“濃郁的思念”,而又什麼是“對愛情生活的美好描繪”。
她只有機械地、無奈地、徒勞地一遍又一遍地彈琴,苦苦地想從中尋出一個什麼愛的答案。秋風細細,星語如歌,她一邊彈著,一邊對天祈願:如果,如果可以了解什麼是愛,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去交換。
忽然間,依稀聽到一聲天鵝的鳴唳,忽起於雲霄間。她不禁抬頭,凝神聆聽,心底仿佛有什麼久遠的記憶被柔柔地觸動了,幾分辛酸,幾分苦澀,幾分愴惻,幾分纏綿。是的,纏綿,纏綿就是這樣的感覺嗎?這就是教授所說的纏綿?
廣袤的星空下,盲女的眼是一顆不亮的星星,她對著夜空起誓:“如果可以,我願意交出我的靈魂,去換取一次愛的體驗。”
她看不到,在她話音初落之際,一顆彗星拖曳著長長的尾悠然飛過天際,電光石火之間,游離的丹冰魂恰恰飛過窗前,倏地進入了盲女的身體……
奶奶打開門,看到一位盲女站在門前,不禁愣了一愣:“姑娘,你找誰?”
“我叫阿彤。”丹冰借著阿彤的口說,強忍住撲到奶奶懷中大哭一場的衝動。再次聽到奶奶的聲音,她的心是多麼激動哦,可是,她卻“看”不到她。她該怎麼告訴她自己的身份呢?說自己是還魂再來的阮丹冰,來找回自己的肉身嗎?那不要嚇壞了老人家?魂離肉身,這是只有在聊齋故事中才會發生的奇遇,怎麼能說給世人聽?
她努力地維持著平靜,按照事先想好的藉口念台詞一樣地背出來:“奶奶,你好。我叫阿彤,是鋼琴老師。我的一個學生和阮丹冰是好朋友,她告訴我,丹冰喜歡聽人彈琴。所以,我想上門來做義工。”
於是,她“見”到了自己。當她一步步走上樓來,走進自己的房間,走向真正的自己,她的心,狂跳至幾近迸出。
多麼突兀,一個自己走向另一個自己,她的兩個自我即將握手。這一刻,她反而慶幸自己借魂於盲人了,否則,面對面地親眼看到自己的樣子,難保她不會被刺激得昏倒過去。
當她終於接觸到自己的身體時,激動和痛楚令她一陣暈眩,不得不扶住梳妝鏡的台面才沒有倒下。
她“看”著自己,有一種骨血相連的痛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這般拋與永夜長眠了嗎?
告別自己的身體太久,幾乎生疏了。雖然看不見,可是她知道,這就是她,失去了靈魂的她的身體。她握著自己的手,辛酸地流下淚來。
奶奶也哭了,說:“姑娘,你真是善良。如果冰冰能醒來,一定會和你成為好朋友的。”
“如果冰冰能醒來”……丹冰苦苦地微笑,如果,如果有一天真正的自己可以醒來,以阮丹冰的本來面目與曲風相處,該有多好呀。可是,會有那一天嗎?
病床上的丹冰,就好像舞劇中的睡美人,等待一個王子的吻。什麼時候,她可以得到那份使她復活的愛,重新站起來跳舞呢?
丹冰決心留下來照顧自己。雖然她不能“看見”,但是可以感覺到,屋裡的一切都沒有改變,刻意地維持原樣,甚至連那一盆梔子花,都散發著依稀可聞的花香。不需要任何熟悉過程,她便可以不必扶持地在屋子裡自由走動,甚至準確無誤地取拿東西。
奶奶覺得詫異,同時也覺感慨。不知為什麼,這盲女的到來使她寂寞的心感到安慰,當她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她仿佛覺得丹冰又回來了。
曲風沒有想到,第一次見到阿彤是在丹冰家裡。
他一直對這位盲女琴師充滿了好奇,幾次向小林提出想去拜見她,可是因為水兒的病給拖延了。後來水兒死了,小林沒了學琴的興致,和阿彤便斷了往來。曲風以為無緣,沒想到還是見到了她,卻不是通過小林的引見,而是因為丹冰。
那天,他按時來到丹冰家彈琴,可是一進門,已聽到一陣流暢的琴聲傳自樓上。奶奶坐在樓下沉思,看到他來,笑嘻嘻地說:“小曲,你來晚了,有人代了你的位置。”
“是嗎?”曲風見奶奶有精神開玩笑,知道她心情大好,聞言立即說:“是誰搶我飯碗?”
奶奶孩子一樣地神秘地笑:“是個盲姑娘。”
“哦?”曲風心裡一動。
奶奶接著說:“她說她是在孤兒院長大的,所以有心報效社會,聽說了冰冰的事,就主動上門來要做義工。我看她自己都是盲的,本來不想麻煩她,可是她態度很誠懇,又說就算她幫不了別的什麼,至少可以給冰冰彈琴……”
那記憶,憂傷而濕潤,帶著夏日黃昏特有的蒼茫。
一直都記得,一直一直,忘不了。
摘自阮丹冰《天鵝寄羽》〗
夜風如剪,阿彤在月光下彈琴。
這首《致愛麗絲》已經練了幾百幾千遍了,可是老師始終說她的琴聲里缺乏感情。下個月就要舉行全國鋼琴大賽,她的練習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停滯不前了。
教授苦口婆心地啟發她:“你要用心來彈,要彈出那種愛的情緒,花紅柳綠,鳥語鶯飛,要有一種纏綿的感覺。這不僅是一首曲子,還同時是一封信,是一封情書,他表現出了作曲家對情人那濃郁的思念,更表現出他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美好描繪,那是一個色彩繽紛的美麗新世界……”
說到“色彩繽紛”的時候,老師停住了,代以兩聲咳嗽。阿彤知道,那是老師在內疚,覺得自己的話刺傷了她。其實,她哪裡會在意呢?從小她就是盲的,被人“瞎子瞎子”地叫慣了,早已不會因為一兩個敏感字眼而刺傷。她的苦惱,只在於自己的琴藝不能提高。
已經兩年了,兩年前她已經是出名的才女琴師,可是這兩年來,她的技藝一直停滯不前,再也沒有進步過。老師說,這是因為她的彈奏缺乏感情的緣故。看不見不要緊,如果她有了愛的經驗愛的感覺,並且悟透愛的真諦,那就等於為她開了一雙天眼,會令琴藝突飛猛進的。可是,她又從何處去理解愛的感覺呢?
老師堆砌了一大堆的形容詞,說什麼“愛是美好的,像春天一樣美麗,陽光一樣燦爛,白雲一樣輕盈,花的容顏一樣稍縱即逝……”然而,她並不知道春天除了比夏天涼爽比冬天溫和之外,還有什麼美麗之處,而陽光又是如何燦爛,白雲是何般輕盈,更不要提什麼花朵的容顏了。她的世界,只是一片黑暗,沒有色彩,也沒有光。
她並不是不懂得感情,孤兒院院長的恩情,老師和同學的友情,以及她對鋼琴音樂的熱愛之情,都是她的寶藏。可是,至於愛情,她就無從推測了。她沒有戀愛過,也沒有太多與男人打交道的經驗,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什麼是“纏綿”,什麼是“濃郁的思念”,而又什麼是“對愛情生活的美好描繪”。
她只有機械地、無奈地、徒勞地一遍又一遍地彈琴,苦苦地想從中尋出一個什麼愛的答案。秋風細細,星語如歌,她一邊彈著,一邊對天祈願:如果,如果可以了解什麼是愛,我願意付出我的一切去交換。
忽然間,依稀聽到一聲天鵝的鳴唳,忽起於雲霄間。她不禁抬頭,凝神聆聽,心底仿佛有什麼久遠的記憶被柔柔地觸動了,幾分辛酸,幾分苦澀,幾分愴惻,幾分纏綿。是的,纏綿,纏綿就是這樣的感覺嗎?這就是教授所說的纏綿?
廣袤的星空下,盲女的眼是一顆不亮的星星,她對著夜空起誓:“如果可以,我願意交出我的靈魂,去換取一次愛的體驗。”
她看不到,在她話音初落之際,一顆彗星拖曳著長長的尾悠然飛過天際,電光石火之間,游離的丹冰魂恰恰飛過窗前,倏地進入了盲女的身體……
奶奶打開門,看到一位盲女站在門前,不禁愣了一愣:“姑娘,你找誰?”
“我叫阿彤。”丹冰借著阿彤的口說,強忍住撲到奶奶懷中大哭一場的衝動。再次聽到奶奶的聲音,她的心是多麼激動哦,可是,她卻“看”不到她。她該怎麼告訴她自己的身份呢?說自己是還魂再來的阮丹冰,來找回自己的肉身嗎?那不要嚇壞了老人家?魂離肉身,這是只有在聊齋故事中才會發生的奇遇,怎麼能說給世人聽?
她努力地維持著平靜,按照事先想好的藉口念台詞一樣地背出來:“奶奶,你好。我叫阿彤,是鋼琴老師。我的一個學生和阮丹冰是好朋友,她告訴我,丹冰喜歡聽人彈琴。所以,我想上門來做義工。”
於是,她“見”到了自己。當她一步步走上樓來,走進自己的房間,走向真正的自己,她的心,狂跳至幾近迸出。
多麼突兀,一個自己走向另一個自己,她的兩個自我即將握手。這一刻,她反而慶幸自己借魂於盲人了,否則,面對面地親眼看到自己的樣子,難保她不會被刺激得昏倒過去。
當她終於接觸到自己的身體時,激動和痛楚令她一陣暈眩,不得不扶住梳妝鏡的台面才沒有倒下。
她“看”著自己,有一種骨血相連的痛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就這般拋與永夜長眠了嗎?
告別自己的身體太久,幾乎生疏了。雖然看不見,可是她知道,這就是她,失去了靈魂的她的身體。她握著自己的手,辛酸地流下淚來。
奶奶也哭了,說:“姑娘,你真是善良。如果冰冰能醒來,一定會和你成為好朋友的。”
“如果冰冰能醒來”……丹冰苦苦地微笑,如果,如果有一天真正的自己可以醒來,以阮丹冰的本來面目與曲風相處,該有多好呀。可是,會有那一天嗎?
病床上的丹冰,就好像舞劇中的睡美人,等待一個王子的吻。什麼時候,她可以得到那份使她復活的愛,重新站起來跳舞呢?
丹冰決心留下來照顧自己。雖然她不能“看見”,但是可以感覺到,屋裡的一切都沒有改變,刻意地維持原樣,甚至連那一盆梔子花,都散發著依稀可聞的花香。不需要任何熟悉過程,她便可以不必扶持地在屋子裡自由走動,甚至準確無誤地取拿東西。
奶奶覺得詫異,同時也覺感慨。不知為什麼,這盲女的到來使她寂寞的心感到安慰,當她在屋子裡走來走去,她仿佛覺得丹冰又回來了。
曲風沒有想到,第一次見到阿彤是在丹冰家裡。
他一直對這位盲女琴師充滿了好奇,幾次向小林提出想去拜見她,可是因為水兒的病給拖延了。後來水兒死了,小林沒了學琴的興致,和阿彤便斷了往來。曲風以為無緣,沒想到還是見到了她,卻不是通過小林的引見,而是因為丹冰。
那天,他按時來到丹冰家彈琴,可是一進門,已聽到一陣流暢的琴聲傳自樓上。奶奶坐在樓下沉思,看到他來,笑嘻嘻地說:“小曲,你來晚了,有人代了你的位置。”
“是嗎?”曲風見奶奶有精神開玩笑,知道她心情大好,聞言立即說:“是誰搶我飯碗?”
奶奶孩子一樣地神秘地笑:“是個盲姑娘。”
“哦?”曲風心裡一動。
奶奶接著說:“她說她是在孤兒院長大的,所以有心報效社會,聽說了冰冰的事,就主動上門來要做義工。我看她自己都是盲的,本來不想麻煩她,可是她態度很誠懇,又說就算她幫不了別的什麼,至少可以給冰冰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