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方不亮東方亮(3)

  遠的不講,同志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參考消息》,就是《參考消息》,不是什麼很難得的報紙,你們注意一下就知道,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對自然的破壞,生態平衡的破壞,世界要變暖,種種種種,這些東西啊,都跟西方的科學技術有關係。所以我就說,好東西跟壞東西有時候很難分。那麼我們現在在這個科學技術方面,起步比較晚,也有我們的好處,就是過去的人走過的錯路,我們可以不走。可對這個認識,大家很不一致,就是東化西化的問題,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我們應該提倡東化。現在在這方面有幾種看法。一種看法呢就是,我寫過幾篇文章,也在幾個地方講過,我說二十一世紀是東方文化的世紀。我到現在還這麼講。說這話,因為我自己是東方人,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可是這個意見西方人也有,比如湯因比,英國的湯因比,他那本書譯過來叫《歷史研究》,很大的本子,三本,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看。他就主張這樣,他就主張世界的文化,他不叫文化,他叫文明,civilization,不是culture,這兩個字的差別先不講,又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文化跟文明,湯因比用的是civilization,他把人類的文明,過去的,所有的,五千年以內的,分為23個或26個,他認為任何文明都不能萬歲千秋,它有成長過程。有人講,他是進化論的看法,你不管它是什麼論,反正這是歷史事實證明了的,一種文化,不能永遠萬世長存,任何文化,它總是要變的。我們講辯證法,辯證法的核心,就是一切都要變,這誰也否定不了的。文化、文明也是這樣的。歐洲有些國家得到好多殖民地,自己以為了不起,1914年打了一次世界大戰,結果自己打自己,都是白種人打白種人,基本上是。所以1918年以後,歐洲有識之士,他們覺得有點問題,他們說,我們的文化這麼了不起,我們是天之驕子,為什麼我們自己打自己?一死幾千萬。所以當時,就在“一戰”以後,就出了一本書。德國人斯賓格勒寫的,叫《西方的沒落》,就是西方文化的淪亡,它就講這個道理。可到了二十年代後期。來了一個反動,首先是墨索里尼,其次是希特勒,把這本書,在圖書館裡邊都拿去燒掉。我們現在有翻譯。然後是三十年代,法西斯在歐洲橫行霸道的時候。到了1939年,又來了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次比上一次多了兩年,死的人多了幾千萬。所以在這以後,西方人腦袋裡面又有問題了,說我們怎麼又打,“二戰”基本上也是自己打自己,東方也沾點兒邊,所以在這個時候又出了許多書。湯因比的思想可以代表這個時期的。

  這世界無非是這樣的,東方不亮西方亮。那西方不行的話呢,就看東方。所以要向東方學習。這個話呢,我感覺到,作為一個學術來討論也可以,沒有什麼關係,就是不要扣帽子。可現在我們學術界,就這麼個現象,別的界我先不說,就說語言學界。你講西化,他是百依百順,你講東化,他認為你大逆不道。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能東化呢?為什麼?這道理講不通啊。他說什麼呢,他說現在中國的語言理論,誰也沒建立起來,沒有。像歐洲的大家,近代的、喬姆斯基(Chomsky)什麼的這一批,都有,這證明我們不行。文學界講文藝理論,還沒有一個這麼具體的例子,不過問題差不多。就是現在歐洲文學界,他們有理論,一天變一遍,一天變一遍,蟪蛄不知春秋。可是我們中國就在後邊跟,老趕,老也趕不上,我們這裡提倡的,人家那裡已經下台了,人家那裡上台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等到我們知道時,人家那裡下台了。有人大概就這麼講,我們中國為什麼就不能創立新的文藝理論?這正好有個道理,你講文藝理論基礎,講文藝理論在中國是歷史最長,經典最豐富。古希臘,當然很了不起,不過,古希臘的文化後來中斷了,我們中國的沒有中斷。按道理講去,我們本來有這個能力,在舊的基礎上來創造新的文藝理論,本來應該有的。像《文心雕龍》那種書,現在你讀起來,還是感覺到裡邊內容非常的豐富,意見非常的深刻。後來是詩話,中國研究文藝理論很有意思,整個一本書講文藝理論的比較少,像《文心雕龍》那樣的書比較少,主要觀點在詩話裡邊。幾乎每個詩人都有詩話。昨天晚上我看了一本書,就講,韓國也通行詩話,日本也是。詩話差不多是講故事,在故事裡邊提出文藝見解。形式上非常有意思。

  西方不亮東方亮(4)

  這樣我就感覺到,現在,二十一世紀快開始了,二十世紀末,我們現在考慮問題,應該更遠一點,不能局限於眼前。另外呢,就是要客觀一點,還有一個就是不要給人隨便扣帽子,什麼反馬克思主義啦,民族復古主義啦,這個帽子最好不要用。有一位,是一位老教授,寫文章給別人扣帽子,我就跟他開了個小玩笑,我說我不主張給人家扣帽子,我說如果要給你扣的話呢,現在就有一頂,就擺在這兒,民族虛無主義。其實我給他扣的帽子,就是民族虛無主義,我說話,拐了點彎,就說他實在叫人看不下去,你只要講中國行,他就反對,講中國不行,他就高興。這種心理真是莫名其妙。

  在車上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們院裡的工作,我想跟我講的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呢?就是,你們是外國語大學,是這外國語大學裡邊的中文學院,那麼你們的任務呢,一方面,教中國學生漢文,另外一方面呢,教外國學生漢文。這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深文奧義,實際上講起來還是很有意思的。這話怎麼講呢?現在我感覺到我們中國,我剛才說的,就是崇洋媚外比較嚴重,社會上,商標,你要講一個古典的,沒人買,你換一個什麼艾利斯怪利斯什麼什麼有點洋味的,立刻就有人買。這個毫無辦法,這是社會風氣。可是問題就是這樣,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中國,孫子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什麼事情,一要了解自己,一個要了解對方。打仗也是這樣的,念書也是這樣的。那麼在這個問題上,拿中國的學者來說(在座的都在內),就我們中國的老中青的學者說,對西方的了解,比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究竟誰高誰低很清楚,我們對他們的了解,應該說是相當地深,相當地廣;反過來,西方對我們的了解,除了幾個漢學家以外,簡直是幼兒園的水平。聽說現在到法國,還有人不知道魯迅,就說明他們對我們毫無了解。在思想上就覺得你們沒有什麼東西,現在是我們的天下,我覺得這裡邊就有危機。要真正知道自己有自知之明,恐怕也要了解別人,這也屬於自知之明的範疇之內的。他們一不想了解,二不了解。結果我們這方面呢,我們對西方應該說是了解得非常深非常透。看不出來,只看到背面,消極面,社會上的崇洋媚外,有時候講看起來頭疼,這是消極面。好的一面,我們對我們的對立面——我不說敵人——的了解,比他們對我們的了解,不知道要勝過多少,將來有朝一日,我們這個優勢會產生很大的效果。同志們你們考慮考慮,是不是這個問題?所以,我就感覺到像我們做這樣的工作,特別像你們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恐怕有雙重任務。除了你們以外,我認為搞人文科學的都一樣,其實自然科學也一樣,一個是拿來,魯迅的拿來主義,一個是送出去。拿來,完全正確的,現在我們確實拿來了,拿來的也不少,好的壞的都拿來了,你像愛滋病也拿來了。送去,我覺得我們做得很不夠,很不夠,比如外國人不了解中國,這主要原因當然是外國人本人,他自己。他瞧不起我們;另外呢,我們工作也得負責任,就是我們對外宣傳,對外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工作做得不到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