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們為什麼喜歡足球?

  童年的時候,當我開始和足球相識的時候,當然是想不到,這份緣份竟是越來越長,怕是這一生也不會間斷.在這個情感世界都一波三折的時代里,能有幾段彼此相愛相守到始終的故事,怎麼說也是一件幸運的事.

  和足球結緣的這二十多年裡,和人生一樣,酸甜苦辣的情感都有,有的時候,當我面對屋子裡靜止的足球時,常常有種感慨萬千的情緒.足球,不動的時候,如此的乖巧和平靜,而一旦在人們的腳下開始轉動起來,這份平靜便不復存在,人心和世界同時為之痴狂.

  很多事情都替代不了足球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這種魔力自然有它的道理,足球場和人生賽場有太多相似及關聯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九十分鐘或一百二十分鐘的一場比賽,結果永遠是個謎,它必須從一開始就進入到好奇和等待的狀態中,直到裁判員的一聲哨響,謎底才最後揭開.比賽之前,你也有種種的預測,從勝負到比分,但結果總是出人意料,按牌理出牌的比賽總的看來是不太多的.因此足球比賽對我來說就象是一場令人好奇的賭局.

  人生也正如此.

  人的一生如同一場足球比賽,一路上你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預測,但直至人生終了,最後的結果才會全部亮相,同樣的,按牌理出牌的人生也不多.

  但人生這樣的賭局,結果與過程雖然令人好奇,可從開局的期盼到最後知道結果,過程實在漫長,讓人無法保持長久的關注,而一場足球比賽則大為不同,最多用一百二十分鐘就從開局的迷霧看到最後的結果.這一點很讓我們這些為人生賭局好奇與擔憂的人們有了個最好的替代品.毫無疑問,足球比賽用最快的時間讓你破解一種和人生相似的謎;而足球有時也覺得九十分鐘太短,於是用一個賽季或一屆幾十場比賽的世界盃,來製造一個和人生更相似的賭局,讓人們在稍稍漫長一點的期待與好奇中化解掉對人生賭局的擔憂和不安.

  其次,一場足球比賽的過程和人生過程也極為相似,大多數時間極為平淡.但恰恰是平淡的進攻與防守之中孕育著驚喜和悲傷.,一場比賽進球與失球總不會太多,但是這幾個關鍵的進球或失球卻決定了一場比賽的勝負.這一點籃球就和人生大不相同,全過程總是充滿了進球和失分.正如某位老先生曾經說過的: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平淡的,狂喜與悲傷總是少的,但很少的狂喜去牽著人們向前走甚至能夠忍受太多時間的平淡.不過足球上也有0:0的比賽,人生中也有平平淡淡的一世,好在0:0的比賽結果並不意味著過程都不精彩,有時,一場好的0:0的比賽強過進球很多的比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還有,喜歡足球還可以解決孤獨的問題.人總是生活在社會中,雖然大多數時間面對的是自己,但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還是渴望著融入到一個群體之中,眾多的人一起歡樂和悲傷是一種難得的境界.足球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任何一場比賽,收看的人無論多少也只分為左中右三類,一場比賽勝或負,你只要站在一方,結果出來時,總會有人和你一樣歡喜、悲傷或是無動於衷,這種感覺讓我們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並不孤獨.當我們從體育場走出來,或是從電視機前離開,總會有心情相同的人和你同在.這也就是足球,當你一個人看時,總是缺了點什麼,如果志趣相同的人圍坐在一起,看比賽才會變成一種享受.另外,當你在某些方面有所失去的時候,足球會從另一方面補償你.馬拉度納曾經說過:當阿根廷國內問題眾多的時候,如果阿根廷隊拿了世界冠軍,這一些問題短時間內就都不存在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容易,每日的奔波,總會有或大或小的不如意,但如果你喜歡的球隊這時候贏了,你陰暗的心情頓時會多雲轉睛.

  足球就是這樣一個極好的麻醉劑.可惜的是作為中國球迷,這樣的快樂少了一些,中國足球極少給我們忘掉現實的麻醉感.

  說起我們喜愛足球的原因,千條萬條,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最吸引我們的就在於,一場比賽結束,新的比賽就將開始,過去總贏不意味著下一場還會贏,過去總輸也不意味著下一場還會輸,每當開場哨響起,一個新的謎底又在等著我們,於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盯著滾動起來的足球,這種感覺讓人快樂也讓人終身與之相伴.

  〓〓〓第二十三節·音樂歷程:從現實中逃離的方法之三〓〓〓⊙歲月如歌

  人們習慣於把人生和音樂聯在一起,比如"歲月如歌"這四個字.

  歲月如歌,生命的前進如同起伏的旋律,有激昂處的振奮,有低回時的消沉,但人生正是如歌般地從第一個音符開始便不間斷唱到尾聲,然後在歌聲散盡後,仍在世間留下一些迴響.

  每當我們發出歲月如歌的感慨時,多少也夾雜著一種對人生充滿些許浪漫的憂鬱,歌是美而短的,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嗎?總是在不經意間一切都已流逝過去,最美的東西往往不可救藥地留在記憶里.

  好在音樂能幫我們回憶.

  歲月如歌對我來說絕不僅僅只是一種比喻,它有著更真切的含義.

  回憶中的生命之路,總是要有很多路標,提醒你:在那個路段上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和曾經擁有怎樣的心情.音樂就是這樣的路標.

  一段熟悉的旋律或是一首好久不唱的歌,一旦不經意地在身邊的哪個角落響起,我腦海中便很快浮現出與這段旋律相對應的歲月和心情,然後沉醉一會兒,晃晃腦袋從記憶中退出,再慢慢地上路.在這個時候,音樂於我,是生命回放的遙控器,而且屢試不爽.在音樂這種路標的提示下,回憶很少出錯,幾乎可以密不透風地把我這二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很快串聯起來,然後讓我也能擁有歲月如歌的感慨.

  每當《祝酒歌》、《邊疆的泉水清又純》、《潔白的羽毛寄深情》這些歌曲的旋律飄來,我馬上就會讓思緒飛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當時哥哥去北京上大學,家裡就我和母親相依為命,媽媽下班的時間總要比我放學晚一些,於是在東北嚴寒的冬夜,由於我不會生火,家中自然很冷,我縮在收音機旁聽著這些歌曲等母親回來.毫無疑問,在那樣的冬夜裡面,這些歌曲天天溫暖著我,成了呼吸都會產生哈氣的屋裡,讓我不再孤獨的朋友,而當時,我不過是十多歲的一個少年.

  鄧麗君在泰國離世,好多中國人是會心頭一緊的,因為她的歌聲陪著我們從精神的荒蕪中慢慢走出.我也一樣,鄧麗君的歌聲一響起,我就能想起舊的大牆剛剛倒下的歲月里,偷聽鄧麗君的有趣故事.在那時,不知翻錄過多少遍的磁帶,由於上面錄的是鄧麗君的歌,因此依然被當作寶貝.和同學互相交流收聽"澳洲廣播電台"的中文節目,因為每天都可以聽到鄧麗君、劉文正的歌.當然鄧麗君的歌聲響起,也馬上能想起身邊手提錄音機,穿喇叭褲、戴麥克鏡的年青人,在當時,我猜想,自己心裡是羨慕他們的.可能正是這樣的相依為伴,鄧麗君的唱片成了中國市場上的長銷貨,她身邊的歌手不停地變換,而她依然跨越歲月在那裡憂鬱地微笑.似乎每天都會有男男女女將她的歌聲再度領回家中,去重溫多年前的一段旋律,重溫自己成長中的一段記憶.我也是如此,在告別鄧麗君十幾年之後,又習了一套她的全集,偶爾聽聽,回憶的底片便會泛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