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煮地瓜,就是四碗地瓜稀飯了。

  父親常說:“農田裡的稻子再怎麼撿,也不會完全乾淨的。”

  最後的那些,就留給麻雀了。

  拾穗的經驗所給我的啟示是,不管我們的田地有多寬廣,仍然要從珍惜一粒來開始。

  八萬細行

  那對徽細的每一粒米保持敏感與醒覺的態度,在修行者稱為“細行”。

  也就是對徽細的惑、徽細的煩惱、徽細的習染,以及一切徽細的生命事物,也有徹底清淨的覺知。

  “三千威儀”便是從“八萬細行”來的。

  徽細到什麼地步呢?

  徽細到如一毫芒的意念,也要全心全力地對待。

  惡的細行像宗鏡錄說的:

  “一翳在目,千華亂空;一妄在心,恆沙生滅。’,

  善的細行如摩訶止觀說的:

  “一徽塵中,有大千經卷;心中具一切佛法,如地種、知香丸者。”

  完全超越清淨的細行就像碧岩錄里說的:

  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趙州說:“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曹源一滴水

  儀山禪師有一天洗澡的時候,因為水太熱了,叫一個小弟子提一桶冷水來,把水調冷一些。

  年輕的弟子奉命提水來,將洗澡水調冷以後,順手把剩下的冷水倒掉。

  “笨蛋,你為什麼浪費寺里的一滴水?”儀山厲聲地責罵:“一切事物都有其價值,應該善加利用,即使只是一滴水,用來灑樹澆花都很好,樹茂盛、花歡喜,水也就永遠活著了。”

  那年輕的弟子當下開悟,自己改名為“滴水和尚”,就是後來日本禪宗史上偉大的滴水禪師。

  在中國,把一切能承傳六祖慧能頓 悟禪正法的,稱為“曹溪一滴”或“曹源一滴水”,每一滴水就是一滴法乳。

  水的大小

  每一滴水看來很小,但組成四大洋的是一滴一滴的水,圓融無礙。

  大海看來很大,其實也離不開一滴水。

  我們呼吸的空氣也是如此。我們每吸一口空氣,都是大樹、小草,或人所吐出來的。我們每吐出一口空氣,也都輾轉往復,不會失去存在。

  若知道我們喝的水不增不減,我們呼吸的空氣不淨不濁、不沉不沒,就比較能了知空性了。

  蟑螂游泳

  一隻蟑螂掉進抽水馬桶,在那裡掙扎、翻泳,狀甚驚懼恐慌。

  我把它撈起來,放走,對它說:

  “以後游泳的時侯要小心喔!”

  它稱謝而去。

  大小是相對而生的。對一隻蟑螂,抽水馬捅的一小捧水就是一個很大的湖泊了。

  吃饅頭的方法

  永春市場有山東人賣饅頭,滋味甚美。

  每天散步路過,我總是去買一個售價六元的饅頭,剛從蒸籠取出,圓滿、潔白,熱騰騰的,充滿了麥香。

  一邊散步回家,一邊細細地品味一個饅頭,有時到了忘我的境地,仿佛走在很廣大的小麥田裡,覺得一個饅頭也讓人感到特別的幸福。

  小 小

  小小,其實是很好的,飲杯小茶、哼首小曲、散個小步、看看小星小月、淋些小風小雨,或在小樓里,種些小花小木;或在小溪邊,欣賞小魚小蝦。

  也或許,和小小時候的小小情人在小小的巷子裡,小小的擦肩而過,小小的對看一眼,各自牽著自己的小孩。

  小小的歡喜里有小小的憂傷,小小的別離中有小小的纏綿。

  一人生的大起大落、大是大非,真的是小小的網所織成的。

  小詩有味

  想到蘇東坡的兩句詩:“高論無窮如鋸屑,小詩有味似連珠。”長篇大論就像鋸木頭的木屑,小小的詩歌就像一連串的珍珠,有味得多了。

  “小”往往可以看到更細膩的情感,特別是寫細微之心情。陸游有一首好詩《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青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是典型的“輕、薄、短、小”。想想看,如果是在大廈里聽大雨,在大街看大男人穿梭車陣賣玉蘭花,那是如何來寫詩呢?

  小兒女有情長之義,大英雄有氣短之憾。送給情人的一小朵玫瑰花,其真情有時可比英雄們爭鬥於一片江山。

  “時人見此一支花,如夢相似。”

  一毛端現寶王剎

  智者大師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一色一香雖然微細,卻都有中道實相的本體。這就是楞嚴經說的“於一毛端現寶王剎”,那是由於事理無礙、大小相含、一多平等的緣故。

  所以,智者大師的“小止觀”里有“大境界”,一切“大師”都是從“小僧”做起。

  正法眼藏里說:

  “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

  心即一切法,一切法即心。”

  從實相看,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小,也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大。那是有一個心的觀照,觀大則大,觀小即小。

  如來眼中的一毛端看到寶王剎,甚至每一毛孔都現出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如來眼中的婆娑世界,也只不過是半個庵摩羅果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