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好了,沒問題了,就是從三樓丟下來也不會破了。”
我的石灣陶器本來有兩尺長、一尺高、半尺寬,現在成為一個龐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館,我立刻覺得煩惱,這樣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體積早就超過手提的規定了,如果用空運,破的機率太大,還是不要冒險才好,一個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決定,決定仍然用手提,捨棄紙箱、碎紙和破報紙,找來一個手提袋提著,從旅館到飛機場一路無事。但是上飛機走沒幾步,一個踉蹌,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聽到清脆的一聲,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驚魂甫定的坐在自己的機位上,把陶器拿出來檢視,果然犀牛的右前腳斷裂,頭上的角則完全斷了。
我心裡非常非常的後悔,後悔沒有信任包裝的婦人的話,更後悔把紙箱丟棄。這時我心裡浮起一個聲音說:
“對一個珍貴的陶器,包裝它的破報紙和碎紙屑是與它相同珍貴的!”
確實,我們不能只想保有珍貴的陶器而忽視那些看來無用,卻能保護陶器的東西。
2
生命的歷程也是如此,在珍貴的事物周圍總是包著很多看似沒有意義、隨手可以捨棄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它們,我們的成長就不完整,就無法把珍貴的東西從少年帶到中年,成為有智慧的人。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人生里的負面因素,沒有負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訓、啟發、鍛鍊,乃至於成長了。
對於一朵美麗的花,它腳下卑賤的泥土是一樣珍貴的。
對於一道絢爛的彩虹,它前面的烏雲與暴雨是一樣有意義的。
對於一場精彩的電影,它周圍的黑暗與它是同等價值的。
這樣的生命態度 ,在佛經中叫做“火中生蓮”,就是在烈火的燃燒中,開出一朵清淨的蓮花。因此,沒有泥土就沒有花、沒有烏雲就沒有彩虹、沒有黑暗就沒有電影,沒有在紅塵中翻滾,就沒有覺悟的人生。
痛苦,是偉大的開始!
3
一個人在走向完美與理想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生命的許多困境,這些困境,在被紅塵中所染者的眼中,是煩惱;在尋求超越者的觀點,卻是菩提!有很多事,放開一點、包容一點、轉一個彎,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有一個關於禪者的笑話說:
兩個有菸癮的人,一起去向一位素以嚴苛出名的禪師學習打坐。當他們打坐的時候,由於攝心,菸癮就被抑制了,可是每坐完一炷香,問題就來了。
那一段休息時間被稱為“靜心”,可以在花園散步,並討論打坐的心得。每到靜心時間,甲乙兩人便忍不住想抽菸,於是在花園互相交流抽菸的心得,愈談愈想抽。
甲提議說:“抽菸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乾脆直接去請示師父,看能不能抽!”
乙非常同意,問說:“由誰去問呢?”
“師父很強調個別教導,我們輪流去問好了。”甲說。
甲進去請教師父,不久之後,微笑的走出禪堂對乙說:“輪到你了。”
乙走進師父房裡,接著傳來師父怒斥和拳打腳踢的聲音,乙鼻青臉腫的爬出來,卻看見甲正在悠閒的抽菸。他無比驚訝的說:“你怎麼敢在這裡抽菸?我剛剛去問師父的時候,他非常生氣,幾乎把我打死了。”
甲說:“你怎麼問的?”
乙說:“我問師父:'靜心的時候,可不可以抽菸?'師父立刻就生氣了。你是怎麼說的,師父怎麼准你抽菸?”
甲得意的說:“我問師父:'抽菸的時候,可不可以靜心?'師父聽了很高興,說:'當然可以了!'”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說明了同樣的一件事,如果轉一個彎來看,煩惱就是菩提。
4
生活在紅塵中的我們,都俱有凡夫的稟性,凡夫的稟性就是貪愛順境,要來潤澤自己,瞋恨逆境,恐怕損惱自己。凡夫的性質就是不完美、不理想、不園滿、不具促的性質,而不完美、不理想、不圓滿、不具足是由於“有情”,情比慧重,才會使我們落到紅塵。
紅塵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轉識成智,轉情成慧,如此而已。因此每一次情感挫傷的修補、每一次情感染著的清淨、每一次情感波瀾的歇息,都是紅塵中的菩提。
紅塵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紅塵是永遠不可能澄清的,有菩提的人卻可以用澄澈的心來對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卻能看到深海無波。如果想要找一個理想的紅塵來生活與修行,那是永遠不可能的幻夢。
從前,有一位滿臉愁容的老人,七十幾歲了還沒有結婚,到處旅行、流浪,似乎在尋找什麼東西。
有人問他在找什麼?
他說:“我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娶她為妻!”
那人就問他說:“你已經這麼老了,旅行過那麼多地方,難道,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嗎?”
“有的,我碰到過一個,那是僅有的一個,真是一個無與論比的、完美的女人!”老人的眼裡飽含悲傷,回憶著。
“那麼,你為什麼不娶她呢?”
我的石灣陶器本來有兩尺長、一尺高、半尺寬,現在成為一個龐然的箱子了。好不容易提回旅館,我立刻覺得煩惱,這樣大的箱子要如何提回台北呢?它的體積早就超過手提的規定了,如果用空運,破的機率太大,還是不要冒險才好,一個再好的陶瓷,摔破就一文不值了。
後來,我做了一個決定,決定仍然用手提,捨棄紙箱、碎紙和破報紙,找來一個手提袋提著,從旅館到飛機場一路無事。但是上飛機走沒幾步,一個踉蹌,手提袋撞到身旁的椅子,聽到清脆的一聲,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
驚魂甫定的坐在自己的機位上,把陶器拿出來檢視,果然犀牛的右前腳斷裂,頭上的角則完全斷了。
我心裡非常非常的後悔,後悔沒有信任包裝的婦人的話,更後悔把紙箱丟棄。這時我心裡浮起一個聲音說:
“對一個珍貴的陶器,包裝它的破報紙和碎紙屑是與它相同珍貴的!”
確實,我們不能只想保有珍貴的陶器而忽視那些看來無用,卻能保護陶器的東西。
2
生命的歷程也是如此,在珍貴的事物周圍總是包著很多看似沒有意義、隨手可以捨棄的東西,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它們,我們的成長就不完整,就無法把珍貴的東西從少年帶到中年,成為有智慧的人。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人生里的負面因素,沒有負面因素的人生,就得不到教訓、啟發、鍛鍊,乃至於成長了。
對於一朵美麗的花,它腳下卑賤的泥土是一樣珍貴的。
對於一道絢爛的彩虹,它前面的烏雲與暴雨是一樣有意義的。
對於一場精彩的電影,它周圍的黑暗與它是同等價值的。
這樣的生命態度 ,在佛經中叫做“火中生蓮”,就是在烈火的燃燒中,開出一朵清淨的蓮花。因此,沒有泥土就沒有花、沒有烏雲就沒有彩虹、沒有黑暗就沒有電影,沒有在紅塵中翻滾,就沒有覺悟的人生。
痛苦,是偉大的開始!
3
一個人在走向完美與理想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生命的許多困境,這些困境,在被紅塵中所染者的眼中,是煩惱;在尋求超越者的觀點,卻是菩提!有很多事,放開一點、包容一點、轉一個彎,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有一個關於禪者的笑話說:
兩個有菸癮的人,一起去向一位素以嚴苛出名的禪師學習打坐。當他們打坐的時候,由於攝心,菸癮就被抑制了,可是每坐完一炷香,問題就來了。
那一段休息時間被稱為“靜心”,可以在花園散步,並討論打坐的心得。每到靜心時間,甲乙兩人便忍不住想抽菸,於是在花園互相交流抽菸的心得,愈談愈想抽。
甲提議說:“抽菸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們乾脆直接去請示師父,看能不能抽!”
乙非常同意,問說:“由誰去問呢?”
“師父很強調個別教導,我們輪流去問好了。”甲說。
甲進去請教師父,不久之後,微笑的走出禪堂對乙說:“輪到你了。”
乙走進師父房裡,接著傳來師父怒斥和拳打腳踢的聲音,乙鼻青臉腫的爬出來,卻看見甲正在悠閒的抽菸。他無比驚訝的說:“你怎麼敢在這裡抽菸?我剛剛去問師父的時候,他非常生氣,幾乎把我打死了。”
甲說:“你怎麼問的?”
乙說:“我問師父:'靜心的時候,可不可以抽菸?'師父立刻就生氣了。你是怎麼說的,師父怎麼准你抽菸?”
甲得意的說:“我問師父:'抽菸的時候,可不可以靜心?'師父聽了很高興,說:'當然可以了!'”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卻說明了同樣的一件事,如果轉一個彎來看,煩惱就是菩提。
4
生活在紅塵中的我們,都俱有凡夫的稟性,凡夫的稟性就是貪愛順境,要來潤澤自己,瞋恨逆境,恐怕損惱自己。凡夫的性質就是不完美、不理想、不園滿、不具促的性質,而不完美、不理想、不圓滿、不具足是由於“有情”,情比慧重,才會使我們落到紅塵。
紅塵中的修行,就是情感的修行,轉識成智,轉情成慧,如此而已。因此每一次情感挫傷的修補、每一次情感染著的清淨、每一次情感波瀾的歇息,都是紅塵中的菩提。
紅塵是情境,菩提在自心,紅塵是永遠不可能澄清的,有菩提的人卻可以用澄澈的心來對待,就仿佛大海的波浪永不止息,明眼的人卻能看到深海無波。如果想要找一個理想的紅塵來生活與修行,那是永遠不可能的幻夢。
從前,有一位滿臉愁容的老人,七十幾歲了還沒有結婚,到處旅行、流浪,似乎在尋找什麼東西。
有人問他在找什麼?
他說:“我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女人,娶她為妻!”
那人就問他說:“你已經這麼老了,旅行過那麼多地方,難道,從來沒有找到一個完美的女人嗎?”
“有的,我碰到過一個,那是僅有的一個,真是一個無與論比的、完美的女人!”老人的眼裡飽含悲傷,回憶著。
“那麼,你為什麼不娶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