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在禪里,把快樂的慶祝稱為"笑裡藏刀"--就是在笑著的時候,心裡也藏著敏銳的機鋒。
把悲傷的慶祝稱為"逆來順受"--就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能發自內心的感激,用好的態度來承受。
用同樣的一把小提琴,可以演奏出無比憂傷的夜曲,也可以演奏出非凡舞蹈的快樂頌,它所達到的一樣偉大、優雅、動人的境界。
人的身心只是一個樂器,演奏什麼音樂完全要靠自己。
所以,即使在最悲傷的時候,也讓我們過歡樂中國節吧!
沉默的君王
我回鄉下過年,在高雄小港機場下飛機,叫了一輛計程車。計程車司機正是幾天前歌星王默君、芝麻、龍眼發生車禍的目擊者,他開車到半路停下來等紅綠燈的時候,指著旁邊說:"這就是王默君被撞死的地方,她的臉整個被撞毀了,削去一半,唉!多麼美麗水清純的女孩子呀!"
那幾天我一想到王默君的車禍就感到心酸,有幾次甚至忍不住要落淚,雖然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島上,聽到車禍的消息已經很平常,不會令人有任何驚怕了,可是像王默君那樣美麗、清純、青春、可愛的少女,在剎那間就從這個世界消失,想起來真是令人難信,並且悲從中來。
二十幾歲正是在天空飛翔的年齡,怎麼會發生這麼殘忍慘痛的事呢?
計程車司機是個五十幾歲的先生,他說起王默君的車禍感慨不已,認為那個計程車司機應該以謀殺來定罪,否則不以安慰亡者的魂魄。
後來,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往南梓的方向行去,才過沒有多久,他指著路旁說:"這裡就是昨天歹徒槍殺兩位年輕警察的現場。"他一邊開車,一邊向我描述警察被槍殺的慘狀,然後對我說:"被殺死的那位,是你們旗山人呢!"
回到家裡,我才知道那位年輕的警察不只是我的同鄉,還是我的街坊,住在我老家同一條路不遠的地方,他的死,已經引起小鎮裡熱切的談論,聞者無不動容,因為這位不幸的青年警察,才結婚一個月呢!
"結婚才一個哪!夭壽喔!"老一輩的人都這樣說,特別是那些與他熟識的人,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今年的過年,有好幾次我登上家附近的鼓山,爬到最頂端,看到即使在冬天也非常蒼鬱的林木,放眼看著南台灣睛朗無雲的藍天,每每感到心傷,思考到人是多麼脆弱,人生是多麼無常!家鄉的鼓山由於形狀像一南鼓而得名,從前傳說它在夜臨黃昏之際會敲出動人的鼓聲,我以前不相信這個傳說,但這回在黃昏時思考人間悲切的問題,竟仿佛聽見了動地而來的鼓聲,心門為之掀動。
百年三尺土,萬古一堆塵
在鼓山上讀明朝蓮池大師的文集,他是淨土宗的祖師,三十三歲才出家,當時他已娶妻生子了,到六十歲的時候寫了六首詩送給俗家的妻子,詩名《東家婦》:
東家婦,健如虎,腹孕常將年月數。
昨宵獨自倚門閭,今朝命已歸黃土。
目前人,尚如此,遠地他方哪可指?
問將親友細推尋,年去年來多少死?
方信得,紫陽詩,語的言真不可欺。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里已眠屍。
伶俐人,休瞌睡,別人與我同一類。
孤兒相看不較多,見前於著傍州例。
鑽馬腹,入牛胎,地獄心酸實可哀。
若還要得人身後,東海掏鈸慢打挨。
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鮮血。
一世交情數句言,從與不從君自決。
這是一代高僧寫給俗世妻子的詩歌,談的是"無常",言懇詞切,讀到"眼中滴滴流鮮血,一世交情數句方",真足以令人動容!我們面對人生的無常確是如此,猶如眼裡心中的血淚,大部分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我們時常在禪詩里讀到這樣的句子:"百年三尺土,萬古一堆塵。""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玄鬢忽如絲,青叢不再綠。""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生死恍如只在一剎那,充滿了人間的悲情。
佛教里有"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習無常,觀法無我",教我們念念觀照身體、感受、乃至心念的流動,來證得因緣的空性。最重要的警示當然是無常了,身體會敗壞、感受會起落、意念不能長住,都是一種無常的遷流。這樣看,何待生死之際才能知道無常?每一個人生階段的改變,每段情感的轉折,甚至每一個念頭的起滅,分分秒秒都是無常呀!
人生推進的自然之程,也正是無常流動的必然之路,因而如何來接受生命的變化,成為人在成長中的重要課題,可悲的是我們往往只能接受成功,卻不能坦然的面對失敗,尤其是情感的失敗最不能接受,因為情愛的感受向來比金錢事業的感受來得熱切與深刻。
其實,情感的成敗也只是無常的一幕戲劇罷了,與人生其他的戲一樣。
大河永遠向海洋流去
從本質上看,情感的敗與生命里的一切失敗是相同的,朋友的背棄、親人的遠離、事業的破產、考試的落榜、疾病的困境、生死的變滅等等悲劇,其本質都與情感失敗相類似,可是為什麼我們遭遇到別的失敗時沒有欲生欲死、生不如死呢?那不是情愛有特別偉大之處,只因為情感格外能令人迷障的緣故。
把悲傷的慶祝稱為"逆來順受"--就是在艱苦的逆境中,還能發自內心的感激,用好的態度來承受。
用同樣的一把小提琴,可以演奏出無比憂傷的夜曲,也可以演奏出非凡舞蹈的快樂頌,它所達到的一樣偉大、優雅、動人的境界。
人的身心只是一個樂器,演奏什麼音樂完全要靠自己。
所以,即使在最悲傷的時候,也讓我們過歡樂中國節吧!
沉默的君王
我回鄉下過年,在高雄小港機場下飛機,叫了一輛計程車。計程車司機正是幾天前歌星王默君、芝麻、龍眼發生車禍的目擊者,他開車到半路停下來等紅綠燈的時候,指著旁邊說:"這就是王默君被撞死的地方,她的臉整個被撞毀了,削去一半,唉!多麼美麗水清純的女孩子呀!"
那幾天我一想到王默君的車禍就感到心酸,有幾次甚至忍不住要落淚,雖然在我們居住的這個島上,聽到車禍的消息已經很平常,不會令人有任何驚怕了,可是像王默君那樣美麗、清純、青春、可愛的少女,在剎那間就從這個世界消失,想起來真是令人難信,並且悲從中來。
二十幾歲正是在天空飛翔的年齡,怎麼會發生這麼殘忍慘痛的事呢?
計程車司機是個五十幾歲的先生,他說起王默君的車禍感慨不已,認為那個計程車司機應該以謀殺來定罪,否則不以安慰亡者的魂魄。
後來,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往南梓的方向行去,才過沒有多久,他指著路旁說:"這裡就是昨天歹徒槍殺兩位年輕警察的現場。"他一邊開車,一邊向我描述警察被槍殺的慘狀,然後對我說:"被殺死的那位,是你們旗山人呢!"
回到家裡,我才知道那位年輕的警察不只是我的同鄉,還是我的街坊,住在我老家同一條路不遠的地方,他的死,已經引起小鎮裡熱切的談論,聞者無不動容,因為這位不幸的青年警察,才結婚一個月呢!
"結婚才一個哪!夭壽喔!"老一輩的人都這樣說,特別是那些與他熟識的人,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今年的過年,有好幾次我登上家附近的鼓山,爬到最頂端,看到即使在冬天也非常蒼鬱的林木,放眼看著南台灣睛朗無雲的藍天,每每感到心傷,思考到人是多麼脆弱,人生是多麼無常!家鄉的鼓山由於形狀像一南鼓而得名,從前傳說它在夜臨黃昏之際會敲出動人的鼓聲,我以前不相信這個傳說,但這回在黃昏時思考人間悲切的問題,竟仿佛聽見了動地而來的鼓聲,心門為之掀動。
百年三尺土,萬古一堆塵
在鼓山上讀明朝蓮池大師的文集,他是淨土宗的祖師,三十三歲才出家,當時他已娶妻生子了,到六十歲的時候寫了六首詩送給俗家的妻子,詩名《東家婦》:
東家婦,健如虎,腹孕常將年月數。
昨宵獨自倚門閭,今朝命已歸黃土。
目前人,尚如此,遠地他方哪可指?
問將親友細推尋,年去年來多少死?
方信得,紫陽詩,語的言真不可欺。
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里已眠屍。
伶俐人,休瞌睡,別人與我同一類。
孤兒相看不較多,見前於著傍州例。
鑽馬腹,入牛胎,地獄心酸實可哀。
若還要得人身後,東海掏鈸慢打挨。
我作歌,真苦切,眼中滴滴流鮮血。
一世交情數句言,從與不從君自決。
這是一代高僧寫給俗世妻子的詩歌,談的是"無常",言懇詞切,讀到"眼中滴滴流鮮血,一世交情數句方",真足以令人動容!我們面對人生的無常確是如此,猶如眼裡心中的血淚,大部分是令人措手不及的。我們時常在禪詩里讀到這樣的句子:"百年三尺土,萬古一堆塵。""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玄鬢忽如絲,青叢不再綠。""電光瞥然起,生死紛塵埃。"生死恍如只在一剎那,充滿了人間的悲情。
佛教里有"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習無常,觀法無我",教我們念念觀照身體、感受、乃至心念的流動,來證得因緣的空性。最重要的警示當然是無常了,身體會敗壞、感受會起落、意念不能長住,都是一種無常的遷流。這樣看,何待生死之際才能知道無常?每一個人生階段的改變,每段情感的轉折,甚至每一個念頭的起滅,分分秒秒都是無常呀!
人生推進的自然之程,也正是無常流動的必然之路,因而如何來接受生命的變化,成為人在成長中的重要課題,可悲的是我們往往只能接受成功,卻不能坦然的面對失敗,尤其是情感的失敗最不能接受,因為情愛的感受向來比金錢事業的感受來得熱切與深刻。
其實,情感的成敗也只是無常的一幕戲劇罷了,與人生其他的戲一樣。
大河永遠向海洋流去
從本質上看,情感的敗與生命里的一切失敗是相同的,朋友的背棄、親人的遠離、事業的破產、考試的落榜、疾病的困境、生死的變滅等等悲劇,其本質都與情感失敗相類似,可是為什麼我們遭遇到別的失敗時沒有欲生欲死、生不如死呢?那不是情愛有特別偉大之處,只因為情感格外能令人迷障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