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回到宿舍,我在角落裡把關於她的報導,又翻了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讀完報導之後,又給朋友打了一個小時電話,才了解到娘娘十九年完整的人生。
娘娘是中專生。
很小的時候爸爸因癌症去世。
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很辛苦。
為了給媽媽減輕負擔,娘娘決定初中畢業之後讀中專,這樣可以提前參加工作、養家餬口。
轉眼三年,中專畢業那年,娘娘因為成績優秀,順利進入一所小學當老師,就在一切都開始好轉的時候,有一天媽媽突然摔倒在地上,醫生通知娘娘,她媽媽被查出得了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
兩個從來沒有聯繫在一起的詞,突然面目猙獰地攜手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對於只剩下媽媽和女兒的家庭而言,肌肉萎縮就是絕症。
娘娘剛從爸爸離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媽媽又喪失了行動能力,終日躺在床上,因為疼痛而呻吟不止。
娘娘說那時她的生活也很簡單,凌晨三四點在病床前幫媽媽捏著胳膊和腿睡著,早上七點趕往學校準備一天的工作,周而復始,已經察覺不到累了,剩下的只是習慣。
過了好多年,我突然問娘娘:“那時每天幫媽媽按摩,你累嗎?什麼感覺?”她想了好久,第一次用有點兒自嘲又有點兒幸福的語氣回答我:“爸爸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一直坐在輪椅上,他很自責不能帶我去更遠的地方,於是借了親戚的錢給我買了一架鋼琴,讓我彈鋼琴給他聽。我練得很快,初中的時候就是鋼琴十級了,後來爸爸走了,我也就很少彈鋼琴了。後來媽媽病倒了,我幫媽媽按摩就當是在她身上彈鋼琴,那比小時候練鋼琴輕鬆多了……哈哈哈。”
她笑了起來,眼睛裡閃著淚光。
18歲的娘娘,白天上課,晚上照顧媽媽,沒日沒夜。她不知道人生的出口在哪裡,但她不會忘記每天去感謝媽媽的醫生,感謝幫自己照顧媽媽的護士。對她而言,生活已經到了谷底,不感恩的話,就真的看不到任何光明了。感恩,也是獲取光明的方式啊。
某一天,她就讀的中專突然通知她,說有一個可以保送到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指標,全校一共推薦了五個優秀畢業生,希望她能參加湖南師範大學的面試。
娘娘看了一下其餘的四個推薦生,無論是現在的工作還是家庭條件都比自己要好,她覺得自己不可能被選中,但她還是請了一天假,不是為了爭取保送的機會,而是從來沒有去過長沙,她想看一看省會城市是什麼樣子。
去之前,她沒有把面試大學的事情告訴媽媽。從爸爸去世的那天開始,她的人生中就沒有大學兩個字,因為大學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要交更多的學費,對她這樣環境中的女孩,這是一個太奢侈的夢。
大學,並不是娘娘的夢想。所有遙不可及的東西,只是幻想。夢想是可以去努力實現的,而幻想不是。
媽媽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入睡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晚,很多時候媽媽睡著了,天已微微發亮,小憩半小時,娘娘就要出發去單位工作。
她沒有想到自己得到了湖南師範大學第二輪的面試通知。母校只有兩個人進入了複試名單,其他則是各個師專院校的佼佼者。
娘娘想了想,自己買了火車票又一次來到了湖南師範大學。這一次,她認真地端詳了這裡,她很想成功,卻不敢做夢。她在文學院第二級的破石階底下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我還會再來嗎?
只敢反問,不敢許願。
沅水流,湘水流,流到潭州橘洲頭。
愁悠悠,念悠悠,念到醒時方始休。
越是接近光芒,越是提心弔膽。從一開始瞞著媽媽,到通過了第一次面試,第二次面試,第三次被通知去湖南師範大學,是放榜的時間。
看著痛到暈厥的媽媽,娘娘想如果,萬一,真的,成功了,這一定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早上迎著晨光上路,到了學院,翻出那張記載著少女心思的紙條,居然沒那麼緊張了。走到學院門口,已經來了好多人,有人捶胸頓足,有人喜極而泣。娘娘一個人,手裡緊緊攥著那張反問的紙條:我還會再來嗎?
然後她哭了。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二排第三個。
原來,她真的還會來。
回老家的路上,娘娘想了好多種方法要跟媽媽說這個好消息。剛到老家車站,她原本打算回家換一身乾淨衣服再去醫院,突然BP機接到了醫院的傳呼,她很緊張地回了電話。
醫生問:“你在哪?趕緊來醫院,你媽媽不行了。”
回憶起這一段,娘娘說當時自己整個人就像靈魂蒸發了一般,連車都來不及坐,一路狂奔,摔了幾跤,趕到醫院推開病房的門。
媽媽已經走了。
所有人都在等她,她哭著走過去,握住媽媽的手,小聲地對媽媽說:“我可以讀大學了。”
遺憾的是,媽媽聽不到了。
後來她又告訴自己,其實媽媽可以聽到的。
因為老人說,人離開的時候見不到最親近的人,靈魂是不會離開的。
她相信媽媽聽到了。
離開醫院前,她一一感謝了所有的醫生和護士。
讀大學前兩天,娘娘成了孤兒。
只有一條根,扎進校園,義無反顧,別無選擇。
不然,怎麼對得起所有的人,以及反轉得徹底的命運。
放了幾天的青梅,商量了幾宿之後決定一起變黃。
好朋友在一起,
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步調一致,就會很好看。
二
娘娘性格超灑脫,從不把錢當回事。和她開玩笑,也隨便得很,
像個男孩,大大咧咧。我私下和朋友聊起過她,大家都覺得她性格好。
“你說,一個經歷過這樣人生的人,怎麼每天跟個沒事人一樣?”室友小白聊起娘娘的時候,語氣里都是困惑。
接觸久了,我大概明白娘娘的心情——以前是真的又痛苦又難熬,但命運不給人時間抱怨。現在事過境遷,一切都在好轉,那又何必用今日的春風去祭奠昨日的蕭瑟。
“父母離開,你不難過嗎?”
“當然會難過,在我一個人的時候。可我一想到,如果我難過,他們能夠看到,他們又無能為力,是不是會更難過。所以,我一定要開心起來,對誰都好啊。”娘娘說。
娘娘除了彈得一手好鋼琴外,唱歌也好聽。我和小白參加校園歌手大賽那會兒,她的名次常與我們並駕齊驅。
“老天真的是公平的,你長成這樣,卻擁有一副好嗓子。”我和小白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吐槽她的機會。
不是不喜歡她,也不是故意讓她難堪。弱小敏感者才會把吐槽當成傷害自己的暗箭,強大前行者只會把吐槽當成加速自己成長的武器。
“老天當然是公平的,你倆那麼二,所以次次都拿二等獎,以維持世間的平衡。”
“你嘴那麼毒,嫁得出去嗎?”
娘娘是中專生。
很小的時候爸爸因癌症去世。
媽媽一個人帶著她,很辛苦。
為了給媽媽減輕負擔,娘娘決定初中畢業之後讀中專,這樣可以提前參加工作、養家餬口。
轉眼三年,中專畢業那年,娘娘因為成績優秀,順利進入一所小學當老師,就在一切都開始好轉的時候,有一天媽媽突然摔倒在地上,醫生通知娘娘,她媽媽被查出得了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
兩個從來沒有聯繫在一起的詞,突然面目猙獰地攜手出現在了她的面前。對於只剩下媽媽和女兒的家庭而言,肌肉萎縮就是絕症。
娘娘剛從爸爸離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媽媽又喪失了行動能力,終日躺在床上,因為疼痛而呻吟不止。
娘娘說那時她的生活也很簡單,凌晨三四點在病床前幫媽媽捏著胳膊和腿睡著,早上七點趕往學校準備一天的工作,周而復始,已經察覺不到累了,剩下的只是習慣。
過了好多年,我突然問娘娘:“那時每天幫媽媽按摩,你累嗎?什麼感覺?”她想了好久,第一次用有點兒自嘲又有點兒幸福的語氣回答我:“爸爸還沒有去世的時候,一直坐在輪椅上,他很自責不能帶我去更遠的地方,於是借了親戚的錢給我買了一架鋼琴,讓我彈鋼琴給他聽。我練得很快,初中的時候就是鋼琴十級了,後來爸爸走了,我也就很少彈鋼琴了。後來媽媽病倒了,我幫媽媽按摩就當是在她身上彈鋼琴,那比小時候練鋼琴輕鬆多了……哈哈哈。”
她笑了起來,眼睛裡閃著淚光。
18歲的娘娘,白天上課,晚上照顧媽媽,沒日沒夜。她不知道人生的出口在哪裡,但她不會忘記每天去感謝媽媽的醫生,感謝幫自己照顧媽媽的護士。對她而言,生活已經到了谷底,不感恩的話,就真的看不到任何光明了。感恩,也是獲取光明的方式啊。
某一天,她就讀的中專突然通知她,說有一個可以保送到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指標,全校一共推薦了五個優秀畢業生,希望她能參加湖南師範大學的面試。
娘娘看了一下其餘的四個推薦生,無論是現在的工作還是家庭條件都比自己要好,她覺得自己不可能被選中,但她還是請了一天假,不是為了爭取保送的機會,而是從來沒有去過長沙,她想看一看省會城市是什麼樣子。
去之前,她沒有把面試大學的事情告訴媽媽。從爸爸去世的那天開始,她的人生中就沒有大學兩個字,因為大學意味著要花更多的時間、要交更多的學費,對她這樣環境中的女孩,這是一個太奢侈的夢。
大學,並不是娘娘的夢想。所有遙不可及的東西,只是幻想。夢想是可以去努力實現的,而幻想不是。
媽媽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入睡的時間一天比一天晚,很多時候媽媽睡著了,天已微微發亮,小憩半小時,娘娘就要出發去單位工作。
她沒有想到自己得到了湖南師範大學第二輪的面試通知。母校只有兩個人進入了複試名單,其他則是各個師專院校的佼佼者。
娘娘想了想,自己買了火車票又一次來到了湖南師範大學。這一次,她認真地端詳了這裡,她很想成功,卻不敢做夢。她在文學院第二級的破石階底下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我還會再來嗎?
只敢反問,不敢許願。
沅水流,湘水流,流到潭州橘洲頭。
愁悠悠,念悠悠,念到醒時方始休。
越是接近光芒,越是提心弔膽。從一開始瞞著媽媽,到通過了第一次面試,第二次面試,第三次被通知去湖南師範大學,是放榜的時間。
看著痛到暈厥的媽媽,娘娘想如果,萬一,真的,成功了,這一定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早上迎著晨光上路,到了學院,翻出那張記載著少女心思的紙條,居然沒那麼緊張了。走到學院門口,已經來了好多人,有人捶胸頓足,有人喜極而泣。娘娘一個人,手裡緊緊攥著那張反問的紙條:我還會再來嗎?
然後她哭了。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二排第三個。
原來,她真的還會來。
回老家的路上,娘娘想了好多種方法要跟媽媽說這個好消息。剛到老家車站,她原本打算回家換一身乾淨衣服再去醫院,突然BP機接到了醫院的傳呼,她很緊張地回了電話。
醫生問:“你在哪?趕緊來醫院,你媽媽不行了。”
回憶起這一段,娘娘說當時自己整個人就像靈魂蒸發了一般,連車都來不及坐,一路狂奔,摔了幾跤,趕到醫院推開病房的門。
媽媽已經走了。
所有人都在等她,她哭著走過去,握住媽媽的手,小聲地對媽媽說:“我可以讀大學了。”
遺憾的是,媽媽聽不到了。
後來她又告訴自己,其實媽媽可以聽到的。
因為老人說,人離開的時候見不到最親近的人,靈魂是不會離開的。
她相信媽媽聽到了。
離開醫院前,她一一感謝了所有的醫生和護士。
讀大學前兩天,娘娘成了孤兒。
只有一條根,扎進校園,義無反顧,別無選擇。
不然,怎麼對得起所有的人,以及反轉得徹底的命運。
放了幾天的青梅,商量了幾宿之後決定一起變黃。
好朋友在一起,
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步調一致,就會很好看。
二
娘娘性格超灑脫,從不把錢當回事。和她開玩笑,也隨便得很,
像個男孩,大大咧咧。我私下和朋友聊起過她,大家都覺得她性格好。
“你說,一個經歷過這樣人生的人,怎麼每天跟個沒事人一樣?”室友小白聊起娘娘的時候,語氣里都是困惑。
接觸久了,我大概明白娘娘的心情——以前是真的又痛苦又難熬,但命運不給人時間抱怨。現在事過境遷,一切都在好轉,那又何必用今日的春風去祭奠昨日的蕭瑟。
“父母離開,你不難過嗎?”
“當然會難過,在我一個人的時候。可我一想到,如果我難過,他們能夠看到,他們又無能為力,是不是會更難過。所以,我一定要開心起來,對誰都好啊。”娘娘說。
娘娘除了彈得一手好鋼琴外,唱歌也好聽。我和小白參加校園歌手大賽那會兒,她的名次常與我們並駕齊驅。
“老天真的是公平的,你長成這樣,卻擁有一副好嗓子。”我和小白從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吐槽她的機會。
不是不喜歡她,也不是故意讓她難堪。弱小敏感者才會把吐槽當成傷害自己的暗箭,強大前行者只會把吐槽當成加速自己成長的武器。
“老天當然是公平的,你倆那麼二,所以次次都拿二等獎,以維持世間的平衡。”
“你嘴那麼毒,嫁得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