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個人都是一顆新鮮的檳榔,當你把自己放在讓人品頭論足的地方,一定會有人對你進行品嘗。

  只是99%的人嚼了五分鐘之後,便把殘渣吐進了垃圾桶。你能被消費的只是新鮮感,而不是實力。

  這才是可怕的地方。

  想起多年之前,有位年輕的同事辭職時對我說:“我要去另外一個節目做主編了,工資也多了幾千,抱歉我要離開這個團隊。”

  我說:“其實我一點兒都不反對你有更好的發展,只是你在現在的節目中很多事情並沒有做好,即使你去了那個節目做主編,你做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不算什麼,你能保證自己持續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是從我們團隊出去的,只能更好不能更差。”

  年輕的同事去的那個節目兩個月之後就被叫停了。

  我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一定會有機會的,只是這個機會來的時候,你是如虎添翼一飛沖天,還是雁過拔毛占點兒便宜?

  不是機會改變了你的命運,而是你抓住了機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不是機會讓你出人頭地、年少成名,而是你長期的準備讓你獲得了能出人頭地的機會,你的素質和積累讓你經受得住眾人的點評,才能被口口相傳。

  機會只是催化劑,只有當你和要做的事情有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的時候,機會才有意義。

  我們一直等的,其實並不是機會,而是自己的成長。

  當你真的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機會那麼多,你要做的只是選擇哪一個而已。

  “那你覺得自己把握住機會了嗎?”朋友問我。

  我想起公司曾經和好萊塢的電影有那麼近的接觸,但是我一句英文都說不上來。

  我想起曾經有過喜歡的對象,對方喜歡運動型的男孩,而我因為長期不運動顯得狀態十分一般,連告白的勇氣都沒有。

  我想起十幾年前自己第一本小說出版後,和那家出版公司便不再合作。只因那時的我不夠好,所以就沒有了下文。

  在這錯過機會的一路上,我也懊惱自己挺差勁的,但並未因此而氣急敗壞,既然不好,那就儘量變得更好咯。我依然把學習英文的夢放在心中,並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計劃。

  兩年前我開始了運動,不是因為要追回沒有把握住的東西,而是覺得這樣對自己的健康有意義。

  我持續寫東西,以至於那些質疑我的人都已經懶得搭理我了……

  其實人生的軌道都是自己搭的,你往哪兒搭,它就會載你去哪兒。

  你搭得穩,哪裡都是正軌;你搭得飄,隨時都有可能翻車。

  我希望人生的軌道能持續搭往遠方,能讓自己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而不是搭成一個完美的圓環,日復一日,經停同樣的地方。

  裂痕

  “凡事總有過去的時候,回頭看劫後餘生的自己,原來,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生活可以比藥苦,也可以比蜜甜

  去年的某一天下午。

  突然收到彬姐一條微信:因為你,我變得更好了。

  我發現,好朋友之間最常做的便是突然把最脆弱、最開心、最隱私的一面直愣愣地拿出來,攤在你面前。

  他覺得你們是同類,你肯定懂為什麼。

  我回了她一個壞笑。

  她又發來一條:你不是改變了我的生活,而是改變了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彬姐大我五歲,我們相識十五年。

  去年有一天,我們聊起彼此的生活與工作。她很困惑自己的人生。她畢業之後進入國企,一切都如想像中一樣的穩定:每天做著重複的工作,拿著相差無幾的工資,與同樣面孔性格的人打交道……

  她對目前的狀態習以為常,但內心仍有一絲隱隱的不甘,一輩子那麼長,日子就要這樣周而復始地過下去嗎?

  彬姐在國企工作了十幾年,如果真的下決心從這麼穩定的單位辭職,在我們那個偏遠的小城,絕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做決定容易,讓周圍的人接受決定卻不容易。

  彬姐跟部門領導提出離職之後,這個消息迅速就傳遍了單位以及彬姐生活的圈子。大領導立刻找她談話,說單位正準備好好培養她,希望她不要辜負組織的信任。各種朋友發簡訊的發簡訊,打電話的打電話,紛紛表示關心和震驚。

  習慣是種神奇的麻醉劑,你討厭別人的地方,能漸漸習慣;不接受自己的地方,也能漸漸習慣。

  習慣讓人變得易於妥協,也讓人安於現狀,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只是要改變一個習慣,不僅要說服自己,還要說服周圍的人。

  彬姐面臨的最大難題還是父母。她的媽媽聽說這個消息之後,立刻趕到她家,先是暴怒,然後大哭,恨不得要給她跪下來。彬姐也哭,她不能理解的是——她想讓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有更多的能力照顧家人,為什麼沒有人相信她可以。

  在成長中我們常常要面臨這樣的問題,小時候父母不允許你做很多事,是因為怕你出錯;後來畢業了,父母不允許你做很多事,是因為怕你不知道什麼是對的;當你越來越成熟,父母還是不允許你做很多事,原因變成:都已經這樣了,挺好的,你為什麼還要去冒險?

  不敢冒險,才是人生最大的冒險。

  最後媽媽給彬姐撂了句狠話:“如果你辭職,我們就斷絕關係。”

  彬姐紅腫著眼睛跑來和我們見面,滿臉戰敗後的憔悴與筋疲力盡。我和彬姐認識十幾年了,她從來都是一個女戰士,在朋友中一直被叫大姐,大家出了問題她來調解,大家有困難,她出錢出力。城市不大,走在街上都是熟人,無論是否比她年長,大家都尊敬地叫她一聲彬姐。

  彬姐哭著說:“如果今天老娘沒生孩子,沒懂事,我肯定和我媽絕交了。我媽這麼逼我,我該怎麼辦啊。”她的睫毛膏不防水,一哭,紙巾一擦,就成了熊貓眼,再配著她無可奈何又咬牙切齒說出的這些話,我忍不住笑了。

  “你看看你自己。”我把手機里的照片給她,她也笑了起來。

  但我知道彬姐是可以更好的。

  早在認識彬姐之前,她就是郴州某個小加油站的站長,被戲稱為拼命三娘,連續通宵工作,從不叫苦喊累。很多朋友聊起那個時候的彬姐,都打心眼裡佩服。

  “人一旦投入一件事,就會發現很多事都能做得很好。不管是加油、開票還是記帳,多麼瑣碎的工作,都有那麼大可以改進的空間。”

  那時每個季度都要上交加油站的帳本。每次上交之前,彬姐就會花整整三天的時間把之前所有同事做的進帳、存貨帳、銷貨帳拿出來,自己從頭到尾抄一遍。

  每次領導檢查到他們加油站的時候,都會被她帳本的工整程度震驚。原始帳本數字完全真實、上交帳本數據完全一致、排版乾淨工整,所以彬姐的帳本總是會被集團報紙拍照進行全系統學習。二十出頭,彬姐就被升為加油站的站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