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朋友說:“你看,做我們這事多好,你一個月累死累活只掙個一萬多,我們一天不需要怎麼費力就掙回來了。”
我挺羨慕他們的,也想和他們一樣。有朋友相勸:他們掙錢靠的是人脈與運氣,並不是他們想就能實現的,或者說並不是他們想一直這麼掙錢就能掙下去的。
幾年下來,現在一看事實確實如此。
早年,無論什麼藝人都能夠跑商演,現在必須要有真正的代表作才行;早年,各種信息不透明,大家掙的是差價,現在早已公開透明了;早年,市場不規範,現在市場規範起來了。曾經那些過得還不錯的朋友,漸漸已經很難再見到了。不是他們選擇錯了,而是有些掙錢的方法只有那麼長的保質期而已。
28歲的時候,看著日益飛漲的物價,看看自己幾近月光的工資,我從報刊亭買回來很多很多的時尚雜誌,把裡面編輯的聯繫方式一一抄下來,跟他們打電話、投稿。我美滋滋地想,如果每個月我能在這樣的雜誌上發表一兩篇文章,我就能多掙三四千塊錢。雖然不多,但也許能讓我的生活變得不那麼拮据吧。
熬夜寫完稿子,暗自有些好笑,大學時寫一篇稿子三十塊,覺得寫作無論如何都養不活自己,現在卻想靠投稿改善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點兒走投無路的感覺?
小說每年都在寫,但並無預想中的大紅大紫,一夜之間洛陽紙貴。一本小說的稿費大概兩萬塊,零頭也被出版社自動忽略不計。朋友都說我是個勞模,不計回報,任勞任怨。而我心裡明白,如果連寫作都放棄的話,對生活的熱情可能會消減大半吧。為了利益營營役役,即便有些微回報,心靈也是極度空虛的。
所以,每當有朋友問:“寫作又浪費時間,又不掙錢,幹嗎不做點兒別的。”我都會尷尬地笑笑,說:“萬一呢?哈哈哈。”
29歲的時候,我掙到了人生第一筆巨款——投資商花十五萬元買斷我一本小說的影視劇改編權。我用這筆錢,又貸了一些款,給自己買了一輛車——終於達成30歲前買車的願望。
30歲的時候,因為《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的意外暢銷,我拿到了人生第二筆巨額稿費,將近一百萬。
當然,這些錢只是杯水車薪,無法在北京做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買不起房子,更不能換來奢華的生活。
我不會投資理財,更無經濟頭腦。於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冒了出來,這筆錢,用來給爸媽改善生活吧。
我牛氣哄哄地回到家,問爸媽的願望,我心想:哪怕他們選一套房子,我也咬牙給他們買了。媽媽在我的勸說下,考慮再三,選了一套護膚品。而爸爸死活不肯要任何東西,讓我把北京房子的貸款先還清再說。
我不依,非得要為他們花這筆錢,貸款慢慢還也無所謂。
爸爸看拗不過我,就讓他朋友開車帶我去了一個郊區的高檔住宅區,站在一棟別墅前對我說:“如果要買,你就送我們一套別墅吧。”
我問了一下房價,要三百萬。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挺差勁的,努力工作了那麼多年,爸爸提出的第一個要求都滿足不了。媽媽看我有點兒喪氣,趕緊出來打圓場,說爸爸是逗我的,他的意思是別買了,把錢留給自己吧,我的心意他們知道了。
從老家回來之後,錢一分都沒動,放在那兒。
我想:都說天道酬勤,如果一個人真的投入干一件事,老天也一定會給他回報的吧。
後來,隨著《誰的青春不迷茫》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我儲蓄卡上的數字也越來越接近老家那套房子報價的首付款。
我打電話過去問那套房子賣出去沒,得知還在,又打電話給了很多老家的朋友輾轉去找人要折扣,算下來之後,剛剛好。
我瞞著我爸,付了首付,拿到鑰匙,又帶著爸爸去了一次,在他一如常那樣鼓勵我要好好努力工作的時候,我突然掏出鑰匙,交到他手裡。
先是揚眉吐氣。
繼而看見我爸有點兒傻了的表情。
我過去抱了抱他。
“我可以活得很好,你們不用擔心,你們能過得更好,我就活得更好。”
轉身那一刻的欣喜之情,難以言表。真是比自己考上大學、找到工作、出了第一本書,更有成就感。
給爸媽交了首付房款後,卡里所剩無幾。
接下來還有尾款,還有裝修,還要買家具……各種開支。
我心裡卻一點兒都不緊張,有的全是實現爸爸願望的激動,以及對未來的坦然。
那天晚上,我寫了一篇日記。
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當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時間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經營一個愛好時,生活也自然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如果還沒有,那就表示努力得還不夠,時機未到。
我也翻出了28歲時寫的一篇日記。
我不知道未來的生活究竟會如何,看著很多朋友一個一個似乎已經相信命運也只能如此,或者他們的臉上已經流露出不再對未來抱有期待的樣子,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機會來的時候,他也會看每個人的臉色吧,我一副開心樂觀、從不抱怨的樣子,怎麼可能不被盯上呢?沒準就成了全中國最會寫情感專欄的作者呢!
同學問:“同哥,你對錢怎麼看?”
我想了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告訴他:“以前我覺得自己怎麼看錢很重要,現在我覺得錢怎麼看你更重要。”
不知道他是否懂了,但我好像更懂了。
後來
我羨慕那種把握得住各種商機的人,也佩服那種能整合各種資源平地起高樓的人,可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很清楚自己成不了那樣的人,頂多是一個不偷不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人。
朋友看完這篇文章笑著對我說:“你記得嗎?你曾經還和小學同學在老家開過服裝店,你每個星期都有幾天早上五點起床,去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買女式連衣裙。”
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是忘記了。
然後他又提醒我,你初中時在情人節和同學去批發鮮花賣,春節的時候批發新年賀卡,大學在學校倒賣文曲星,這些你還記得嗎?
哈哈哈哈哈哈,我居然也忘記了,但一經提醒,又全都想起來了。
想著想著,覺得好笑,又一番感慨。
好笑的是,一個立志成為好傳媒人、好作者的自己,竟然為了掙點兒小錢,神農嘗百草,什麼事都做過,說出來真是沒人信。
感慨的是,今年我35歲了,終於能夠靠自己的收入正大光明地擁有想要的生活,讓父母住上還不錯的房子。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年輕時不停地折騰,才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掙錢的途徑。
如果當初麵皮太薄,也許至今我還沉溺在各種眼紅之中。幸好當年不管不顧,敢豁出去,又一路堅持,才有了今天的些微成功。
掙錢有很多種方式,要麼點燈熬油,披星戴月,辛苦奔波;要麼戴上面具,追名逐利,螻蟻喋血。我最佩服的還是那些投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目光放得長遠,不貪圖短期獲利,痛並快樂著,享受奮鬥的過程,天道酬勤,時機到了,上天自然給你相應的回報。
我挺羨慕他們的,也想和他們一樣。有朋友相勸:他們掙錢靠的是人脈與運氣,並不是他們想就能實現的,或者說並不是他們想一直這麼掙錢就能掙下去的。
幾年下來,現在一看事實確實如此。
早年,無論什麼藝人都能夠跑商演,現在必須要有真正的代表作才行;早年,各種信息不透明,大家掙的是差價,現在早已公開透明了;早年,市場不規範,現在市場規範起來了。曾經那些過得還不錯的朋友,漸漸已經很難再見到了。不是他們選擇錯了,而是有些掙錢的方法只有那麼長的保質期而已。
28歲的時候,看著日益飛漲的物價,看看自己幾近月光的工資,我從報刊亭買回來很多很多的時尚雜誌,把裡面編輯的聯繫方式一一抄下來,跟他們打電話、投稿。我美滋滋地想,如果每個月我能在這樣的雜誌上發表一兩篇文章,我就能多掙三四千塊錢。雖然不多,但也許能讓我的生活變得不那麼拮据吧。
熬夜寫完稿子,暗自有些好笑,大學時寫一篇稿子三十塊,覺得寫作無論如何都養不活自己,現在卻想靠投稿改善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點兒走投無路的感覺?
小說每年都在寫,但並無預想中的大紅大紫,一夜之間洛陽紙貴。一本小說的稿費大概兩萬塊,零頭也被出版社自動忽略不計。朋友都說我是個勞模,不計回報,任勞任怨。而我心裡明白,如果連寫作都放棄的話,對生活的熱情可能會消減大半吧。為了利益營營役役,即便有些微回報,心靈也是極度空虛的。
所以,每當有朋友問:“寫作又浪費時間,又不掙錢,幹嗎不做點兒別的。”我都會尷尬地笑笑,說:“萬一呢?哈哈哈。”
29歲的時候,我掙到了人生第一筆巨款——投資商花十五萬元買斷我一本小說的影視劇改編權。我用這筆錢,又貸了一些款,給自己買了一輛車——終於達成30歲前買車的願望。
30歲的時候,因為《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的意外暢銷,我拿到了人生第二筆巨額稿費,將近一百萬。
當然,這些錢只是杯水車薪,無法在北京做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買不起房子,更不能換來奢華的生活。
我不會投資理財,更無經濟頭腦。於是一個簡單的想法冒了出來,這筆錢,用來給爸媽改善生活吧。
我牛氣哄哄地回到家,問爸媽的願望,我心想:哪怕他們選一套房子,我也咬牙給他們買了。媽媽在我的勸說下,考慮再三,選了一套護膚品。而爸爸死活不肯要任何東西,讓我把北京房子的貸款先還清再說。
我不依,非得要為他們花這筆錢,貸款慢慢還也無所謂。
爸爸看拗不過我,就讓他朋友開車帶我去了一個郊區的高檔住宅區,站在一棟別墅前對我說:“如果要買,你就送我們一套別墅吧。”
我問了一下房價,要三百萬。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挺差勁的,努力工作了那麼多年,爸爸提出的第一個要求都滿足不了。媽媽看我有點兒喪氣,趕緊出來打圓場,說爸爸是逗我的,他的意思是別買了,把錢留給自己吧,我的心意他們知道了。
從老家回來之後,錢一分都沒動,放在那兒。
我想:都說天道酬勤,如果一個人真的投入干一件事,老天也一定會給他回報的吧。
後來,隨著《誰的青春不迷茫》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我儲蓄卡上的數字也越來越接近老家那套房子報價的首付款。
我打電話過去問那套房子賣出去沒,得知還在,又打電話給了很多老家的朋友輾轉去找人要折扣,算下來之後,剛剛好。
我瞞著我爸,付了首付,拿到鑰匙,又帶著爸爸去了一次,在他一如常那樣鼓勵我要好好努力工作的時候,我突然掏出鑰匙,交到他手裡。
先是揚眉吐氣。
繼而看見我爸有點兒傻了的表情。
我過去抱了抱他。
“我可以活得很好,你們不用擔心,你們能過得更好,我就活得更好。”
轉身那一刻的欣喜之情,難以言表。真是比自己考上大學、找到工作、出了第一本書,更有成就感。
給爸媽交了首付房款後,卡里所剩無幾。
接下來還有尾款,還有裝修,還要買家具……各種開支。
我心裡卻一點兒都不緊張,有的全是實現爸爸願望的激動,以及對未來的坦然。
那天晚上,我寫了一篇日記。
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當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時間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經營一個愛好時,生活也自然會給予你相應的回報。如果還沒有,那就表示努力得還不夠,時機未到。
我也翻出了28歲時寫的一篇日記。
我不知道未來的生活究竟會如何,看著很多朋友一個一個似乎已經相信命運也只能如此,或者他們的臉上已經流露出不再對未來抱有期待的樣子,我卻總覺得自己還有機會。機會來的時候,他也會看每個人的臉色吧,我一副開心樂觀、從不抱怨的樣子,怎麼可能不被盯上呢?沒準就成了全中國最會寫情感專欄的作者呢!
同學問:“同哥,你對錢怎麼看?”
我想了想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告訴他:“以前我覺得自己怎麼看錢很重要,現在我覺得錢怎麼看你更重要。”
不知道他是否懂了,但我好像更懂了。
後來
我羨慕那種把握得住各種商機的人,也佩服那種能整合各種資源平地起高樓的人,可經過了那麼多年,我很清楚自己成不了那樣的人,頂多是一個不偷不搶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人。
朋友看完這篇文章笑著對我說:“你記得嗎?你曾經還和小學同學在老家開過服裝店,你每個星期都有幾天早上五點起床,去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買女式連衣裙。”
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是忘記了。
然後他又提醒我,你初中時在情人節和同學去批發鮮花賣,春節的時候批發新年賀卡,大學在學校倒賣文曲星,這些你還記得嗎?
哈哈哈哈哈哈,我居然也忘記了,但一經提醒,又全都想起來了。
想著想著,覺得好笑,又一番感慨。
好笑的是,一個立志成為好傳媒人、好作者的自己,竟然為了掙點兒小錢,神農嘗百草,什麼事都做過,說出來真是沒人信。
感慨的是,今年我35歲了,終於能夠靠自己的收入正大光明地擁有想要的生活,讓父母住上還不錯的房子。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年輕時不停地折騰,才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掙錢的途徑。
如果當初麵皮太薄,也許至今我還沉溺在各種眼紅之中。幸好當年不管不顧,敢豁出去,又一路堅持,才有了今天的些微成功。
掙錢有很多種方式,要麼點燈熬油,披星戴月,辛苦奔波;要麼戴上面具,追名逐利,螻蟻喋血。我最佩服的還是那些投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目光放得長遠,不貪圖短期獲利,痛並快樂著,享受奮鬥的過程,天道酬勤,時機到了,上天自然給你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