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這段話已完全超出武王的想像,就在他胸中驚濤翻湧之時,窗外忽地傳來爆裂轟鳴之聲,轟隆隆地猶如滾雷落地,隨即密閉的窗欞上便映出火光。明澗意和衛無暇俱是一驚,同時回眸望向對方,又都慚愧地轉開視線,在此危急之時,為何他們竟同時懷疑彼此呢?再深厚的情意似乎也禁不起時光的洗滌!
就在這時,殿門嘩啦一聲從外推開,端午和雙壽站在門口,臉現驚惶,“娘娘——”
“王上——”他們倆同時開口,端午見無暇安好無恙,鬆了口氣,就聽雙壽氣息急促地說道:“王上,是……是謹政殿的方向……”
雙壽的話音剛落,又一聲巨響在窗外炸開,窗紗上倏地燃起火光,雙壽推開窗扇遙遙望去,“王上,是……是東宮翔鸞殿!”
“這……好像是炮擊的聲音?”衛無暇側耳細聽,遂斷言道,大夏神機營試炮時,璟兒曾請她前去觀摩。
“炮!炮擊!”明澗意和雙壽驚呼起來,隨即便一下子想起兵部剛進了兩門西夷火炮,還沒來得及運往舊蜀,前天試she過後便暫時放在了禁衛的訓練營地。“謀反!難道是謀反!”明澗意嘶聲吼道,衛無暇卻眸光閃爍,當機立斷地說道:“是不是謀反等你逃出生天后自然就會明了,我們趕緊走,趁他們還沒炮擊長華殿。”
“走?往哪裡走?”明澗意頻頻遙望遠方的沖天火光,面孔已因震驚和憤怒而變得猙獰扭曲。
“我們的船就停在平湖邊,如果你信得過,就和我們一起上船,我們可以將你送往台州水師大營,那裡駐守的水師提督許君翔應該是你的嫡系,不會參與謀反吧?退一萬步,你還可以跟我們去夏陽與阿鸞匯合,再做打算!”
明澗意迅速思忖著,就在大夏太后來訪之際突發炮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可怕的巧合,也不得不令他心存疑慮,但不知怎的,明澗意竟毅然點頭贊同道:“就按你說的去台州,許君翔的兵力和武器都很精良,他若是也反了,他爹許信也就不可信了,那便是天要亡楚,我也就認了!”這是他第一次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定,卻令他一下子感覺豁然開朗,於最危急的時刻心中重又升起久違的雄心壯志!
就在這時,雙喜和雙敏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滿身灰黑,血跡斑斑,一見武王便撲通趴跪於地,大哭道:“王上,禁衛假奉王旨強鎖翔鸞殿不讓我們進出,剛……剛才更炮轟翔鸞殿,若不是他們將宮牆炸開一個大洞,我們根本跑不出來,將死無葬身之地!”
——果然如此!武王的眼中暗火燃燒,顧不上細問便與衛無暇一行沿來路潛出長華殿,立春端午等人護衛著武王和太后,另有兩名清平閣好手帶攜著受了輕傷的雙喜和雙敏,倒也行動迅速,不到半個時辰就來到了寶祥渡,此時渡口上已是一片混亂,雖已日落向晚,眾人聽到大興宮中傳出的爆炸轟鳴之聲仍奔走相詢,武王一行在夜幕遮掩下紛紛上船,隨即便準備拔錨啟航。
第146章
“你……確定要去台州?”衛無暇最後徵詢武王的意願。
“對!台州!”明澗意想也不想,堅定地開口。
“啟程,台州——!”衛無暇轉身命令立春,隨即便有些擔憂地望向武王,見他原本就青紅不定的面色此時已是一片青灰,想來是剛才奔走太急,“你……你還好嗎?”衛無暇眼帶焦灼地問道。
武王雖舊傷復發疼痛難熬,但此時驟然看到衛無暇眼中流露出的關切之意,頓覺欣慰,狠狠咬著牙,明澗意搖搖頭,卻無法開口回答。雖見他搖頭,衛無暇到底不敢大意,立刻回身吩咐端午:“你為武王陛下帶路去他的艙房,協助雙壽總管安排好陛下的衣食起居。”
明澗意臨離開前深深地望了無暇一眼,並未出言感謝,但他眼中的神情卻已清楚地傳達了這一信息。
衛無暇眼見武王一行走入船艙,才轉身登上指揮艙,這艘艦船名為坤泰,是景生專為太后出行改裝的防沙平底船,在第二三層甲板均裝有火炮,四桅八帆,航速迅捷。
“王兄,你這是要去哪裡?”衛無暇還沒走入艙門就見一個修長的身影從指揮艙內匆匆走出,立刻開口急叫。
那人正是衛無殤,他依然身穿青袍,臉容俊美微帶憂傷,見了無暇,只淡然笑道:“我本來就是搭你的便船到臨州,此時目的地已到,我也該下船了。”
“王兄,此時臨州恐有大變,你……”無暇本欲極力挽留,但一看他眼中的神色,便不再說話。
“臨州也好,台州也罷,又或是東安,大華?哪裡都不是我的家。原來與小花兒相依為命,此時他已長大,也不再需要我的陪伴,我雖未功成,但卻已到了身退之時,此後的天下便是花兒與阿鸞的了,我若是連這點自覺都沒有可就是自找難堪了。”無殤說著便大步走上甲板,無暇緊緊相隨,雖無言,卻又勝似萬語千言,“無暇,錦州才是咱們的家鄉,武王對你念及舊情,當時攻蜀時並未燒毀錦宮,但那裡有太多的不堪回首,你我都已回不去了,我和鸞生相約:他若是在外呆膩了就回坤忘山的紅河谷與我團聚,我不欲避世,只是這世界並不適合我。”‘我’字才一出口,衛無殤已飄身而起,躍下船艏,“告訴花兒大蜀恐有變故,以後有事就回糙廬,我在那兒等著他。”話聲渺渺,他的身影也去得遠了,夜幕下便如淡青的一片雲影。
“娘娘,可用護衛?”立春若有似無的聲音在暗中響起,他總是極力地將自己隱藏,恨不得真能化身為影。
衛無暇搖搖頭,“就隨他自由的來去吧。”轉身再次走入指揮艙,衛無暇輕聲問道:“可放出了信鴿?皇上什麼時候能得信兒?”
“少則一天多則兩天信鴿必到。離台州二十里處有一深水漁港,名曰永建,我們在那裡等皇上。”
衛無暇倏地回眸,“可靠嗎?”
立春飄忽低微的聲音再次響起:“是咱們的一個暗點,在此時,絕對比台州大營可靠。”
“那也就是說我們要在那裡等十天左右?”衛無暇在心中默算著。
“最多十天,皇上若從夏陽直接出海走海路到永建會很快,甚至比去往臨州還要快。”立春說完就退身於指揮艙的角落,就在這時艙門一響,端午快步走了進來,眼睛先習慣性地瞄向立春藏身的那個角落,心裡暗嘆,卻也無奈,只得回稟道:“娘娘,武王和其隨行的宮侍都已安頓好了,只是我看他的情形不太好,舊傷肯定是又復發了,好在咱們的藥倒是帶得很全,立春的醫術也還將就,不過,還是令人有些擔憂。”
衛無暇眉頭微蹙,她早已看出了明澗意身體不妥,“唉,阿鸞那孩子還說他爹身體康健,可見當時是對咱們有戒心編話兒糊弄我呢。”
“娘娘,你……可算了舊帳?”端午此時才來得及問,當年無暇和她被攔在江上,雨急風狂,幽怨淒傷,以至日後每次寒雨時節都免不了會回想起那悽苦的景況。
無暇聽了她的問話,竟嘩地一聲笑起來了,驚得端午一哆嗦,以為她受了什麼刺激,“娘娘……”
“……呵呵呵……我哪裡來得及算我的舊帳……光想著為孩子們和他算新帳了!端午呀,你沒孩子,不了解這種心情,等你有了孩兒就明白了,孩子們的事再小也大如天,我自己的事再大也小如糙芥!”衛無暇嗬嗬笑著竟放下了耿耿於懷了十幾年的仇怨。
端午聽了初時覺得不可思議,當時覺得痛不欲生的事此刻竟已變為過眼雲煙!後又聽她提及孩兒,端午不覺心中怨憤,她輕快地走到那個隱蔽的角落伸手猛地一抄,以立春的身手本來可以躲過,但他偏偏不躲,任著端午抓住他的胳膊,狠狠地擰著,“你……你可聽到了娘娘的話……你何時才向我求親……我們何時才能有自己的孩兒!”
端午如今三十二歲,從她有記憶時起她就已和立春相依為命,此時她已忍無可忍,話語出口竟似控訴一般。無暇不忍,卻無法開口相勸,只見簾幕間窸窸簌簌,不知立春正抖成什麼樣子,“我這樣子,人不人,鬼不鬼,憑白害了你,又怎能有孩兒!”立春的聲音悽厲悲涼,端午一下子鬆了手,踉踉蹌蹌地奔出艙房。立春衝出簾幕,眼睜睜地看著端午娟秀的背影消失在艙門後卻並未追上前去。
“立春,你何苦如此,端午從未嫌棄過你。”衛無暇望著那個瘦小枯乾呆怔孤立的身影,喟然嘆道。
“可我自己嫌棄我自己!我討厭我自己!”立春的聲音復又變為低微,他重新轉回藏身的簾幕,卻聽叮咚一聲,從他的袖袋中掉出一個碧綠蔥翠的玉釧,水色瑩瑩,一看便知那是他帶在身上準備送給端午的禮物。
就在這時,殿門嘩啦一聲從外推開,端午和雙壽站在門口,臉現驚惶,“娘娘——”
“王上——”他們倆同時開口,端午見無暇安好無恙,鬆了口氣,就聽雙壽氣息急促地說道:“王上,是……是謹政殿的方向……”
雙壽的話音剛落,又一聲巨響在窗外炸開,窗紗上倏地燃起火光,雙壽推開窗扇遙遙望去,“王上,是……是東宮翔鸞殿!”
“這……好像是炮擊的聲音?”衛無暇側耳細聽,遂斷言道,大夏神機營試炮時,璟兒曾請她前去觀摩。
“炮!炮擊!”明澗意和雙壽驚呼起來,隨即便一下子想起兵部剛進了兩門西夷火炮,還沒來得及運往舊蜀,前天試she過後便暫時放在了禁衛的訓練營地。“謀反!難道是謀反!”明澗意嘶聲吼道,衛無暇卻眸光閃爍,當機立斷地說道:“是不是謀反等你逃出生天后自然就會明了,我們趕緊走,趁他們還沒炮擊長華殿。”
“走?往哪裡走?”明澗意頻頻遙望遠方的沖天火光,面孔已因震驚和憤怒而變得猙獰扭曲。
“我們的船就停在平湖邊,如果你信得過,就和我們一起上船,我們可以將你送往台州水師大營,那裡駐守的水師提督許君翔應該是你的嫡系,不會參與謀反吧?退一萬步,你還可以跟我們去夏陽與阿鸞匯合,再做打算!”
明澗意迅速思忖著,就在大夏太后來訪之際突發炮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可怕的巧合,也不得不令他心存疑慮,但不知怎的,明澗意竟毅然點頭贊同道:“就按你說的去台州,許君翔的兵力和武器都很精良,他若是也反了,他爹許信也就不可信了,那便是天要亡楚,我也就認了!”這是他第一次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做出的決定,卻令他一下子感覺豁然開朗,於最危急的時刻心中重又升起久違的雄心壯志!
就在這時,雙喜和雙敏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滿身灰黑,血跡斑斑,一見武王便撲通趴跪於地,大哭道:“王上,禁衛假奉王旨強鎖翔鸞殿不讓我們進出,剛……剛才更炮轟翔鸞殿,若不是他們將宮牆炸開一個大洞,我們根本跑不出來,將死無葬身之地!”
——果然如此!武王的眼中暗火燃燒,顧不上細問便與衛無暇一行沿來路潛出長華殿,立春端午等人護衛著武王和太后,另有兩名清平閣好手帶攜著受了輕傷的雙喜和雙敏,倒也行動迅速,不到半個時辰就來到了寶祥渡,此時渡口上已是一片混亂,雖已日落向晚,眾人聽到大興宮中傳出的爆炸轟鳴之聲仍奔走相詢,武王一行在夜幕遮掩下紛紛上船,隨即便準備拔錨啟航。
第146章
“你……確定要去台州?”衛無暇最後徵詢武王的意願。
“對!台州!”明澗意想也不想,堅定地開口。
“啟程,台州——!”衛無暇轉身命令立春,隨即便有些擔憂地望向武王,見他原本就青紅不定的面色此時已是一片青灰,想來是剛才奔走太急,“你……你還好嗎?”衛無暇眼帶焦灼地問道。
武王雖舊傷復發疼痛難熬,但此時驟然看到衛無暇眼中流露出的關切之意,頓覺欣慰,狠狠咬著牙,明澗意搖搖頭,卻無法開口回答。雖見他搖頭,衛無暇到底不敢大意,立刻回身吩咐端午:“你為武王陛下帶路去他的艙房,協助雙壽總管安排好陛下的衣食起居。”
明澗意臨離開前深深地望了無暇一眼,並未出言感謝,但他眼中的神情卻已清楚地傳達了這一信息。
衛無暇眼見武王一行走入船艙,才轉身登上指揮艙,這艘艦船名為坤泰,是景生專為太后出行改裝的防沙平底船,在第二三層甲板均裝有火炮,四桅八帆,航速迅捷。
“王兄,你這是要去哪裡?”衛無暇還沒走入艙門就見一個修長的身影從指揮艙內匆匆走出,立刻開口急叫。
那人正是衛無殤,他依然身穿青袍,臉容俊美微帶憂傷,見了無暇,只淡然笑道:“我本來就是搭你的便船到臨州,此時目的地已到,我也該下船了。”
“王兄,此時臨州恐有大變,你……”無暇本欲極力挽留,但一看他眼中的神色,便不再說話。
“臨州也好,台州也罷,又或是東安,大華?哪裡都不是我的家。原來與小花兒相依為命,此時他已長大,也不再需要我的陪伴,我雖未功成,但卻已到了身退之時,此後的天下便是花兒與阿鸞的了,我若是連這點自覺都沒有可就是自找難堪了。”無殤說著便大步走上甲板,無暇緊緊相隨,雖無言,卻又勝似萬語千言,“無暇,錦州才是咱們的家鄉,武王對你念及舊情,當時攻蜀時並未燒毀錦宮,但那裡有太多的不堪回首,你我都已回不去了,我和鸞生相約:他若是在外呆膩了就回坤忘山的紅河谷與我團聚,我不欲避世,只是這世界並不適合我。”‘我’字才一出口,衛無殤已飄身而起,躍下船艏,“告訴花兒大蜀恐有變故,以後有事就回糙廬,我在那兒等著他。”話聲渺渺,他的身影也去得遠了,夜幕下便如淡青的一片雲影。
“娘娘,可用護衛?”立春若有似無的聲音在暗中響起,他總是極力地將自己隱藏,恨不得真能化身為影。
衛無暇搖搖頭,“就隨他自由的來去吧。”轉身再次走入指揮艙,衛無暇輕聲問道:“可放出了信鴿?皇上什麼時候能得信兒?”
“少則一天多則兩天信鴿必到。離台州二十里處有一深水漁港,名曰永建,我們在那裡等皇上。”
衛無暇倏地回眸,“可靠嗎?”
立春飄忽低微的聲音再次響起:“是咱們的一個暗點,在此時,絕對比台州大營可靠。”
“那也就是說我們要在那裡等十天左右?”衛無暇在心中默算著。
“最多十天,皇上若從夏陽直接出海走海路到永建會很快,甚至比去往臨州還要快。”立春說完就退身於指揮艙的角落,就在這時艙門一響,端午快步走了進來,眼睛先習慣性地瞄向立春藏身的那個角落,心裡暗嘆,卻也無奈,只得回稟道:“娘娘,武王和其隨行的宮侍都已安頓好了,只是我看他的情形不太好,舊傷肯定是又復發了,好在咱們的藥倒是帶得很全,立春的醫術也還將就,不過,還是令人有些擔憂。”
衛無暇眉頭微蹙,她早已看出了明澗意身體不妥,“唉,阿鸞那孩子還說他爹身體康健,可見當時是對咱們有戒心編話兒糊弄我呢。”
“娘娘,你……可算了舊帳?”端午此時才來得及問,當年無暇和她被攔在江上,雨急風狂,幽怨淒傷,以至日後每次寒雨時節都免不了會回想起那悽苦的景況。
無暇聽了她的問話,竟嘩地一聲笑起來了,驚得端午一哆嗦,以為她受了什麼刺激,“娘娘……”
“……呵呵呵……我哪裡來得及算我的舊帳……光想著為孩子們和他算新帳了!端午呀,你沒孩子,不了解這種心情,等你有了孩兒就明白了,孩子們的事再小也大如天,我自己的事再大也小如糙芥!”衛無暇嗬嗬笑著竟放下了耿耿於懷了十幾年的仇怨。
端午聽了初時覺得不可思議,當時覺得痛不欲生的事此刻竟已變為過眼雲煙!後又聽她提及孩兒,端午不覺心中怨憤,她輕快地走到那個隱蔽的角落伸手猛地一抄,以立春的身手本來可以躲過,但他偏偏不躲,任著端午抓住他的胳膊,狠狠地擰著,“你……你可聽到了娘娘的話……你何時才向我求親……我們何時才能有自己的孩兒!”
端午如今三十二歲,從她有記憶時起她就已和立春相依為命,此時她已忍無可忍,話語出口竟似控訴一般。無暇不忍,卻無法開口相勸,只見簾幕間窸窸簌簌,不知立春正抖成什麼樣子,“我這樣子,人不人,鬼不鬼,憑白害了你,又怎能有孩兒!”立春的聲音悽厲悲涼,端午一下子鬆了手,踉踉蹌蹌地奔出艙房。立春衝出簾幕,眼睜睜地看著端午娟秀的背影消失在艙門後卻並未追上前去。
“立春,你何苦如此,端午從未嫌棄過你。”衛無暇望著那個瘦小枯乾呆怔孤立的身影,喟然嘆道。
“可我自己嫌棄我自己!我討厭我自己!”立春的聲音復又變為低微,他重新轉回藏身的簾幕,卻聽叮咚一聲,從他的袖袋中掉出一個碧綠蔥翠的玉釧,水色瑩瑩,一看便知那是他帶在身上準備送給端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