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蟬丸像在呼應草凪,快速地彈起琵琶。

  草凪也伴隨著音調,瘋狂般地舞蹈著。

  晴明舉起酒瓶,無言地朝博雅遞出。

  「怎麽了?」

  「博雅,喝吧。今晚是此生不能再逢的夜晚。喝吧……」

  博雅沉默了一會兒,終於取起自己的酒杯,遞向晴明。

  「晴明,幫我斟酒。」

  博雅一口飲盡晴明倒的酒,開口說:

  「我們只能在這兒觀看。這樣就行了……」

  「嗯。」

  「嗯。」

  晴明和博雅同時點頭。

  櫻花在月光中加速飄落,琵琶和舞蹈持續至夜半。

  注1:此處指離開京都或返回京都的所有旅人。

  注2:日本傳統音樂的一種說唱故事。在三味線伴奏下說唱。包括義大夫調、常磐津調、清元調、新內調等。名稱來自室町時代中期《淨琉璃姬十二段草子》。江戶時代與人偶劇相結合。

  注3:「逆發」和「坂神」讀音相同,皆為「sakagami」。

  注4:「坂」、「河原」、「夙(宿)」等在日本古代皆指社會最低階層者所住之區域,此階層也被稱為「坂者」、「河原者」、「夙者」。不屬於任何一處,從事庖解牲畜或皮革業,以及演藝表演業等。

  注5:原指下階層人、流浪者的信仰,因日本古代從事演藝表演的皆為流浪者(河原乞食),故五宿神與演藝之神相通。

  注6:又作摩怛羅、摩都羅。為日本延曆寺常行三昧堂之守護神,又為玄旨歸命壇之本尊。來源不明,傳為日本天台宗慈覺大師圓仁自唐返日本歸途中,於船上所感得之神。念佛之人臨命終時,受此神守護,可得正念而往生。其像為頭戴唐制之撲頭,身著日式狩衣,兩手擊鼓;其左右之童子,頭頂風折烏帽,手持赤竹葉與茗荷,作舞蹈狀,又其頂上之雲中繪有北斗七星。

  注7:「襲之色目」是十二單衣的重疊穿法造成的配色效果。「櫻襲」指表布白,里布則有紅或葡萄染(淡紫紅)、紫、二藍(藍紫)等諸多說法。陰曆十一月至三月著用。

  學人精博雅

  一

  「晴明,我眞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源博雅一副傷腦筋的表情如此說。

  之後,仍是源博雅一副傷腦筋的表情如此說。

  「晴明,我眞的不知道該怎麽辦。」

  地點是安倍晴明宅邸。

  晴明一如既往,身穿飄飄然的白色狩衣,在窄廊和博雅相對而坐。

  晴明和博雅之間擺著酒瓶和酒懷。

  酒也如往常都準備好了。蜜蟲坐在一旁斟酒的情景也和之前完全一樣。

  庭院的藤花正盛開,垂落的串串藤花看似沉重的果實。甜美的藤花香隨風飄來。

  不冷不熱的微風吹拂肌膚,令人感到很愜意。

  庭院的每棵樹都長出新綠,處處可見叢生野草。

  四月的陽光射在庭院。

  這些都是晴明庭院的四季風景之一,看上去和去年此時的景物毫無差別。

  唯一和平日不同的是,晴明面前坐著兩個博雅。

  兩人一模一樣——並排坐在一起的兩個博雅,比雙胞胎還相像。說是相像,不如說完全無法區別。一般說來,即便是雙胞胎,只要並排坐在一起,仍能看出些許不同,但此刻坐在晴明面前的兩個博雅,完全看不出任何相異之處。

  兩人身上穿著同樣黑袍,坐姿也一樣,都支起右膝,放下左膝。連皺著眉頭,一副煩愁表情,以求救般的圓眼珠望著晴明的樣子也一模一樣。

  「晴明啊,我到底該怎麽辦?」

  一方的博雅如此說,另一方的博雅也如此說。

  「晴明啊,我到底該怎麽辦?」

  無論聲質或發音、住口時的節奏和間隔,完全一模一樣。

  「幫幫我吧,晴明……」

  「幫幫我吧,晴明……」

  「你不是最擅長應付這類事情嗎?」

  「你不是最擅長應付這類事情嗎?」

  方才,兩個博雅前來。

  看到並排的兩個博雅,晴明問:

  「博雅,到底怎麽回事?」

  「晴明,我就是不明白到底怎麽回事,才會來這裡啊。」

  「晴明,我就是不明白到底怎麽回事,才會來這裡啊。」

  兩個博雅答。

  晴明帶兩個博雅來到老地方的窄廊,讓蜜蟲準備酒席。由於有兩個博雅,當然也就準備了兩人份的酒器。

  如今,晴明正在聆聽兩個博雅說的話。

  只要一方伸手舉起酒杯啜飲,另一方也做出同樣動作。一方嘆氣,另一方也會嘆氣。

  晴明望著兩人的動作。

  「我都不知該怎麽辦了,晴明,你怎麽還是那個表情……」

  「我都不知該怎麽辦了,晴明,你怎麽還是那個表情……」

  「我表情怎麽了?」

  「你不是在笑嗎?」

  「你不是在笑嗎?」

  「我沒有笑啊。」

  「不,你在笑。」

  「不,你在笑。」

  兩個博雅同樣鼓起雙頰,瞪著晴明。

  晴明的嘴唇看似含著微笑,與平日無異,但博雅似乎很不高興。

  「看來這次和上次不一樣,似乎和鏡子無關。」晴明低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