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音箱並非如琵琶那樣是茄子形,而是正圓形,有著細長如鶴的頸.晉朝時便已經定型.

  唐朝時被稱為秦琵琶,之後又演變為月琴.阮咸正是此種樂器的原型.

  “是一把嵌上螺鈿花紋的紫檀琵琶...”

  “喔,那不就是吉備真備大人往昔自唐國帶回來的珍寶...”

  “是的.”

  琴身,琴框、琴杆、琴頭、秦軸等全是紫檀製成.

  “那把琴真的很美...”博雅腦中憶起那把阮咸似地道.

  貼在面板上的麵皮,四周飾以金箔鑲邊,銅綠底上畫有花樹.

  以朱、白、綠色彩繪的花樹,垂掛著幾串葡萄.

  麵皮斜上方的兩個圓形裝飾,是細雕的六瓣花,這也是用螺錪嵌上的,花蕊和每一片花瓣中央都嵌著琥珀,下方施以紅綠色彩.

  覆手是木製,以金箔為底上貼玳瑁,再以螺鈿與琥珀嵌成花瓣紋裝飾.

  至於琴身中央的花紋,是環繞著八朵花包的複合八瓣唐花紋——四周有兩隻各自卸著櫻烙的鸚鵡,也是以大量螺鈿嵌成.鸚鵡眼睛,翅膀與櫻烙等均使用紅、黃的琥珀和玳瑁.

  “而且,不止外形美,彈奏時會讓人覺得天地都和著琴聲共鳴起來.”博雅陶醉的嘆道.

  “然後呢?”

  “你猜是用什麼製成的?”

  “猜不出,博雅,你說吧...”

  聽晴明這樣說,博雅挺直背脊開口..”

  “晴明啊,我想你也應該知道,佛陀是在天竺沙羅雙樹下入滅...”

  “嗯.”

  “那玄奘法師自唐國出發抵達天竺時,據說這株沙羅雙樹掉落一根粗大樹枝,被砍成數段.玄奘法師帶著其中一段回到唐國.“

  “是嗎.”

  “因為這樹枝非常珍貴,當時的皇帝便命名匠用那段沙羅雙樹枝製成面板,做成一把阮咸.之後吉備真備大人自唐國回來時,拜領的禮物正是這把阮咸.”

  “原來如此...”

  “前些日子,皇上在宮中讓我拜見這把阮咸,我彈了後,發現它的音色非常美,是在捨不得放手,就請皇上暫時借給我彈.”

  “唔.”

  “大概將近一個月,我每天都彈著這把阮咸,後來覺得借太久不好意思,應該還給皇上,於是在六天前...”

  “你就把它還給那個男人了?”

  “喂,晴明,你每次都稱皇上為那個男人,習慣真壞.每次聽你這樣稱呼皇上,明明不是出自我口中,卻總是聽得心驚肉跳.”

  “別擔心,我只在你面前才會這樣稱呼他.”

  “搞不好不知哪天或許在什麼地方會被別人聽到.”

  “聽到就聽到,無所謂.”晴明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那麼,那把阮咸現在在哪裡?” “在這裡.”

  “這裡?”

  “”此刻放在我的牛車內.

  “啊?”

  “皇上賜給我了.”

  “什麼?”

  “今天皇上傳喚我入宮,是皇上在宮內親手賜給我的.”

  “博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其中有種種理由.”

  “什麼理由?”

  “據說這把阮咸發不出聲音.”

  “發不出聲音?”

  “嗯,發不出聲音.”

  當天博雅回去後,皇上心血來潮的抱著阮咸想彈彈看.卻發不出聲音.

  皇上抱著阮咸用撥子撥動琴弦.

  按理說,琴弦應該會震出優雅音色,但那天琴弦卻紋風不動.

  無論再怎麼用撥子撥,照樣發不出聲音.

  有人認為也許是琴弦太松或太緊,用盡各種方式調整琴弦,但無論怎麼調整,琴弦依然發不出聲音.

  皇上和近臣都束手無策,於是下令“傳喚博雅入宮.”

  於是,博雅就在今天入宮了.

  “阮咸發不出聲音.”皇上對博雅說.

  “這把阮咸在借給你彈的這段期間,你沒弄壞它吧?”近臣問博雅.

  “絕對沒有.”博雅答.

  “你現在當場彈彈看.”

  博雅接過阮咸,用撥子彈起.

  奧隆...

  美妙音色響起.

  “唷,發出聲音了.”

  “發出聲音了.”

  “至今為止始終發不出聲音的阮咸竟然...”

  旁人立即取走阮咸就地彈起,卻彈不出任何樂音.

  而只要博雅用撥子彈,便會發出聲音.

  無論嘗試幾次,結果都一樣.

  在場的人重複了幾次,這才總算明白了一件事.

  原來,之前不管是皇上親自彈還是讓其他人彈,只要用撥子撥動琴弦,阮咸都會發出聲音,但如今竟咫悠博雅才能彈出樂音.

  “世上真有這麼奇怪的事.”皇上嘆了一口氣,再對博雅說:“即使是珍寶,發不出聲音的阮咸放在我身邊也沒用.”

  “因此,今天皇上就把這把阮咸賜給我了.”博雅高興地說.

  “我可以看看那把阮咸嗎?”晴明問.

  “當然可以.”博雅答.

  四、

  博雅在晴明面前解開紫色襯底、淺綠蠟染的綾羅袋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