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女兒省得。」德琳低頭。杜太傅寬慰道,「你亦休多想,這對家裡人也是好事,你兄長們一個忠正勤勉,官場虛浮只會辜費了他,不若做些實事,當更能有建樹;一個滿心想遊歷山水,卻被大家族的俗務羈絆不能脫身,出去了,來往應酬沒有那許多,倒是能有閒暇去行千里路,還有你長姊,換個地方……,總之,家人你不用掛念,爹會敦促各人珍重聲譽,不令你……」

  「爹……」德琳叫了一聲,多的話卻是說不出,低頭道,「女兒也會好好的,不愧對您和家人的苦心。」

  「好。」杜太傅點頭,心中豁朗了許多。

  德琳歸家不兩日,鎮南王爺夫婦攜了皇家的請期禮表登門,展開欽天監卜出的吉日請太傅定奪婚期。杜太傅和齊氏一看,相顧無言:三月初六,三月十六,三月十八,這是有多著急?再說三個日子挨得那麼近,還有什麼好選的?「三月十六?王爺的意思呢?」

  鎮南王爺大笑,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正好是太子的千秋,雙喜共賀。」往後年年生日都能想到大喜之日,歲歲相賀,年年不忘,極好,好極。

  鎮南王爺復命,上諭隨即頒出:嘉德三十二年三月十六,太子元成與太傅次女杜德琳締結秦晉,普天同慶——如諭所言,確是普天同慶,簡直是炸了鍋般地慶:滿打滿算五個月多點兒,太子大婚啊,上表、進貢、舞樂、饗祭、民間則要趁此買、賣、看、議、忙得過來嗎?!!

  朝野鼎沸不需說,太傅府里也都亂了套,光是上門賀喜的都應接不暇,好在皇家大約預料到了,特許了杜昭暫交公務,專心籌辦婚事,另一面杜府的人也作了分工,連大小姐靜琳都被派了差,一應裙裳襖褂釵環粉黛的女用之物全由她帶人參詳採買縫製——她先推辭,蓋因自家失婚,自慚不吉,德琳卻道「你是我姐姐,什麼時候都是。三妹妹成婚的時候你忙前忙後,到我了你就想躲懶不成?」恰傅尚司來府里傳話,聞言也道「早聽說大小姐爽利能幹,還請不要推辭才好」,靜琳這才放下顧慮。

  眾人如此,德琳自家更是不得閒,齊氏又愁又無奈,道「這也怨不得別人,誰叫你挑剔?尋常的女紅都看不上眼,又耽誤了這兩年。」尋常姑娘家從能做出像樣的針線就開始備嫁妝,一天做點兒一天做點兒,日積月累的自然不用臨時抱佛腳。

  德琳卻道「幸好從前未做多少,不然倒是白出了力。」

  齊氏一想也是:她去的是皇家,所用之物徽紋圖案全有定規,從前做的,確是用不上了,這一想就更愁,不由嘆道,「這要是容琳在,還能幫幫你,餘下人的……」

  德琳笑道「三妹妹便在,我也不敢用她,妹婿還不得給我臉色看。」笑說了宮中見面時,李昊琛處處小心,生怕容琳閃失的情狀。說著又想起樁事,說當初回紇獻給安順公主的聘禮里,有架孔雀牡丹的炕屏,和三妹妹當初繡給她的帕子一式一樣的,針法也十分相像,公主說準是她三姐姐繡的,還說往後見了面定要問問怎麼個緣故,如今也不知見上沒有。

  齊氏聽到此,盯了德琳一眼,德琳始想到三夫人如今也常到齊氏這裡,而她所知且已接受了的,是淑琳已不在了,如今好容易放下,沒得再言語不注意,令她生疑,遂停了口。齊氏則若無其事接她開頭的話,說「容琳的夫婿待她確實好,當初去牢里探望我們時就瞧得出來。」言罷一頓,轉而道,「你到底怎麼個主意?是多找些繡娘?還是挑幾個綠菱那樣針線好的給你?」

  齊氏說到牢獄一頓,德琳便知她想到了什麼,也沒有能替那人辯的,只順著齊氏話道,「繡娘便罷了,倉促間也不知根底,大姐姐已算過了,若人人都麻利些,家裡針線上的人盡夠了。別的,可也不用咱們準備許多,我私用的也有限,綠菱和紫芍不做別的,備出來應不難。」至於那人的裡衣鞋襪香囊巾帕的,也不能假手他人,她自個兒緊著些就是了。

  齊氏見她篤定,倒也放心。過了兩日,桂尚服率人登門,送來簾帷帳幔椅靠案搭等每樣四式八件,有皇后娘娘賜的,有華昌公主、樂平公主、壽昌公主和怡平公主各自贈的。齊氏壓下驚異,謝過皇后娘娘和各位公主,請桂尚服撥冗看視靜琳帶人預備的可有不妥,桂尚服看了一遍,點頭,道「盡夠了。杜教習只需在高輩皇親處費心就好。」是說要給高輩分的皇親預備見面禮。齊氏和德琳都謝她提點——她們也想到了,只是還沒顧上,如今別的不用做了,自可把功夫都用在這上頭。

  桂尚服只道「應當的」,待齊氏不注意了,才微微笑著對德琳道,「杜教習還是好好給殿下做個扇袋吧。」言罷不待德琳問,自告辭了。

  德琳深知這話有異,卻不得其解,偏齊氏問她「宮裡怎想到賜這許多東西?」未下聘便送來的,可視作女方之物,直接當嫁妝就是,省了女家許多勞累。德琳聽出齊氏在疑什麼,忙道,「陛下、娘娘、還有……整個都高看父親,對女兒愛屋及烏。」她真未往宮中傳信,她也確信這不會是元成的主意:他待她好是私下裡的,不會明面上亂矩,令她被人非議——她想的大體無錯:後來她到宮裡聽教,話趕話說起,知道這賜贈是沁公主請命、湘公主附和、皇后娘娘順水推舟而來的,不過元成嘛……,她到底還是高看了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