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可以。您打吧!”
老闆娘躊躇了一下。因為打長途電話,得占著線,到哪兒也不受歡迎。
電話機就在帳房旁邊,他要東京R報社。
“東京來了,請馬上通知我。”
說罷,田代上了樓,等電話接通恐怕得一個小時。
田代坐在房內沉不住氣,在電話接通以前,他心裡總是焦灼不安。幸好是傍晚時刻,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客官,東京的電話來了。”
樓下老闆娘大聲喊道。田代飛快地下樓,拿起電話聽筒。
“喂!喂!請接社會部。……是的。請社會部主任講話。”東京來的聲音聽得很真切,他希望社會部主任來接電話,但不知道主任在不在,偏巧正好是鳥井主任來通話。
“我是田代,上次承榮您關照……”田代在電話里向社會部主任道謝。“木南君有消息了嗎?”
“不,還沒有。讓您費心了。”鳥井主任機敏地答道,但說話聲音卻不高。“至今仍沒有消息,我們正多方尋找木南的下落,但沒有獲得任何可靠的情報。”
田代的預感一點也沒錯,社會部主任繼續說道:“目前我們正動員信州一帶的分社千方百計地搜尋,但還未報告警察當局,倘若兩三天裡本人還不來聯絡的話,我們就要求警察當局全力搜索。”
社會部主任對木南的行蹤頗為擔心。但木南平時是個樂天派,從主任的口吻里聽出多少還抱有希望。說再等兩三天,證明沒有完全絕望。
“我也留意一下。”田代說。
“那麼拜託了。”社會部主任說罷,掛斷了電話。
田代回到自己房間裡。從窗戶里往外眺望,也許因為空氣乾燥,天上的星星顯得格外近,看來,明天又是個大熱天。忽然他頭腦中掠過一個念頭,他想起上次在這鎮上曾經迷過路。
對了。那時他瞥見一位很象“飛行女郎”的女子的側臉,不知怎地她拐進了一個小胡同。他攆上去找她,偶然來到姓“河井”的家裡,出來迎接他的是一位瘦骨嶙峋的中年男子。此刻,這一段往事湧現在他的腦海里。
田代下樓去了。
“怎麼?您要出去嗎?”
老闆娘問他。田代沒有吱聲,朝晦暗的街上走去。
大街上,有幾戶人家還敞著門。可是一拐進胡同,幾乎家家都上了門。這兒和城市不同,房屋與房屋之間有田地和樹木,燈光稀疏。
他回憶著上次走過的路向前走去,他一邊走,一邊想:木南究竟在何處銷聲匿跡了呢?
他來到一條胡同口,(對啦,上次就是在這兒瞥見那女子的。)
狹窄的胡同,矮小的平房櫛次鱗比,當時為了尋找那女子徘徊不前,還被人家盤問了一番,他只得謊稱要找“川合”家,偏巧那胡同真有一家姓“河井”的,就在胡同盡頭,卻沒找到那女子的蹤影。
田代朝胡同拐進去,這兒比大街上暗多了,並不是所有房屋都上了套窗,但多數人家都已熄了燈,有的窗戶里透出來很暗很暗的光。走著走者,田代來到“河井”家門口。
這一家比其他人家更暗,沒有燈光,仔細一看,原來全部都上了套窗。此刻才七點,難道這麼早都睡了嗎?田代朝大門口窺看,他記得上次來時門口掛著“河井文作”的名牌,可是,此刻這名牌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自己記錯了?不對,上次看到的名牌確確實實是“河井文作”。田代又想,是不是因為太暗,自己看漏了,他再仔細尋找,始終沒找到“河井文作”的名牌。
卸掉了名牌,關上了套窗,難道搬走了嗎?可是鄉下人搬家是極其罕見的,他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屋裡的動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田代從這家旁邊沿著胡同朝前走,兩旁的民房頗有特色,房檐都很深,瓦屋頂,庭園極其寬敞。
田代朝一戶農家的庭園走去,這兒是農家曬莊稼的空地,他站在這兒朝里眺望,屋裡都關上了套窗,他再繞到後面去看,也和前面一樣沒有燈光,他佇立了一會兒,忽然,一陣寒冷的空氣襲到他的臉頰上,這是初夏的晚上,但空氣卻象寒冬一樣冷。濕乎乎地叫人心裡很不舒服。嚇得田代象逃竄似地離去了。
5
第二天早晨,田代又上昨夜去過的地方察看。昨夜的情景使他放心不下,他無論如何要來看個明白。他又站“河井”家門口,大門關著,沒錯,大門口沒掛著名牌。
前門、後門都緊緊關閉著,屋子周圍收拾得乾乾淨淨,肯定這兒沒有人住。
田代想到:為什麼昨夜站在這家門前一股冷氣流遍了全身?真是不可思議。此刻在明媚的陽光下,看看四周的情況,未發現任何異狀,這是一家普通的農戶。
然而,河井文作搬到哪兒去了呢?按一般常情,鄉下人不是隨便搬家的。
田代離開河井家從胡同轉回來。正好有一位老人佇立在那裡,田代上去向他一鞠躬,鄉下人更是畢恭畢敬,立刻鞠躬還禮。
“大爺,我想打聽一下,”田代走到老人身旁說道:“我來找河井君的家,好象家裡沒有人,不知是怎麼回事?”
“河井君已經不在這兒了,他搬走了。”老人答道。
“不知道搬到哪兒去了?”
“聽說是東京。”
“東京?搬走有多少日子了?”
“有一個月了吧,他在東京有一個表弟,是他張羅著讓河井搬走的。”
“那麼,河井君把房子賣了嗎?”
“不,這房子不是他的,他是租的人家的房子。”
田代以為鄉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因此他想當然以為河井也是如此。
“河井不是本地人,是從外地來的。”
“真看不出來呀,我以為他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他租這房子有幾年了?”
“差不多有一年了。”
“只有一年?請問一下,你可不要見怪,河井君的職業是什麼?”
“這個……我也說不清。”老人搖搖頭。“他租住了這麼一間農戶的房子,可又不種莊稼,也不象在這個地方做什麼買賣。”
田代吿別了老人,出了胡同。
田代一邊走,―邊暗自思忖,他一直以為河井文作是當地人。但據這位老人說,他在這兒只住了一年,什麼職業也沒弄清,既不是農民,也不是買賣人。
然而,田代沒有理由再進一步去追究河井文作的事。上一次是偶而路過他家,進去坐了一會兒,跟自己毫無關係。
據這位老人說,河井文作已不知去向。但老人說,他在東京有一個表弟,共同出資在東京做買賣。
河井文作的事就到此為止,田代想!他跟自己毫不相干,這就算了吧!田代繼續往前走。突然傳來一陣撕裂空氣似的金屬聲,這是昨天去過的鋸木廠。
老闆娘躊躇了一下。因為打長途電話,得占著線,到哪兒也不受歡迎。
電話機就在帳房旁邊,他要東京R報社。
“東京來了,請馬上通知我。”
說罷,田代上了樓,等電話接通恐怕得一個小時。
田代坐在房內沉不住氣,在電話接通以前,他心裡總是焦灼不安。幸好是傍晚時刻,電話很快就接通了。
“客官,東京的電話來了。”
樓下老闆娘大聲喊道。田代飛快地下樓,拿起電話聽筒。
“喂!喂!請接社會部。……是的。請社會部主任講話。”東京來的聲音聽得很真切,他希望社會部主任來接電話,但不知道主任在不在,偏巧正好是鳥井主任來通話。
“我是田代,上次承榮您關照……”田代在電話里向社會部主任道謝。“木南君有消息了嗎?”
“不,還沒有。讓您費心了。”鳥井主任機敏地答道,但說話聲音卻不高。“至今仍沒有消息,我們正多方尋找木南的下落,但沒有獲得任何可靠的情報。”
田代的預感一點也沒錯,社會部主任繼續說道:“目前我們正動員信州一帶的分社千方百計地搜尋,但還未報告警察當局,倘若兩三天裡本人還不來聯絡的話,我們就要求警察當局全力搜索。”
社會部主任對木南的行蹤頗為擔心。但木南平時是個樂天派,從主任的口吻里聽出多少還抱有希望。說再等兩三天,證明沒有完全絕望。
“我也留意一下。”田代說。
“那麼拜託了。”社會部主任說罷,掛斷了電話。
田代回到自己房間裡。從窗戶里往外眺望,也許因為空氣乾燥,天上的星星顯得格外近,看來,明天又是個大熱天。忽然他頭腦中掠過一個念頭,他想起上次在這鎮上曾經迷過路。
對了。那時他瞥見一位很象“飛行女郎”的女子的側臉,不知怎地她拐進了一個小胡同。他攆上去找她,偶然來到姓“河井”的家裡,出來迎接他的是一位瘦骨嶙峋的中年男子。此刻,這一段往事湧現在他的腦海里。
田代下樓去了。
“怎麼?您要出去嗎?”
老闆娘問他。田代沒有吱聲,朝晦暗的街上走去。
大街上,有幾戶人家還敞著門。可是一拐進胡同,幾乎家家都上了門。這兒和城市不同,房屋與房屋之間有田地和樹木,燈光稀疏。
他回憶著上次走過的路向前走去,他一邊走,一邊想:木南究竟在何處銷聲匿跡了呢?
他來到一條胡同口,(對啦,上次就是在這兒瞥見那女子的。)
狹窄的胡同,矮小的平房櫛次鱗比,當時為了尋找那女子徘徊不前,還被人家盤問了一番,他只得謊稱要找“川合”家,偏巧那胡同真有一家姓“河井”的,就在胡同盡頭,卻沒找到那女子的蹤影。
田代朝胡同拐進去,這兒比大街上暗多了,並不是所有房屋都上了套窗,但多數人家都已熄了燈,有的窗戶里透出來很暗很暗的光。走著走者,田代來到“河井”家門口。
這一家比其他人家更暗,沒有燈光,仔細一看,原來全部都上了套窗。此刻才七點,難道這麼早都睡了嗎?田代朝大門口窺看,他記得上次來時門口掛著“河井文作”的名牌,可是,此刻這名牌不見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自己記錯了?不對,上次看到的名牌確確實實是“河井文作”。田代又想,是不是因為太暗,自己看漏了,他再仔細尋找,始終沒找到“河井文作”的名牌。
卸掉了名牌,關上了套窗,難道搬走了嗎?可是鄉下人搬家是極其罕見的,他豎起耳朵仔細聽聽屋裡的動靜,一點聲音也沒有。
田代從這家旁邊沿著胡同朝前走,兩旁的民房頗有特色,房檐都很深,瓦屋頂,庭園極其寬敞。
田代朝一戶農家的庭園走去,這兒是農家曬莊稼的空地,他站在這兒朝里眺望,屋裡都關上了套窗,他再繞到後面去看,也和前面一樣沒有燈光,他佇立了一會兒,忽然,一陣寒冷的空氣襲到他的臉頰上,這是初夏的晚上,但空氣卻象寒冬一樣冷。濕乎乎地叫人心裡很不舒服。嚇得田代象逃竄似地離去了。
5
第二天早晨,田代又上昨夜去過的地方察看。昨夜的情景使他放心不下,他無論如何要來看個明白。他又站“河井”家門口,大門關著,沒錯,大門口沒掛著名牌。
前門、後門都緊緊關閉著,屋子周圍收拾得乾乾淨淨,肯定這兒沒有人住。
田代想到:為什麼昨夜站在這家門前一股冷氣流遍了全身?真是不可思議。此刻在明媚的陽光下,看看四周的情況,未發現任何異狀,這是一家普通的農戶。
然而,河井文作搬到哪兒去了呢?按一般常情,鄉下人不是隨便搬家的。
田代離開河井家從胡同轉回來。正好有一位老人佇立在那裡,田代上去向他一鞠躬,鄉下人更是畢恭畢敬,立刻鞠躬還禮。
“大爺,我想打聽一下,”田代走到老人身旁說道:“我來找河井君的家,好象家裡沒有人,不知是怎麼回事?”
“河井君已經不在這兒了,他搬走了。”老人答道。
“不知道搬到哪兒去了?”
“聽說是東京。”
“東京?搬走有多少日子了?”
“有一個月了吧,他在東京有一個表弟,是他張羅著讓河井搬走的。”
“那麼,河井君把房子賣了嗎?”
“不,這房子不是他的,他是租的人家的房子。”
田代以為鄉下人都有自己的房子,因此他想當然以為河井也是如此。
“河井不是本地人,是從外地來的。”
“真看不出來呀,我以為他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他租這房子有幾年了?”
“差不多有一年了。”
“只有一年?請問一下,你可不要見怪,河井君的職業是什麼?”
“這個……我也說不清。”老人搖搖頭。“他租住了這麼一間農戶的房子,可又不種莊稼,也不象在這個地方做什麼買賣。”
田代吿別了老人,出了胡同。
田代一邊走,―邊暗自思忖,他一直以為河井文作是當地人。但據這位老人說,他在這兒只住了一年,什麼職業也沒弄清,既不是農民,也不是買賣人。
然而,田代沒有理由再進一步去追究河井文作的事。上一次是偶而路過他家,進去坐了一會兒,跟自己毫無關係。
據這位老人說,河井文作已不知去向。但老人說,他在東京有一個表弟,共同出資在東京做買賣。
河井文作的事就到此為止,田代想!他跟自己毫不相干,這就算了吧!田代繼續往前走。突然傳來一陣撕裂空氣似的金屬聲,這是昨天去過的鋸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