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並且,作為最後的懲罰,他竟使出了如此狠毒的一著!
與小野木開始交往的時候,賴子就意識到會遭受懲罰。而結城的懲罰如今就以這種形式加到了她的身上。在拘留所與丈夫會面的時候,賴子曾請求他的寬恕。但是,那不是請求丈夫寬恕她的罪過。她明知道不會得到寬恕,並且也不希望得到寬恕。然而,在夫婦的名分上,和結城在一起的生活無論多麼不合理,無論多麼令人絕望,作為妻子來說,也不得不進行一次最後的謝罪表示。
她沒有對結城講到離婚的問題,也沒有告訴他在拘留所的這次會面將是最後的一遭。對於賴子來說,已經沒有這類必要了。
總之,這是一場漫長的鬥爭……
當一切都已結束的今天,賴子感覺到仿佛突然卸掉了沉重的負擔,自己的身體好象失去依託就要懸浮起來了。
她心中既不歡喜,也不悲傷,只有一種萬事大吉的感覺,它標誌著多年不見天日的一場鬥爭終於結束了。
賴子太疲倦了……
即使當賴子向正門走去的時候,也還有探視的人陸陸續續地走進來,這些人全是拘留所里嫌疑犯的親屬。
無論誰的臉上,看來都在悲傷之中透著歡喜。這種歡喜便是在未來的五分鐘裡能見到所盼望的人,並且能談談話。這些人回去的時候,大概都是腫著眼泡、垂頭喪氣地索然而去吧。可是,這裡面也會有某種被填補的充實感。世上的人縱令置身於悲劇之中,也必然會有與之相應的充實感的。
然而,它在賴子身上卻根本不存在。賴子所感到的,只有廣漠無垠的空虛。
腳下的路很光亮,刺得眼睛都有些作痛。
邁出拘留所的正門,前面是一排商店,其中還有專門出售探視者所需物品的商店。在這些商店裡,也有成群的人在購買東西。有的攜兒帶女,有的攙著老人。任何一張臉上,買東西時的眼神都很嚴肅認真,這情景在別處是見不到的。
因為事先已讓出租汽車等在那裡,所以賴子便乘進那輛汽車。司機替她從外面把門關好,由前邊繞到駕駛席來。
就在等候司機的這一極其短暫的時間裡,恰巧有一輛車到達正門前面。賴子似看非看地注視著窗子外面,那輛車的司機把門打開了。
驀然間看到車裡下來個人,賴子的眼睛迅即恢復了神志,差點“啊”地叫出聲來。車裡走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田澤輪香子。賴子對她還記憶猶新。
但是,今天卻不同,輪香子身上失去了年輕人歡快活潑的勁頭。以前見面的印象不是這樣的。她在等待隨後下車的人,渾身一副無精打彩的樣子。
輪香子當然不會發覺賴子正在這邊車裡看著自己。賴子的視野里出現了隨後從車子裡下來的一個青年人的身影。
那位青年一隻手裡提著個包袱。從那包袱的情形來看,可知裡面包的是送進拘留所里的內衣之類。青年人做出一副樂觀的神態。他一下車,就輕輕拍了拍輪香子的肩頭,朝輪香子笑著。這動作是為了讓輪香子振作精神。
兩人並肩向拘留所門裡走去,這時賴子的汽車也開動了。賴子朝後面車窗扭過頭來,兩眼注視著他們兩人漸漸遠去的身影。青年仍然緊挨著輪香子,在對她進行鼓勵。
賴子的汽車拐過彎,那個鏡頭便從她的眼裡消失了。賴子想起報紙的新聞,上面曾報導輪香子的父親被關進了拘留所。
隨著這次案件的深入,到底向田澤局長發出了逮捕證。
賴子覺得,儘管發生了這種事情,那位小姐還是幸福的。她還年輕,並且還有那樣一位親密的朋友。賴子眼前浮現出曾經和小野木一起在深大寺初次見到的輪香子的形象。
那是一張面部的側影,正在涓涓細流的岸邊觀看虹鱒魚。綠葉和青糙映得她年輕的面頰呈現著翡翠般的顏色,給人以一種異常清新純潔的感覺。這一切都還栩栩如生地銘刻在賴子的記憶里。
當時,曾聽小野木說,他與輪香子有一面之識。賴子還記得那會兒自己講過的一句話:“小野木先生若是也能和那位一樣的年輕小姐結婚就好啦。”是的,小野木那樣做就好了。
如果是那樣一種局面的話,小野木也就不會在人生的第一步就使其命運落得個如此不可收拾的下場了。那時,她對小野木講那樣的話,是因為她憑直感注意到,輪香子兩眼看小野木時,臉上流露出一種特殊的感情。
賴子相信,這一直感如今也沒有錯。然而,一切的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儘管輪香子現在身處悲傷哀戚的境遇,卻尚有來自其他方面的精神安慰。剛才的親眼所見,便清楚地表明了這一事實……賴子思緒萬千,坐在出租汽車裡繼續向前飛馳。
斷絕聯繫的時刻
一切都整理完了。再沒有什麼要收拾的了。
事前,小野木曾吿訴公寓的管理人,他將騰出這間屋子。
“您要到什麼地方去呀?”
看來管理人也讀了報上的消息,眯起眼睛瞧著小野木。
“暫時離開東京。”
小野木道過謝,辦完手續,交了過去欠下的房租等。現在,一切都已處理完畢。昨天,他還給石井檢察官寄去了辭職書。
實際上,辭職書應當由小野木親自面交,順便感謝石井檢察官對自己的多方關照。可是小野木卻想到,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迴避與石井檢察官見面為好。
與辭職書一起,小野木還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對地檢的全體人員因自己而受到異乎尋常的株連,表示了謝罪之意。
一切整理停當,小野木感到自己過去的生活終止了。仿佛這是一段漫長的經歷,而一旦事過之後,似乎又都歷時很短。
這是一段頗不尋常的經歷,是小野木初次承受到的人生中激動人心的歲月。
可是,在這一切都逝而不返的現在,他似乎覺得又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從前一模一樣了。這種狀態好象是從前舊我的繼續,而那不同尋常的經歷,則宛如某種反常的幻覺。
事物的實體本身一旦永遠消逝,便與蕩然無存毫無二致。所謂現實感,任何時候都指的是現在,否則,就只能局限於從現在向未來過渡的那一瞬間。實體本身只存於現在。它一旦成為過去,就會化作無從捉摸的幻影。
小野木面臨的新現實從一切整理完畢的這一瞬間就將開始了。可是,小野木的這個現實卻失掉了通往未來的橋樑。
這樣全部整理過後,他全身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空虛之中。在這種空虛之中,過去發生的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變成追想而被掩埋了。無論哪件事情,全是不連貫的片斷,無法理清頭緒。
但是,人生的過去本來就由不連貫的片斷堆積而成。以往曾抱有的希望,過去曾付出的努力,在這些萬事了結的當兒,都只不過是一些玻璃般透明的碎片而已。
惟有地檢那些前輩和同僚的面孔無法抑制地浮現出來。小野木覺得實在對不起這些人。社會上的非難,固然有指向小野木的,但更多的則是紛紛指向了“檢察官”這一整體概念,非難聲中,小野木的名字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檢察官”這個概念,惟有這個概念在一片彈劾聲中成了眾矢之的。
與小野木開始交往的時候,賴子就意識到會遭受懲罰。而結城的懲罰如今就以這種形式加到了她的身上。在拘留所與丈夫會面的時候,賴子曾請求他的寬恕。但是,那不是請求丈夫寬恕她的罪過。她明知道不會得到寬恕,並且也不希望得到寬恕。然而,在夫婦的名分上,和結城在一起的生活無論多麼不合理,無論多麼令人絕望,作為妻子來說,也不得不進行一次最後的謝罪表示。
她沒有對結城講到離婚的問題,也沒有告訴他在拘留所的這次會面將是最後的一遭。對於賴子來說,已經沒有這類必要了。
總之,這是一場漫長的鬥爭……
當一切都已結束的今天,賴子感覺到仿佛突然卸掉了沉重的負擔,自己的身體好象失去依託就要懸浮起來了。
她心中既不歡喜,也不悲傷,只有一種萬事大吉的感覺,它標誌著多年不見天日的一場鬥爭終於結束了。
賴子太疲倦了……
即使當賴子向正門走去的時候,也還有探視的人陸陸續續地走進來,這些人全是拘留所里嫌疑犯的親屬。
無論誰的臉上,看來都在悲傷之中透著歡喜。這種歡喜便是在未來的五分鐘裡能見到所盼望的人,並且能談談話。這些人回去的時候,大概都是腫著眼泡、垂頭喪氣地索然而去吧。可是,這裡面也會有某種被填補的充實感。世上的人縱令置身於悲劇之中,也必然會有與之相應的充實感的。
然而,它在賴子身上卻根本不存在。賴子所感到的,只有廣漠無垠的空虛。
腳下的路很光亮,刺得眼睛都有些作痛。
邁出拘留所的正門,前面是一排商店,其中還有專門出售探視者所需物品的商店。在這些商店裡,也有成群的人在購買東西。有的攜兒帶女,有的攙著老人。任何一張臉上,買東西時的眼神都很嚴肅認真,這情景在別處是見不到的。
因為事先已讓出租汽車等在那裡,所以賴子便乘進那輛汽車。司機替她從外面把門關好,由前邊繞到駕駛席來。
就在等候司機的這一極其短暫的時間裡,恰巧有一輛車到達正門前面。賴子似看非看地注視著窗子外面,那輛車的司機把門打開了。
驀然間看到車裡下來個人,賴子的眼睛迅即恢復了神志,差點“啊”地叫出聲來。車裡走出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田澤輪香子。賴子對她還記憶猶新。
但是,今天卻不同,輪香子身上失去了年輕人歡快活潑的勁頭。以前見面的印象不是這樣的。她在等待隨後下車的人,渾身一副無精打彩的樣子。
輪香子當然不會發覺賴子正在這邊車裡看著自己。賴子的視野里出現了隨後從車子裡下來的一個青年人的身影。
那位青年一隻手裡提著個包袱。從那包袱的情形來看,可知裡面包的是送進拘留所里的內衣之類。青年人做出一副樂觀的神態。他一下車,就輕輕拍了拍輪香子的肩頭,朝輪香子笑著。這動作是為了讓輪香子振作精神。
兩人並肩向拘留所門裡走去,這時賴子的汽車也開動了。賴子朝後面車窗扭過頭來,兩眼注視著他們兩人漸漸遠去的身影。青年仍然緊挨著輪香子,在對她進行鼓勵。
賴子的汽車拐過彎,那個鏡頭便從她的眼裡消失了。賴子想起報紙的新聞,上面曾報導輪香子的父親被關進了拘留所。
隨著這次案件的深入,到底向田澤局長發出了逮捕證。
賴子覺得,儘管發生了這種事情,那位小姐還是幸福的。她還年輕,並且還有那樣一位親密的朋友。賴子眼前浮現出曾經和小野木一起在深大寺初次見到的輪香子的形象。
那是一張面部的側影,正在涓涓細流的岸邊觀看虹鱒魚。綠葉和青糙映得她年輕的面頰呈現著翡翠般的顏色,給人以一種異常清新純潔的感覺。這一切都還栩栩如生地銘刻在賴子的記憶里。
當時,曾聽小野木說,他與輪香子有一面之識。賴子還記得那會兒自己講過的一句話:“小野木先生若是也能和那位一樣的年輕小姐結婚就好啦。”是的,小野木那樣做就好了。
如果是那樣一種局面的話,小野木也就不會在人生的第一步就使其命運落得個如此不可收拾的下場了。那時,她對小野木講那樣的話,是因為她憑直感注意到,輪香子兩眼看小野木時,臉上流露出一種特殊的感情。
賴子相信,這一直感如今也沒有錯。然而,一切的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儘管輪香子現在身處悲傷哀戚的境遇,卻尚有來自其他方面的精神安慰。剛才的親眼所見,便清楚地表明了這一事實……賴子思緒萬千,坐在出租汽車裡繼續向前飛馳。
斷絕聯繫的時刻
一切都整理完了。再沒有什麼要收拾的了。
事前,小野木曾吿訴公寓的管理人,他將騰出這間屋子。
“您要到什麼地方去呀?”
看來管理人也讀了報上的消息,眯起眼睛瞧著小野木。
“暫時離開東京。”
小野木道過謝,辦完手續,交了過去欠下的房租等。現在,一切都已處理完畢。昨天,他還給石井檢察官寄去了辭職書。
實際上,辭職書應當由小野木親自面交,順便感謝石井檢察官對自己的多方關照。可是小野木卻想到,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迴避與石井檢察官見面為好。
與辭職書一起,小野木還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對地檢的全體人員因自己而受到異乎尋常的株連,表示了謝罪之意。
一切整理停當,小野木感到自己過去的生活終止了。仿佛這是一段漫長的經歷,而一旦事過之後,似乎又都歷時很短。
這是一段頗不尋常的經歷,是小野木初次承受到的人生中激動人心的歲月。
可是,在這一切都逝而不返的現在,他似乎覺得又與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從前一模一樣了。這種狀態好象是從前舊我的繼續,而那不同尋常的經歷,則宛如某種反常的幻覺。
事物的實體本身一旦永遠消逝,便與蕩然無存毫無二致。所謂現實感,任何時候都指的是現在,否則,就只能局限於從現在向未來過渡的那一瞬間。實體本身只存於現在。它一旦成為過去,就會化作無從捉摸的幻影。
小野木面臨的新現實從一切整理完畢的這一瞬間就將開始了。可是,小野木的這個現實卻失掉了通往未來的橋樑。
這樣全部整理過後,他全身陷入了不可思議的空虛之中。在這種空虛之中,過去發生的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變成追想而被掩埋了。無論哪件事情,全是不連貫的片斷,無法理清頭緒。
但是,人生的過去本來就由不連貫的片斷堆積而成。以往曾抱有的希望,過去曾付出的努力,在這些萬事了結的當兒,都只不過是一些玻璃般透明的碎片而已。
惟有地檢那些前輩和同僚的面孔無法抑制地浮現出來。小野木覺得實在對不起這些人。社會上的非難,固然有指向小野木的,但更多的則是紛紛指向了“檢察官”這一整體概念,非難聲中,小野木的名字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檢察官”這個概念,惟有這個概念在一片彈劾聲中成了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