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高野十郎看了看表,說:
“可談了不少時候啦。”
不知不覺之間,窗外的確已經暮色蒼茫了,籠罩著怪晦暗的黃昏,寂靜得簡直不象是在市中心的一家小餐館裡。
中久保京介和高野十郎並肩走下樓梯。
“紺野這個人想起來可真夠倒霉的了,”高野說,“但是從這個事件中您大概也可以看出一個老百姓有多麼軟弱無力。不管對真實情況了解得多麼透徹,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象紺野,就可以說是被他們殺害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曾作過駐美行情考察員的優秀的經濟官吏和評論家江木務,也是被他們殺害的。”
他倆走到正門口。
“再見。”
高野十郎輕輕地向中久保京介點點頭,就晃著肩膀沿著燈光閃閃的街道消失了。
末章 莊嚴的消失
中久保京介和坂根重武疏遠了。
說是疏遠,倒並不是出於中久保京介的主動,而是坂根重武不知怎地不來約中久保了。
中久保京介並不是坂根重武的一個正式的親信。他只不過在坂根擔任會長的日輪廣播有限股份公司事業部里當一名次長而已。但是坂根和中久保之間卻有著超出職權範圍的接觸。以前,坂根曾派中久保到地方上去出過差,也曾委以收集情報的任務。坂根還經常叫他到誰都不知道的二、三流的餐館去。
然而近來坂根完全不約中久保了。
坂根重武是經總協的副會長。中久保京介既然不是經總協事務局的人員,除非坂根約他去,他是不能自己去的。坂根重武雖說是日輪廣播公司的會長,卻難得在公司里露一下面。公司里的一切業務他都交給現任經理——他的一個心腹——去處理。
中久保京介起初還沒有想到坂根重武是有意識地在疏遠他。坂根是個忙人,另外還用著一些象中久保京介那樣不公開的秘書。中久保還以為坂根是忙於別的一些事情,眼下用不著他呢。
但是坂根重武舉行聚會的時候也不請中久保去參加了,中久保這才發覺有些不對頭。這種聚會是公開舉行的,坂根總借這個名義請平時受他支使的那些“秘書”吃一頓。以前,中久保京介沒有一次不接到請帖的。
中久保京介起初還抱著希望,以為自己的名字也許是由於某種關係被漏掉的吧。可是這樣的事接連發生了兩三次。這樣一來,就連中久保也感覺到坂根重武是在有意疏遠他了。
他心想:這可怪啦。
坂根重武為什麼跟他斷絕了聯繫呢?
他倒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因為自己表現出超乎坂根重武需要的好奇心呢?但又認為也許不至於吧。
從有末晉造開始,中久保京介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向他們打聽了事情。難道是因為坂根重武聽說了中久保常常會見這夥人,向他們問這問那,表現了“超乎需要的好奇心”,就討厭起中久保來的嗎?
中久保京介感到很苦悶。
因為這種臆想並不是不可能的。坂根重武有著形形色色的耳報神。是不是有人注意到中久保京介的行動,向坂根匯報了呢?
坂根重武手下大概有好幾個象中久保京介這樣的私人秘書。他們都是完全不公開露面的秘書。正如他把中久保京介安置在日輪廣播公司里,他似乎在一切與他個人利益有關的方面都暗中安插了象中久保京介這樣的人。只是中久保京介鬧不清那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橫的聯絡是完全隔絕了的。他只知道“中久保京介——坂根重武”這樣一條直接而單純的線。
既然擔任經總協的副會長,想必非了解各方面的內幕不可。有的是公開的機關——比方說,每月收龐大的“會費”、提供印刷品的政治經濟研究所這樣的情報機關。此外,諒必還需要坂根重武直屬的機關。
該機關似乎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安置了它自己的人員。可以設想,那都是些政客、新聞記者、政府官吏、實業家,以及一般公司的要員之類的人。
中久保京介沒有看透這些人的真相,但是一想到自己和坂根重武的關係,他眼前就浮現出無數個象自己這樣的人的幻影。
不,此外還能想到一些。他覺得這條線索的另一端還有左翼分子,他們和政府機關是完全對立的。坂根重武所布下的情報網似乎就這樣散布在日本各階層。
他們有著一條宗教般的約章:每人只埋頭干分配給自己的任務,不許對其它任何事發生好奇心,
那樣就越出了自己的範圍,同時也是再危險不過的事。
中久保京介聽到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沒能夠向坂根匯報——一方面也是由於他“聽到的情報太多了”,因而有所顧慮。中久保京介所做的是違背坂根重武的意志、超出自己的範圍的事。
但是中久保京介還沒有深切地感到坂根重武突然疏遠了自己。人總是朝著於自己有利的方面看問題的,因而對事態的認識就遲鈍了。中久保京介眼下就是這樣。他認為坂根重武一定是由於某種關係沒工夫叫他,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中久保又不能去問坂根重武,他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然而坂根重武的用意不是不能用其它方法去領會的,有個間接打聽的方法。
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
坂根重武決定要到美國去,而且最近幾天就要動身。
由經總協的幾個骨幹——構成日本基本產業的各公司的經理——所組成的訪美代表團,代表日本經濟界,預定前往美國磋商經濟問題。坂根重武表面上的使命是任這個代表團的團長。
中久保京介倡議要為暫時離開日本的坂根重武舉辦一次餞行會。他是以日輪廣播公司事業部次長的身份,向其他公司與自己同一級別的職員倡議的。這些公司和經總協平日間關係密切,中久保京介認為,就是在面子上他們也不好拒絕籌備餞行會的邀請吧。
如果他們不響應中久保京介的倡議,那時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坂根重武的意向了。
這裡再說一遍:遭到拒絕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中久保京介認為自己的倡議不至於遭到拒絕。但是,可能性只有幾百分之一的疑懼終於成為事實了。
只有三四個人響應了中久保京介舉辦餞行會的倡議。他一共發出了將近五十封信徵求意見,絕大多數人都表示不預備參加。
從這件事上,中久保京介不能不清清楚楚地看出坂根重武對自己的印象所起的變化。正因為是中久保京介倡議的,大家才拒絕參加。也就是說,這和坂根重武突然不叫中久保京介到他跟前去,正是出於同一原因。他們是明確地領會了坂根重武的意思才拒絕的。
關於坂根赴美,報紙上並沒有加上引人注目的標題,只是簡單地報導了。
但是中久保京介大致可以揣想到以坂根為首的訪美代表團的真正目的何在。
不難推想,坂根重武是覺察出新的形勢,及早考慮到下一步棋該怎麼走,才想起去美國的。他的感覺比一般人要敏銳一倍。
“可談了不少時候啦。”
不知不覺之間,窗外的確已經暮色蒼茫了,籠罩著怪晦暗的黃昏,寂靜得簡直不象是在市中心的一家小餐館裡。
中久保京介和高野十郎並肩走下樓梯。
“紺野這個人想起來可真夠倒霉的了,”高野說,“但是從這個事件中您大概也可以看出一個老百姓有多麼軟弱無力。不管對真實情況了解得多麼透徹,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象紺野,就可以說是被他們殺害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曾作過駐美行情考察員的優秀的經濟官吏和評論家江木務,也是被他們殺害的。”
他倆走到正門口。
“再見。”
高野十郎輕輕地向中久保京介點點頭,就晃著肩膀沿著燈光閃閃的街道消失了。
末章 莊嚴的消失
中久保京介和坂根重武疏遠了。
說是疏遠,倒並不是出於中久保京介的主動,而是坂根重武不知怎地不來約中久保了。
中久保京介並不是坂根重武的一個正式的親信。他只不過在坂根擔任會長的日輪廣播有限股份公司事業部里當一名次長而已。但是坂根和中久保之間卻有著超出職權範圍的接觸。以前,坂根曾派中久保到地方上去出過差,也曾委以收集情報的任務。坂根還經常叫他到誰都不知道的二、三流的餐館去。
然而近來坂根完全不約中久保了。
坂根重武是經總協的副會長。中久保京介既然不是經總協事務局的人員,除非坂根約他去,他是不能自己去的。坂根重武雖說是日輪廣播公司的會長,卻難得在公司里露一下面。公司里的一切業務他都交給現任經理——他的一個心腹——去處理。
中久保京介起初還沒有想到坂根重武是有意識地在疏遠他。坂根是個忙人,另外還用著一些象中久保京介那樣不公開的秘書。中久保還以為坂根是忙於別的一些事情,眼下用不著他呢。
但是坂根重武舉行聚會的時候也不請中久保去參加了,中久保這才發覺有些不對頭。這種聚會是公開舉行的,坂根總借這個名義請平時受他支使的那些“秘書”吃一頓。以前,中久保京介沒有一次不接到請帖的。
中久保京介起初還抱著希望,以為自己的名字也許是由於某種關係被漏掉的吧。可是這樣的事接連發生了兩三次。這樣一來,就連中久保也感覺到坂根重武是在有意疏遠他了。
他心想:這可怪啦。
坂根重武為什麼跟他斷絕了聯繫呢?
他倒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因為自己表現出超乎坂根重武需要的好奇心呢?但又認為也許不至於吧。
從有末晉造開始,中久保京介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向他們打聽了事情。難道是因為坂根重武聽說了中久保常常會見這夥人,向他們問這問那,表現了“超乎需要的好奇心”,就討厭起中久保來的嗎?
中久保京介感到很苦悶。
因為這種臆想並不是不可能的。坂根重武有著形形色色的耳報神。是不是有人注意到中久保京介的行動,向坂根匯報了呢?
坂根重武手下大概有好幾個象中久保京介這樣的私人秘書。他們都是完全不公開露面的秘書。正如他把中久保京介安置在日輪廣播公司里,他似乎在一切與他個人利益有關的方面都暗中安插了象中久保京介這樣的人。只是中久保京介鬧不清那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橫的聯絡是完全隔絕了的。他只知道“中久保京介——坂根重武”這樣一條直接而單純的線。
既然擔任經總協的副會長,想必非了解各方面的內幕不可。有的是公開的機關——比方說,每月收龐大的“會費”、提供印刷品的政治經濟研究所這樣的情報機關。此外,諒必還需要坂根重武直屬的機關。
該機關似乎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安置了它自己的人員。可以設想,那都是些政客、新聞記者、政府官吏、實業家,以及一般公司的要員之類的人。
中久保京介沒有看透這些人的真相,但是一想到自己和坂根重武的關係,他眼前就浮現出無數個象自己這樣的人的幻影。
不,此外還能想到一些。他覺得這條線索的另一端還有左翼分子,他們和政府機關是完全對立的。坂根重武所布下的情報網似乎就這樣散布在日本各階層。
他們有著一條宗教般的約章:每人只埋頭干分配給自己的任務,不許對其它任何事發生好奇心,
那樣就越出了自己的範圍,同時也是再危險不過的事。
中久保京介聽到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沒能夠向坂根匯報——一方面也是由於他“聽到的情報太多了”,因而有所顧慮。中久保京介所做的是違背坂根重武的意志、超出自己的範圍的事。
但是中久保京介還沒有深切地感到坂根重武突然疏遠了自己。人總是朝著於自己有利的方面看問題的,因而對事態的認識就遲鈍了。中久保京介眼下就是這樣。他認為坂根重武一定是由於某種關係沒工夫叫他,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中久保又不能去問坂根重武,他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然而坂根重武的用意不是不能用其它方法去領會的,有個間接打聽的方法。
這個機會終於來到了。
坂根重武決定要到美國去,而且最近幾天就要動身。
由經總協的幾個骨幹——構成日本基本產業的各公司的經理——所組成的訪美代表團,代表日本經濟界,預定前往美國磋商經濟問題。坂根重武表面上的使命是任這個代表團的團長。
中久保京介倡議要為暫時離開日本的坂根重武舉辦一次餞行會。他是以日輪廣播公司事業部次長的身份,向其他公司與自己同一級別的職員倡議的。這些公司和經總協平日間關係密切,中久保京介認為,就是在面子上他們也不好拒絕籌備餞行會的邀請吧。
如果他們不響應中久保京介的倡議,那時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坂根重武的意向了。
這裡再說一遍:遭到拒絕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中久保京介認為自己的倡議不至於遭到拒絕。但是,可能性只有幾百分之一的疑懼終於成為事實了。
只有三四個人響應了中久保京介舉辦餞行會的倡議。他一共發出了將近五十封信徵求意見,絕大多數人都表示不預備參加。
從這件事上,中久保京介不能不清清楚楚地看出坂根重武對自己的印象所起的變化。正因為是中久保京介倡議的,大家才拒絕參加。也就是說,這和坂根重武突然不叫中久保京介到他跟前去,正是出於同一原因。他們是明確地領會了坂根重武的意思才拒絕的。
關於坂根赴美,報紙上並沒有加上引人注目的標題,只是簡單地報導了。
但是中久保京介大致可以揣想到以坂根為首的訪美代表團的真正目的何在。
不難推想,坂根重武是覺察出新的形勢,及早考慮到下一步棋該怎麼走,才想起去美國的。他的感覺比一般人要敏銳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