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而且父母兩人無論是哪一方的“缺損”,都無法彌補孩子心中的陰影。失去父親的悲痛,在丈夫背叛了自己的妻子的心中,與有孩子的夫妻矛盾是截然不同的。
任何時候,其中的一方對於另一方要“溶入”這一關係中來都是十分困難的。
孩子夾在父母的矛盾之中,使耀子處於無法解決的痛苦煎熬之中。
這是一種“三角”關係。作為妻子一輩子都不能原諒丈夫對自己的背叛。這種意識必然導致報復心理的產生。
但這樣一來,最不幸的就是孩子。耀子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要找到“父親”出現在這個家中。
“你回來吧!為了賢一!”
耀子心中時時刻刻地祈禱著。這種心態和當初有了極大的改變。當時那種突然失去了丈夫所產生的性饑渴已經沒有了。作為女人,性就像毒品一樣。一旦中斷了“定期”性生活的初期是極其痛苦的。而經過一段時間,過了這段“截斷期”,就會忘記這種欲望。
不是失去了這種欲望,只是忘記了。如果一旦復活,又會產生無可復加的欲求。
因此,現在的耀子不是產生了對丈夫的依戀,而是為了賢一而希望高原真的回來。
夫妻關係的恢復,夫妻之間的性生活的恢復,將會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吧。夫妻生活就是具有如此的魔力。
如果不能恢復的話,那麼耀子將會和失去了對生活希望的痴人一樣,生活將索然無味。
但無論如何耀子明白,理枝將永遠從自己與丈夫(假如丈夫還會活著回來的話)的關係中離去了。從理枝聽說高原下落不明之後的剎那間,耀子就明白理枝與高原不可能再恢復到“往日的情懷”了。
也許這樣的年輕姑娘心中的浪漫希冀在熄滅之前還要保留一點點餘溫吧。
理枝的戀情必須有人來代替,心靈的創傷要有新的戀情才能癒合。
然而妻子則不是這樣。妻子也可以有別的戀情,但這必須以包容對孩子的“戀情”為前提。
如果妻子與丈夫之外的男人產生新的戀情,那麼孩子則有可能失去父親,同時也會失去母親。
結果耀子就成了被丈夫拋棄的孤身一人了。而且一旦失去了丈夫,賢一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唯一了。
“隅谷死了,三枝和理枝已經失去了此行的目的了,但是我絕不能停止對高原的尋找。”
接到警方的通知後,耀子又一次地感到了孤獨感。只有賢一才能在這種情況下安撫她那冰冷的心。
也許當孩子真正能“救”自己之日,是確認丈夫死亡之時吧?
2
三天後,三枝和理枝從國外回來了。在發現了隅谷的屍體後的一兩天裡,他們作為重要的參考人被伊斯坦堡的警方傳訊了多次,那時他們就非常想回國了。
在隅谷的遺物中沒有任何可以提示高原下落的線索。耀子得知他們回國的消息,是他們突然來家中拜訪的那天。
“哎呀,你們打個電話的話,我一定會去羽田機場接你們的!”
那天耀子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剛剛打掃完衛生。她無意中打開大門時才看到了三枝和理枝站在了大門口。耀子看到他們時,不覺稍稍有些吃驚的樣子。
“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天夜裡。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所以才今天來拜訪您。”
耀子感到理枝沒有什麼其他的變化。
“那太累了,其實你們應該給我打個電話,我去拜訪你們才對呀!”
“不,夫人。我們這次去,一無所獲。另外,隅谷的事情您已經知道了吧?”
“啊,警察已經來過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不知道隅谷是不是真的知道高原的下落。不過你們兩位平安回來比什麼都好哇!”
耀子沒有料到理枝會這麼快回來,或是她沒有料到她和三枝兩個人一塊兒回來。
“可不是,當時心裡一點兒底兒也沒有,非常擔心。不過見到了三枝先生後我就多少放心了。”
當然理枝不能不提到三枝,說完她還向三枝看了一眼。對於自己走之前耀子一句都沒有講過三枝的事情,此時此刻理枝什麼也沒有說。然而耀子感到了三枝和理枝對自己的作法明顯表示了不滿。
“我們在雅典真是巧遇呀!”
三枝終於開口,對耀子講了他和理枝在雅典如何相遇的事情。
“多虧了三枝先生,我們才平安地到達了伊斯坦堡。”
理枝說完後,三枝又接著說道:
“可萬萬沒有料到這次空跑了一趟,我正在失業,完全成了一隻到處流蕩的螻蛄。不過,弄不好我還可能成為犯罪嫌疑人呢!因為好歹隅谷也是殺我父母的兇手,我完全有殺死他的動機。而且我不是還一直追他到了伊斯坦堡嗎?用警察的話講,我這是有殺人動機。”
“當時我們都成了犯罪嫌疑人了!”
理枝的口吻中有不滿的口氣。
“這可太過分了!”
耀子無意識地大喊了一句,她非常反感理枝把三枝說成“我們”。三枝的確有殺人動機,但理枝你和隅谷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嘛!而且你和三枝都在伊斯坦堡受到了警方的盤問,不是也沒有任何的根據嗎?
(實際上你還是對高原藕斷絲連。)
耀子在內心喃喃說道。
“好了,我都忘了給你們倒茶了!”
耀子連忙站了起來。自從他們進來之後,三個人一直就沒動地方說了半天話。
“實在對不起了!”
耀子對理枝和三枝說了一句馬上去了廚房。其實耀子的本意並不是打算怠慢他們,而是由於他們的突然到來使她一下子亂了方寸。而且對這兩個人的“同時”到達心懷不滿。隅谷死了,丈夫的下落幾乎成了無望;而理枝又和三枝一塊來,還用輕鬆的口吻把他們倆說成“我們”,這些事情都讓耀子氣不打一處來。
這樣一來,耀子便認為這兩個人是計劃好了來讓耀子生氣的。正好她早上還把家裡打掃了一番,否則讓他們看到家中的雜亂說不定還會嘲弄她的。
作為一名主婦,如果把家弄得不像家,在日本就成了奇恥大辱。這時耀子便不由自主地看了看理枝,不覺大吃一驚:她競然沒有化妝!她不是主婦,當然沒有那麼多家務事,為什麼這個樣子出門呢?
於是原本生著氣的耀子更加氣憤了。
(他們兩個人昨晚一定是住在了一起,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不是也與自己沒有關係嗎?可是——)
耀子一邊衝著咖啡,一邊努力地壓抑著自己的感情。
“好香啊!”
從廚房裡飄出來的咖啡不禁使三枝用力地吸了一大口空氣:
“我不太喜歡喝咖啡,但我喜歡這種香味,所以就常常衝上幾杯。一邊聞著咖啡的香味一邊可以陷入遐想之中。哎呀,瞧我,沖了這麼好的咖啡我卻說一堆這樣的話……”
任何時候,其中的一方對於另一方要“溶入”這一關係中來都是十分困難的。
孩子夾在父母的矛盾之中,使耀子處於無法解決的痛苦煎熬之中。
這是一種“三角”關係。作為妻子一輩子都不能原諒丈夫對自己的背叛。這種意識必然導致報復心理的產生。
但這樣一來,最不幸的就是孩子。耀子已經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孩子要找到“父親”出現在這個家中。
“你回來吧!為了賢一!”
耀子心中時時刻刻地祈禱著。這種心態和當初有了極大的改變。當時那種突然失去了丈夫所產生的性饑渴已經沒有了。作為女人,性就像毒品一樣。一旦中斷了“定期”性生活的初期是極其痛苦的。而經過一段時間,過了這段“截斷期”,就會忘記這種欲望。
不是失去了這種欲望,只是忘記了。如果一旦復活,又會產生無可復加的欲求。
因此,現在的耀子不是產生了對丈夫的依戀,而是為了賢一而希望高原真的回來。
夫妻關係的恢復,夫妻之間的性生活的恢復,將會使人產生無盡的遐想吧。夫妻生活就是具有如此的魔力。
如果不能恢復的話,那麼耀子將會和失去了對生活希望的痴人一樣,生活將索然無味。
但無論如何耀子明白,理枝將永遠從自己與丈夫(假如丈夫還會活著回來的話)的關係中離去了。從理枝聽說高原下落不明之後的剎那間,耀子就明白理枝與高原不可能再恢復到“往日的情懷”了。
也許這樣的年輕姑娘心中的浪漫希冀在熄滅之前還要保留一點點餘溫吧。
理枝的戀情必須有人來代替,心靈的創傷要有新的戀情才能癒合。
然而妻子則不是這樣。妻子也可以有別的戀情,但這必須以包容對孩子的“戀情”為前提。
如果妻子與丈夫之外的男人產生新的戀情,那麼孩子則有可能失去父親,同時也會失去母親。
結果耀子就成了被丈夫拋棄的孤身一人了。而且一旦失去了丈夫,賢一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唯一了。
“隅谷死了,三枝和理枝已經失去了此行的目的了,但是我絕不能停止對高原的尋找。”
接到警方的通知後,耀子又一次地感到了孤獨感。只有賢一才能在這種情況下安撫她那冰冷的心。
也許當孩子真正能“救”自己之日,是確認丈夫死亡之時吧?
2
三天後,三枝和理枝從國外回來了。在發現了隅谷的屍體後的一兩天裡,他們作為重要的參考人被伊斯坦堡的警方傳訊了多次,那時他們就非常想回國了。
在隅谷的遺物中沒有任何可以提示高原下落的線索。耀子得知他們回國的消息,是他們突然來家中拜訪的那天。
“哎呀,你們打個電話的話,我一定會去羽田機場接你們的!”
那天耀子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剛剛打掃完衛生。她無意中打開大門時才看到了三枝和理枝站在了大門口。耀子看到他們時,不覺稍稍有些吃驚的樣子。
“什麼時候回來的?”
“昨天夜裡。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所以才今天來拜訪您。”
耀子感到理枝沒有什麼其他的變化。
“那太累了,其實你們應該給我打個電話,我去拜訪你們才對呀!”
“不,夫人。我們這次去,一無所獲。另外,隅谷的事情您已經知道了吧?”
“啊,警察已經來過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不知道隅谷是不是真的知道高原的下落。不過你們兩位平安回來比什麼都好哇!”
耀子沒有料到理枝會這麼快回來,或是她沒有料到她和三枝兩個人一塊兒回來。
“可不是,當時心裡一點兒底兒也沒有,非常擔心。不過見到了三枝先生後我就多少放心了。”
當然理枝不能不提到三枝,說完她還向三枝看了一眼。對於自己走之前耀子一句都沒有講過三枝的事情,此時此刻理枝什麼也沒有說。然而耀子感到了三枝和理枝對自己的作法明顯表示了不滿。
“我們在雅典真是巧遇呀!”
三枝終於開口,對耀子講了他和理枝在雅典如何相遇的事情。
“多虧了三枝先生,我們才平安地到達了伊斯坦堡。”
理枝說完後,三枝又接著說道:
“可萬萬沒有料到這次空跑了一趟,我正在失業,完全成了一隻到處流蕩的螻蛄。不過,弄不好我還可能成為犯罪嫌疑人呢!因為好歹隅谷也是殺我父母的兇手,我完全有殺死他的動機。而且我不是還一直追他到了伊斯坦堡嗎?用警察的話講,我這是有殺人動機。”
“當時我們都成了犯罪嫌疑人了!”
理枝的口吻中有不滿的口氣。
“這可太過分了!”
耀子無意識地大喊了一句,她非常反感理枝把三枝說成“我們”。三枝的確有殺人動機,但理枝你和隅谷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嘛!而且你和三枝都在伊斯坦堡受到了警方的盤問,不是也沒有任何的根據嗎?
(實際上你還是對高原藕斷絲連。)
耀子在內心喃喃說道。
“好了,我都忘了給你們倒茶了!”
耀子連忙站了起來。自從他們進來之後,三個人一直就沒動地方說了半天話。
“實在對不起了!”
耀子對理枝和三枝說了一句馬上去了廚房。其實耀子的本意並不是打算怠慢他們,而是由於他們的突然到來使她一下子亂了方寸。而且對這兩個人的“同時”到達心懷不滿。隅谷死了,丈夫的下落幾乎成了無望;而理枝又和三枝一塊來,還用輕鬆的口吻把他們倆說成“我們”,這些事情都讓耀子氣不打一處來。
這樣一來,耀子便認為這兩個人是計劃好了來讓耀子生氣的。正好她早上還把家裡打掃了一番,否則讓他們看到家中的雜亂說不定還會嘲弄她的。
作為一名主婦,如果把家弄得不像家,在日本就成了奇恥大辱。這時耀子便不由自主地看了看理枝,不覺大吃一驚:她競然沒有化妝!她不是主婦,當然沒有那麼多家務事,為什麼這個樣子出門呢?
於是原本生著氣的耀子更加氣憤了。
(他們兩個人昨晚一定是住在了一起,但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不是也與自己沒有關係嗎?可是——)
耀子一邊衝著咖啡,一邊努力地壓抑著自己的感情。
“好香啊!”
從廚房裡飄出來的咖啡不禁使三枝用力地吸了一大口空氣:
“我不太喜歡喝咖啡,但我喜歡這種香味,所以就常常衝上幾杯。一邊聞著咖啡的香味一邊可以陷入遐想之中。哎呀,瞧我,沖了這麼好的咖啡我卻說一堆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