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茨阿夫阿用懷疑的目光盯著他們兩個人。而且也許是這個原因,他們隨後被“請”進了警車裡,然後送他們回到了桑特拉飯店。理枝感到了心灰意冷。
“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理枝有氣無力地向三枝問道,同樣三枝也失去了目的。知道高原下落的人已經沒有了,而且打算為父母報仇的“仇人”也沒有了。
理枝的一句“我們”使三枝的情緒也受到了感染。但是反過來理枝又感到自己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三枝了。
(自己到底是為什麼來尋找高原的下落?他有一位那麼愛他的妻子。)
在見到她之前她並沒有想過這些。在自己見過高原耀子之後才意識到和高原的感情投入是一次巨大的失策。
(高原口口聲聲說得那麼好,結果他還是沒有離婚!)
自己苦苦追求的毫無結果的戀愛,其結果不是以消磨了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嗎?高原極有可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自己將不再是尋找戀愛的下落,而是尋找戀愛的殘骸。
隅谷死了,自己第一次意識到毫無意義是什麼樣的感覺了。理枝突然之間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
“可是,到底是什麼人殺死了隅谷?”
三枝失去了這次來土耳其的目的,但他仍然興致勃勃地問道,看樣子他又瞄準了另一個目標。
理枝對此已經無所謂了。無論是誰殺死了隅谷都與她毫無關係。與其探討這個問題,還不如回飯店睡覺。
被愛情的衝動所驅趕,一路奔波,從日本趕到雅典、伊斯坦堡尋找隅谷的下落所產生的極度疲憊,一下子迸發出來了。
“我太累了!”
“還是回飯店好好休息一下吧,因為隅谷已經不可能再逃到哪裡去了。”
理枝發覺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三枝也看出了理枝的情緒變化。
“可是房間還鎖著吶。”三枝對理枝說道。
“那怎麼辦?”
理枝突然意識到自己變得什麼主意也沒有了。
“在雅典的那個男人也許還在尋找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是為了什麼,但我們還是小心為妙。”
是啊!現在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那個“殺死”了隅谷的兇手了。他知道自己在尋找隅谷,不知道他對隅谷有同樣仇恨的三枝持什麼態度。
理枝突然感到背後一陣冷汗。這是一種不知被什麼人追蹤了自己的恐怖感,而且她仿佛聽到了在飯店的外面傳來了這名“殺手”的腳步聲。
“三枝先生,拜託了!”
“什麼?”
“今天晚上請你到我的房間裡來好不好?”
由於恐怖,理枝說出了一個姑娘不該說的話。這時,警察也到了飯店。
2
三枝聽到理枝的這句話後感到了為難。他也開始感到自己迷上了理枝。自己是昨天夜裡才剛剛和她認識的。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們從雅典一塊兒飛到伊斯坦堡,又共同遇上了這起殺人案,仿佛兩個人在一起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因此三枝也產生了這種錯覺:自己和理枝相愛多年。三枝明白,由於理枝心裡害怕而提出要自己和她住在一個房間裡。但和這麼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同居一室,他不敢保證自己會把握住自己一夜“相安無事”。這一點讓他頗傷腦筋。長年漂泊在各國的港口和領海上,他在各國各地也沒少找過那樣的女人同居。
但眼前的這個姑娘可是純情清白的女性,他絕對不敢對這樣的姑娘產生邪念而“下手”的。無論如何也不能以任何理由玷污了理枝的感情,哪怕是對方出於“報答”。
愛是不可“報答”的。兩個人的愛情燃燒,無論誰點燃的愛情之火,也當以情投意合為宜,需以一定的約定為前提。
目前為止的這種“愛情”已經有了“約定”。追求這個“約定”的責任,從一開始就應當有一個界限,免得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但理枝不是這種“約定”的理想人選。三枝本能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認為自己正漸漸地被拖進對理枝的愛慕而不能自拔而感到不安。
“三枝先生,求求你了,今天晚上我一個人太害怕了,會睡不著的!”
在飯店的大廳里,理枝又說了一遍。
三枝明白她的這個要求並不是出於“愛情”,但她應當知道一對男女同處一室過夜意味著什麼。
“可是……”
三枝難於啟齒。因為那是一個單人間,而且只有一張床。
“我要是睡不好會非常難受的!”
“那麼,我今晚就坐在沙發上陪你吧!”
三枝妥協了。儘管心中為難,他還是暗暗竊喜。這種竊喜是對一個特定的女性產生了愛意的“危險”信號。
兩個人達成了默契。而茨阿夫阿則開始指揮部下進行調査。當然三枝和理枝也是被調查的對象。
3
不一會兒,從日本領事館趕來了一名叫青木的工作人員。警方向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後,他便和茨阿夫阿進行了對策研究。
首先排除了三枝和理枝。因為他們今天上午剛剛到達伊斯坦堡,沒有作案時間。
伊斯坦堡好像是第一次發生日本遊客被殺事件。也許是因為這一點吧,土耳其警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進行偵破。
警方同時對大廳的服務員和其他飯店從業人員進行了調査取證,並査明從昨天起投宿的客人的情況。結果發現飯店裡除了隅谷外還有另外兩名日本人:一名是來自京都的學生;另一名是受某出版社之託來拍照片的攝影師。他們也是兩天前剛剛到達的,和隅谷沒有任何關係。於是警方的調査對象從日本客人轉到了其他投宿者身上。桑特拉飯店是市內C級飯店。有客房50套左右。與設施相比,價格還算便宜,因此平時外國人的學生團體居多。
但是昨天晚上一個團體也沒有。當天的入住率為60%。案發時,已經有大多數客人出門旅遊去了。去了哪些地方尚不明確,但在這些客人中沒有日本客人。
那些客人基本上都是住一宿的“過路客”,應當和被害者沒有關係。
“會不會有未核對護照的客人?”
茨阿夫阿厲聲向大廳的服務員馬塔問道。當然他們是用土耳其語交談,說什麼聽不懂,但從馬塔一邊一張一張地核對名單,一邊報告名單後面填寫的護照號碼來看,似乎茨阿夫阿對飯店不嚴格執行登記制度而發火。
馬塔只是一個勁兒地賠著笑臉。這時,警方也對其他從業人員一個人一個人地進行調查取證。由於此時飯店裡充斥著許多警察,實際上飯店處於“開門休業”的狀態了。
“這家飯店夠差勁的!”
茨阿夫阿問完了馬塔和幾名從業人員後向青木發著牢騷。
“什麼也沒有弄清楚?”
三枝一問,茨阿夫阿眼睛一亮:似乎在說“怎麼把你們給忘了?”同時他也發現理枝正混在看熱鬧的土耳其人當中,便認真地看了她幾眼。
“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理枝有氣無力地向三枝問道,同樣三枝也失去了目的。知道高原下落的人已經沒有了,而且打算為父母報仇的“仇人”也沒有了。
理枝的一句“我們”使三枝的情緒也受到了感染。但是反過來理枝又感到自己什麼事情都離不開三枝了。
(自己到底是為什麼來尋找高原的下落?他有一位那麼愛他的妻子。)
在見到她之前她並沒有想過這些。在自己見過高原耀子之後才意識到和高原的感情投入是一次巨大的失策。
(高原口口聲聲說得那麼好,結果他還是沒有離婚!)
自己苦苦追求的毫無結果的戀愛,其結果不是以消磨了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嗎?高原極有可能不在這個世界上了。自己將不再是尋找戀愛的下落,而是尋找戀愛的殘骸。
隅谷死了,自己第一次意識到毫無意義是什麼樣的感覺了。理枝突然之間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
“可是,到底是什麼人殺死了隅谷?”
三枝失去了這次來土耳其的目的,但他仍然興致勃勃地問道,看樣子他又瞄準了另一個目標。
理枝對此已經無所謂了。無論是誰殺死了隅谷都與她毫無關係。與其探討這個問題,還不如回飯店睡覺。
被愛情的衝動所驅趕,一路奔波,從日本趕到雅典、伊斯坦堡尋找隅谷的下落所產生的極度疲憊,一下子迸發出來了。
“我太累了!”
“還是回飯店好好休息一下吧,因為隅谷已經不可能再逃到哪裡去了。”
理枝發覺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三枝也看出了理枝的情緒變化。
“可是房間還鎖著吶。”三枝對理枝說道。
“那怎麼辦?”
理枝突然意識到自己變得什麼主意也沒有了。
“在雅典的那個男人也許還在尋找我們,雖然不知道他是為了什麼,但我們還是小心為妙。”
是啊!現在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那個“殺死”了隅谷的兇手了。他知道自己在尋找隅谷,不知道他對隅谷有同樣仇恨的三枝持什麼態度。
理枝突然感到背後一陣冷汗。這是一種不知被什麼人追蹤了自己的恐怖感,而且她仿佛聽到了在飯店的外面傳來了這名“殺手”的腳步聲。
“三枝先生,拜託了!”
“什麼?”
“今天晚上請你到我的房間裡來好不好?”
由於恐怖,理枝說出了一個姑娘不該說的話。這時,警察也到了飯店。
2
三枝聽到理枝的這句話後感到了為難。他也開始感到自己迷上了理枝。自己是昨天夜裡才剛剛和她認識的。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們從雅典一塊兒飛到伊斯坦堡,又共同遇上了這起殺人案,仿佛兩個人在一起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因此三枝也產生了這種錯覺:自己和理枝相愛多年。三枝明白,由於理枝心裡害怕而提出要自己和她住在一個房間裡。但和這麼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同居一室,他不敢保證自己會把握住自己一夜“相安無事”。這一點讓他頗傷腦筋。長年漂泊在各國的港口和領海上,他在各國各地也沒少找過那樣的女人同居。
但眼前的這個姑娘可是純情清白的女性,他絕對不敢對這樣的姑娘產生邪念而“下手”的。無論如何也不能以任何理由玷污了理枝的感情,哪怕是對方出於“報答”。
愛是不可“報答”的。兩個人的愛情燃燒,無論誰點燃的愛情之火,也當以情投意合為宜,需以一定的約定為前提。
目前為止的這種“愛情”已經有了“約定”。追求這個“約定”的責任,從一開始就應當有一個界限,免得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但理枝不是這種“約定”的理想人選。三枝本能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認為自己正漸漸地被拖進對理枝的愛慕而不能自拔而感到不安。
“三枝先生,求求你了,今天晚上我一個人太害怕了,會睡不著的!”
在飯店的大廳里,理枝又說了一遍。
三枝明白她的這個要求並不是出於“愛情”,但她應當知道一對男女同處一室過夜意味著什麼。
“可是……”
三枝難於啟齒。因為那是一個單人間,而且只有一張床。
“我要是睡不好會非常難受的!”
“那麼,我今晚就坐在沙發上陪你吧!”
三枝妥協了。儘管心中為難,他還是暗暗竊喜。這種竊喜是對一個特定的女性產生了愛意的“危險”信號。
兩個人達成了默契。而茨阿夫阿則開始指揮部下進行調査。當然三枝和理枝也是被調查的對象。
3
不一會兒,從日本領事館趕來了一名叫青木的工作人員。警方向他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後,他便和茨阿夫阿進行了對策研究。
首先排除了三枝和理枝。因為他們今天上午剛剛到達伊斯坦堡,沒有作案時間。
伊斯坦堡好像是第一次發生日本遊客被殺事件。也許是因為這一點吧,土耳其警方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進行偵破。
警方同時對大廳的服務員和其他飯店從業人員進行了調査取證,並査明從昨天起投宿的客人的情況。結果發現飯店裡除了隅谷外還有另外兩名日本人:一名是來自京都的學生;另一名是受某出版社之託來拍照片的攝影師。他們也是兩天前剛剛到達的,和隅谷沒有任何關係。於是警方的調査對象從日本客人轉到了其他投宿者身上。桑特拉飯店是市內C級飯店。有客房50套左右。與設施相比,價格還算便宜,因此平時外國人的學生團體居多。
但是昨天晚上一個團體也沒有。當天的入住率為60%。案發時,已經有大多數客人出門旅遊去了。去了哪些地方尚不明確,但在這些客人中沒有日本客人。
那些客人基本上都是住一宿的“過路客”,應當和被害者沒有關係。
“會不會有未核對護照的客人?”
茨阿夫阿厲聲向大廳的服務員馬塔問道。當然他們是用土耳其語交談,說什麼聽不懂,但從馬塔一邊一張一張地核對名單,一邊報告名單後面填寫的護照號碼來看,似乎茨阿夫阿對飯店不嚴格執行登記制度而發火。
馬塔只是一個勁兒地賠著笑臉。這時,警方也對其他從業人員一個人一個人地進行調查取證。由於此時飯店裡充斥著許多警察,實際上飯店處於“開門休業”的狀態了。
“這家飯店夠差勁的!”
茨阿夫阿問完了馬塔和幾名從業人員後向青木發著牢騷。
“什麼也沒有弄清楚?”
三枝一問,茨阿夫阿眼睛一亮:似乎在說“怎麼把你們給忘了?”同時他也發現理枝正混在看熱鬧的土耳其人當中,便認真地看了她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