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這樣我會非常高興的。”

  這名服務員受到一名年輕漂亮姑娘的委託喜不自禁地說道。

  “多謝了,雖然少了點,但請你收下。”

  說著理枝把幾張一美元一張的紙幣塞進了他的手裡。

  “不,我不能要,能為小姐效勞我非常樂意!”

  他慌忙推了回去。

  “不必客氣,收下吧。”

  理枝一邊說著又一邊“深情”地看了一眼服務員,然後回到了三枝的房間裡。

  “行了,交給那個服務員了。咱們可以慢慢休息著了。”

  “真了不起,你用了什麼魔法?”

  “不好意思說,不過是想讓你好好休息一下。”

  理枝說完後,還真的感到自己剛才的行為有些“不檢點”。她的面頰微微泛紅,但為了三枝,她心甘情願“墮落”一回,不過她剛才握著服務員的手時卻沒有想那麼多。

  “他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理枝安靜下來後又不安地說了一句。伊斯坦堡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是6月份,但在這條小巷子建的飯店卻永遠不見天日一般,令人陰暗難忍。

  兩個人辦理完入住手續後巳經都過了4個小時了,隅谷仍舊沒有回飯店。後來三枝又去了好幾次大廳,但服務員說隅谷的確還沒有回來。

  被理枝施過了“魔法”的服務員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對於隅谷尚未回來一事一再對來打聽情況的三枝反覆說著“請放心、請放心”。

  根據服務員講,隅谷到這裡辦好住宿手續後就一直“悶”在屋裡沒有出門,他在登記本上的“職業”一欄中他填寫的是“貿易”,但從來沒見有商人和他見面,也沒有來過電話。

  昨天晚上是第一次有人給他打來電話,而他外出後就一直未歸。

  “隅谷被人用電話叫出去的時間正是我們到達的前後,也許有人在我們之前在雅典找到了他住的飯店了呢。”三枝對理枝說道。

  “可那個人到底是為什麼事把隅谷叫出去的?”

  “這個……”三枝歪著頭想了想,

  “據飯店的人講,隅谷到伊斯坦堡後一直把自己關在屋裡,那為什麼這個人一叫他就出去了呢?”

  “也許隅谷正等著這個人來呢。”

  “那麼叫他的人一定是知道隅谷的去向。當然打來電話的人和在雅典飯店找他的人是同一夥的。”

  “隅谷在伊斯坦堡不應當有熟人呀!都過了這麼長時間了,他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兩個人什麼也弄不明白,心中漸漸產生了不祥之兆。

  4

  在與博斯普魯斯海峽相望的特布卡布宮殿下方的懸崖下發生了一陣騷亂。作為奧斯曼帝國的王宮舊址,據說一度曾擁有千名宮妃。凡來伊斯坦堡的遊客必來此觀看,如同朝拜式的人潮如涌。這座宮殿在市內是僅存的最壯美的建築,而且站在宮殿上可以望到隔海的亞洲大陸的突出一端。

  各國船隻頻繁來往於博斯普魯斯海峽。於是伊斯坦堡和亞洲的土耳其的斯屈達爾地區形成了輪渡線,來往於兩地。而且還修建了一條經由伊斯坦堡、貝爾格勒、義大利的里亞斯特、巴黎,到達法國加來的稱之為“東方快車”的鐵路線。

  從海峽另一邊吹來的海風,像集中了大海的顏色一樣蔚藍、透涼。色彩的多樣化風景使得這一帶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壯美。但在這風光明媚之中也有極不協和的“異物”,漂流於海峽之間。

  乘渡輪的美國遊客從土耳其的馬爾馬拉島回來的時候,正從甲板上用望遠鏡觀看著處在夕陽的幻想中的伊斯坦堡街景。

  藍色寺院那碩大的畫頂、守衛在圓頂周圍的六個尖塔,加上沉浸在夕陽中的街景,以及海峽中夕陽的反光照射,使伊斯坦堡處在一種夢幻般的意境中。

  那些美國遊客們已經紛紛拿出了照相機,拼命地搶拍這幾乎是一閃即縱的虛幻世界。這明明是真實的城景,而又讓人感到是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之中,像是一個美若天仙的少女故意留給人們一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美麗幻影一般。

  不知這些遊客拍了多少張,但他們似乎仍然意猶未盡。他們知道這幻影是一種天作之合,完全是假的。但儘管如此,他們也情不自禁地要把它拍攝下來,滿足自己置身於其中的欲望。

  只有一名遊客沒有拍照,但為了把這奇妙的景致深深地印在腦海里,他一動不動地緊緊地盯著這夢幻般的世界。

  特布卡布宮殿聳立在斷崖之上。在它那碩大的陽台上擁擠著許多遊客。它的下方可以看到一列正在行駛中的列車,再下方便是閃耀了陽光反射下呈現出晶晶亮的從馬爾馬拉島到博斯普魯斯海峽之間的海水。行駛在海面上的船隻的航跡將推開的海水猛烈地沖打在岸邊的礁石,不時地涌動陣陣白色的浪花。在那一帶有一塊黑色物體隨波逐流,看上去像是一根木頭。

  美國遊客們又發現了這個“新景觀”,為了弄清它的真實主體,他們又在迅速地變化著鏡頭的焦點。異物在人們的視野里漸漸擴大、明晰了。同時悟到了那個物體的他們頓時驚愕了。

  伊斯坦堡的警方得到了情報:從位於卡拉塔橋畔的渡輪碼頭向特布卡布宮殿下方的岸邊浮過來一名死者。於是他們立即派人趕赴現場。

  由於發現的人是乘坐渡輪的遊客,因此無法清楚特定現場。於是警方立即分成陸地的海上兩個小組,對這兩處進行調査。

  死者和報警說的一樣,是漂浮在特布卡布宮殿下方的金角灣、海峽的入口處的彎曲水路上。那一帶通行的船隻很多,但由於屍體是漂浮在船隻稀少的斷崖下的岸邊,所以沒有被船隻發現而被正在拍攝風光的遊客用望遠鏡發現了。

  屍體被警方的巡邏艇拉了上來。粗看入水時間不太長,也沒有看到大的外傷,但使警方緊張的是頭部的傷痕。

  現場暫定為頭部的裂傷系被鈍器毆打形成的。由於傷口被海水浸泡,已經沒有了血跡,但仍然可以看出是被人用暴力擊打的樣子。

  從受傷的部位來看也不是自殺。而且死者系外國人。於是巡邏艇迅速要將屍體運抵市中心的總署的重案科(相當於日本的搜査一科)。

  巡邏艇停靠在卡拉塔橋畔的碼頭,又把從總署趕來的幾名警官重新帶回發現屍體的水域。

  如果不是殺人事件就沒有必要進行現場取證,只需要讓法醫和鑑別科進行詳細的調查。

  “直接死因系溺水而死。”

  “死後大致經過了10-12個小時。”

  “30歲左右,亞洲人,也許是中國人,或是日本人。”

  “身上沒有可以證明身份的證據。”

  一邊聽著法醫和部下的報告,茨阿夫阿警官一邊把目光轉向了金角灣的上游。那裡是伊斯坦堡有名的夕陽海景,此時此刻正是一派茜草顏色。

章節目錄